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婉婷
摘要:美術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有著良好的作用,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創(chuàng)造適宜的教學環(huán)境,搭建學生和老師交流的平臺,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去相互學習、相互切磋、相互探討。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參與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小組參與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改善小組中學生的交流與組織問題,使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對于自身的價值,對于合作、探究的興趣有了明顯的體會和提高。
關鍵詞:小學 美術課堂 合作學習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9-
[正文]在一般情況下,美術課堂是很受小學生歡迎的,因為美術一般是比較形象的,帶有趣味性的,而小學生大部分也因為年齡較小,喜歡涂涂畫畫,愿意用畫筆將自己喜歡的事物畫出來。從這一點上來說,小學美術教師調動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積極性,問題是不大的,但是美術科目的特點除了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之外,更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描繪生活,并且根據生活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事物?這一點是有難度的。所以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創(chuàng)作,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創(chuàng)建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搭建師生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探討,積極去觀察生活,體悟生活。
一.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需要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是師生之間的相互切磋、相互借鑒的活動。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學生把各自的學習經驗表達出來,是一個互相分享和交流的活動。在新課標中,新的美術課程標準鼓勵學生去親身實踐,親身探索,在集體的合作中學習生活的技能。
在現如今的小學美術課堂中,雖然課堂氣氛活躍,但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首先,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應付而做,而不是為了興趣而做。
其次,小組內成員的分工不明顯,效率不高,常常一節(jié)課結束了,但是學生們連一項任務都沒有完成,沒有充分享受到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第三,學生的自控能力太差。在課堂上,由于語文和數學等方面的擠壓,許多學生對于美術不上心、不重視,在美術課上做其他學科的作業(yè),使美術課堂的教學秩序混亂,無法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二.提高小學美術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措施
2.1變換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與位置
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中,老師是主體,而學生是客體,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是在課堂中擔任一個引路人的角色。在美術課堂中,教師應該是去啟發(fā)學生思考的,是一個引導性的存在,而不是一個決定性的存在。
教師應該積極協(xié)調小組的內部事務,使學生明晰自己在小組中的職責和作用,了解小組的任務和需要的工具,形成強烈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
在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五課《三個小伙伴》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到五個一組,有三個同學扮演其中的三個角色,其中一個負責材料的準備,而另一名同學則負責劇情的導演,教師可以將這一課作為一個情景劇,請每一組的同學到課堂上去表演他們的故事,學生們可以在教材的基礎上,自己添加情節(jié),自己去準備道具,比如這三個小伙伴,他們發(fā)生了什么故事,他們都長什么樣子,都可以由學生們自我去聯(lián)想,自我去表演,通過講臺表演的形式,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與動手協(xié)作能力。
2.2 教師要結合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勢,去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數字化教學在課堂中越來越普及,教師要積極利用數字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美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將生活與美術有機的結合起來。
例如在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一課《巧妙的組合》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觀察周邊的事物,如桌子、凳子、椅子,他們都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呢?當然,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去思考現實中動物界中的動物,如獅子、老虎等,他們是由什么組成的?這些組成有什么作用?當然也可以去引導學生去發(fā)散思維,觀察中國神話中的動物,如龍、鳳凰、神龜等,這些神話動物是由什么組成的?他們與現實中的動物有什么聯(lián)系呢?他們又與人們的需求有什么聯(lián)系?人們?yōu)槭裁匆ハ胂蟪鰜磉@么一個物種作為自己的動物和圖騰呢?這些都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去發(fā)散的點,而且這些點都是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學生們可以很容易地去聯(lián)想到這些東西。
老師在講“龍”的時候,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但是現實中的動物中,其實是沒有龍,其實是沒有龍這一物種的,龍是人們所幻想出來的,但是這種幻想又是與事實相結合的,龍的身形就參考了蛇,龍的鱗片、龍的角都是參考的現實中的生物,而所有的能力,如上天入地、飛翔、吞火、下雨等等,各種各樣的能力則是與人們在生活中所需要的環(huán)境相關的。原始生活中,人們需要用火來驅趕獵物、取暖,所以人們希望自己的圖騰中也能有火,而水,則是人們中生活所必需的,所以人們也希望自己的圖騰中有水。所以老師在講美術的時候,可以將美術與生活聯(lián)合起來,老師可以通過小組教學的方式,將龍這一課題布置下去,讓學生們去自我探討,當小組成員利用各種途徑去探討結果的時候,那么,每一個小組成員其實都是進步的,美術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追求的也是一種共同進步的教學境界。
2.3教師要精講,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應該是精講的,留給學生自身感受和體悟的時間,讓課堂更多的是花在學生的小組討論里,使學生能夠在小組討論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審美標準,提高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
在湘教版小學美術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十四課《花兒遍地開》中教師不用去將講課的精力放在教學生們認識一種又一種花中,而是去引導學生們去認識花的美感,認識各種花爭奇斗艷、花團錦簇時的那一種氛圍,引導學生們如何將這種美感,這種氛圍去畫下來,教師講課的重點應該是在感受,而不是認知上。教師應該將課堂的更多時間留給學生們去討論,去感受這些氛圍。
結束語
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是有必要參與其中的,教師的參與可以極大扭轉小組中學生參與不平衡與小組長說了算的局面,可以優(yōu)化小組的學習內容,也方便教師及時了解小祖中各位成員的學習情況,提高美術課的課堂效率,而小組的討論也有利于學生的美術思維去進行一對一的碰撞,使學生對于自身的價值,對于自身的審美標準有了更明確的看法。
參考文獻
[1]李小菲.試論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方法與對策[J].科幻畫報,2021(12):279-280.
[2]時亭亭.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和方法[J].小學生(中旬刊),2021(12):114.
[3]李成華. 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方法與實踐[C]//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五).,2021:1122-1124.DOI:10.26914/c.cnkihy.2021.03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