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薛萍
摘 要:音樂鑒賞是音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通過音樂鑒賞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新時代教育進行改革的大背景下,音樂教學也開始逐漸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音樂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高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結合現實音樂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本篇文章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望能夠給音樂同人的教學工作帶去一些啟示和幫助。
關鍵詞:音樂鑒賞;音樂教學;教育;改革;高中
在高中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開展音樂教學,既能陶冶學生的音樂情操,也能鍛煉他們的審美思維能力,還能給學生們傳授許多更深層的音樂知識,在道德修養(yǎng)方面能夠潛移默化地滋養(yǎng)他們,為學生以后成為一個高品質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高中的音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深挖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內心需求,探索出更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全面地發(fā)展。
一、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情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坏W生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就一定會主動地去探索、求知。高中階段的學生將面臨高考,所以學習生活都非常緊張,壓力非常大,這個時候把動聽的音樂帶給大家,無異于是給他們的心靈注入一股春風,幫助他們解除疲倦,讓心靈得以舒展。隨著信息網絡的飛速發(fā)展,這一代的學生接觸的音樂形式也越發(fā)豐富多樣,作為高中的音樂教師,要想讓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要走到學生的生活中去,與他們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平時喜歡的音樂類型有哪些。通過調查不難發(fā)現,新一代的學生比較喜歡流行音樂,但只是流于淺表,他們很少去真正探知音樂背后的深刻寓意。因此教師在音樂的課堂上,除了讓學生學習音樂教材里面的內容以外,可以將一些學生們平時比較喜歡的曲子設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小游戲,像娛樂節(jié)目《開門大吉》那樣,通過聽不帶歌詞的配樂,讓學生們來猜歌曲的名字。通過以上教學情境的設計和創(chuàng)新,讓音樂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音樂課的基礎知識以外,教師還可以帶著學生們利用所學,一起來欣賞他們所喜歡的流行歌曲,通過欣賞歌曲感知音樂之美,引導他們去探索音樂背后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從而逐漸提升他們的鑒賞能力。
二、結合生活實踐,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現在的高中生,比較喜歡崇尚自由民主,他們都是結合自己喜好進行歌曲選擇的,當代流行的音樂也主要來源于歌手的生活感悟,大多音樂都比較接地氣和通俗易懂,比較適合當代青少年的口味,很容易讓他們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因此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傳授以外,可以借助學校的更多平臺,結合生活,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欣賞音樂的機會。比如:在課間操期間,可以播放一段大家在音樂課堂上所學的曲子活躍一下氣氛,在下課期間也可以播放一段舒緩的旋律,幫助大家舒解一下疲勞和緊張的情緒,在學校的圖書室,設置一些學生們比較喜歡的安靜一些的曲目。除了課堂短短幾十分鐘的教學以外,以上的校園區(qū)域,都可以是音樂教師大展身手的平臺,把音樂的美通過其他途徑,逐漸地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從而提升他們對音樂感知和欣賞能力。還可以給學生們推薦一些關于音樂欣賞之類的娛樂節(jié)目,比如:央視的《經典詠流傳》《中國好歌曲》《星光大道》《讓世界所見》以及《夢想的聲音》等,讓他們在課下自己去感知和體驗音樂。教師還可以向學校進行申請,定期舉辦音樂比賽活動,或者組織學生們參加社會上的一些公益性的演藝活動,讓他們參與助唱,調動他們主觀能動性,并讓他們從中得到鍛煉。
三、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音樂鑒賞能力
作為新時代的高中音樂教師,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舒緩的課堂教學氛圍。高中生的學習任務重,其他科目相對嚴謹,比較枯燥乏味,因此學生神經比較緊張,壓力比較大。平時他們自己又不太會自我調節(jié),這就需要音樂老師給他們提供一個比較放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這才會促使他們喜歡上音樂課,實現教學目標的高效完成。對于音樂課堂的設計,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愛好特征,形式不但要多樣,內容也要生動活潑,這樣才能對學生更有吸引力,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給學生開展《流水》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彈奏一段古琴音律讓學生傾聽一下,讓學生的心先安靜下來,接著再近距離了解體驗一下古琴的魅力,在感官上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讓他們感受到古琴之美,接著再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們播放這首曲子的音樂,讓學生畫下聽到的場景,講述他們聽見的故事,讓他們在學科融合中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中,最后再帶著學生一起來逐步分析和學習這首曲子的音樂要素,對于曲子的樂譜、不同技法的演奏方式、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有個深刻的了解。對于音樂的學習,本就是一個長期熏修和慢慢體悟的過程,切忌急功近利。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讓他們由最初的喜歡到慢慢欣賞,一直到深層次探究,從而為他們在心靈深處打開一扇藝術之門。
四、通過欣賞大量音樂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在高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音樂的鑒賞能力,除了需要學生進行反復練習之外,還需要學生在欣賞大量音樂作品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經驗,才能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在給學生選擇音樂作品的過程中,音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作品種類以及風格方面做好規(guī)劃,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接觸和學習。例如:在初學時期,可以帶著學生欣賞一些比較簡單好學的入門音樂,像中國的民歌《小河淌水》《趕牲靈》《無錫景》《遼闊的草原》《牡丹汗》《酒歌》等。中國的民歌篇幅大多比較短小,內容豐富,風格多樣,語言也通俗易懂,它蘊含著一個民族的深厚情感,讓學生先從我們國家的歌曲入手,通過欣賞這些曲子,鍛煉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接著讓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逐漸了解我們國家的民族器樂之類的音樂,如《小放驢》《中花六板》《旱天雷》等,讓學生了解不同形式的音樂;然后再繼續(xù)加深,讓學生欣賞戲曲《原來姹紫嫣紅遍地開》《海島冰輪初轉騰》《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鑼鼓喧天齊把道喊》,以及外國民族民間音樂,如朝鮮的《阿里郎》、日本的《拉網小調》、印度的《晚上的拉格》、非洲的《鼓舞》、美洲的《什錦菜》等。通過讓學生大量地欣賞音樂,對不同形式的音樂進行體驗、領悟,在傾聽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經驗,以提升他們的音樂感知能力,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提升的。
五、通過熟悉掌握音樂基本知識,提高學生鑒賞音樂能力
在高中音樂的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首先要讓他們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這是能夠對音樂進行鑒賞的基本條件。比如:需要掌握音樂的旋律、節(jié)拍、節(jié)奏、調試、調性、和聲、力度、音色等。大多數人認為,欣賞音樂要先了解曲子的來由、歷史背景、作者簡介以及音樂的結構等,其實這只是淺顯的了解。音樂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內涵,要想對音樂所要表達出的深刻寓意有一個深刻的體悟和認知,欣賞者得在感情上與音樂產生共鳴,進而在思想上得到升華。具體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先熟悉音樂的表現手法,不同方式流淌出來的音樂旋律、節(jié)奏是不一樣的,作為欣賞者要認真聆聽,在欣賞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感受力、辨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記憶力。其次要掌握曲子的曲式以及音樂的派別和風格,要對曲子的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人生經歷、家庭境況等進行了解,還要了解曲子的來由和內容,在聆聽的過程中仔細感受曲子的起伏波動如何,是悲傷抑或是喜悅,是平和抑或是激昂。再者要掌握正確的鑒賞方法,音樂的好壞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而且要了解曲子的層次和整體性,對待作品,既要分章節(jié)進行傾聽,也要整體連貫起來聽,通過分段在細節(jié)上進行分析,最后以整體綜合的方式由表及里地進行全面把握。比如:老師在上小提琴協(xié)奏套曲《四季》之一的《春》這個作品時,讓學生了解這首曲子講的是春天里的一個場景:春臨大地,鳥兒嘰嘰喳喳地在歌唱,然后天色暗了下來,電閃雷鳴,到最后烏云散去,鳥兒又重新歡唱。樂曲是典型的回旋曲式,從曲子初始部分節(jié)奏的輕松活潑,生機勃勃,再到泉水叮咚的連續(xù)的十六分音符,突然音樂急轉直下,低音區(qū)連續(xù)的三十二分音符的同音反復與高音區(qū)連續(xù)不斷鋸齒形三連音的對比,給我們描繪了電閃雷鳴、雷聲怒吼的場景,到最后融合雷聲逐漸消失,鳥兒再次歡唱的兩個插部要素,結束了春天的小故事。樂曲的主部雖然是同樣的旋律,卻在每次出現時有所改變,或刪減,或轉調,或改變調性,最后又歸回主題,表現出巴洛克時期音樂作品的特色。欣賞完作品再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去討論總結巴洛克時期音樂的整體風格,從點到面,深入了解音樂作品及內涵。在這個欣賞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受到了藝術的熏染,也洗滌了他們的心靈,同時還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加深了他們對音樂文化的理解,學會尊重多元文化,滋養(yǎng)了學生的高尚情操。
結束語
在高中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從很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音樂課的學習中,為提升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做好鋪墊工作。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況以及生活習性,結合現實生活中音樂教學所存在的問題,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教學技能,利用各方面的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其次要不斷地進行探索研究,把自己的經驗與創(chuàng)研有效地結合起來,為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賴崇華.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文學教育,2012.4:100.
[2]于飛.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6):166,167.
[3]陳璐璐.培養(yǎng)高中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2017年11月全國技育科學學術科研成果匯編[C].:教育科學編委會.2017(1225):197,198.
321550190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