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娟 安施琪
摘要:隨著人們對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日益加深從過去一段時間主要發(fā)展3—6歲的幼兒教育延伸至現(xiàn)在0-3歲嬰幼兒的教育,既是我國早期教育發(fā)展的實際需求,也是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家長體會到了“教育從娃娃做起的”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也較以往越發(fā)凸現(xiàn)其在孩子成長中的不可取代的地位。而0-3歲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人的智力發(fā)展,性格培養(yǎng)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從0歲開始已成為全世界的行動。
關鍵詞:早期教育;家長參與;社會性發(fā)展
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實踐意義早期教育家長普遍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讓孩子多了一個與人溝通交流的平臺,能鍛煉孩子社會交往能力、團結合作能力,讓孩子學習與小朋友相處的經(jīng)驗。使孩子能夠盡早溶入社會這個大家庭,從而去了解?關注他身邊的人、物、事,分享并傳遞更多的信息,讓孩子接受對與錯、挫折與成功,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社會性發(fā)展。減少入園焦慮問題。
一、0—3歲嬰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
我園舉辦“親子園”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實踐證明:“親子園”確實能夠促進嬰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并受到了家長們的歡迎。為充分了解早期教育對嬰幼兒的促進作用。我們從自己幼兒園舉辦的親子園著手,對50多位家長進行了關于嬰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
通過對此次回收的有效問卷的認真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63.3%的家長對目前的親子園活動還是比較滿意。但同時也有36.7%的家長覺得親子園的內(nèi)容還要更廣一些,要通過各種形式來培養(yǎng)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同時也希望教師能與她們多多交流,教給她們一些正確的教育方法,使她們在教育孩子時少走彎路。
二、家長參與式指導對0—3歲嬰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實踐研究
家庭是學習人際交往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參與到教育中來,和親子園緊密配合對于嬰幼兒社會性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嬰幼兒與人交往的技能首先是在與家人的情感交流中形成的。嬰幼兒會在與父母的情感交流中學會獲得愛和表達愛的方式,學到基本的說話方式、手勢、表情和交往方式?如果父母注重的情感經(jīng)歷和體驗,為其提供友愛、溫暖、鼓勵的養(yǎng)育氛圍,而父母本身又性格開朗,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嬰幼兒更能夠理解他人,也更具交往技巧。反之,父母不善于交往,嬰幼兒與外界的聯(lián)系少,缺少人際交往的空間,就會造成嬰幼兒在交往中怕生、膽怯的現(xiàn)象。
三、教師的發(fā)展
通過親子園的活動,使我們對于0—3歲的嬰幼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們不斷地進行分析與反思,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在這過程中?我們教師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增強了教育的實效性。例如:家長喜歡限制孩子的活動,常聽到:“哎呀這里多臟呀,別碰!” “哇!新褲子會弄臟的,快起來!”“那里不能去,危險!”媽媽們寧愿讓寶寶他安靜地看書、擺積木、玩車模,而不愿讓孩子玩激烈的對抗游戲,更不許和淘氣的小朋友玩摸爬滾打的游戲。這時我們會告訴家長:適當?shù)慕逃⒆佣惚芪kU是正確的,但太多的限制會讓孩子像媽媽養(yǎng)在籠中的一個小寵物,雖然白白胖胖的,可是缺少了活動,身體平衡性不好,四肢力量弱,體質也會比同齡的孩子差,限制幼兒的活動、不給其活動的空間會影響其身體正常的發(fā)育,親子園的活動可以促進教師在觀察、評價與不斷的反思過程中,提高教育教學的專業(yè)化水平。這一系列復雜又系統(tǒng)的過程對一名教師而言,是非常珍貴的專業(yè)化成長歷程。
四、幼兒的發(fā)展
通過舉辦親子園的活動,我們?yōu)閶胗變禾峁┝伺c同伴交流的游戲機會,搭積木、玩球、捉迷藏、玩游戲等都有利于嬰幼兒與他人的交往,對于親子園里的孩子,他們大多數(shù)的交往還是“平行”的。就是他們各玩各的,互不塔理,但這就是社會生活的開始,盡管他們表面上自成一體,其實還是在默默地關注對方,他們會偷偷地看對方一眼、模仿對方的行為、甚至搶對方的玩具,在這時親子園里的教師就要鼓勵家長試著去接受嬰幼兒獨特的社交方式,有些嬰幼兒天生活潑外向喜歡熱鬧,有些嬰幼兒卻更愿意先在一邊看,等熟悉環(huán)境后再參與,更有些嬰幼兒,我們稱其為:“觀察家”。根本不會主動參與任何活動,這也是正常的,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請家長不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給嬰幼兒施加壓力,通過三年的實踐與思考,我們嘗試通過多種途徑促進嬰幼兒交往行為的養(yǎng)成,在親子園與家長的相互配合下,我們發(fā)現(xiàn)上過親子園與沒有上過親子園的嬰幼兒相比,當他們遇到環(huán)境、人員的變化時,更能適應變化了的交往關系,他們的性格更開朗,更具有交往技巧,更加受同伴的歡迎。
五、親子園活動促進了0—3歲嬰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
(1)親子園為嬰幼兒提供了與同伴交流游戲的機會。
(2)親子園的教師給予了嬰幼兒充分的關懷,給嬰幼兒示范了交往的技巧。
(3)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鼓勵家長與嬰幼兒參與各種親子游戲。(4)積極開設角色游戲,為嬰幼兒提供自我展示的舞臺。
六、家長參與式指導對0—3歲嬰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在參與親子游戲的過程中,嬰幼兒通過與父母的親密接觸建立起來的安全感是嬰幼兒在日后的集體生活中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如果缺乏這種安全感,嬰幼兒將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技能。七、通過親子園活動,了解幼兒在園情況和個性發(fā)展,為家長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提供了素材。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
[2]?早期教育課程?———架起兒童通往世界的橋梁.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3]?兒童心理解讀?.宋寧.陳世錦.潘月俊.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4—
本研究屬于陜西省教育廳2018年學前教育研究項目(渭南市臨渭區(qū)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公共服務發(fā)展策略研究:TBKT18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