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九年義務教育中,數學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重要地位。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也是極為重要的。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習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提高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的方法,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0-0045-02
引 ? ?言
影響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數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手段不適宜、教學設計不夠科學等,這些因素同時也不利于小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要從小學開始,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個人未來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學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本文從四個不同的方面進行探索并提出建議,以促進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的目的[1]。
一、創(chuàng)新情景數學教學手段
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情景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也能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提高其創(chuàng)新意識,為其未來發(fā)展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置不同的情景來進行知識的傳授,能夠促進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建立,通過情景模擬能夠讓學生對解題思路進行發(fā)散性思考,解題的過程就是數學構思的過程,也是理順解題思路的過程。在情景模擬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鼓勵小學生積極表達自己對解題思路的看法,然后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2]。其次,教師要注意應用數學語言,保證課堂內容與學生的理解力相匹配,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情景模擬教學中。例如,在教學《圓柱和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可以準備不同大小的圓柱體,讓學生測量物品的長寬高,之后計算出物體的體積,通過實踐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體積計算的公式[3]。
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活潑好動,部分學生很難安靜下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在有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學生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進而促進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4]。數學教學過程其實就是理論學習的過程,理論學習非??菰锓ξ?,因此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有一部分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好感度,如利用多媒體、幻燈片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調動對應用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教學《認識左右、上下、前后》時,教師可以通過座位編號的手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對座位編號進行確認和聯系,從而在實踐中了解前后、左右、上下的定義,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5]。
三、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討論合作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進而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討論能夠讓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通過小組協作的方式討論問題,能夠更快更好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6]。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為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在創(chuàng)新思維建立的基礎上,學生也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思維需要通過有效的手段和方式進行培養(yǎng),如逆向思維訓練,能夠讓學生更迅速地解答一些問題;聯想思維的訓練,能夠提高學生從多個方面思考問題的意識,進而提高其學習質量,并且聯想思維也能加深開拓思維的廣泛度和深度。
四、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小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地加入實踐課程,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在實踐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實踐活動,學生能從具體形象的事物中加強對知識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時,教師可以通過花生、玩具木棒等物品來進行教學,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實踐活動教學不僅包括課上教學,教師還可以通過課下練習來實現,安排練習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樂趣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在實踐中對數學知識有更加具體的認識和了解。小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能不斷加強對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也能對動手能力產生極大的興趣,有更強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結 ? ?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情境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和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也能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小學的數學教師要不斷探索更多的教學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為學生個人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劉銀鴿.簡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上),2019(06):196.
李成枝.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06):54-55.
宋家寧.淺談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47):129.
代詩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新課程(小學),2016(02):54.
聶明全,胡發(fā)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23):229.
何宏銳.淺談怎樣在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07):11.
作者簡介:王少杰(1963.5—),男,甘肅甘谷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