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盧雋?程敏?王蓉
【摘要】在“移動互聯”時代,為更好地幫助傳媒藝術類大學生利用瑣碎時間或空閑時間習得英語知識,本文首先給出碎片化學習模式的內涵、特征與可行性,然后從英語學習的個性化需求、自主能力與效率角度分析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的重要性,最后從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體系與計劃方面探討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的應用實踐對策,為我國傳媒藝術類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方法。
【關鍵詞】碎片化學習模式;大學英語;移動互聯;傳媒藝術類高校
【作者簡介】劉娟(1984-),女,漢族,河南焦作人,四川傳媒學院有聲語言藝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教育改革、融媒體、新媒體;盧雋(1971-),女,漢族,四川康定人,四川文化產業(yè)職業(yè)學院融媒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改革、融媒體、新媒體;程敏(1963-),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傳媒學院有聲語言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教育改革、融媒體、新媒體;王蓉(1987-),女,漢族,湖北荊門人,四川傳媒學院有聲語言藝術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教育改革、融媒體、新媒體、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項目】四川傳媒學院2019-2020年度校級教改項目“移動互聯時代下傳媒藝術類大學生英語碎片化學習的指導體系研究”,項目編號:X2019075。
一、引言
在“移動互聯”時代背景下,教育部出臺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指出:大學英語的教育與學習可以借助網絡工具和移動設備來實現,因此支持學習的平臺與APP是大學生習得英語知識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學習方式碎片化理念的指導下,基于“移動互聯”的碎片化學習模式應運而生。大學英語作為傳媒藝術類高校的一門必修公共基礎課,依托互聯網構建的學習平臺與APP,使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習得英語詞匯、語法、閱讀、作文、聽力與口語等知識,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助于構建傳媒藝術類高校的大學英語特色學習模式。
二、碎片化學習模式的內涵、特征與可行性
1.內涵。碎片化學習模式是指大學生利用瑣碎時間或空閑時間通過學習平臺或APP習得知識。該模式是一種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學習方式,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碎片化具有兩層含義,分別是學習時間碎片化與學習內容碎片化,學習時間碎片化是指大學生利用任意瑣碎或空閑的時間習得待學習的知識,學習內容碎片化是指大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習得的知識較為零散。
2.特征。碎片化學習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靈活性強、針對性強與吸收率高等,其具體內容如下:
(1)靈活性強是指將待學習的內容或知識分割后,使每個內容或知識碎片的學習時間變得更為合理且可控,從而提高大學生掌握學習時間的靈活度。
(2)針對性強是指將待學習的內容或知識分割后,大學生能夠重點學習對自身更有幫助或啟發(fā)的那部分內容或知識,從而有效地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
(3)吸收率高是指將待學習的內容或知識分割后,由于每項內容或知識碎片的學習時間相對較短,能夠保障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知識的吸收率。
3.可行性。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市面上涌現出大量學習平臺與APP,例如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慕課、學堂在線與騰訊課堂等,這為碎片化學習模式提供了實踐支撐。此外,諸多高校教師也錄制了大量的課程發(fā)布到高校的學習平臺或APP,以供大學生學習使用,這也為碎片化學習模式奠定了實踐支撐。
在“移動互聯”時代,大學生獲取知識資源有多種渠道,但主要來源于傳統(tǒng)渠道與互聯網渠道兩類。傳統(tǒng)渠道是指主要通過各類紙質書籍與各類課堂獲取知識資源;互聯網渠道是指主要通過各種學習平臺與APP獲取知識資源。由于大學生個體存在獨立性與差異性是客觀的事實,因此碎片化學習模式能夠極大地滿足大學生群體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通過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提升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有效發(fā)展大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的重要性
1.滿足傳媒藝術類大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之一,是傳媒藝術類大學生學習及交流必不可少的關鍵工具。大學階段是培養(yǎng)傳媒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聽、說、寫能力的重要階段,他們通過學習英語知識,既能有效拓寬國際視野,又能提高自主學習與跨國交流的能力?;凇耙苿踊ヂ摗钡拇髮W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突破傳統(tǒng)學習模式在時間與空間上的束縛,滿足傳媒藝術類大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的個性化需求,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愛好。傳媒藝術類大學生充分利用瑣碎時間或空閑時間通過學習平臺與APP習得英語相關知識,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從而成為與世界接軌的傳媒藝術類人才。
2.培養(yǎng)傳媒藝術類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媒藝術類大學生的學習氛圍處于一種較為寬松與自由的環(huán)境中,由于部分大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與學習習慣,導致他們無法集中精力學習英語相關知識,從而導致英語學習效果不如預期。在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下,這類大學生遵循碎片化學習體系給出的方法,并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將待學習的英語知識分割后,按照制定的學習計劃利用瑣碎時間或空閑時間習得英語知識,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學習后,這類大學生將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對其后續(xù)的工作與生活都有很大的好處。
3.提升傳媒藝術類大學生習得英語知識的效率。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具有內容豐富、智能化與可視化等特征,因此極大地受到傳媒藝術類大學生的青睞。由于學習平臺與APP能夠提供豐富且具有時效性的英語知識資源,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個性化需求尋找與習得相應的知識資源。此外,學習平臺與APP可以幫助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過程中制訂學習計劃、跟蹤學習進度、分析學習難點,在很大程度上輔助大學生提升英語知識的習得效率,同時也提高相應的學習效果。
四、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的應用實踐
1.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環(huán)境。在“移動互聯”時代,傳媒藝術類大學生利用學習平臺與APP開展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逐漸成為未來發(fā)展的主流趨勢。傳媒藝術類高校開始構建擁有自身特色的學習平臺與APP,并引入外部的優(yōu)質英語教學資源與課程內容,為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環(huán)境。此外,高校教師依托移動終端搭建教學與答疑環(huán)境,以文件、視頻與語音的方式發(fā)布知識資源,使大學生通過各類移動終端就能學習英語相關知識,同時這些知識資源日積月累將形成學校的數字資產。傳媒藝術類高校的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平臺與APP組建一個討論組,針對每天的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展開談論,便于大學生掌握當天學習的英語知識。大學生可以在課后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老師在學習平臺或APP上發(fā)布的英語教學課件,用以鞏固和積累英語知識,此外他們還能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學習平臺與APP練習英語的聽說能力,從而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2.設計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體系。由于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的學習時間比較零碎且短暫,學習內容比較分散且不完整,因此傳媒藝術類高校的英語教師需要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體系,為大學生有效學習英語提供指導方法。
首先,學習模塊全面化。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不能將詞匯、語法、閱讀、作文、聽力與口語等模塊分開,而是要將其看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有機結合體,從一開始就需要注重全面平衡的發(fā)展,并不用擔心自身的學習進度比別人慢。
其次,學習方法流程化。固定學習英語的主題,將英語劃分為多個主題,分別是口語、聽力、作文、閱讀、語法與詞匯等。每天利用瑣碎時間或空閑時間將上述主題都學習一遍,不斷獲取與鞏固英語知識,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最后,學習內容精細化。將英語知識劃分為三類,分別是基礎知識、拓展知識和延伸知識,這樣能夠滿足大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需求?;A知識是指英語聽、說、讀、寫等相關的素材,用以鞏固大學生的基礎能力;拓展知識是指英語文化背景、文化意識與文化交流等相關的素材,用以提高大學生跨文化溝通的能力;延伸知識是指其他學科的專業(yè)英語素材,用以滿足大學生的專業(yè)需求。
3.制訂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計劃。為更好地幫助傳媒藝術類大學生利用瑣碎時間或空閑時間習得英語知識,需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計劃。根據制訂主體的不同將計劃分為教師制訂學習計劃與學生制訂學習計劃。
教師制定學習計劃:首先,老師制作英語授課視頻、PPT、學習資料與練習題等,將其發(fā)布到學習平臺或APP上供學生學習;然后,老師根據教學進度為學生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與課后作業(yè),同樣將其發(fā)布到學習平臺或APP供學生查看與下載;最后,學生根據老師制訂的學習計劃利用瑣碎時間或空閑時間完成英語知識學習,若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則通過學習平臺與APP重新學習并掌握相關知識,或利用討論組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并掌握相關知識。
學生制訂學習計劃:首先,學生根據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體系制訂符合自身需求的學習計劃;其次,學生根據具體的學習計劃利用瑣碎時間或空閑時間習得英語知識,并根據實際的習得情況鞏固相應的知識,若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題,同樣是通過重復學習或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后,掌握相關的知識;最后,學生通過學習平臺或APP提供的測評功能,隨時掌握自身的學習短板,通過有針對性地學習相應的英語知識,從而提高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及效率。
五、結語
在“移動互聯”時代背景下,碎片化學習有助于提升傳媒藝術類大學生習得知識,本文先介紹了碎片化學習模式的內涵、特征與可行性,接著分析了基于“移動互聯”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的重要性,最后探討了該模式的具體應用實踐對策,以供我國傳媒藝術類高校英語教師參考。
參考文獻:
[1]李詠梅,車明明.理工科大學生英語碎片化與系統(tǒng)化學習融通策略研究[J].未來與發(fā)展,2020,44(07):103-106.
[2]霍冬雪.基于互聯網的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模式探究[J].管理觀察,2020,24:131-132.
[3]許美娟.“互聯網+”驅動下英語口語自主性能力培養(yǎng)[J].繼續(xù)教育研究,2020,03:101-105.
[4]李瑾.“互聯網+”時代英語碎片化寫作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18):54-56.
[5]彭博.碎片化學習在大學英語聽力課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 2017,4(14):129-130.
[6]張晉林.移動互聯網英語詞匯自主性習得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04):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