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蓉
摘要:家庭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體系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立法是家庭教育實施的制度保障。已有6?。ㄊ校┫嗬^出臺《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對家庭教育內容、工作機制、法律責任、事后救濟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同時也存在家庭教育采用廣義界定還是狹義界定、家庭教育誰來管理、家庭教育指導如何實施的難點問題。為此,在今后的家庭教育立法中,要把握好家庭教育干預的“度”,應兼具“事先預防”與“事后救濟”的觀點,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論為依據(jù)來設計家庭教育的實施項目,以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為重心。
關鍵詞: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立法;家庭教育指導;家庭教育能力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10A-0034-06
一、問題提出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注重家庭教育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品質的傳承。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新時期開展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F(xiàn)代教育體系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三大板塊組成,它們共同構成完整教育體系,而家庭教育則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推進家庭教育,對于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家庭教育工作。1978年,改革開放使我國家庭教育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領導下,經(jīng)過各地區(qū)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政府領導、婦聯(lián)和教委主抓、相關部門履職、社會各方參與”的家庭教育工作體制機制,建立了相對完備的家庭教育工作制度,也為家庭教育立法打下了堅實的工作基礎。
近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發(fā)展,扎實推進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然而,新時期我國家庭教育仍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與問題:一是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未落實到家長,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家庭教育意識、家庭教育能力與時代發(fā)展要求有一定差距,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重管教輕養(yǎng)成現(xiàn)象十分突出;二是家庭教育工作體制機制有待完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不夠規(guī)范和健全,城鄉(xiāng)社區(qū)(村)家長學校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發(fā)揮不夠,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質量有待提高;三是社會參與不夠,社區(qū)、志愿者參與不夠。從政策層面出發(fā)均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出臺地方性法規(guī),規(guī)范和推進家庭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顯得尤為迫切。從立法層面來看,學校與社會教育方面的立法工作已獲得了長足進展,但作為構成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三大組成部分之一的家庭教育,沒有相關立法對管理體制、組織形式、具體實施、保障措施等方面進行規(guī)范[1],這已成為我國家庭教育科學發(fā)展的阻礙因素。除此之外,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家庭教育的條目大多是倡導性的,執(zhí)行缺乏剛性,且散見于多部法律之中,系統(tǒng)性低、重復度較高,嚴重影響著家庭教育的發(fā)展。
通過立法促進家庭教育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對家庭教育進行規(guī)范是中國數(shù)千年來的立法傳統(tǒng),家庭教育立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要求[2]。2004年以來,全國婦聯(lián)、教育部等7部委先后發(fā)布了10多個關于家庭教育工作的規(guī)范性文件,分別對家庭教育工作、家庭教育規(guī)劃實施評估、家長教育行為規(guī)范、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家長素質提升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2015年10月發(fā)布的《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充分發(fā)揮家庭的積極作用,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撐網(wǎng)絡;2016年11月發(fā)布的《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guī)劃》(2016-2020年),要求加快家庭教育事業(yè)的法制化、專業(yè)化、網(wǎng)絡化、社會化建設,建立健全適應城鄉(xiāng)發(fā)展、滿足家長和兒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本文運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已出臺的家庭教育立法進行梳理,以期為各級政府部門出臺家庭教育法提供參考依據(jù),為學者深入研究家庭教育提供思考方向。
二、家庭教育立法的內容分析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近幾年地方性家庭教育立法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重慶市、貴州省、山西省、江西省、江蘇省、浙江省先后出臺了《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加快了家庭教育事業(yè)的法制化、專業(yè)化、網(wǎng)絡化、社會化建設,推動了國家層面家庭教育立法的進程(見表1)。
(一)家庭教育內容多樣,以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fā)展為目標
總體來看,已出臺《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的6個?。ㄊ校┲饾u克服過去不重視道德教育、能力發(fā)展、社會行為的現(xiàn)象,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強調多樣化與具體化的家庭教育內容。6?。ㄊ校都彝ソ逃龠M條例》中對家庭教育內容的規(guī)定,均涉及“行為習慣”和“身心健康”兩個方面,“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生活技能”“理想信念”“法律法規(guī)知識”分別有5?。ㄊ校┓謩e提及,4?。ㄊ校娬{“愛國主義教育”,3省強調“勞動教育”,2省提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還有部分省份與時俱進地提出了當下教育較為關注的內容,比如山西省提出的“創(chuàng)新精神”,江蘇省強調的“禮儀修養(yǎng)”。
家庭教育立法的根本出發(fā)點是為每一個兒童成長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和服務,為實現(xiàn)兒童的全面發(fā)展和家庭的利益最大化提供法律保障?!叭说娜姘l(fā)展”是實現(xiàn)人格、能力和知識協(xié)調發(fā)展的理想面貌,是實現(xiàn)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和精神素質共同提高的過程,是政治權利、經(jīng)濟權利、社會權利充分發(fā)揮的狀態(tài)[3]。在制定家庭教育法的過程中,各地嚴格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關于“培養(yǎng)什么人”的規(guī)定,將教育必須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貫穿家庭教育法的始終,致力于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
(二)致力于形成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齊抓共管的家庭教育工作機制
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家庭、學校、社會、政府的共同努力。
第一,父母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6?。ㄊ校都彝ソ逃龠M條例》均對父母的自身修養(yǎng)、監(jiān)護職責和家庭教育義務提出了要求,其中“注意言傳身教”和“參加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活動”是最基本的兩項內容。兒童的教育需要家長和學?;ハ嘀С趾团浜希??。ㄊ校Α凹倚:献鳌边M行了關注。家庭教育的主要實施場所在家庭,但只有3?。ㄊ校┨峒傲恕凹彝ノ幕焙汀凹彝ソ逃h(huán)境”的營造。
第二,學校是家庭教育實施的指導者。6?。ㄊ校都彝ソ逃龠M條例》均提出應當“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制度”。在教師培訓方面,5?。ㄊ校┨岢鲆獙ⅰ凹彝ソ逃笇Чぷ鳌被颉凹彝ソ逃n程”納入師資培訓內容。在父母培訓方面,建立“家長學?!焙汀凹议L委員會”進行家校合作和溝通是其首選。在學生方面,有2省(市)特別提出了對“殘疾、單親、情緒行為障礙、經(jīng)歷重大變故、遭受侵害以及有其他特殊情況”學生的關注,指出家庭教育工作需要與父母或監(jiān)護人共同研究開展。
第三,社會是家庭教育實施的參與者。6省(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對不同社會組織或團體提出的家庭教育參與要求有所差異。4省(市)提出“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應當將家風建設納入單位文化建設,并對參與家庭教育指導的職工予以支持;5?。ㄊ校┨岢隽恕盎橐龅怯洐C構”“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機構”“兒童社會福利機構”或“救助保護機構”的家庭教育服務指導職責;還有4?。ㄊ校┱J為應當將“文化禮堂”“名人舊居”“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單位作為定期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地點。此外,為支持家庭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另有江西省和重慶市鼓勵依法設立家庭教育基金會。
第四,政府是家庭教育實施的保障。有3?。ㄊ校┨岢黾彝ソ逃聵I(yè)是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內容,應納入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6?。ㄊ校⒓彝ソ逃ぷ骷{入教育督導事項,并提出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家庭教育公共服務。針對不同家庭教育服務對象,6?。ㄊ校都彝ソ逃龠M條例》專門提出要對寄養(yǎng)、助養(yǎng)、離異、留守等兒童提供家庭教育幫扶、救助和指導,以確保所有未成年兒童都能接受到家庭教育服務。隨著信息化不斷迅速發(fā)展,有5?。ㄊ校┮源藶槠鯔C,采取了多種媒體手段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如廣播、電視、報刊、互聯(lián)網(wǎng)等。
(三)不同主體負有不同責任,法律責任逐漸明確
在法律責任方面,追責對象主要有三類:一是有履行家庭教育能力而不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二是家庭教育服務機構和組織;三是擔負家庭教育工作職責的機構、組織、部門。針對父母或監(jiān)護人,貴州省、江西省對不履責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進行勸誡、批評教育,處罰較輕。重慶市和山西省根據(jù)父母或監(jiān)護人不履責的程度,進行不同層次的批評教育以及處罰。江蘇省、浙江省不僅根據(jù)父母或監(jiān)護人不履責的程度進行不同層次的批評教育以及處罰,在依法處理后還要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輔導,尤其是江蘇省特別規(guī)定“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被有關機關責令接受家庭教育輔導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的,作出決定的機關可以依法對其進行訓誡,并可記入其個人信用信息”[4]。這種做法逐漸從“治標”走向“治本”,不僅對父母或監(jiān)護人不履責行為進行訓誡處罰,同時將父母或監(jiān)護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情況與個人信用結合,是確保父母或監(jiān)護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辦法。
針對家庭教育服務機構和組織,重慶市規(guī)定“家庭教育服務機構未依法登記,或者在教育活動中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5],但具體什么樣的活動屬于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本條例未進行明確規(guī)定。貴州省、山西省、江蘇省、江西省則對家庭教育服務機構和組織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做了明確規(guī)定,尤其是《江西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做了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包括“未依法登記,擅自從事家庭教育活動的;違反有關規(guī)定收取家庭教育服務費用的;宣傳封建迷信、邪教、暴力、色情等非法內容的;泄露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成員隱私的;唆使、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其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6]六個方面。浙江省雖未明確規(guī)定家庭教育服務機構和組織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但是明確了學校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教育部門應責令改正學校未設立家長學校、亂收家庭教育指導費用、不履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職責的行為。這表明,浙江省將學校作為家庭教育服務的主要機構。
針對負有家庭教育工作職責的機構、組織、部門,除山西省外,其余5?。ㄊ校┚鶎唧w的處分行為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未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職責,二是截留、擠占、挪用或者虛報、冒領家庭教育工作經(jīng)費,三是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或者徇私舞弊的情形;四是未成年人依法向有關單位或者組織求助,有關單位或者組織怠于行使職權或者互相推諉,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
(四)條例有針對特殊家庭的事后救濟,保障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
各省(市)提出的特殊家庭主要包括三類:一是父母未與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家庭;二是未成年人父母離異的家庭;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無監(jiān)護能力的家庭。在制定特殊家庭的事后救濟條例時也頗具地方特色。例如,《貴州省未成年人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專設一章對農村留守兒童和流動人口家庭,提供關愛保護措施和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這可能與貴州省為人口流動大省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貴州省有農村留守兒童56.3萬人,占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的8.1%[7],建立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舉措。重慶市、江西省、江蘇省均提出優(yōu)先向孤殘、遺棄、流浪、單親或者父母服刑、強制戒毒等未成年人家庭,提供家庭教育的救助和指導服務?!渡轿魇〖彝ソ逃龠M條例》重點關注留守、流動、貧困、重病、重度殘疾等特殊困境兒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三、當前家庭教育立法的難點
(一)家庭教育的界定:廣義還是狹義?
如何界定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立法必須首先明確的議題,它決定著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家庭教育主體、家庭教育內容和干預范圍。自家庭教育進入學術視野以來,就存在廣義與狹義之爭。狹義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或影響,這是目前家庭教育立法中普遍采用的界定方式。在狹義的家庭教育界定下,未成年子女主要受到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的影響,促進子女健康成長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雖然貴州省和浙江省的地方性立法對家庭教育實施主體做了“父母或者其他有監(jiān)護能力的家庭成員”“父母以及其他成年家庭成員”的限定,家庭教育主體仍為“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
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對家庭成員產(chǎn)生的一切教育和影響活動,這是現(xiàn)在學術界在界定家庭教育時所用最多的定義。換言之,在家庭里,年長的對年幼的教導,子代對父代的影響,都是家庭教育的一種形式。臺灣家庭教育法中規(guī)定家庭教育指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兩性教育、家庭資源管理教育等在內的增進家人關系與家庭功能的教育活動[8]。在廣義的家庭教育界定下,家庭教育的主體不僅包括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還包括家庭中其他所有成員,家庭教育不僅是一種由長輩向晚輩傳授知識的“前喻文化”,也是同輩群體相互影響的“并喻文化”,更是一種文化反哺的“后喻文化”。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在于促進家庭發(fā)展,提升家長監(jiān)護能力和家長教育能力。
相較而言,狹義的家庭教育以未成年人發(fā)展為主要目的,而廣義的家庭教育以家庭發(fā)展為終極目標。在家庭教育立法中究竟采用狹義說還是廣義說,不僅要考慮法律的操作性,包括行為邊界的界定、執(zhí)法的可行性、法律的適用性以及資源的充足性,還要考慮規(guī)定的必要性。家庭教育界定廣義說不僅符合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加強家庭建設的宏觀政策方向,也是順應國際發(fā)展的最新趨勢。但是,如果采用廣義的定義,則會使家庭教育立法的范圍和內容更加龐雜,會增加家庭教育執(zhí)法的成本和難度,使得法律難以執(zhí)行,難以實現(xiàn)立法的初衷。因此,暫時采取狹義的家庭教育界定更為符合我國家庭教育工作實際情況[9]。但是從長期來看,應該擴大家庭教育的界定范圍,從教育主體來看,不僅是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更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教育;從教育形式上看,既強調自覺地、有意識地教育行為,也強調無意識地、間接地通過言傳身教產(chǎn)生的潛移默化影響。
(二)家庭教育的管理:誰管理?
目前沒有獨立、明確的機構來管理家庭教育工作,導致家庭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多頭管理、相互推諉、重復建設、制度真空等管理混亂的現(xiàn)象[10]。雖然政府在我國家庭教育的管理中一直發(fā)揮著主導作用,但具體的管理工作分別由婦聯(lián)、教育部門、衛(wèi)計部門、民政部門等共同承擔,各部門職責不同,關注重點和所占有的資源有所不同,對于家庭教育的切入角度也不同,導致家庭教育工作很難形成規(guī)范體系。如婦聯(lián)主要關注的是婦女兒童,缺少教育資源與專業(yè)指導者,婦聯(lián)并非政府行政機構,對學校、社區(qū)、社會教育機構等不具備約束力[11];教育部門具有豐富的專業(yè)師資力量和資源,但并不是主導部門;而民政部門更多關注的是社會弱勢群體和民生問題,對家庭教育的關注還有待增強。
關于誰來管理家庭教育,目前由三種選擇:一是借鑒日本和臺灣的經(jīng)驗,由教育行政部門主管;二是由婦聯(lián)組織來主管,這也是我國家庭教育管理的方式;三是由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領導協(xié)調,婦聯(lián)和教育部門主管,民政部門、衛(wèi)計部門、關工委等部門共同支持。第三種方式提高了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層級,又可以解決主管部門過多難以形成合力的問題,同時還能充分利用學校和婦聯(lián)的工作基礎,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應是未來家庭教育管理的趨勢。
(三)家庭教育指導的實施:如何實施?
家庭教育法的作用在很多時候并不在于阻止某些行為,重點在于通過法律來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換言之,家庭教育法的關鍵在于保證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實施。家庭教育指導的實施一靠經(jīng)費,二靠人員。就保障家庭教育指導的實施經(jīng)費來說,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政府財政的充分投入,保障家庭教育工作經(jīng)費充足,一方面各級政府加大對家庭教育事業(yè)財政投入力度以及政府購買服務的力度,另一方面加大、規(guī)范和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經(jīng)費傾斜;二是建立專項補助制度,以補助的形式對家庭教育指導活動提供經(jīng)費支持。就保障家庭教育指導的專業(yè)人員來說,在家庭教育法中,應該明確家庭教育指導隊伍的選拔、培訓、考核、獎勵機制,形成專業(yè)的家庭教育指導者隊伍。尤其鼓勵師范類高等院校設置家庭教育專業(yè)、開設家庭教育課程、培養(yǎng)家庭教育相關人才、開展家庭教育研究,編寫不同年齡階段的家庭教育讀本。
四、家庭教育立法內容的改進建議
(一)要把握好家庭教育干預的“度”
家庭教育一直沒有立法進行干預,主要在于大家認為家庭教育屬于私人領域,不宜采用立法的形式對這種具有隱私性的活動進行干預,而應該對這一私人領域進行尊重和保護。但是,現(xiàn)代社會并不存在完全不受任何法律干預的私人領域,通過立法保護也是干預的一種形式[12]。某一社會問題是否需要立法,取決于該社會問題的重要性以及該問題的公共性,如果該領域對于社會發(fā)展、對于國家利益至關重要,則認為對該領域進行立法干預具有必要性。家庭教育不僅與個體層面的兒童發(fā)展息息相關,與家庭層面的幸福美滿相關,更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家庭教育具有較強的外部性與公共性,家庭教育已經(jīng)從“家庭私事”轉變?yōu)椤吧鐣隆?。基于此,家庭教育法應以適度干預為原則,以兒童發(fā)展為本、社會發(fā)展為紐帶,形成調節(jié)家庭內外關系的法律機制。事實上,家庭教育立法的難點不在于是否應該對家庭教育進行干預,而在于如何把握好立法干預的“度”。比如,當父母出現(xiàn)不管子女教育的情況時,父母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可能受到怎樣的處罰,政府、社會、學校應該如何進行適度的干預,這都是在家庭教育立法中要把握好的“度”。
(二)家庭教育立法應兼具“事先預防”與“事后救濟”的觀點
發(fā)展型家庭政策認為任何家庭都是有需要的家庭,家庭政策的對象不僅包括問題家庭,也包括普通家庭;家庭政策不僅提供應急或修補性的幫助,更重視預防和支持性的幫助[13]。這就要求家庭教育法要有明確措施預防家庭破裂、家庭矛盾、兒童虐待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也要有明確的措施能在家庭教育問題出現(xiàn)的初期階段就進行干預。比如臺灣地區(qū)《家庭教育法》以“事先預防”為著力點來界定家庭教育、規(guī)劃家庭教育管理、明確管理機構的權責與業(yè)務范圍。但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在經(jīng)濟改革和文化變遷的大潮中家庭的結構功能也發(fā)生了變化,單親家庭、重組家庭、隔代教養(yǎng)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流動家庭等新的家庭形式開始出現(xiàn)[14],這些家庭教育往往處于一種缺失、無序和混亂的狀態(tài),如何保障這類兒童的家庭教育正常進行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家庭教育立法要以推進家庭教育可持續(xù)發(fā)展為目標,要以“事先預防”與“倡導促進”為價值導向。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仍有很多貧困家庭、特殊家庭沒有條件和能力為其子女提供最基本的家庭教育,針對這些困境家庭的立法應具有“救濟保障”的功能,以幫助他們得到必要的外部支持,從而確保所有未成年子女均可獲得最低標準的家庭教育。
(三)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論為依據(jù)來設計家庭教育的實施項目
德國社會學家瓦爾納把西方的核心家庭劃分為四個階段:準備和建設階段、撫養(yǎng)和教育階段、分離階段和老年階段[15]。在家庭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家庭結構、家庭功能、決定家庭發(fā)展的因素不同,也決定了每一階段的家庭教育重心存在差異,家庭教育的實施項目也呈現(xiàn)出一定的階段性特征。在準備和建設階段,婚姻登記機構應當對結婚申請人進行家庭教育宣傳指導;在撫養(yǎng)和教育階段,這也是影響青少年發(fā)展最重要的階段,家庭教育服務機構應為家長提供系統(tǒng)化、科學化、體系化的家庭教育指導。臺灣地區(qū)的《家庭教育法》是以家庭生命周期理論作為理論依據(jù)來設計家庭教育實施項目的,其中提到高中以下學校每學年至少實施4小時以上的家庭教育課程,地方政府要為適婚男女提供至少4小時的婚姻家庭課程[16]。
(四)家庭教育立法應該重在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1959年發(fā)布的《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宣言》指出,“家庭作為家庭所有成員,特別是兒童的成長和幸福的自然環(huán)境,應獲得必要的保護和協(xié)助”“有責任教育及指導兒童者,應以兒童之最佳權益為其指導原則,此責任首先應屬家長”,但并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有教育子女的能力。有的家長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價值觀念,認為家庭的責任在“養(yǎng)”不在“育”;有的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家庭教育知識的缺乏,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法不僅要強化家庭教育責任,更要通過有效干預提升家庭教育能力,通過完善的家庭教育指導提升家長教育素養(yǎng)。因此,在家庭教育法中,要明確家庭教育指導的供給主體、數(shù)量、結構、內容、質量,明確家庭教育指導實施機構與管理機構、家庭教育指導的經(jīng)費保障機制和人員保障機制、家庭教育指導行業(yè)的規(guī)范標準,以及家長參與家庭教育指導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熊少嚴.關于家庭教育立法問題的若干思考[J].教育學術月刊, 2010(4):46.
[2]姚建龍.從子女到家庭:再論家庭教育立法[J].中國教育學刊, 2018(9):35.
[3]李明.新時代“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哲學邏輯[N].光明日報, 2019-02-11(15).
[4]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家庭教育促進條例[EB/OL].(2019-04-04)[2020-09-11].http://www.jsrd.gov.cn/zyfb/sjfg/201904/t20190404_512536.shtml.
[5]重慶人大.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EB/OL].(2016-06-06)[2020-09-11].http://www.ccpc.cq.cn/home/index/more/id/204629.html.
[6]江西人大.江西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EB/OL].(2018-10-17)[2020-09-11].http://jxrd.jxnews.com.cn/system/2018/ 10/17/017170976.shtml.
[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摸底與調研報告[EB/OL].(2018-9-10)[2020-02-15]. http://www.mca.gov.cn/article/gk /tjtb/201809/20180900010882.shtml.
[8]沈蓓緋.臺灣地區(qū)《家庭教育法》的內涵及實務推展模式[J].教育發(fā)展研究, 2010,30(23):58.
[9]羅爽.我國家庭教育立法的基本框架及其配套制度設計[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1):185.
[10]羅爽.中國臺灣地區(qū)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及其啟示[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3):134.
[11]丁娟,曲雯.婦聯(lián)在政府職能轉變中的作用研究[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4):58.
[12]徐建,姚建龍.家庭教育立法的思考[J].當代青年研究, 2004(5):26.
[13]張秀蘭,徐月賓.建構中國的發(fā)展型家庭政策[J].中國社會科學, 2003(6):96.
[14]胡湛,彭希哲.家庭變遷背景下的中國家庭政策[J].人口研究, 2012,36(2):7.
[15]潘允康.家庭社會學[M].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2:230.
[16]袁志芬.臺灣地區(qū)家庭教育立法的經(jīng)驗與啟示[J].教育導刊, 2014(5):41.
責任編輯:李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