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喜歡學生是教育的橋梁,是教育教學獲得成功的基礎。教師只有熱愛學生,與學生真心交流,才能談得上理解學生,啟迪學生的心靈。在學生心目中,老師的形象是光輝燦爛的,要求是至高無上的。同時也渴望老師注意他們,理解他們,關愛他們。如果能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便會產(chǎn)生一種精神力量,以極大的努力向老師的期待方向發(fā)展,即使平時表現(xiàn)差的學生也會有所進步。教師把愛撒向每個學生,努力克服偏愛思想,偏愛會使后進生氣憤,自尊心受到傷害,對教師產(chǎn)生不滿的情緒,甚至抗拒,出現(xiàn)厭學。
關鍵詞:教育工作;思想教育;情感交流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的情感興趣和學習動機是緊密相連的。良好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情感會誘導學生自然而然興致勃勃的參與教學活動。試想一個知識水平相當?shù)睦蠋熖热裘鎸Φ氖且蝗核静涣私獾膶W生,僅用他淵博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對教師來講就是熱愛學生,只有愛學生才能了解學生,也才能從他們的心理特點、教材特點、班內(nèi)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設計出適合學生接受能力的方案,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的尊重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從你的教學時的言談舉止中,趣味樂思的教學手段中,情真意切的語調(diào)中感受到你的真情,從心底接納你、配合你、喜歡你,對你講授的知識內(nèi)容在情感的趨勢下,主動獲取并將自覺轉(zhuǎn)化為能力。
要搞好教學,思想教育方面尤為重要,從思想教育方面來講,教師對學生的愛心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小學,他們那幼小的心靈如同一張白紙,在上面可能會被涂抹成灰色。這時候,教師就是一支生花的妙筆,為孩子們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圖畫。然而孩子們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又限制了他們對事物的分析和判斷程度。即使有一定的能力,他們對于在信息存在著逐漸認識的過程。此外,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用心去捕捉生活中學生能夠接受和理解的真實事件,對他們進行正反兩面的教育,有了一定的判斷是非的能力作基礎,他們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才能逐步提高,預期的教學效果才能實現(xiàn)。
總而言之,教師對學生傾注愛心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基礎。
作者簡介:
鐘正,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田東縣平馬鎮(zhèn)東達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