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原因,故事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非常感興趣的話題,能夠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采用故事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致,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得學生們在故事中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和領悟其中蘊含的道理。鑒于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采用故事教學法一方面適應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一方面能夠調(diào)動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通過文化認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故事教學法;實踐應用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小學生們的思維還是以直觀思維為主,他們對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還不強。這就需要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運用故事教學法來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使得語文課堂顯得有生氣和活力,并且能夠使得一些難懂的知識通過講故事的方法能夠使得語文知識具體形象化,使得學生們理解起來會感覺輕松很多。同時還能夠啟發(fā)學生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通過故事教學法,能夠使得學生們領悟其中的文化意蘊,這樣就能夠增強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有助于學生的全面提升和發(fā)展??v觀語文教學,故事教學法在語文教學當中并沒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原因是老師對故事很高的認知程度,他們認為講故事不是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而是在業(yè)余時間由學生家長來完成這項工作。基于上述原因,就需要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轉變教學觀念,使得自身的語文文化素養(yǎng)有所加強和提升,重視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運用,爭取使得語文課堂教學能夠有效開展。
一、 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運用故事教學法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講故事是一個很重要的內(nèi)容,在語文教學內(nèi)容當中,好多語文知識都可以通過講故事來傳授給學生們。小學語文教學的當中,故事教學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一方面,通過故事教學法能夠調(diào)動學生們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就有利于老師順利把難懂的語文知識在故事講解過程當中滲透給學生,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一旦被調(diào)動起來,他們就會集中注意力,專心聽取老師講課,這樣就能夠使得語文教學效果非常突出。一方面,通過故事教學法能夠使得學生們的語言能力得到加強和提升。故事與生活聯(lián)系是非常密切的,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知識,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故事教學法可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故事教學可通過傾聽和言語兩種方式來形成課堂互動,這樣有利于師生之間很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能夠使得學生們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還有助于老師對學生們課堂學習狀況進行適時掌握。通過故事教學法還能夠使得語文老師的教學能力得以提升,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老師為了講故事,就會翻閱或者閱讀大量的與故事有關聯(lián)的文化知識背景。這使得老師自身的素養(yǎng)能夠得到明顯提升,他們在語文施教過程當中就能夠把豐富的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們。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措施
(一) 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通過識字教學
語文教學當中的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漢字每種字體的演變,每個漢字都蘊含著一定的故事。老師在施教過程當中可以通過運用故事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們理解漢字在中華文化教學當中的深刻內(nèi)涵,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漢字的情感態(tài)度,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故事提升識字的樂趣和積極性,調(diào)動起他們學習漢字的熱情和主動性。漢字教學需要通過有效的語言情境來讓學生們熱愛漢字的學習。
例如:進行《山居秋暝》教學過程當中,老師為了讓學生對暝字的意思能夠理解更加深刻,于是就結合象形字的構字特點以故事教學法運用于語文教學當中,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設置黃昏的場景,然后給學生們講述暝是形聲字,它的本義是天色昏暗,后來引申為日落、黃昏。形聲;從日,冥聲;本義:天色昏暗。然后幫助學生理解基本字義①日落;天黑:天將~;天已~。
②黃昏:~色。如:暝鐘(傍晚的鐘聲);暝色(暮色;夜色);暝煙(傍晚的煙靄))。
③幽暗,昏暗。如:暝暗(暝晦,昏暗);暝曚(幽暗不明);暝途(昏暗的道路)。詳細字義作形容詞形時,
①(形聲。從日,冥聲。本義:天色昏暗)
②如:暝暗(暝晦,昏暗);暝途(昏暗的道路)。作動詞時,
①日落;天黑。
②又如:暝鐘(傍晚的鐘聲);暝色(暮色;夜色);暝煙(傍晚的煙靄)。然后過渡到暝在此詩當中的意思為:夜,晚。此指傍晚。然后通過內(nèi)容翻譯:一場新雨過后,青山特別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氣格外的涼爽。明月透過松林撒落斑駁的靜影,清澈的泉水在巖石上叮咚流淌。竹林傳出歸家洗衣女的談笑聲,蓮蓬移動了,漁舟正下水撒網(wǎng)。任憑春天的芳菲隨時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連徜徉。這首詩寫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yōu)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詩詞的含義。
(二) 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通過閱讀教學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板塊,通過閱讀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它是語文其他能力發(fā)展的基礎。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們可通過多媒體播放或者講述一些有關的故事,以此加強學生們的人文素養(yǎng)。實際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講故事要以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使得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當中更加集中注意力來學習語文知識;通過在語文教學當中講述一些故事來揭示其中蘊含的道理,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愉悅和健康發(fā)展。
例如:教學《牛郎織女》文章的時候,老師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感受文章中的內(nèi)涵,老師就通過讓學生自主講故事的方法來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老師就利用多媒體圖片呈現(xiàn)牛郎和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情景。然后為學生們講述了牛郎織女的故事,它為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shù)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通過講述這樣的故事,學生們專心聽講,學習效果非常明顯。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們在閱讀中感受牛郎織女故事的精髓,能夠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有利于學生們教學的有效開展。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通過語言教學
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語言作為語文教學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其中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寫作能力。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強,這與小學語文教育關系非常密切。故事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比如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講故事,這對于學生的遣詞造句以及駕馭語言能力都有很好的基礎性作用?;谶@種情況,作為語文老師就需要運用故事教學法來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
例如,教學《自相矛盾》過程當中,老師通過講述自相矛盾是一個漢語成語。指的是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也指同伙間的相互爭吵或沖突。
然后講述了它的出處——《韓非子》,故事內(nèi)容為:有一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便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隨便什么盾都戳得穿。有個圍觀的人問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么樣”時,此人無以對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后不統(tǒng)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后抵觸、不相應合。
然后對課文做出翻譯: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么東西都無法破壞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么東西都能被其破壞!”市場上的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么樣?”那個人無法回答。眾人嘲笑他。無法被刺穿的盾牌和刺得破所有盾的長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接下來進行分析評論:一個人在同一判斷中,對同一問題,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斷來的。若是這樣做了,那就是犯了邏輯上的錯誤。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質的客觀世界,或是思維的主觀世界,都有矛盾問題。有矛盾不見得是壞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進步與發(fā)展。關鍵是我們要認識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決矛盾。只有這樣才能讓事物得到發(fā)展。
通過這樣的故事揭示出的道理: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無堅不摧的矛,這個楚國人片面地夸大了矛與盾的作用,結果出現(xiàn)無法自圓其說的局面。比喻說話做事前后抵觸,不能自圓其說。做事說話都需要三思而后行。
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對故事基本能夠有效掌握,對文章的內(nèi)容了解也很透徹。接下來,老師讓學生講述了日常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很快大家積極發(fā)言講有關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故事教學法對于學生的表達能力能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們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等運用故事教學法來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這樣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使得學生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同時也是適應了新課改教學的要求。通過故事教學法能夠使得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和加強。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在講課過程當中要以故事為載體,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們學習語文熱情,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能夠高效優(yōu)質開展。
參考文獻:
[1]施海燕.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書育人,2012(31):60.
[2]閆順麗.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故事教學法[J].亞太教育,2016(8):192.
[3]王冰兵.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8(33):107.
[4]李瑞蘭.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9(27):87.
作者簡介:黃麗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前何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