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華 趙孟洋 吳金霖
健康中國戰(zhàn)略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健康促進的研究也在各學者間引起了相當的關注。通過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的實證分析以及對其影響因素進行討論,總結了高校體育教師實施健康促進的重要性,提出了相關的健康促進策略,對改善高校體育教師身體健康狀態(tài)以及開展健康相關工作和研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1 前言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全方位、全周期維護人民健康。而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在社會上的廣泛傳播,健康已然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可或缺的關鍵所在。教育部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強調,充分認識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高度重視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梢?,高校體育教師作為向社會、教師隊伍和學生傳播健康的居間人物,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通過實施健康促進高校教師隊伍能夠“強、穩(wěn)、好”地發(fā)展,從而起到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的作用,是當下眾多學者與社會人士亟需關注的課題。本文從高校體育教師健康促進的角度進行研究,旨在通過查閱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的相關研究,從健康中國戰(zhàn)略背景審視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健康促進的重要性,力求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促進策略,為改善高校體育教師身體健康狀態(tài)以及開展健康相關工作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2 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
2.1 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狀況實證分析
嚴軍鋒[1]選取了浙江省10所綜合性高校的146名在職一線體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論認為,他們普遍感受到較高的工作壓力,并且較少采取積極應對的措施,多數高校體育教師都存在排斥、消極的應對心理。陳晶[2]選取了陜西省10所普通高校的1014名體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了詳細調查,發(fā)現有56.8%的體育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1.8%的體育教師處于疾病狀態(tài)。目前,陜西省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師健康狀況亟待改善。鄭永才[3]對西安市12所高校115名體育教師的健康狀況展開了調查,發(fā)現體育教師的超重率達到29.6%,亞健康人數占比44.2%,有疾病史的教師占比37.4%。朱明[4]選取北京體育大學265名教師進行研究得出,教師隊伍中亞健康者竟達到了70.94%,身體疾病患者占16.23%,其中年輕教師的亞健康率是最高的。孫雪蓮[5]選取了湖北省7所高校300名體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得出,40%的教師BMI指數處于不正常范圍,79%的教師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關節(jié)炎等疾病。李慕白[6]在對河南省12所高校的455名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后得出,教師超重率占35.8%,平均每人出現4項亞健康癥狀,71.55%的人經常出現感冒、牙齦出血、牙痛等癥狀。張曉剛[7]隨機抽取甘肅省30所高校的299名體育教師進行研究,發(fā)現每年患呼吸疾病2次以上的人數高達83.28%,BMI指數為超重以上者占37.4%。劉震宇[8]調查了河北省6所高校的120名體育教師,其中高達67.50%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胡曉飛[9]對北京市5所大學的109名體育教師進行了研究,發(fā)現35.78%的教師BMI指數為超重,大部分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
總體而言,我國高校體育教師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其中亞健康問題尤為嚴重,以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也成為威脅高校體育教師身體健康的突出難點。體育作為健康的代名詞,而體育教師是傳播健康的橋梁,高校體育教師被“不健康”所困擾,不僅對自身有極大危害,對廣大學生乃至社會風氣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健康促進的介入將會對改善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狀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的影響因素分析
2.2.1 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主要是指社會地位。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非常廣泛,具有泛影響性,即一種社會因素可以導致全身多個器官及系統(tǒng)和心理功能發(fā)生改變。而社會、高校對體育的不重視、不認可,對高校體育教師勞動價值的低估,是引起高校體育教師身體器質性病變、心理落差的主要來源。此外,環(huán)境污染尤其是霧霾,對人體健康也極具威脅,會產生一系列直接、間接的有害影響。
2.2.2 學校因素
學校因素主要是指復雜的人際關系以及職業(yè)工作壓力。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處理工作中復雜的人際關系,為自身未來發(fā)展而面臨的各類考核評估。工作中稍有不慎,便會處于不利的人際地位,這使得高校體育教師的心理負擔、精神負擔逐漸加重。為了在職稱評審、工作晉升中取得優(yōu)勢,還需要一定的科研成果、論文,因而多數教師都要花大量時間埋頭于學術研究,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不斷加大??傮w而言,主持教學工作、參與課題項目、發(fā)表核心科研論文以及應對學校的考核評估等,這些來源于職業(yè)的壓力,給高校體育教師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2.2.3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家庭經濟負擔。家庭經濟壓力是指個體感知到家庭資源不能滿足家庭需要時所產生的一種壓力感[10]。它是影響高校體育教師身體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面對家庭經濟負擔時,多數教師會選擇增加工作量、獲得經濟報酬以滿足家庭經濟需要。高強度的工作不僅是身體疾病的潛在威脅,更是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
2.2.4 個體因素
個體因素主要是指個人性格、生活習慣以及健康理念。個人性格:在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面對沉重的工作壓力時,性格內向孤僻、偏激易怒、固執(zhí)者,易導致心理亞健康,患上心理疾病;生活習慣:高校教師的工作性質容易導致生活緊張、不規(guī)律及飲食不平衡,抽煙、喝酒也成為緩解負擔、發(fā)泄壓力感的首選方式,但這些不健康的生活行為與方式卻是導致慢性病的源頭,并且極易引發(fā)亞健康;健康理念:疾病的預防與康復意識比較淡薄,病前不預防、病中不就醫(yī)、病后不康復,這是多數體育教師在重重壓力之下經常出現的情況。
2.3 高校體育教師實施健康促進的重要性
健康促進是指運用行政的或組織的手段,廣泛協調社會各相關部門以及社區(qū)、家庭和個人,使其履行各自對健康的責任,共同維護和促進健康的一種社會行為和社會戰(zhàn)略[11]。健康促進的目的是預防疾病的發(fā)生,降低疾病對身體的危害程度以達到身體健康水平的改善。筆者結合目前高校體育教師的職業(yè)性質、社會地位及“不健康”的根源等,試論述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實施健康促進的重要性。
2.3.1 促進高校健康素養(yǎng)的傳播
高校是健康促進的重要場所,對提高教師與學生的健康素養(yǎng)極具意義。高校體育教師實施健康促進,能夠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健康基本技能與方法,加強體育師資隊伍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推動健康在校園的廣泛傳播,最終實現健康促進學校和師生的和諧發(fā)展。目前高校開展的健康工作主要還是圍繞學生的體質健康開展,每年進一輪次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這些工作都由體育工作者完成。然而,體育作為健康的代名詞,體育工作者的健康狀況發(fā)展卻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體育教師的健康狀況、健康素養(yǎng)得到提高,避免盲目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在健康傳播過程中更具說服力。
2.3.2 降低為不健康付出的代價
健康促進能夠引導人們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晉級難、調動難、工作難、住房難等,是困擾高校體育教師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但以損害身體健康為代價的職業(yè)追求并不可取。健康促進介入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管理當中,能夠引導他們理性地改變自身的不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提高健康素養(yǎng)水平,增強其自我健康管理的預見性,規(guī)避健康風險,從而減少因健康問題而帶來的各種損失。
2.3.3 推進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高校體育教師要負責本校數萬學生的體育教學與健康教育工作,但根據筆者從部分綜合性高校(除體育院校)官網了解到,各高校所設立體育學院、體育系、體育教研部和體育部等,除去行政工作人員,專職體育教師均不足100人。而這些專職教師不僅要承擔全校的體育教學工作,還要兼顧科研甚至是行政工作,這對他們來說顯然是沉重的負擔。因此,關注高校體育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顯得尤為重要。要推進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維護全校師生的健康,尤其是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首要解決的就是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促進問題。
2.3.4 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
在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促進相關工作與研究的發(fā)展為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而高校體育教師作為推動我國體育運動與健康促進事業(yè)、開展健康科學研究與應用的重要力量,在健康理念與知識的傳播過程中擔負了重要責任。因此,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發(fā)展,不僅是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的重要保障,還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基石。
3 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促進策略
3.1 成立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管理協會
在健康中國建設的偉大進程中,成立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管理協會是時勢所趨。成立協會的基本思路(圖1)可采取分級管理模式構建。協會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健康促進專業(yè)人員隊伍,負責高校體育教師健康促進工作的開展和推進;搭建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管理平臺;宣傳健康促進知識與理念,提高疾病預防意識;結合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性質,普及個人健康促進基本技能,減少患病、重病的發(fā)生。
3.2 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
一方面是加強學校對教師的醫(yī)務監(jiān)督。由學校專業(yè)醫(yī)師隊伍和健康專家制定教師健康促進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工作方案,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工作,實施定期體檢工作,實時監(jiān)控教師隊伍的身體健康狀況。另一方面是加強教師自我醫(yī)務監(jiān)督。根據學校健康促進工作制定的主觀評價標準和客觀評價標準,教師對自我健康狀況進行實時的監(jiān)督,對慢性病、心理疾病、亞健康等進行早發(fā)現、早治療、早康復。
3.3 定期組織高校體育教師進行體育鍛煉
隨著高校體育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體育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高校體育教師本身是體育工作者,經常接觸體育活動,但主要工作卻是忙于開展全校的體育教學工作,對自身體育鍛煉常常無暇顧及。因此,必須由學校高層領導領頭,以國內、各地區(qū)體育鍛煉專家為主,修訂教師的體育鍛煉計劃,定期組織高校體育教師進行體育鍛煉。此外,學校在體育教師工作性質上應有一定的傾斜,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教師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4 加強高校體育教師的健康資本投入
健康投資是高校開展健康工作、傳播健康理念、塑造健康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校應設立健康促進工作的專項資金,完善學校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放開使用權和使用時間,為教師參與體育活動打開綠色通道;完善醫(yī)療保障機制,提高醫(yī)保報銷額度,弱化體育教師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健康資本投入還要兼顧心理健康的投入。倫敦國王學院教授Nick Maning在上海論壇2016中指出,中國在精神健康方面投入的資金非常少,真正用于精神健康的,或者心理健康的費用比只有2.23%[12]。而對高校體育教師的心理健康投入就更少了。
4 結語
隨著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提出,健康方向的研究一度成為熱點。健康促進的研究雖然也早已開展,但是對于高校體育教師健康促進的研究較少。實施健康促進是一項投入低、產出高、效益大的有效策略,不僅對改善高校體育教師身體健康有益,對全校師生的健康促進也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從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為切入點,探討了高校體育教師實施健康促進的策略,對改善高校體育教師身體健康狀態(tài)以及開展健康相關工作和研究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 嚴軍鋒.浙江省高校體育教師工作壓力、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心理學分會、中國心理學會體育運動心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九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心理學分會、中國心理學會體育運動心理專業(yè)委員會,2010:5.
[2] 鄭永才,陳亮,閆亞新.西安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J].職業(yè)與健康,2015,31(01):23-25+28.
[3] 孫雪蓮.湖北省高校體育教師身體健康現狀與健康行為管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4] 朱明.北京體育大學教師身體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5] 劉震宇.對河北六所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成人教育,2009,29(04):71-72.
[6] 張曉剛.甘肅省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03):121-123.
[7] 李慕白.河南省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調查與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06(04):99-102.
[8] 陳晶.陜西省普通高校教師體育鍛煉行為研究[D].四川大學,2005.
[9] 胡曉飛,練碧貞,陳新,張劍.對北京市五所高校體育教師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09):1264-1266.
[10] 李董平,許路,鮑振宙,陳武,蘇小慧,張微.家庭經濟壓力與青少年抑郁:歧視知覺和親子依戀的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5,31(03):342-349.
[11]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J].上海醫(yī)藥,2012,33(16):14.
[12] 新浪財經.中國對精神健康的資金投入遠遠不夠[EB/OL].http://finance.sina.com.cn/meeting/2016-06-02/doc-ifxsvenv6333858.shtml,2016-06-02.
基金項目:2021年廣東省教育廳項目(2021WQNCX231)研究成果。
通訊作者:趙孟洋
(作者單位:廣東江門中醫(yī)藥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