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時政教學方式融入初中政治中是勢在必行的,因為此種教學方式既能夠?qū)W生的思想政治思維加以促進,使得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又能夠有效輔助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將結合一些相關的資料,來試著分析一下初中政治教學中時政教學方式的解讀策略。
關鍵詞:初中政治;時政教學;解讀策略
一、 前言
準確說來,時政教育與初中政治教育的側(cè)重點是存在異同的。較為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大多關注馬克思主義原理的教學,而在時政教育中,則比較側(cè)重黨和國家的主要政策方針的教學。傳統(tǒng)政治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政治思維進行培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的政治剖析能力;而時政教育則主要是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進行科學完善的構建,進而使得學生能夠養(yǎng)成共產(chǎn)主義道德品質(zhì)。此外,傳統(tǒng)政治教學會更加注重教材,而時政教育則更加關注布置思維政治教學工作。盡管二者的側(cè)重有所不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則需要將二者進行有機地整合,以此來使初中政治教學體系得到更加完善的構建。接下來,本文將以教育部所編定的版本內(nèi)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應該如何將時事政治與初中政治教學有效結合。
二、 將時事政治與初中政治教學有效結合的原因
將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與時事政治教學有機結合,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其一,便是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得以提高。因為時事政治,主要是指關于實際社會中,有關人類的文明、經(jīng)濟、交通、教學以及科學等方面的內(nèi)容,讓學生對這些內(nèi)容加以學習,能夠使他們對現(xiàn)實社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其二,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傳統(tǒng)的政治教育更加喜歡將學生局限在書本之中,使得他們所有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活動都受到限制,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政治思維也會變得更加僵化,但時事政治教育則會改進這一點。其三,便是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政治的興趣。將這二者有機結合,能夠?qū)⒃境橄蟮恼卫碚撟兊酶泳唧w化、形象化,如此學生在對這些政治知識有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會愿意去對這些知識展開探究,進而使得最終的學習效果得到提高。
三、 初中政治教學中對時政教學方式分析的策略
(一) 對時政材料進行正確的處理
對于教師的教學來說,主要的教學場所便是課堂,為了能夠使學生的政治思維變得活躍起來,教師需要在將時事政治與初中政治教學有效結合的時候,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正確的選材,要懂得使所選擇的材料更具價值性與指向性。要懂得向?qū)W生進行積極的渲染,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例如,以《公民的義務》這個課時的內(nèi)容為例。在選材的時候,教師需要盡可能地貼近時事,就比如說“《憲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第三十三條中,有提到這樣一點,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根據(jù)這樣一條內(nèi)容,教師在選取時政材料的時候,可以盡可能地向這上面靠攏,為了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一些侵犯他人權利或者義務的社會新聞,也可以被當作是材料。進行這樣正反面的雙向教育,會比一味地只讓學生看到好的一面要有效果。
(二) 有效突出時事政治的教育性
在將二者結合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教師需要將時事政治的教育性與實效性有效突出出來。由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一些輔助型工具,如電腦、手機、電視等,來對一些時事信息加以獲取。
例如,以《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這個小節(jié)的知識為例。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我們有的時候會看見這樣的信息,即“××××年7月31日下午,香港知名男喜劇演員周××對某建材公司、某鐵路公司以及某互聯(lián)科技公司進行起訴,就肖像權、姓名權糾紛一案在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在新聞中,起訴者就自身的肖像權、姓名權為由,對一些公司進行起訴。讓學生觀看這些新聞,既能夠使學生獲取實時信息的能力以及習慣得到培養(yǎng),還能夠借助這些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將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出來,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對一些理論知識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質(zhì)。
(三) 將時事政治滲透進教學環(huán)節(jié)
要將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教師需要將時事政治滲透進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對時勢進行仔細的挑選,然后再將其應用進政治教學中。接著,便是在正式教學的時候,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剖析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他們就某一個時事新聞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說,以《隱私和隱私權》為例,結合現(xiàn)今的娛樂圈現(xiàn)狀,讓學生對“娛樂記者跟蹤拍攝或者是用各種方式去對明星的私下生活進行拍攝”這一問題闡述自身的看法,學生在發(fā)表自身看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理性追星”這一理念滲透進去。經(jīng)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哪些行為是違法的,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是非觀。然后再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將這些內(nèi)容加以敘述,并結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解釋。通過這一方式,使得學生對疑問進行剖析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 結語
總的來說,將“時政教育”方式滲透進初中政治教育中是可行的,因為這一教學方式能夠?qū)φ谓虒W起促進作用。由此,教師可以采用對時政材料進行正確的處理、有效突出時事政治的教育性以及將時事政治滲透進教學環(huán)節(jié)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興寧.論初中政治教學中時政教學方式的分析與解讀[J].教育,2017(3):00203.
[2]吳繼明.淺析新課改下初中政治教學方式的多元化[J].讀書文摘,2016(29).
[3]張斌.初中政治教學中時政教學方式的分析與解讀[J].學周刊,2017(2):185-186.
[4]黃正武.淺析時政教學如何正確引入到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策略探討[J].小作家選刊,2016(27).
作者簡介:
鐘洪樂,福建省寧德市,寧德市蕉城區(qū)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