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平
摘? ? 要: 音樂教師課堂語言是音樂教師向?qū)W生傳授知識、完成音樂課堂任務的主要手段,是構(gòu)成音樂教學藝術(shù)的主要形式。音樂教師傳播的知識能否被學生理解,關(guān)鍵在于他使用的語言能否把人類積累的科學文化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可接受的財富,并形成實踐能力。
關(guān)鍵詞: 音樂課堂? ? 語言藝術(shù)? ? 語言美
怎樣才能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情趣橫生,氣氛活躍,興趣盎然呢?我認為音樂教師的駕馭能力固然重要,但教學語言修養(yǎng)及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樣不能忽視。語言包括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師生之間的信息是依靠言語交流實現(xiàn)的。音樂教師應重視美的教學,積極營造美的氛圍,用美的語言向?qū)W生展示教學內(nèi)容,用美的語言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受美、追求美。
一、課堂語言要嚴謹、規(guī)范,具有準確性
音樂老師要說好普通話,提高語言的嚴謹性,對于提高學生語言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非常重要,要教好學生,首先要說好普通話。教師說的每個詞、每個句子都必須讓學生聽清楚、弄明白,這樣才能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我們要經(jīng)常做一些練習,說好普通話,上課時盡量避免使用方言。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chǔ)的,平時說話能聽懂就行了,可是老師不一樣,尤其音樂老師更不一樣。標準的普通話和優(yōu)美的音色會給學生帶來聽覺上的美感享受,從而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印象,這樣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語言發(fā)音,為歌唱的字正腔圓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還可以烘托音樂藝術(shù)的美,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教學活動中,音樂教師只有用準確嚴密而簡明的語言表達才能保證知識傳授的科學性和學生正確理解知識的可能性。每一堂音樂課,授課效果的好壞并不取決于教師的話講的多少,而是看教師的語言是否直達目的。此外,由于音樂課堂教學還兼有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語言訓導和陶冶情操的任務,因此音樂教師應注意自身語言的規(guī)范化和示范性,用值得學生仿效的準確而簡明的語言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效能。
二、課堂語言要親切自然,富有幽默感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師風趣、幽默抑揚頓挫、通俗易懂條理清晰的教學語言,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音樂老師把音樂知識具體化、生動化甚至幽默化,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識。在課堂上音樂老師應展示和諧的肢體語言,肢體語言是一種最原始的語言,也是一種最生動吸引人的語言,它能將許多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表達出來,并且收到十分好的效果。音樂教師還可以運用形象生動、貼近學生、幽默風趣的語言感染學生,這種嚴謹又活潑的教學結(jié)構(gòu),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話有三說,巧說為妙”。音樂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幽默感,能以聲引人,以情感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他們愉快、生動、活潑地學習歌曲。由此可見,幽默的教學語言既能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有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又能在學生出現(xiàn)錯誤和不足行為時達到揭示、批評的效果。
三、課堂語言精心設(shè)計,把學生引入知識的殿堂
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不但要規(guī)范,還要形象,語言生動形象,將抽象的化為具體,復雜的變得淺顯,枯燥的變得有趣。音樂課就是這樣,有時一句歌詞、一句樂句就能使學生的理解變得更具體、更深刻,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容易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這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學理念,只有活潑快樂的課堂,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心靈交流,達到預期的教育教學目的,但要注意做到活潑可控,生動有度,避免為追求生動形象而流于庸俗,低級。例如:在教學《數(shù)蛤蟆》一課時,教師一邊放優(yōu)美的音樂,一邊用生動而富有情感的語言,結(jié)合圖片演示,聲情并茂地講述著:“一天,太陽公公早早地露出了笑臉。小蛤蟆在荷葉上跳來跳去,快樂地捉著蟲子?!睂W生都被小蛤蟆調(diào)皮可愛機智勇敢所感染,教師抓住時機提出問題:“小蛤蟆吃什么?它幫我們捉害蟲,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通過設(shè)計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讓孩子們對小蛤蟆的喜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要保護它們,并為學習這首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音樂本身作為一種藝術(shù),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如果音樂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貫穿音樂課堂,就會把學生引入音樂知識的海洋,活躍課堂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和厭惡,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四、將激勵性語言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
音樂課堂教學是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陣地,學生音樂能力存在客觀差異,音樂教師要面向所有學生給予普遍的關(guān)懷和鼓勵,音樂教師的語言不僅要做到親切、和藹而且要靈活智慧,努力營造音樂課語言美的氛圍和愉快的課堂氣氛。音樂教師優(yōu)美智慧、情真意切的語言,是課堂教學的凝聚劑,激勵性的語言是音樂課堂教學的潤滑劑。因此,音樂教師應善于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將激勵性語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中,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使學生愉快充滿自信地參與各項音樂活動。音樂教師激勵性的語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表揚性語言。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因此音樂教師欣賞、贊美的語言便是助孩子飛向成功彼岸的翅膀,讓學生會學、樂學、敢學。如:“唱得好!你聽得真仔細。”“唱得真好!非常準確!你們非常有天賦?!薄罢媪瞬黄?!你們表現(xiàn)很出色,表演得很精彩!讓我們?yōu)槟銈兊某晒c贊?!?/p>
2.鼓動性語言。每次進行歌曲競爭表演時,音樂教師用具有鼓動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躍躍欲試,不甘落后。如:“說得好不如做得好,用你們優(yōu)美的歌聲來告訴老師好嗎?”“要不要再比一次?你們能甘拜下風嗎?相信你會唱得更好!”
3.機智性的語言。在音樂課堂中,學生總會發(fā)生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難免有個別調(diào)皮的學生會奏出不和諧的“音符”,這時如果音樂教師巧妙運用機智、風趣的語言隨機應變,就可以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氛圍,使不和諧的“音符”就會消失。如:在音樂課堂上,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在做小動作,教師用略帶遺憾的語調(diào)說:“難道這么美妙的音樂還不能吸引你嗎?”在全班同學一起唱歌曲,個別學生互相說話時,教師輕聲地提醒:“我們大家可不喜歡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有噪音伴奏哦!”等。
五、課堂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藝術(shù)性
從教育的要求看,課堂語言是教師的一種表演藝術(shù)。音樂本身具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要講求表達的藝術(shù)性,這是對語言表達高層次的要求,核心是形象生動、精辟凝練,把音樂作品中蘊含的藝術(shù)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教師要講究說話的表情、語氣、語調(diào)及伴隨的手勢、姿態(tài)等。
1.美的音樂語言,點燃情感火花。
音樂語言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塑造的人物性格、營造的藝術(shù)氛圍很大程度依靠語速、語調(diào)表現(xiàn)。音樂作品是通過旋律、節(jié)奏、和聲、曲式、配器等因素塑造藝術(shù)形象的。在講授教學重點和難點時,可放慢節(jié)奏、速度,加強語氣,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充分理解和吸收。對于富有激情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加快節(jié)奏、速度,從而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中用不同的感情朗讀歌詞,對塑造音樂形象、理解作品內(nèi)涵、表達作品思想起著推動作用。例如,用抒情、委婉、細膩、流暢的語調(diào)朗讀江蘇民歌《茉莉花》,可把學生帶入涓涓細流、沁人心脾的我國民族音樂之中,豐富的情感色彩能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陶冶他們的思想情操。
2.恰當?shù)闹w語言,會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上好一節(jié)音樂課,音樂教師除了要有優(yōu)美的語言外,還要有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肢體語言使用恰當,會使音樂課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許多時候我們上音樂課用手勢代替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更受學生歡迎,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我就會微笑著對他們豎起大拇指,這樣學生得到鼓勵后會對學習更有信心。比如學生做完又蹦又跳的動作時,我想讓他們停止活動,就會拍手或做一個停的手勢。好動,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在教學中教師用肢體語言讓學生跟著模仿,將會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一起玩,一起唱,一起跳,就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學生一旦喜歡上老師,就必然會喜歡上你所教的音樂課。這樣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同時理解歌詞內(nèi)容,學會歌曲。教室里不再死氣沉沉,氣氛靈動活潑,形成和諧、輕松的氛圍,學生在平等、愉悅的環(huán)境中玩、學,其樂無窮,這種教學方式生動有趣,很受學生歡迎,可以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樂學不疲。
總之,音樂教師的語言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每位音樂教師都應不斷提高駕馭課堂語言的能力。音樂教師只有充分具備這些綜合素質(zhì),才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優(yōu)美的情感語言,使音樂課堂充滿藝術(shù)感情色彩,富于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使語言美與音樂美實現(xiàn)完美和諧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鄒如愿.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中的“閱讀”與“對話”原則[D].西安:西安音樂學院,2016.
[2]滕騰.新媒體時代下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中國音樂,2016(04).
[3]扎西娜姆.淺談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