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鳳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屬于典型的活動型學科,需要學生在問題中思考、在情景中感悟、在實踐中踐行,而議題式教學模式是提高活動型學科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文章首先論述了議題式教學模式的概念及內涵,接著指出議題式教學模式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價值,最后從議題選擇、問題導向、實踐推動等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通過議題式教學來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高質量教學,實現學生內在修養(yǎng)培養(yǎng)、外在行為塑造的教育目標。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議題式教學;有效策略
傳統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一方面認為道德與法治學科沒有被納入中考,于是在教學態(tài)度、教學計劃等方面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認為道德與法治學科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學生能記住其中的知識點即可,于是采取的教學方法以“口耳相傳”為主,很多時候只要求學生閱讀教材、記憶知識點。在這種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推動下,學生的道德品質、法治素養(yǎng)難以得到提升,這與素質教育是不相適應的。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尋找一個適合學科特點的教學方法就顯得難能可貴了。
一、議題式教學方法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高質量教學的意義
1.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只有學生地位被提高了,只有真正成為課堂主人翁,他們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獲得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在議題式教學過程中,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由學生主導教與學的過程,以此有效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
2.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在議題式教學模式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將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加強合作、相互探究、實現思維上的積極“碰撞”,產生有益的“火花”。
3.升華學生的價值觀念。在議題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會以某一熱點事件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反思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外在行為,在反思過程中能有效升華學生的價值觀念。
4.推動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議題式教學模式避免紙上談兵,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在社會上、生活中積極踐行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素養(yǎng)。
二、借助議題式教學模式高質量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策略
(一)在現實情境基礎上有效提煉議題
議題是議題式教學的靈魂與核心,是接下來教學計劃順利開展的保證,但是議題的確定不能隨心所欲,而是要科學、合理,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現實情景基礎上,避免議題不現實、無意義。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在開展某一章節(jié)知識學習之前,要尋找目前與所學知識有關的社會熱點事件作為新課導入背景,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有直觀的認識。在這個基礎上確定的議題,學生既容易接受,也有利于接下來的學習。
例如,我在講解“少年的擔當”這一節(jié)知識的時候,首先借助互聯網收集一些與疫情有關的背景資料,包括醫(yī)護人員逆行武漢、最美志愿者馳援武漢、無數的公安干警堅守在抗疫第一線……在上課的時候,我將這些背景視頻展示給學生,并且提出問題——醫(yī)護人員、志愿者、公安干警的擔當是什么?在這些真實情景的助力下,一下子就能讓學生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在學生思考結束后,我又問:作為少年,你們在疫情阻擊戰(zhàn)中又踐行了什么樣的擔當,在未來的歲月中又應該有什么樣的擔當?這個議題就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與核心。
議題式教學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需要教師將知識教學和技能訓練回歸到現實情境之中,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去選定議題,讓學生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思考議題。
(二)在有效問題導向下引領學生思維進階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專門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與法律素養(yǎng)的一門學科,所以,在開展這門學科教學的時候,要帶給學生更多和更深入的思考。要去思考社會熱點事件,去思考自身品德,去思考法治素養(yǎng),而這種層次的思考就是思維進階。為了有效引導學生思維進階,需要教師設定有效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究、相互合作,在思維碰撞中實現自我思維的進階,從而對社會熱點事件、對自身思想、品質、素養(yǎng)等都有更高層次的認識與思考。
例如,在學習“維護公平正義”這一節(jié)內容的時候,不能僅停留在自我感覺公平正義這個認識層級,而是要讓學生用法律素養(yǎng)、法治思維來思考公平正義。在教學開始時,可以播放“昆明孫小果”案件,讓學生理解什么是不公平無正義,同時又要堅信邪不壓正的理念,堅信公平正義遲早會到來。為了引導學生對這一課題有更深的認識,要科學設定一些問題,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思考整個案件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法律問題,最終引導到公平正義問題層面,實現學生思考層級的進階。
要發(fā)揮問題導向作用,首先要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提出問題,其次要使問題具有針對性,再次要使問題形成結構鏈,這樣學生經過思維加工,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三)在實踐活動的提升下構建自身價值觀念
思想層面的東西最終需要依靠實踐來實現,并且能在實踐中得到升華。所以,借助議題式教學方法來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理論知識的機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悟體現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體現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上,這也是議題式教學模式的最終目的。在開展實踐活動的時候,需要堅持從小、從細做起,所布置的實踐任務要和學生的認知能力相符合,要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吸引足夠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以此帶給學生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的實踐活動。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學習“服務社會”這一節(jié)知識的時候,在學生對照“做對社會有用之人”議題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研究之后,為學生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yè),主要內容是自己實踐一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在實踐之后,學生充分感受到書中理論的內涵與外延。在學生后來的匯報中,他們有的幫助環(huán)衛(wèi)工人一起撿垃圾,有的主動清理公交站臺上的小廣告,有的扶助老奶奶過馬路等,也正是通過學生的這些體驗,讓他們明白了服務社會可以從很多小事上著手,服務社會的理念應該貫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而幫助他們構建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學生品德素質、法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能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而是要引導學生將自己內在素養(yǎng)轉化成外在行為,將自己的法律素養(yǎng)轉化到懂法、知法、用法、護法的實踐中,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學科教育目的。
綜上所述,隨著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法律素養(yǎng)成為新時期學科教學的主要目的。但是傳統的教學方法顯然難以實現這一新要求,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高度融合的議題式教學方法成為當前教育的主流,無論對于學生自主學習還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這一教學方法要想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還需要教師在現實情境基礎上有效提煉議題,在有效問題導向下引領學生思維進階,在實踐活動的提升下構建自身價值觀念,從而實現初中生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嚴宏亮.思想政治理論課議題式教學探究:以“垃圾圍城”為例[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07):14-15.
[2]李朋.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議題式教學[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