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的學說,大多以解決當世的政治問題為目標。荀子也同樣著眼于如何構(gòu)建理想社會的政治主題,他理想中的社會狀態(tài),是“群居和一”的“王者之治”。在這種狀態(tài)下,“群當?shù)?,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以下凡引《荀子》僅注篇名),在荀子那里,實現(xiàn)“王者之治”的理論起點是“性惡”論。荀子認為,因為人性本惡,所以需要“化性起偽”,并進一步“隆禮重法”,以期能夠“明分使群”,才可以做到“制天而用”,最終達到“群居和一”的“王者之治”,這其中有著完整的邏輯順序。本文將試論荀子思想中從“性惡”到“王者之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一、人之“性惡”,故“化性起偽”
性惡論,是荀子理論中實現(xiàn)“王者之治”的起點?!叭酥詯?,其善者偽也?!保ā缎詯骸罚┻@其中所謂人性的“惡”,其實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理解的惡,而是指人們沒有節(jié)制的欲望,“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榮辱》),即追求口腹身體欲望的滿足,不舍地追逐外物。荀子以為,這種人人本有的欲望即是“人之性”,是“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正名》),人生來就有許多欲望,如果放任欲望增長,被欲望和惡性支配,將墮入只為滿足身心口腹之欲而行動的深淵,“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榮辱》)。這種狀態(tài)下的人無異于動物,無法建立秩序的社會,也就不可能實現(xiàn)“王者之治”。因此,荀子提出了“圣人化性而起偽”的觀點。“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性惡》)這里的“圣人”“圣王”,都是指能夠依靠自身“化性起偽”的“先覺者”。所謂“化性起偽”,即是化去惡性、起修善偽?!跋扔X者”在欲望中率先清醒,意識到了無節(jié)制欲望的負面作用,明白若只順欲而行,將走向“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所以應修身去欲,達到“化性起偽”。然而在荀子這里,惡的“性”和善的“偽”雖然相反,但卻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保ā抖Y論》)除此之外,出于對人欲望之性的擔憂,以及為了實現(xiàn)“王者之治”,“圣人化性而起偽”,不僅要用“善偽”來修養(yǎng)自身,更需要用禮義法度來規(guī)范更多人的本然之性,使之不流于欲望之惡性。
二、“隆禮重法”,以“明分使群”
在荀子看來,前文所論“圣人化性起偽”只是實現(xiàn)“王者之治”的第一步。由于大部分人仍無法自覺地“化性起偽”,依然流于欲望而不自知,因此他們就需要“先覺者”即“圣人”根據(jù)善偽來“起禮義、制法度”,用以約束自身:“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禮論》)即人人都會由生而本有的欲望而有所訴求,這種訴求和欲望一樣,如果不知足,必然會產(chǎn)生爭亂。所以,為了避免產(chǎn)生爭亂,“先王”就“制禮義”來進行約束?!爸贫Y義”就是前文所謂“起禮義、制法度”。由“圣人化性起偽”而生的禮義法度既備,使民眾在禮法的約束下不能順遂欲望之惡性,從而不爭無亂,以實現(xiàn)“王者之治”。那什么是禮呢?荀子以為:“禮者,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富國》)簡單來講,禮就是“分”。禮義出于善偽,乃是通過“分”,能夠在禮義之分的范圍內(nèi)限制人的欲望,并且通過合理分配來滿足人們的欲望,使人們能夠養(yǎng)生安樂。除此之外,禮對貴賤長幼、貧富輕重的區(qū)分,正是“明分使群”的前提。
“救患除禍,則莫若明分使群矣。”(《富國》)這里的“患禍”,即是指人之惡性,以及由追逐這不知足的惡性欲望帶來的爭亂、窮等負面后果?!懊鞣质谷骸辈粌H是“隆禮重法”所要達到的效果,更是“救患除禍”的方法以及實現(xiàn)“王者之治”的必要步驟。荀子對“明分使群”極力推崇:“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保ā陡粐罚┧^“群”,就是組成人與人之間相互扶助的社會;而“分”則可理解為維系社會存在所必須的社會分工。“明分使群”可以分為“明分”和“使群”。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備百工之事,“群”才能滿足日常生活中的所需,組成秩序的社會,而“明分”即社會分工,正是“使群”的前提。離開了“分”,社會就會陷入混亂,以致于爭亂;離開了“群”,則個人所產(chǎn)所取不足以維系生活,將走上窮途。不僅如此,荀子還以為“明分”是人重要的特征屬性,是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人的內(nèi)涵所在:“故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保ā盾髯印し窍唷罚┻@里所講的“辨”就是“分”。換言之,把人與動物區(qū)分開來的特征,不是“二足無毛”等生理差異,而是出于禮法的“明分”。若無“分”,則不能“群”;若不“群”,則不能組成秩序社會,與獸無異。而“明分使群”的前提,則是基于化性起偽而生的禮義法度,所以《榮辱》載:“故先王案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貴賤之等,長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愨祿多少厚薄之稱,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币驗槿酥詯嚎v欲,而物不能贍,為了避免爭亂,故“化性起偽”“隆禮重法”,以禮義為據(jù),使人各有其事,并在不同程度上滿足其欲望,就是“明分使群”的“群居和一”之道。然而,荀子的最終理想并非僅僅是這種通過分工組成的社會,而是要通過“制天而用”才能達到的“王者之治”。
三、“制天而用”,以成“王者之治”
在荀子看來,禮的一大作用是“養(yǎng)人之欲”?!抖Y論》載:“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故禮者,養(yǎng)也。”也就是說,把人從欲望的支配下解脫出來,并達到“隆禮重法”“明分使群”的目的。避免由欲望惡性而產(chǎn)生的混亂,并在有限的條件下使人們的欲望都能得到符合自身分位的滿足,這就是“養(yǎng)人之欲”。至于如何“養(yǎng)人之欲”,除了把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外,還要使可分配的資源變得更多,即“制天命而用之”。所謂“開物成務”,就是從自然中獲取更多資源以贍人之欲。當時的人們對于自然界,更多是心存畏懼,以為有鬼神其中,便不敢“開物”。荀子則不然:“夫星之隊,木之鳴,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保ā短煺摗罚┘窗炎匀唤绲母鞣N怪異都視作正常現(xiàn)象,可以覺得奇怪,但不能對它產(chǎn)生畏懼,視天為自然天,去探尋其運行的規(guī)律,《天論》言:“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奔热惶斓刂g的萬物運行有其自然規(guī)律,那么就可以把握規(guī)律并為己所用,通過掌握規(guī)律去“開物成務”,即是“制天而用”。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天論》)
荀子認為,通過“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騁能而化之”“應時而使之”“理物而勿失之”,就能夠從自然中獲取更多的資源,再通過禮義之分來進行合理的分配,使勢能容、物能贍,即能夠“養(yǎng)人之欲”。除此之外,“制天而用”的前提正是“明分使群”,“人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故宮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頃舍禮義之謂也”(《王制》)。就是說,若沒有社會分工就不組成秩序的社會,就會“爭亂離弱”,不能“勝物”,亦不能“居宮室”。唯有“分”才能“群”,唯有“群”人才能結(jié)成有序的社會組織去進行更高效的勞作,即謂“制天而用”。
以禮義而分、以分而群、以群而“制天命為用”,就能夠“養(yǎng)人之欲”。在這種狀態(tài)下,貴賤長幼有別、貧富輕重有序,沒有“爭亂離弱”,根據(jù)不同分位各有不同的分配,所以物足以贍人,欲物不必相互窮屈,而能夠“相持而長”,即是“群居和一”的“王者之治”,也就是荀子理想中的社會狀態(tài)。亦《王制》中所謂“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
[責任編輯:張? 玙]
[作者簡介] 溫宜棟,山東師范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儒家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