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園
【摘? ? 要】歷史作為一門文科類型的學科,里面包含了許許多多有意思的歷史人物故事以及國家歷史。這個學科無疑是一個很有意義很有趣的學科,但是對于不太喜歡有很多文字的學科的學生來說,這個的確讓人很心煩。尤其是歷史學科也跟其他學科一樣需要考試,這更加加大了學生們的抵觸心理。這個時候如果要想提高高中歷史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消除學生們的抵觸心理,運用恰當?shù)姆椒ㄊ欠浅V匾摹?/p>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效率? 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6.119
在當今社會,隨著經(jīng)濟技術的發(fā)展,社會對于當代人才的要求更加的高。隨著對人才需要的要求提高,大家開始越來越重視教育。畢竟,受教育程度是一個人成為社會乃至國家有貢獻的人才關鍵因素之一。而大多數(shù)人現(xiàn)如今獲取知識的途徑大多都是在學校,所以在課堂上有效率的吸收知識是很重要的。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一方面需要學生們認真的學習,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用適當?shù)姆椒▉泶偈拐n堂效率提高。本文主要講述的是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促使課堂上的時間能夠得到最大的效用。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
一般來說對于一個教學效率比較高的課堂,在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在課堂上必定會添加一些輔助手段用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一般會用各種生動的語言來講述各種歷史事實,使得歷史課堂不會變得枯燥無味。此外,教師們也會想出各種學生們通俗易懂的點來引起學生們的共鳴,讓學生們有話題可說可問。很顯然,對于提高學生們的上課積極性來說,教師的這些努力和方法肯定會起到一定的作用,會大大提高學生們對于歷史這門課程的喜愛和接受程度。
(二)提高學生們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
當然,對于教學效率比較高的課堂來說,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是比較高的。比如說就拿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這段時間內(nèi)我們進行了經(jīng)濟體制的改革、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反亂撥正、再到改革開放積極對外進行外交等等歷史事實,如果這些史實教師僅僅使用簡單枯燥的文字來給學生們講解,那么學生們就算是死記硬背記住了,沒過多久也會遺忘。而且現(xiàn)在教師教的知識并不是僅僅要求學生們記住就行了,還要求學生們能夠活用,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相關政治性事件的時候可以聯(lián)想到相關的史實,當別人問到的時候不會像教科書一般的背下來,而是通過自己的理解娓娓道來。
但是,如果教師用大量的圖片,以及一些其他名人關于這個事件的評論、看法,在講課的同時,把這些東西同時講述給學生們聽,那么這樣的教學方法所教授出來的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肯定不會差,而且知識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學生們自己吸收,而不是死記硬背被動吸收的。而且現(xiàn)在的出題越來越靈活了,許多知識點的考法并不是學生們死記硬背能夠考高分的,學生們必須要理解了這個知識點以后,才能拿高分。本來高中歷史作為一個文科類的學科,沒有準確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只有學生們理解了知識點,才能自然而然地連貫所有知識點,讓自己考試作答變得得心應手。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親近程度
教師作為學生們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是除了父母以外教授學生們知識最多的一個人,那么對于提高教師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們提高他們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該分清楚場合,張弛有度,堅持適度原則。在課堂上,該嚴肅的時候就要嚴肅,但是,也不能一味的嚴肅,太過于嚴肅會讓學生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并帶入高中歷史學科當中來,從而不喜歡甚至抵觸這一門學科。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下與學生們形成朋友關系,不僅關心他們的學習,還關心他們在生活上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使學生們從心里真正地認可這個教師,愿意接受他,在課堂上跟他配合。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才會大大提高,學生們也會變得更加的積極,學得更快更好,實現(xiàn)雙贏。
(二)課堂上教師應該注意語言的把控
課堂效率的提高,很大一部分是取決于教師在課堂上的語氣、語調(diào)以及語言的把控能力。尤其是在夏日炎炎的夏季,沉悶的天氣往往會使學生們興致低下,昏昏沉沉想睡覺。如果此時教師再用一種非常低沉、無力的語氣來給學生們上課的話,學生們非但聽不進去,可能還會成為他們的催眠曲。教師的語氣和語調(diào)應該鏗鏘有力,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們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但是,在不同的語境,教師的語調(diào)也要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例如在講到比較感傷的歷史事實時,可以用慷慨激昂、義憤填膺的語氣和語調(diào)。其實語言的作用也至關重要,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結結巴巴的,上句不接下句,教師講得費力,學生們聽得也很費力,這樣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提高嗎?答案是否定的。教師們應該提前備好教案,在授課的時候流暢地娓娓道來,必要的時候注意用詞的準確性和恰當性。只有教師語調(diào)、語氣、語言的合理運用,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課堂教學效率才能穩(wěn)步提升。
(三)鼓勵式引導
記得小的時候,在幼兒園上學的時候最得意的一件事莫過于受到了教師的表揚。如果某一天得到了教師的表揚,會開心得不得了,回家跟朋友們還有家人炫耀個不停,而且會很喜歡這個教師,在這段時間,去幼兒園的時候會特別聽這個教師的話。夸獎是鼓勵的一種方法,據(jù)研究表明,一個人在受到夸獎的時候,相關積極性會提高很多,創(chuàng)造性也會大大加強。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課堂下,適當?shù)剡\用夸獎這種方法,那么相信學生們會對歷史這門學科會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并且會在這其中投入更加多的精力。一旦學生精力投入多了以后,他就會在上課的時候積極配合教師的授課,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師們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學生們也會收收獲更多。
總之,提高課堂效率,必須要從教師和學生們兩方面入手,單靠一方面做出努力是遠遠不行的。要想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還需要教師在課堂下辛苦備課,也需要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配合,只有這二者完美的結合才能使課堂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著重提高學生們對于高中歷史這門課程的積極性,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把枯燥的歷史變得生動有趣化。只有學生們?nèi)菀桌斫膺@一門課程,喜歡這一門課程,學生們才會在課堂上積極配合教師,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