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平
摘 要:高中階段對學生一生的發(fā)展至關重要,而高中語文學科作為一門集工具性與人文性為一體的基礎學科,更是對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著不可取代的價值。本文旨在挖掘高中語文文本閱讀豐富的文化底蘊,探究在高中語文文本閱讀實踐中如何豐富學生的人文積淀,激發(fā)學生的人文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真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語文文本;閱讀實踐;核心素養(yǎng);人文底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1-087-1
“人文底蘊”作為中國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在剛出臺不久的《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中明確提出的?!叭宋牡滋N”作為“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之一,強調(diào)了人的文化基礎。人文底蘊就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具體包括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等基本要點。人文性特征顯著的高中語文學科在發(fā)展學生人文底蘊具有強大的優(yōu)勢,我們通過高中語文文本閱讀教學可以有效發(fā)展高中生的人文積淀、激發(fā)學生的人文情懷,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具體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在高中語文文本閱讀實踐中豐富學生的人文積淀,激發(fā)學生的人文情懷
所謂的“人文積淀”指的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基本知識和成果的積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領域中所蘊含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等。豐富學生的人文積淀是時代所賦予的使命。沒有足夠人文積淀的人,認知是膚淺的,眼界是狹小的,這樣的人只能困于“井底”而難有發(fā)展。同樣,都是這樣的人構成的社會,也只會是浮躁不安,缺少強大精神力量支撐的社會?!吧倌陱妱t國強”,我們迫切的任務是使我們的學生,使這一代人能夠擁有強大的精神支撐,豐富的人文積淀,這才是民族的希望所在。
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就要力求從多方位多角度地通過各種方式去豐富學生的人文積淀,激發(fā)學生的人文情懷。而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了。因此,我們必須選擇有營養(yǎng)的優(yōu)秀作品推薦給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去積累與豐富自己的學識與技能,滋養(yǎng)自己的心靈,獲得生命的美好體驗,只有這樣的閱讀能說讓學生的人文底蘊獲得發(fā)展。
當然,僅僅是編一些教材,推薦一些書目,還不能說是真正的閱讀教學實踐。我們必須開展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來落實我們的閱讀教學,比如每兩至三周開展一次著名作家作品的專題閱讀活動,讓學生進行閱讀交流的沙龍;再比如說,開設公開課,引導學生如何閱讀經(jīng)典,甚至可以進行各類閱讀教學評比等等,讓閱讀不再只是課本文本的閱讀,讓教學不再只是課堂的教學,而是與學生生活實際緊緊結合,是一種有生命的閱讀。記得語文特級教師黃厚江老師上的一堂文本題為《貓》的一篇課文,是鄭振鐸先生的作品,他不是像一般閱讀教學那樣只看文本,他問學生,你們來說說你覺得你就像是文本中所說到的三種貓中的哪一種貓呢,結果每個學生的回答都不同,但是卻都得到了黃老師深切的理解與肯定,這種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與作品中作者對貓的情感、對生命的反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讓我們認識到了,閱讀的真正意義在于對生命的影響,這樣的閱讀教學才是我們所要的生命的教學、生態(tài)的教學。
二、在高中語文文本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好的閱讀不僅可以豐富讀者的人文積淀,激發(fā)讀者的人文情懷,還可以培養(yǎng)和提升讀者高尚的審美情趣。所謂“審美情趣”,包括具有藝術知識、技能與方法的積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藝術的多樣性,具有發(fā)現(xiàn)、感知、欣賞、評價美的意識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審美價值取向,具有藝術和創(chuàng)意表現(xiàn)的興趣和意識,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華美。
高中語文教學的主體對象是已經(jīng)具備一定人格特征、審美情趣的高中學生,那么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則更要把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作為重要任務,那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是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無論是藝術表現(xiàn)還是藝術情趣,只要學生能認真研讀、品味、探究,必然有利于學生形成高尚而美好的審美體驗,從而提升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甚至促成學生形成高尚的生活情趣。
翻看我們的教材,哪一篇文章不是有著豐富的審美價值呢?散文作品都是獨抒性靈,每一個作家有著不同的個性特征,在他們筆下那一個村莊、那一片山林、那一份心情,都為我們開辟了美好的精神家園;小說作品表現(xiàn)更多的則是作家對現(xiàn)實的反思,小說家的筆觸深入到了廣大社會的各個角度各個階層,讓人們感受著社會生活的紛繁復雜,大千世界就濃縮在他們的筆下,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形象告訴我們生活究竟是什么樣子,然后讓讀者去體會,去思索,我們要的生活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再說詩歌,則更不用多說,一首詩,就是一首歌,就是一種美,有壯麗的,有豪放的,有婉約的,有柔媚的,有纏綿的,有凄美的……總之,詩歌的世界又怎一個“美”字了得!我們就是要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實踐中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體悟美,甚至是創(chuàng)造美。
三、以讀促寫,引導學生踐行“人文性”寫作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自然也明白閱讀對寫作產(chǎn)生的重要意義。既然文本閱讀實踐要去發(fā)展學生人文底蘊,那么閱讀的另一面也就是要促進學生踐行“人文性”寫作。所謂的“人文性”寫作就是“生活化”的寫作,是學生生命個體的個性化寫作。它不應該是文本的東拼西湊,它不是所學寫作技巧的故意擺弄,它不是無生命的傳話口號,而是學生內(nèi)在寫作表達需求驅動下,情感的真實抒發(fā),語言的自然流露,思想的閃爍顯現(xiàn)。因此,學生的作文中應該滿懷著豐富而真實的人類情感,有著對生活與生命真切的關懷,有著對美好的憧憬向往與對假惡丑的批判和反思……
至于如何以讀促寫,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內(nèi)化的過程,在點滴的閱讀實踐過程中,已經(jīng)開始在對學生的寫作實踐產(chǎn)生了影響,只要閱讀到一定程度,就會對學生的思想以及文字的表達產(chǎn)生影響,所以所謂以讀促寫,有時候就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也好,寫作教學也好,其目的都是為了學生的生活,都是為了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真正是為了生活而學習,而不是為了分數(shù)而學習。希望通過這一篇文章能對我們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能有一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