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 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重,以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為目標,在語文課堂上減少老師的“教”,注重學生的“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有效教學; 增加實踐; 學生為本; 學習為重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5-059-001
著名的語文教育專家徐根榮先生曾指出:“我們的課堂不是缺少教師的‘教,而是缺少學生的‘學。誰能改變教學的這種不正常的狀態(tài),誰就能取得有效教學的主動權?!北娝苤?,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科書中的一篇課文——《剪枝的學問》,它通過王大伯修剪桃樹枝的學問,讓我們懂得了“減少”是為了“增加”這個哲理。我想: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能根據徐先生說的那樣,在課堂教學中跟果農王大伯學,“減少”課堂上老師一些不必要的“教”,“增加”學生言語實踐的空間,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學得主動,學得有效。我想這可能就是我們在美好教育征途中的必經之路。
一、“減少”不必要的“教”,“增加”學生“讀”的平臺
我們都知道,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有些學生就不喜歡讀,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讀。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不肯開口的壞習慣。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學會對文本素材進行裁剪與重整,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就可以不必重復講。老師可以根據文本特點,注重朗讀指導。
例如我在參加昆山市教育局“市校合作”重點培訓項目活動時,省特級教師孫慶博老師在執(zhí)教《尊嚴》一課時。他通過讀演結合的方式指導學生讀好了課文主人公哈默和農場主的對話,從而讓學生捕捉哈默的這個人物特點,進一步認識“尊嚴”的價值??此坪唵蔚慕虒W流程,卻以“讀”促“思”,扎實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和感悟能力,可謂是“一箭雙雕”。
可見,讀是“發(fā)現”與“感知”的根源,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不同的發(fā)現,不同的感知。所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多種促讀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減少”通篇的“講”,“增加”學生“說”“寫”空間
在以往的課堂上,我常常會想著設計一連串的問題去引導學生學習課文,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真正要習得的知識,久而久之扼制了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我記得有一位專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帶著學生在課堂上把語文課本講讀一遍,這不是語文課……”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闭Z文教材既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又是語言文字訓練的憑借,教材中精當的用詞、多變的句式、豐富的修辭、生動的描述、嚴密的說理、巧妙的構思……這些語文因素都是訓練的素材。
比如在教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的《天火之謎》一課時,我并沒面面俱到地帶學生去讀課文,僅是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描寫“風箏實驗”的第4自然段。主要讓學生將作者描述富蘭克林作實驗過程的語言與科學書上描述實驗過程的文字進行對比。學生馬上就能感受到語文書上的語言生動、有趣,比喻、擬人的手法運用可以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然而又不乏實驗過程的清晰描述。因此,我就乘勝追擊,讓學生也來完成一篇關于做實驗的習作。一次在看中央二套的《是真的嗎》電視節(jié)目時,一個自制護手霜的實驗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就把這個節(jié)目錄成視頻放給學生們看,然后讓他們也回去跟著做一遍,并結合感恩節(jié)活動,讓學生把做好的護手霜送給自己的親人。但最重要的是我要讓學生學習《天火之謎》一課有關實驗經過的語言特點和描寫手法,讓他們也來寫一寫。有了實踐經驗,有了感恩情感的依托,還有課文范本的借鑒,一篇篇構思合理、文從字順、內容豐富、情感真實的文章很快躍然紙上。
再如在教六年級上冊語文書中的一篇文章《安塞腰鼓》時,我關注了文中大量筆墨描寫了腰鼓表演動與靜的場面。當時恰逢本學期學?!盎坌乃囆g節(jié)”的開幕式上就有一個“巴西鼓”的表演環(huán)節(jié),我就指導學生仿照《安塞腰鼓》中有關段落描寫方法來表現“巴西鼓”的表演場面。一位同學這樣寫道:“他們身背巴西鼓,邊拍邊舞,臺上的兩位老師也全身心投入到巴西鼓的表演中,整個一小都被鼓聲環(huán)繞著,包圍著,愈捶愈響,愈捶愈烈。那急促的鼓點恍如夏日夜晚的驟雨,拍打在大家的心上,回響著‘咚咚,咚咚。鼓聲戛然而止,校園里頓時安靜下來,但大家的心還停留在鼓聲的最高點?!?/p>
又如在教完五年級下冊《早》一課后,我抓住了這篇課文中方位描寫的訓練點,組織學生參觀了學校的心理輔導室,讓學生根據方位順序來介紹它。寫得好的學生可以去學校紅領巾節(jié)目中錄制一次節(jié)目,就是通過攝像機鏡頭帶領全校學生來參觀學校的心理輔導室。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激發(fā)了,最后我們選了兩位同學代表全班去節(jié)目中介紹了學校的心語屋。
三、“減少”重復的“說”,“增加”學生的“問”
小學階段的學習,老師經常會有母雞孵小雞的心理去教學生,生怕學生這個不懂、那個不會。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小學是語文學習的起步階段,語文教學要以課堂為主陣地,我們要嘗試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能力,增加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勤于‘問的孩子是聰明的。”這是我常跟孩子說的一句話。因此,許多孩子都會根據課文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我們在預習《秋姑娘的信》一課時,有的學生會問:“秋姑娘給誰寫信?”有的學生會問:“秋姑娘為什么會給大雁、青蛙、松鼠和山村孩子寫信?”還有的學生會問:“秋姑娘學會給誰寫信?”……再如我們在預習《東方明珠》一課時,學生們會問:“東方明珠在哪里?”還會問:“東方明珠是什么?”等等的這些問題都潛移默化地帶著學生們在讀課文,讓他們在閱讀中學會發(fā)現,也無形地教會了學生們讀書要有所得,得從哪里來?就從學會“問”開始。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覺得我們要在“美好教育”這條探索之路上不斷地去研究與實踐,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重,以發(fā)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為目標,“剪去”阻礙學生發(fā)展的枝丫,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
參考文獻:
孫慶博.《走向言語實踐的學本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