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彥東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進一步提高了高中生語文閱讀的水平。如何才能保證學生閱讀學習的質量?深度閱讀教學方法非常符合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過程傳授學生閱讀技能、引導學生感悟文章內在思想、組織學生互相分享觀點等。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手段來強化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
【關鍵詞】新高考? ?高中語文? ?深度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001-01
據(jù)《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的要求,高考語文進一步增大了閱讀量的比重。自2018年開始,高考語文閱讀量已經(jīng)突破了1萬字,這對于一線高中語文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同時還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學視野。因此基于這樣的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也必將發(fā)生重大的變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接觸文學作品,提升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以及滲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但是基于目前的情況大部分學生仍然以功利性閱讀占據(jù)主導思想,但是另一方面近兩年的高考閱讀試題要求學生有更廣的閱讀面和更高的閱讀能力,閱讀試題的作品更加趨近于學術級、經(jīng)典級,所以在新高考的視域下,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是廣大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深度閱讀概念的提出
基于當前學界的研究來看,深度閱讀并沒有一個固定的定義。而關于深閱讀的概念演化可追溯至古典文學作品當中。如《中庸》提到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實際上這就是深度閱讀的現(xiàn)象。伴隨著歷史年輪的更替,對于深度閱讀的研究也在不斷加深。復旦大學GDM實驗室對于深度閱讀進行了這樣的解讀:“基于知識圖譜,為讀者提供深度知識服務的閱讀模式”。從中可以看出深度閱讀非常強調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圖譜使得讀者的線性思維更為明確,從而促進讀者思維發(fā)散。結合其他學者的觀點,本文認為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中的深度閱讀指的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字符號發(fā)生對話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語言、思維、情感、表達等多方面的閱讀能力。
二、新高考背景下語文深度閱讀策略分析
(一)重視課堂教學,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新高考試題題量較多,閱讀理解試題的解題時間更是有限,抓不住重點就容易丟分。因此教師平常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閱讀技巧的訓練。本文提出了一下建議:(1)句內三看:關鍵詞,句子表達特色,句內關系。(2)句外三看:句子位置,相近的句子,所處段落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故都的秋》教學,對文章的第一、二段開展分析,結果示例如下:(1)運用了對比、襯托的的修飾手法。并在語句下面標記。(2)分析句子: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突出了北國之秋:清、靜、悲涼。(3)分析句子: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突出了南國之秋:慢、潤、淡。(4)總結:以“南”襯“北”,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表達了對故都之秋的眷戀向往之情。
(二)關注生活環(huán)境,思考價值性
深度閱讀是關注社會的閱讀,因此,教師在課堂實踐深度閱讀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聯(lián)系社會的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學會思考生活中的問題,以及其中的價值。比如《陳情表》閱讀教學時,教師不能只關注與文言文的詞匯解讀上面,更需要帶領學生思考文章的思想,從而讓學生對于孝道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目標進行重構,一是學生需要將認識和理解李密對于祖母的孝悌表現(xiàn)作為基礎要求,二是內化及應用李密的孝道為最高的要求。比如教學過程教師提出問題:“找出文本中李密對祖母孝順的具體表現(xiàn)”。學生依據(jù)教師的問題找到相關的語段進行分析判斷,如“臣侍湯藥,未曾廢離”,從認知層面上理解感受李密對于祖母的孝心,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傳統(tǒng)文化孝道的理解。然后教師可拓展教學的內容,引入黃庭堅“滌親溺器”的故事,并引導學生對于孝文化進行思考和交流,從而讓學生理解孝文化是為人之本,是社會責任的表現(xiàn)。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反思自己的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是否履行了孝道?從而促使孝文化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落實。
(三)組織學生小組,分享閱讀感受
閱讀是作者、讀者、文本三者之間互動對話的過程。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賦予了文本新的內涵和新的閱讀體驗。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考慮閱讀材料、學生差異、教學要求等多個方面的因素。教師教學中讓學生組成一個探究團體,在活動中學會傾聽、對話、溝通。
比如《林黛玉進賈府》閱讀教學,教師需要構建林黛玉進賈府氛圍,而不是教授學生簡單地進行人物分析。比如說部分未讀過紅樓夢的學生在讀書過程中,以為林黛玉進賈府介紹的是走親戚中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因此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理解基礎之上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互相交流探討教學中的內容,從而激活課堂的氛圍,促使學生體會到《紅樓夢》作為經(jīng)典名著它的超群之處。本文就以兩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交流為例:
生1:“可憐我這妹妹這樣的苦命,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边@句話看出了王熙風對于黛玉喪母表示了同情。
生2:“我一見這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竟然忘了老祖宗?!睆耐跷貘P的話語看出此人十分善于辭令,是賈府的交際花,一番話下來不僅拉近了和黛玉之間的關系,更是讓賈母聽了滿心歡喜。
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新高考下的深度閱讀教學,教師不僅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還要提高閱讀能力,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習慣。同時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優(yōu)化教育內容,使用有效的閱讀方法,促進深度閱讀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胡秀金.新高考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研究[J].語文天地,2019, 000(005):64-65.
[2]馮莉.略談新高考視域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J].當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15):P.84-84.
[3]翁菊芳,鄧麗婷.新高考方案下對語文閱讀教學轉向的幾點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19, 000(011):P.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