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軍
摘? 要:語文新課改對高中語文課程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審美情趣”等目標,而閱讀教學無疑是對其重要的輔助方式之一,因此閱讀教學對高中語文教師提出新的要求。故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好新課改理念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形成思維能力;轉變教師觀念,形成獨特風格。
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興趣習慣;策略方法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課程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審美情趣”的目標。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將教科書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必修部分又分“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模塊,且這四塊的教學都與閱讀分不開。同時新課程標準又以開設選修課的形式對學生的閱讀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在選修內容中大量引入了閱讀文章,并推薦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閱讀書目,要求學生在高中階段完成150萬字的閱讀量。由此可見,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把閱讀教學擺在了重要位置。
最新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提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論。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涵蓋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等四個方面。語文閱讀教學通過大量的閱讀,不僅可以提升思維發(fā)展,審美鑒賞,文化理解,還可以帶動語言的運用。整本書閱讀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成功模式,用優(yōu)秀的作品規(guī)范學生語言,發(fā)展思維,提高審美能力,培養(yǎng)情操。
可見語文閱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chuàng)造優(yōu)化的環(huán)境,提供良好的條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情感、經驗去體驗作品,提高思考能力和欣賞水平,從而達到核心素養(yǎng)高尚情操的標準,這對高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中教師既要有有效的措施,又要有獨特的個性。
二、落實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營造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教材的興趣?!奔ぐl(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產生求知的欲望,首先得為他們的閱讀實踐營造一個濃郁氛圍,提供良好條件,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海洋。如建立班級讀書社。同時圍繞閱讀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讀書講評活動,讀書小組競讀活動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受到激勵,分享讀書帶來的樂趣。
養(yǎng)成閱讀習慣,形成思維能力。新課改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這都需要學生在閱讀中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
制定計劃,有選擇的閱讀。高中生已有一定的文化積累,有能力去閱讀一部完整的作品。但由于學生所學科目多,學習時間緊,作業(yè)任務重,他們不可能有充裕的時間去專注于閱讀,有時甚至會帶盲目性,故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必須在限定的內容里進行自主選擇。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之前,制定一個詳細具體、切實可行的閱讀計劃,以有目的有方向的閱讀。
勤做筆記,加強閱讀積累。閱讀一篇文章最基本的功夫就是做到整體感知,了解文章內容,對文中字詞句篇、寫作方法和思想內容做全面的理解,如果這一步都不能落實,對文章只是個模糊概念,就談不上領會文章主旨、品讀思想內容、賞析寫作特色。要學有所得,就要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認真思考,勇于探究質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高中語文新課改特別強調思辨能力在閱讀活動中的重要性,大力倡導以弘揚學生的主動性、 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理念。在實施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在粗讀文本,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與文本展開對話,對其內容有深入了解并能鑒賞,以領悟其豐富的內涵。這就要求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從有疑處讀書,反復咀嚼,展開理性思考,增強思維的深刻性。
善于發(fā)現(xiàn),敢于求異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要發(fā)揮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探究意識,敢于標新立異。學生要善于對自己的閱讀材料進行多角度深層次的挖掘,以歷史和現(xiàn)實的眼光從中發(fā)現(xiàn)新意,獲得新體驗。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勇于提出自己不同見解。
三、轉變教師觀念,形成獨特風格
轉變教師觀念。教師要重視語文閱讀。讓學生自主閱讀,獨自思考,自我探究,教師要改變一切占主導的地位,做好組織引導的角色?!笆谥贼~,還不如授之以漁”。這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觀念,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協(xié)同合作、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順應改革潮流。
形成獨特風格。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教師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學生,若是自己聽不明,說不清,讀不懂,寫不通,沒有切身的體會,如何去引導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用自己廣博的知識,厚重的文化底蘊,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徜徉在閱讀的海洋里,獨具個性。
新一輪課程改革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無盡活力,也讓語文閱讀教學的作用日見凸現(xiàn)。作為語文工作者應抓住這大好時機,轉變教學觀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和審美能力,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文化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魏曉彥.新課改理念下的語文教學策略[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06) :55.
[2]宋彬斌.淺談新課改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J].課外語文,2019(19):87-88.
[2]陳清風.新課改理念下語文閱讀教學的技巧[J].語文天地,2019(1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