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琦
摘要:現(xiàn)今對于初中生的英語教學,更為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踐活動、實踐場景,以幫助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興趣,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英語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構建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合作模式下可以掌握更多英語知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實踐能力;培養(yǎng)方式
英語是一門外語語言,這門外語語言的性質(zhì)就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進行語言的交流互動。只有在進行語言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充分學會運用英語進行表達,才能了解英語語言中的相關問題。當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時,學生也能夠從互動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的表達方式與表達技巧,從而使學生更輕松地進入到英語的學習中。
一、促進英語交流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各任課教師有必要組織角色扮演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英語進行對話的機會,使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因有效鍛煉而大幅增強。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有效對話練習了解事件中需注意的問題,順利達到預期學習目的。
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Is this your pencil?》這一英語課程內(nèi)容時,便可以根據(jù)英語課文中的內(nèi)容向學生進行提問,進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我在教授學生學習這一課程內(nèi)容時,便是如此。我們在學到“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這一部分的時候,我便將這一角色表演對話中的內(nèi)容向學生進行提問:“Whose green pen is that? Whose blue pen is it? Whose dictionary is it? Can you make a list at a glance?”當我提出這一問題之后,學生便開始與距離自己比較近的同學進行商討,他們一個人畫出表格,另一個人將“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并將其中人名及人名對應的文具勾畫出來。之后學生便由此了解到:“The blue pen is Bob's. The dictionary is Helen's. Green pens are Helen's, too. The eraser is Anna's.”當學生制作好表格之后,我又讓學生按照自己制作的表格說出相應的英語句子。這樣一來,便又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使學生逐漸可以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的形式,可以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中主動與他人進行合作,由此逐漸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夠作為學習的主體,積極主動地進行合作學習。
二、領讀—語感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閱讀英語文章、句子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當學生的語感得到培養(yǎng)時,學生在英語實踐能力中的閱讀能力便會得到提升,從而更為注重英語閱讀中的停頓,知道英語含義的表達方式。所以說,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當注重對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
比如,我在教學生學習《Helping those in need》這節(jié)課程內(nèi)容時,在開始上課時,我就先向學生尋求幫助,說到:“Who can help me with these papers?”學生聽到我尋求的幫助之后,紛紛舉起手來要幫我將紙發(fā)給大家。我從中選了兩位學生讓他們從教室的兩端分別開始發(fā)放。接著我便對學生說:“Boys and girls, have you ever helped others?”學生很自然地回答道:“Yes.”于是我繼續(xù)向學生詢問到:“What kind of people have you helped?Can you tell me how you helped others?”聽到我的問題之后,學生紛紛陷入沉思之中。鑒于學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表述英語語句,我便讓學生書寫自己幫助他人的過程,進而轉化成英語。有的學生快速寫出了漢語:我在路上看到一位同學摔倒了,腳扭到了,于帶她去了醫(yī)院。但是轉化為英語時,這位學生不知道“腳扭到了”如何用英語表達。我就幫助學生寫出了這句話“twisted her foot”,學生的句子連起來就是:One day on my way to school, I saw my classmate fall and twisted her ankle, so I took her to the hospital.基于我的引導,學生解決了一些英漢轉化困難之后,在課堂上就變得更為活躍了。當學生回答正確的時候,我會對學生報以微笑,當學生回答錯誤時,我會借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激勵。這樣,通過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英語課堂氛圍即得以優(yōu)化,益于學生輕松學習掌握新知識。
三、培養(yǎng)學習方式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借英語活動,教師通??梢允箤W生充分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促使學生高效掌握更多英語知識。而在具體活動中,教師還需加強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指導,優(yōu)化學生學習效果。
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課文內(nèi)容時,便可以以情景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在此課程中同樣有“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這一部分內(nèi)容,因此,我在為學生講授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便邀請幾位學生進行合作表演,將這一情景劇中的內(nèi)容展現(xiàn)出來。在這一情景劇中所包含的角色有“Jenny”“Peter”“A dog named Dingding”。在進行此次課程之前,我便為學生帶來了一些道具,參與情景表演的學生頭上會戴上相應的頭飾,比如,扮演“A dog named Dingding”就會戴上一只小狗的頭飾。在這一情景劇中,扮演“Jenny”的學生先開口說話:“Your dog is very cute, Peter!”之后,扮演“Peter”的學生帶著他的“Dingding”逐漸走上講臺,并回答說:“He's my new pet, Dingding. He is very smart.”接下來“Jenny”繼續(xù)問“Peter”有關他家里寵物的問題,當“Peter”回答“He can walk on two legs. He can dance, too.”這時,扮演“Dingding”的學生就會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樣的情景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許多樂趣,學生在觀看情境劇的時候便非常放松,他們在表演過程中,也從中體會到了情景表演的快樂。可見,情景互動的方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與交流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我與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互動,也能夠使學生的心態(tài)得以放松,從而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技巧,使學生能夠輕松掌握用英語進行溝通的技巧。
四、合作互動
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采用合作互動的方式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與教師一起進行合作,解決英語學習中的問題,這樣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面溝通。當然,合作互動也不僅僅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學之間的互動也能夠使學生從彼此的身上學習相應的優(yōu)點,加深學生之間的友情。
比如,我在教授學生學習《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這一課程內(nèi)容時,便是運用表演的方式,使學生逐漸學會運用英語。在此次英語課上,我讓學生自行結組排練課本中的英語對話內(nèi)容,學生需要將其中的英語句子理解并背誦,若無法背誦,也需要在排練時運用其他的英語句子代替。當學生在講臺上進行表演時,一位學生代表“Sandy”,一位學生代表“Wu Lan”。兩位學生之間的對話幾乎不可能完全按照書上的內(nèi)容背誦下來,需要按照學生自己的理解進行變化。如,書中Sandy的一句是:I'm really excited about seeing the famous painting by Picasso.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將這一句表達成:I was very excited to see Picasso's paintings.從學生的表達中,可以看出學生是在理解英語句子含義的基礎上,轉換成了自己習慣的表達方式??梢姡硌菪问綄τ趯W生應用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是有效的。比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It's raining!》這一英語課文內(nèi)容時,便可以以檢驗互助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我在教授學生學習過這一英語課程之后,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課程中的詞匯和句式,便讓學生與前后座位上的同學相互合作,互相檢驗彼此對課文中這些知識的掌握情況。在這一課文中,學生需要掌握的英語詞匯有:raining, windy, cloudy, sunny, snowing.當學生檢驗彼此對于詞匯的掌握時,學生會將詞匯的含義說出來,讓另一同學進行猜測,并將英語詞匯拼寫出來。如,其中一位學生對另一位學生說:“天上有一個圓圓的太陽,是風和日麗的晴天?!绷硪晃粚W生便會猜測這是“sunny”,并拼寫出來:“s-u-n-n-y.”
由此可以說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活動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得到提升,使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得到拓展,使學生逐漸掌握更多的英語學習方式。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設置角色扮演活動、猜詞活動、合作活動的方式,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行提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領讀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使學生的學會讀英語;可以通過交流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學會說英語;可以通過表演方式,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使學生學會聽、說英語。如此,便可使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彥.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24):216+218
[2]郭偉英.淺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課程教育研究,2016(37):119-120
[3]羅艷姣:《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探討》,《課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3期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濱北街道辦事處北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