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例“分離性焦慮”幼兒心理輔導個案研究

2020-09-10 07:22:44郁翠微
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年2期
關鍵詞:心理輔導

郁翠微

摘 要:分離性焦慮經常在初入園的幼兒中出現(xiàn)。本文以一例個案為例,分析了分離性焦慮診斷及產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采用繪本閱讀、系統(tǒng)脫敏等干預措施,并輔助以家長輔導,取得了較好干預效果。

關鍵詞:分離性焦慮;幼兒入園;心理輔導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2-0131-02

分離性焦慮是兒童與其依戀對象分離或與其家庭分離時產生的過度焦慮情緒,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焦慮障礙[1]。分離性焦慮在幼兒中常見,多發(fā)生于6歲前,但實際上6歲以上兒童也經常出現(xiàn)。在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3)中,幼兒的分離性焦慮癥表現(xiàn)癥狀主要有:害怕依戀對象一去不復返;過分擔心自己會走失或住院;不想上學或拒絕上學;非常害怕一人獨處,或拒絕外出;不愿意或拒絕上床就寢。這些都指向于害怕與依戀對象分離。部分幼兒會出現(xiàn)生理反應噩夢,內容與離別有關,夜驚、頭痛、惡心、嘔吐等軀體癥狀。情緒反應有煩躁不安、哭喊、發(fā)脾氣、痛苦、淡漠或退縮,有的與依戀對象分離時反復出現(xiàn)。下面就以一個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一、案例

文文(化名),3歲半,女孩,家中排行老二。因老大有精神殘疾,文文媽媽在老大十歲時生下文文。文文智力發(fā)育正常,在家能清楚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文文入園第一天哭鬧不止,入園第二天生病發(fā)燒,回家休息。入園一月,她還是要哭鬧很長時間,這種現(xiàn)象無減退趨勢。每天要老師安撫很長時間,哭鬧才能稍有緩解。在幼兒園文文與其他小朋友不說話,也不在一起玩玩具,幾乎不吃幼兒園的早點和午飯,老師怕影響身體健康,會喂她吃一點東西。文文在幼兒園拒絕午睡,但是在家里能正常吃飯睡覺。

文文媽媽,38歲,中職畢業(yè),原從事文職工作,自生下第一個孩子后便辭職在家照顧孩子,生文文時屬于高齡產婦。文文媽媽性格內向,因為年齡與班上其他孩子家長差距比較大,所以與班上其他孩子家長幾乎無交流。平時文文媽媽也不喜歡出門,很少將文文帶到公共場合或公園。文文與其他小朋友交往能力差,甚至遇到生人會躲避或哭泣。文文爸爸忙于工作,與孩子溝通比較少。爺爺奶奶覺得文文較老大而言是個正常的孩子,所以特別溺愛她。小班上學期,文文媽媽也處于高焦慮狀態(tài),送文文入園時會反復拜托幼兒園老師照顧文文。當文文入園哭鬧得特別厲害、不愿意待在幼兒園時,文文媽媽會不停地向文文保證,會早點來接她回家,還許諾給她買禮物,將文文放到教室后,還會偷看教室里面的情況。在家里有這樣的現(xiàn)象:如果文文不聽話,文文媽媽只要說一句:“再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文文就會乖乖聽話,言聽計從。最后因為長時間無法解決文文入園哭鬧問題,文文媽媽無計可施,只能把孩子抱進教室,放下孩子狠狠心轉身就走。

二、案例分析

文文表現(xiàn)出的是與其母親分離時產生的過度焦慮情緒,根據(jù)CCMD-3中的診斷標準,文文已經表現(xiàn)出了害怕與依戀對象即母親的分離,因不愿意與母親分離而拒絕上學,因母親不在身邊而拒絕上床午睡,情緒表現(xiàn)為煩躁不安、哭喊、痛苦、淡漠、退縮。

從內因上看,分離性焦慮來源于幼兒的依戀情緒。根據(jù)鮑爾比依戀理論,兒童在8個月至24個月左右對熟悉的照料者形成明確的依戀,也是在此時兒童會表現(xiàn)出一種分離焦慮,當離開熟悉的照料者時會表現(xiàn)得非常不安[2]。分離性焦慮通常在幼兒6個月大時表現(xiàn)出來,并逐漸發(fā)展到15個月大。15個月之后,幼兒明白大人不在視野內還會出現(xiàn),所以,幼兒的分離焦慮會開始降低。當幼兒2周歲后,伴隨著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幼兒會明白依戀對象離開他的原因,也知道依戀對象什么時候會回來,焦慮會明顯降低。但如果幼兒與固定照料者沒有形成安全性依戀,分離焦慮的時間將會延長。蒙臺梭利提出,0-4歲時幼兒處在秩序敏感期,當幼兒處在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里時,內心就達到一個平衡狀態(tài),但是當幼兒年齡較小時,腦神經發(fā)育不完善,對外界的認知能力差,適應性差,內心的平衡狀態(tài)容易被打破,產生不安全感,繼而產生焦慮情緒[3]。在家里,母親對文文的關懷和保護是事無巨細、無微不至的,文文對母親以及其他主要照料者有著很深的依戀情緒。幼兒第一次進入幼兒園,這是她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獨自進入社會,最親近的母親從視線中消失了,產生了極度的不安全感,內心的焦慮只能用哭鬧、退縮行為來表達。

從外因上看,文文產生分離性焦慮的另外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因為對家中第一個有殘疾的孩子而言,文文是個健康的孩子,文文集全家寵愛于一身。從與家長的溝通中發(fā)現(xiàn),全家比較溺愛和嬌慣文文,自理能力發(fā)展受限,生活技能缺失。另外媽媽由于年齡與性格原因,很少帶她接觸同一年齡段的孩子,孩子的個性弱點有:依賴性強、獨立性差、膽小又不能適應外界環(huán)境。我國著名的醫(yī)生、心理學家丁瓚教授曾經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于人際關系的適應[4]。家庭因素讓孩子進入幼兒園不知道如何應對幼兒園環(huán)境,于是幼兒就產生了分離性焦慮,這是分離性焦慮產生的主要原因[5]。除此之外,文文的媽媽也表現(xiàn)出分離性焦慮,對文文在哭鬧情況下是否去幼兒園猶豫不決,不能態(tài)度堅定地送她去幼兒園。一則擔心文文是否能熟悉幼兒園生活,二則擔心文文不敢表達基本需要,同時又害怕她的安全問題,害怕她被其他小朋友欺負。媽媽的擔心和害怕會傳遞給孩子,增加文文的分離性焦慮。

三、心理輔導

(一)繪本閱讀緩解焦慮

老師和孩子首先建立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在閱讀之前,老師首先播放輕松的背景音樂,例如班得瑞的《Good-bye Little Susy》,老師和孩子以非學習的方式共同閱讀繪本。課堂上采用電子版的繪本故事,色彩鮮明,有助于吸引幼兒注意力。老師循循善誘地把幼兒的思緒帶入繪本故事中,然后進行提問,進行合作式的游戲活動,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地體會繪本主人公的故事,在心理潛意識層面形成與主人公一樣的價值觀,從而矯正其行為[6]。第一周,老師和孩子們共同閱讀了繪本《湯姆上幼兒園》《幼兒園一點都不可怕》《魔法親親》,在活動過程中老師點到一些有較嚴重的入園焦慮幼兒名字時,會拿出這些幼兒的全家福照片,例如點到文文,拿出她家的全家福照片時,她的注意力也會被吸引過來,還會參與老師提問。第二周老師和孩子們閱讀了《我喜歡上幼兒園》《大衛(wèi)上學去》《阿文的小毯子》,幾個入園時大哭大鬧的孩子焦慮程度明顯減輕了。在合作游戲中,文文也被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其他孩子的熱情感染,偶爾微微一笑。第三周老師和孩子們共同閱讀《我想和你做朋友》《小熊寶寶繪本——午飯》《當我想睡的時候》《猜猜我有多愛你》。三周后,大部分幼兒的入園焦慮有所緩解,開始適應幼兒園生活,而文文哭鬧時間只是稍有減少,吃飯和午睡沒有變化,大部分時間還是安靜地不說話。

(二)系統(tǒng)脫敏擺脫焦慮

鑒于文文的特殊性情況,心理輔導老師進一步對文文進行了三次系統(tǒng)脫敏。首先需要與文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然后老師帶領文文和她的媽媽來到游戲室,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文文比較感興趣的是洋娃娃,于是老師、媽媽就一起陪文文玩洋娃娃。玩了一段時間后,讓媽媽對文文說,要去上廁所,讓老師先和文文一起玩,而且保證一會兒就會回來。文文點頭答應。但是媽媽剛走開一會兒,文文就開始找媽媽,老師拿起她喜歡的洋娃娃吸引她的注意力,讓文文又投入游戲中。按照事先與文文媽媽約定好的,五分鐘后,媽媽回到游戲室,繼續(xù)與文文輕松地玩耍。

十分鐘后,文文媽媽又告訴文文,要出去辦點事情,媽媽跟文文說,讓她和老師先玩一會兒,并且答應文文一會兒就回來。雖然這次文文比較痛快地答應了,但是媽媽剛走,文文開始焦慮起來,不停向門口張望。老師告訴文文,媽媽會回來的,并繼續(xù)用洋娃娃吸引她的注意力。十分鐘后,媽媽回來,文文沒有出現(xiàn)其他特別的表現(xiàn),而是繼續(xù)和老師、媽媽玩娃娃。

繼續(xù)十分鐘后,媽媽對文文說,媽媽要去上班了,媽媽讓文文和老師繼續(xù)在游戲室玩。這次文文不答應了,不想讓媽媽走,媽媽反復跟文文說,媽媽得上班掙錢,并答應下班后給她買好玩和好吃的東西。反復說了好幾次,文文才勉強同意,但是文文看起來還是一副很不情愿樣子。媽媽一走,文文就又哭了起來。老師又拿來新衣服,跟文文一起給娃娃穿新衣服。文文玩得很開心,偶爾還會與老師對視一笑。老師在游戲室里播放了令人愉悅的音樂,在游戲過程中,文文還是會時不時地向門口張望,但是還是會繼續(xù)游戲。一個小時后,文文媽媽按照事先約定回來,并買了文文喜歡的蛋糕。看到媽媽回來,文文很開心,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蛋糕上。

經過這樣三次的脫敏治療,文文增加了安全感,并知道媽媽離開還是會回來的,情緒得到了有效緩解。

(三)指導家長建構良性親子互動

導致幼兒分離性焦慮的重要原因是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文文的媽媽也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分離性焦慮,所以心理輔導老師對文文媽媽進行了談話,并對其進行了指導,幫助她與孩子建構良好的親子互動。首先,讓文文媽媽正確認識自己的焦慮,讓其努力發(fā)展自己的愛好提升自我,并且讓其認識到應該給文文多創(chuàng)造與其他孩子的交往空間和機會;其次,讓其認識到需要改變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以平和正常的心態(tài)每天送文文來幼兒園,不能過分制造離別氣氛;再次,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不能對孩子說“不聽話就送幼兒園”等類似話,這樣做可避免孩子將幼兒園當成受處罰的地方,建議其多和孩子講講幼兒園有趣的事情,多和孩子做做游戲,幫助孩子消除緊張、焦慮的情緒。

四、心理輔導效果評估

經過老師對媽媽的心理輔導及對文文的心理干預,文文入園后的情緒有所緩和,哭鬧的現(xiàn)象在與媽媽分離的5到10分鐘后停止。三周以后,與媽媽分離的3到5分鐘后哭鬧就會停止。四周過后,文文的情緒基本平穩(wěn)。午飯能自己吃一些,開始有午睡現(xiàn)象。文文的媽媽開始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人也變得開朗了些,而且還能積極配合幼兒園老師組織活動。

參考文獻:

[1]夏雅俐,[美]張道龍.美國精神醫(yī)學學會著.理解DSM-5精神障礙[M].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16:67-68.

[2][美]勞拉·F·貝克.兒童發(fā)展[M].吳穎,等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584.

[3]史文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視野下的新入園小班幼兒分離焦慮及其緩解[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3(12):61-63.

[4]劉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155.

[5]仇麗華.影響幼兒入園分離焦慮家庭因素個案研究[J].學前教育,2016:17-18.

[6]王藝凝,謝倩,許曉春.分享閱讀:有效緩解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策略[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9,23(6):38-44.

(責任編輯:李凌峰)

猜你喜歡
心理輔導
如何進行聾生就業(yè)前心理輔導和教育
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心理輔導工作
未來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8:47:01
如何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班主任
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
網(wǎng)絡教育環(huán)境下中學生心理輔導的一點建議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13:32
開展合理有效的課后輔導實踐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2期)2016-11-19 17:23:39
淺析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的運用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8:49
兒童繪畫在低年級心理輔導中應用初探
當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方法
科教導刊(2016年9期)2016-04-21 03:07:53
应城市| 岳池县| 广宗县| 汤原县| 涿州市| 扶风县| 嵊泗县| 中西区| 赤壁市| 浑源县| 宜城市| 洛川县| 南宫市| 二连浩特市| 尼勒克县| 隆尧县| 怀柔区| 庆元县| 驻马店市| 甘德县| 宜君县| 松潘县| 冷水江市| 平原县| 寿阳县| 岑巩县| 焦作市| 辛集市| 英山县| 柏乡县| 武胜县| 鄂托克旗| 呈贡县| 金平| 汶上县| 台北市| 虞城县| 新蔡县| 鹤壁市| 璧山县| 紫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