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論述及其基本特征

2021-06-18 17:58劉艷明謝卓芝
湖南行政學院學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基本特征劉少奇工作方法

劉艷明 謝卓芝

摘要:劉少奇對工作方法問題始終保持著高度重視。首先,他認為工作方法不對頭或者直接沿用舊的工作方法不利于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而正確的工作方法則可以減少重大失誤。其次,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論述的科學內(nèi)涵主要有五點,即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下定艱苦奮斗的決心;提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修養(yǎng),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堅持群眾觀點,堅持走群眾路線;進行非常公開坦白的工作,擴大黨內(nèi)黨外民主。最后,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論述蘊含著人民性、辯證性、客觀性、實踐性四重基本特征。

關鍵詞:劉少奇;工作方法;基本特征

中圖分類號:D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3605(2021)03-0061-08

無論是在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劉少奇對工作方法問題始終保持著高度重視,在不同場合多次對黨員同志及領導干部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工作態(tài)度、樹立什么樣的工作作風以及采取什么樣的工作方法等進行了深刻闡明,這一系列論述不僅發(fā)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而且對當下提升黨員、領導干部的工作能力乃至更好地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亦具有現(xiàn)實啟迪作用。因而,在新時代背景下,對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論述進行系統(tǒng)梳理、歸納和研究,依然具有深遠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劉少奇對工作方法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工作方法問題,歷來就為黨的領導人所高度重視。毛澤東曾形象地指出:“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盵1]139在這里,“橋或船”寓指的就是“方法”,“過河”即指“任務”,在任務確定之后,最為關鍵和重要的就是解決方法問題。因為“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眲⑸倨鎸ぷ鞣椒ǖ闹匾酝瑯佑兄稚羁痰恼J識,并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強調(diào)。

(一)工作方法不對頭足以造成長期的壞影響

早在1929年1月,劉少奇針對“在農(nóng)村革命工作中不注意工作方式”的現(xiàn)象,專門撰文指出:“我們在工作方式上行動上稍有不慎,都足以引起農(nóng)民的懷疑,都足以種下長期的壞影響?!盵2]90而這種壞影響、不好的形象一旦種下,要花很大的功夫和代價才能徹底消除。

劉少奇認為,不僅在農(nóng)村革命工作中要注意工作方式,在領導工人運動的過程中同樣如此。1931年12月,他在《加緊領導工人的自發(fā)斗爭》中提出:過去我們下了很大力氣去幫助工人,但工人對此并不理解,反認為是我們在利用他們,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工作方式不好”,因此,“赤色工會應使自己的工作方式有徹底的轉(zhuǎn)變?!盵3]64

從這兩段論述可以看出,劉少奇認為工作方法對革命事業(yè)的影響不止于“一時一事”上,而是關乎到中國共產(chǎn)黨能否贏得人民群眾的長期擁護和支持。

(二)舊的工作方法將障礙黨的政治任務的執(zhí)行

采取什么樣的工作方法必須根據(jù)黨所處的內(nèi)外環(huán)境和所擔負的政治任務而定,一味地沿襲舊的工作方法將障礙黨的政治任務的執(zhí)行。1945年5月,劉少奇在黨的七大上指出,隨著“環(huán)境變更,工作條件改變,黨提出了新的政治任務”,黨的工作方法也必須作出與之相應的轉(zhuǎn)變,否則,舊的“工作方法”,無疑“就要障礙我們黨的工作內(nèi)容的發(fā)展與政治任務的執(zhí)行”。

故此,這就要求我們“根據(jù)中國革命斗爭發(fā)展的具體條件和新的政治任務以及我們在組織上積累起來的新的經(jīng)驗,來經(jīng)常改進我們的組織形式與工作方法”。顯然,在這里,劉少奇將工作方法放在了關乎“黨的工作的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即認為只有采用適合新形勢的“工作方法”,才能“保證黨的政治任務的執(zhí)行與行動的統(tǒng)一”[4]317-316。這就從保證政治任務的有力執(zhí)行上強調(diào)了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三)正確的工作方法可以減少重大失誤

正確的工作方法并不能完全規(guī)避或消除工作失誤,但是無疑可以使我們減少失誤,尤其是“重大失誤”。1956年9月,劉少奇代表中央委員會作《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向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在報告中他回顧道:黨中央曾經(jīng)在延安時期開展了著名的“整風運動”,全黨干部經(jīng)過這次整風,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得到了提高,這樣,“他們在黨內(nèi)外所進行的工作,就變得比較符合客觀實際了,工作中的重大錯誤就減少了”。[5]

由于受到“左”傾冒進思想的影響,在1958-1960年,誘發(fā)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損失。1961年3月,劉少奇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中南、華北地區(qū)小組會上不無遺憾地指出:從一九五八年以來,我們“受了相當大的損失”,如果“工作方法對,損失可能減少”,就“不致于陷于現(xiàn)在這樣的被動”。[6]508-509

在這里,劉少奇意在指明,正確的工作方法不僅可以使黨員干部減少具體工作中的重大失誤,而且還能增強黨在重大方針政策上的“自我糾錯”能力,避免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重要論述的科學內(nèi)涵

在深刻認識工作方法問題重要性的基礎上,劉少奇對應該確立什么樣的工作態(tài)度、樹立什么樣的工作作風、如何開展工作、如何改進工作等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而具體地論述和闡明,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必須確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下定艱苦奮斗的決心

要做好工作,首要之點就是要確立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沒有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工作就會流于形式,什么事都干不好;沒有甘愿艱苦奮斗的決心,工作就會半途而廢,什么事都干不成。

1939年1月初,劉少奇在中共豫西特委舉辦的黨員訓練班上作報告,報告提出了共產(chǎn)黨員修養(yǎng)的基本條件,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有“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解放全人類”的責任感,和“艱苦奮斗”的決心。[2]245-246缺少這種責任感和決心,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久經(jīng)考驗的共產(chǎn)黨員。

1948年10月,為了改進和加強新聞工作,劉少奇在西柏坡對人民日報社、新華社華北總分社的部分記者發(fā)表了《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他說,為了把工作做好,首先你們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tài)度;其次“必須獨立地做相當艱苦的工作”。不能或不愿做到這兩點的人,“任何事情也做不好”。[7]271-274

由此可以看出,在劉少奇看來,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是處理好任何工作的首要前提,離開了這一前提,什么事情都會落空。事實上,也正是因為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和艱苦奮斗的決心,我們黨才得以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取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才能夠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涅槃重生,才得以取得革命的最終勝利。

(二)必須提高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修養(yǎng),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觀察一切社會現(xiàn)象、處理一切社會問題的武器”。[7]154因此,劉少奇十分重視通過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yǎng)來改進黨員干部的工作方法。革命勝利前夕,劉少奇對黨內(nèi)同志的馬列理論修養(yǎng)普遍較低的問題十分擔憂?;诖耍?948年12月,他在《對馬列學院第一班學員的講話》中談到:當前我們“面臨的情況復雜,再加上解放上海、北平、天津、南京等地,情況更復雜,沒有高深理論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的”。為此,“我們要提高黨的干部的理論水平,使各方面比較負責的干部具有或多少具有馬列主義的理論修養(yǎng)”,只有做到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7]280。他還對此作了如下細致闡述。

首先,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就不能站穩(wěn)無產(chǎn)階級的正確立場,就不能制定出“對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最有利的方針政策”。1939年7月,劉少奇在延安馬克思列寧學院的演講中指出,一個共產(chǎn)黨員“如果不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武器,如果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高度修養(yǎng),要在革命斗爭的一切重要問題上,站穩(wěn)無產(chǎn)階級的正確立場”“確定對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最有利的方針政策”,是根本無法做到的。[7]155

其次,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就不能確立馬列主義的觀點,“就不能夠正確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甚至用他原來的成見去歪曲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7]152-153。在1948年10月《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中,他強調(diào)說,“你們不提高理論修養(yǎng),工作是做不好的”,因為如果你們“缺乏馬列主義理論”,在看問題時就不可能保持馬克思主義觀點,寫出來的新聞“盲目性就很大”[7]275-276。

最后,不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就不能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方法,就不能把革命引向勝利。1937年5月,劉少奇在《關于白區(qū)的黨和群眾工作》的報告中強調(diào),要“堅決拋棄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用馬克思的辯證法來代替”,要通過“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來實現(xiàn)黨和群眾工作的徹底轉(zhuǎn)變”[2]182。

總之,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毫無疑問應該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好這一銳利思想武器,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指導和開展我們的一切工作,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黨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8]

(三)必須樹立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實事求是”是共產(chǎn)黨人的靈魂。劉少奇認為,處理任何工作都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樹立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皩嵤虑笫恰钡墓ぷ髯黠L,體現(xiàn)在具體實踐中,就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做好調(diào)查研究。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只有做好調(diào)查研究,才能了解實際情況,才能作出科學的決策。1956年9月,劉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過去幾年的黨的工作中所曾犯過的右傾保守、急躁冒進和強迫命令的錯誤”,根源即在于沒有做好調(diào)查研究工作。并強調(diào),必須“學會用老老實實的態(tài)度在群眾中進行調(diào)查研究”,這是“能夠繼續(xù)擔負黨的領導工作的必要條件”。[5]1961年3月,他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中南、華北地區(qū)小組會上總結“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經(jīng)驗教訓時說:“調(diào)查研究是今后改進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要提到這樣一個高度?!盵6]509

其次,要根據(jù)當時當?shù)氐沫h(huán)境與條件,實際地布置、計劃與指導工作。針對黨組織中存在嚴重的空談主義問題,1936年7月,劉少奇在《火線》發(fā)表《肅清空談的領導作風》強調(diào),“要善于細心地去分析各地方各部分的特殊環(huán)境與條件”,去實際地布置工作,而不是不顧具體情況地“空談”。[4]431937年5月,在延安舉行的白區(qū)黨代表會議上的報告中,他指出:一旦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動,任務和口號也就要隨之作出調(diào)整,同時,“黨與群眾工作的工作方式、組織方式和斗爭方式,也必須隨之而全部地實行轉(zhuǎn)變?!盵4]56

最后,要注意區(qū)分不同類型工作的工作方法。革命工作錯綜復雜,一方面,由于黨在革命的相當長一段時期都處于弱勢狀態(tài),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和發(fā)展自己”“黨的工作就必需有一部分是要秘密的”,另一方面,為了號召最廣大的人民群眾起來消滅敵人,就必須進行公開的斗爭。這就要求根據(jù)具體的工作類型,來確定相適應的工作方法。故此,1936年7月,劉少奇在《公開工作與秘密工作的區(qū)別及其聯(lián)系》中強調(diào)不能混淆“公開工作與秘密工作”。[2]156-1571937年5月,他在延安舉行的白區(qū)黨代表會議上作《關于白區(qū)的黨和群眾工作》的報告強調(diào)“必須分別清楚領導黨組織和領導群眾的方式根本不同,黨內(nèi)工作方法和群眾工作方法根本不同”。[4]59否則,將使革命事業(yè)陷入極大被動。

(四)必須堅持群眾觀點,堅持走群眾路線

堅持“群眾史觀”還是“英雄史觀”是區(qū)分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其他政黨的試金石。劉少奇認為,在我們的一切工作中,必須始終堅持群眾觀點,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

首先,必須始終堅持群眾觀點。何為“群眾觀點”?劉少奇對“群眾觀點”概念的提出及闡釋有著重大的理論貢獻。1945年5月,他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對“群眾觀點”作了詳細的闡明,他指出,“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這一切,就是我們的群眾觀點”。并認為,只有使我們的同志明確了這些群眾觀點,“才能有明確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才能實行正確的領導”[7]260。實際上,“群眾觀點”屬于思想觀念范疇,“群眾路線”屬于實踐范疇,而這種思想觀念對實踐無疑具有極大的導向作用。換言之,只有在思想觀念上確立了“群眾觀點”,才能在實踐中踐行“群眾路線”。

其次,必須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劉少奇指出,無論何種工作,歸根到底“都是群眾工作”。[7]260因而,這就決定了堅持走群眾路線是在“一切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后來的“七千人大會”上,他再次重申必須“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并強調(diào)不要“醉心于那種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脫離群眾和違反群眾利益的所謂‘群眾運動”,這樣的“群眾運動”,“決不是真正的群眾運動,更不是群眾路線”。[9]403-404

總之,在劉少奇看來,“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二者是有機統(tǒng)一、互相聯(lián)系的,脫離堅定的群眾觀點,不可能堅定地走群眾路線;而離開群眾路線,群眾觀點也不過成為一種空洞的“觀點”。唯有將二者結合起來,在思想上堅持“群眾觀點”,在實踐中貫徹“群眾路線”,才能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才能確保黨的工作順利進行。

(五)必須非常公開坦白地工作,擴大黨內(nèi)黨外民主

劉少奇認為,無論是在群眾團體中,還是在黨的各級組織中,都應該采用擴大民主的工作方法,貫徹民主集中制的領導原則,這樣才能使問題討論更加充分,從而我們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觀實際。

一方面,在群眾團體中,要采用擴大民主的工作方法。1936年10月,他在《怎樣進行群眾工作——給群眾工作的同志們一封信》中明確指出,“民主的工作方式,是群眾工作的基本方式。”[3]202并強調(diào),“我們同志在群眾團體中,必須非常公開坦白的工作,必須采用完全民主的方式工作”“要經(jīng)常向群眾作報告,請求群眾批準”“必須如此,我們的同志才會取得群眾的信仰與愛護及各派誠意的合作”,我們這個團體才會欣欣向榮。[3]203-204

另一方面,在黨的各級組織中,同樣應該擴大民主。1945年5月,劉少奇在中共七大上強調(diào):“為了力求黨的領導工作符合于客觀實際,便利于集中群眾的經(jīng)驗和意見,減少犯錯誤的機會,必須在黨的各級組織中無例外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和擴大黨內(nèi)民主?!痹谶@里,黨的集體領導原則和擴大黨內(nèi)民主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內(nèi)在統(tǒng)一的,這種集體領導應該尊重“組織的成員充分發(fā)表意見的民主權利,經(jīng)常地向他們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加以研究,吸取他們的有益的意見”“只有這樣,才會有真正的而不是形式的集體領導,才會有真正的而不是形式的黨內(nèi)團結,黨的組織和事業(yè)也才會日益興旺?!盵5]1962年7月,劉少奇在《加強基層領導,改進工作作風》中提出,“在黨委里面,要實行民主集中制,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不能個人包辦,不能獨斷專行”,要“在黨委內(nèi)部真正實行民主集中制,建立黨委的真正的集體領導”。[7]422

三、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重要論述的基本特征

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重要論述有著諸多鮮明特征,對其展開細致地探討,無疑有助于我們更為深刻、立體地理解其內(nèi)涵和精髓。

(一)凸顯人民底色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真正動力。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政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一宗旨在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論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在1945年5月中共七大上,劉少奇指出,“凡是為了個人利益或小集團利益而損害人民利益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的一切黨員,以及參加我們隊伍中的一切人員”,無論他們是從事什么崗位、擔任什么職務,都毫無例外的是“直接或間接為人民服務的”,因而都必須“在高度自覺的基礎上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7]254

針對一些將“黨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他還特別強調(diào)說:黨的利益與人民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凡對人民有利的事業(yè),即是對黨有利的事業(yè)”,反之,“凡對人民不利的事業(yè),即是對黨不利的事業(yè)”“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黨再無自己的特殊利益”[7]255。

在1961年3月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中南、華北地區(qū)小組會上,他又提出:“我們決定的政策是否正確,是否需要補充,還得到群眾中去考驗?!盵6]509也就是說,在劉少奇看來,是否有利于人民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這一系列論述可以看出,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論述中始終秉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時刻凸顯著鮮明的人民底色。

(二)貫穿辯證思維

所謂辯證思維,就是指以全面、聯(lián)系、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分析問題。劉少奇在分析、處理問題時,十分注重部分與全局的關系、不同工作方面的互相聯(lián)系,具有極強的辯證性。正如他在1936年9月對那些持有形而上學工作方法的同志所作出的嚴肅批評:“有些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解決問題的方式”,十分呆板、機械,“他們甚至還不知道他們習慣的那一套都須要轉(zhuǎn)變”。[2]159-1601937年5月,他在中共白區(qū)工作會議開幕式上更是明確指出:要“堅決拋棄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用馬克思的辯證法來代替”。[2]182具體來說,這種辯證思維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以全局的觀點看問題。在1945年5月中共七大上,劉少奇作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指出,“我們同志必須正確理解部分與全體的關系,直接進行部分工作與為部分人民服務,間接推進與加強整個革命工作與為全體人民服務”。部分包含于全體之中,全體由部分組成。“只照顧部分不照顧全體,是不對的,只照顧全體不照顧部分,也是不對的。應使部分與全體統(tǒng)一起來?!盵7]261

二是以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1936年7月,在《公開工作與秘密工作的區(qū)別及其聯(lián)系》一文中,劉少奇強調(diào)“公開工作與秘密工作又要密切的聯(lián)系起來”,并且這種聯(lián)系應該是全面的聯(lián)系,即“在政治上與群眾斗爭上聯(lián)系,在組織上也要能夠聯(lián)系?!盵2]156也就是說,盡管二者存在區(qū)別,但這并不是要將其割裂開來,成為彼此孤立、相互隔絕的“斷鏈”。

三是以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建國前夕,黨的工作重心發(fā)生轉(zhuǎn)變,因而,劉少奇提出,工作方法也應隨之作出調(diào)整。1949年4月,他在天津市干部會議上作報告指出:“在城市工作中要徹底轉(zhuǎn)變農(nóng)村的工作方式,不要用農(nóng)村的工作方式來管理城市?!盵6]1981955年4月,劉少奇約集中南各省負責人談話指出:“工作重心變了,過去搞革命,現(xiàn)在搞建設,因之組織形式、工作方式也要隨之改變?!盵6]366

(三)重視客觀實際

“重客觀、講實際”是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重要論述的又一個鮮明特征。綜觀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全部論述,對“重客觀、講實際”的論述所占比重非常之大。梳理發(fā)現(xiàn),劉少奇所重視的“客觀實際”,又可細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強調(diào)摸清客觀情況。1962年7月,劉少奇在《加強基層領導,改進工作作風》一文中指出,“如實反映情況,是黨政干部的三大紀律之一”,不要總想著通過“把成績夸大一點,或者把困難夸大一點”,來獲取上級領導的喜歡和賞識,這樣就掩蓋了真相,會造成極大的壞影響,“一定要改變這種情況,改變這種不良的作風”“對數(shù)字,對情況,要采取嚴肅的態(tài)度,反復核實”,所謂采取嚴肅的態(tài)度,就是要多進行調(diào)查,“要多聽一些人的話,注意聽反面的意見”,這樣才能真正“搞清情況”“對已經(jīng)上報了的數(shù)字和情況,如果后來發(fā)現(xiàn)錯了,事實不是那樣,要立刻加以改正”。[7]425-426

二是強調(diào)遵循客觀規(guī)律。1962年1月,在“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作《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報告對黨的工作中出現(xiàn)的一些失誤進行了經(jīng)驗總結,指出:最近幾年,許多干部“在進行工作的時候,亂提高指標,說空話,瞎指揮”“憑‘想當然辦事,脫離實際”,不根據(jù)客觀情勢辦事、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結果必然是把事情弄糟”。[9]396最后他強調(diào):“不要做那些確實辦不到的事情”[9]397-398。的確,我們并不否定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但這種主觀能動性絕不能脫離或者違背客觀規(guī)律,否則就要陷入“主觀主義”的泥潭。劉少奇對此有著十分深刻的體認。

(四)體現(xiàn)實踐品格

實踐是理論的源泉,同時也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具體落實到“工作方法”上,就是要從活生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提升和優(yōu)化工作方法,而且,這種“工作方法”對不對頭、是否有效,最終要回到實踐中檢驗。正如劉少奇在1943年7月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二十二周年時所說: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在工作時,他們不拿書本上的引證和成語來做根據(jù),而拿實踐的經(jīng)驗來做根據(jù),并拿實踐經(jīng)驗來審查自己每一步工作?!盵4]296

1948年10月,劉少奇在《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中指出,“你們不僅要宣傳黨的政策,還要在群眾的實踐中去考察政策是不是正確,有沒有缺點?!盵7]2761962年7月,他勉勵下放干部躬身實踐:堅持“在實踐中間調(diào)查研究,在實踐中間認識客觀世界,在實踐中間發(fā)現(xiàn)我們的錯誤,在實踐中間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制定新的政策”。[7]425從這一系列論述可以看出,劉少奇十分注重工作方法的實踐性,認為一套好的工作方法不僅應該是來源于實踐,而且應該到實踐中去,經(jīng)過實踐的最終檢驗。

總而言之,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論述具有十分豐富的內(nèi)涵,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fā)揮了不可磨滅的歷史作用。盡管時移世易,當前我們已經(jīng)進入新時代,黨員領導干部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擔負的工作任務、面臨的工作難題等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從劉少奇關于工作方法的相關論述中汲取智慧、受到啟迪,從而幫助我們推進偉大社會革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劉少奇年譜(上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3]劉少奇論工人運動[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

[4]劉少奇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向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N].人民日報,1956-09-15(01).

[6]劉少奇年譜(下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7]毛澤東 周恩來 劉少奇 朱德 鄧小平 陳云 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文選[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

[8]譚獻民.全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學習的歷史轉(zhuǎn)折——讀劉少奇《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J].湖湘論壇,2013(01):47.

[9]劉少奇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責任編輯:周育平

收稿日期:2021-03-18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無產(chǎn)階級政黨建設思想研究”(項目號:18AKS002);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課題(北京交通大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研究”(項目編號:2019YJS212)

作者簡介:劉艷明,女,湖南漣源人,湖南外貿(mào)職業(yè)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謝卓芝,男,湖南漣源人,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

猜你喜歡
基本特征劉少奇工作方法
如何做好職業(yè)教育班主任工作
淺析“柔、屈、顫”在藏族舞蹈中的運用
高校學生群體活動的基本特征和組織管理研究
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微時代語境下創(chuàng)新高校黨建工作方法探析
把黨的宗旨轉(zhuǎn)化為黨員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一張陪伴劉少奇半個世紀的珍貴畫像
一張陪伴劉少奇半個世紀的珍貴畫像
百年中國文學運動的基本特征
安远县| 长治县| 海门市| 浦东新区| 东乌珠穆沁旗| 安远县| 衡水市| 东阿县| 金沙县| 秀山| 鞍山市| 万安县| 荥经县| 嘉峪关市| 普兰店市| 五莲县| 聊城市| 中方县| 三台县| 长沙县| 余干县| 定南县| 长阳| 莱西市| 繁峙县| 盈江县| 鹤壁市| 潜山县| 且末县| 柘城县| 昌平区| 兴山县| 蛟河市| 班玛县| 金秀| 饶阳县| 庆元县| 辉县市| 沭阳县| 土默特右旗|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