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紅 袁文霞
關鍵詞: 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敘事運輸理論; 短視頻敘事效果;提升策略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3.04.003
講好中國故事的核心就是要“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明確提出“客觀真實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講好我們正在經(jīng)歷的新時代故事”。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地讀懂中國、讀懂中國共產(chǎn)黨。在當前風急浪高甚至驚濤拍岸的嚴峻國際形勢下,如何選擇合適的話題和方式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增加受眾對中國的關注和理解;如何進一步表達正確而積極的國家態(tài)度,提高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敘事說服效果,成為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議題。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建黨百年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紀念活動展開,相關新聞報道和文藝作品不僅構成了主導性的社會輿論,也滲透到了短視頻社交平臺中,為青年群體與國家核心議題互動提供了新場域,也為中國故事對外傳播提供了觀察窗口。綜觀“建黨百年”短視頻傳播,不難發(fā)現(xiàn),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共產(chǎn)黨形成了注重反躬自省、克己修身的政治文化,該類傳播通過短視頻的娛樂性促進用戶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解,還通過鏡像現(xiàn)實,使用戶在故事世界中“旅行”,與“建黨百年”短視頻建立起根植于中華文明根基的過程敘事、長期革命實踐的體驗敘事和一整套自我革新的結果敘事。
在短視頻敘事中,用戶利用過去的經(jīng)驗、知識和個性重新構建故事,通過強烈渴望被娛樂、逃避現(xiàn)實或改善日常生活的欲望,產(chǎn)生不同的情感反應與認知反應。雖然研究者們承認講故事是媒介影響用戶感知的重要手段,短視頻提高了用戶參與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生產(chǎn)與傳播,但相關研究主要從定性層面聚焦主流媒體短視頻賬號的敘事框架、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議題、傳播策略以及形象認同等,鮮見利用定量的方式對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短視頻敘事效果進行測量。
基于此,本研究運用“敘事運輸”理論,以中宣部推出的“建黨百年”短視頻優(yōu)秀展播作品為例,從認知處理、情感卷入和心理意象等維度探討短視頻的說服效果,并對如何利用短視頻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進行效果研究和對策建議,以期提高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傳播力,進一步豐富視覺說服有效性的相關研究。
一、理論視角與研究假設
短視頻“敘事運輸”是講故事研究中的一個新興課題。過去二十多年中,敘事運輸研究吸引了不同國家、不同學科學者的廣泛關注。敘事運輸理論的基本術語是故事、敘事、講述者和故事接收者。進入故事世界的運輸被概念化為一個獨特的心理過程,是注意力、想象力和心理感受的綜合融合,它闡釋了故事接收者如何通過自己的偏見主動解釋故事的過程。該理論最早適用于文本故事,關注讀者在故事中的“旅行體驗”導致態(tài)度改變、受眾參與等積極后果之間關系的簡單假說。隨著媒介技術的變革,敘事運輸后來發(fā)展成為一套解釋用戶在不同媒介中沉浸的系統(tǒng)理論。有研究顯示,視頻的媒介屬性,特別是提高受眾注意力的方式,使某些類型的沉浸更有可能發(fā)生,甚至比文本體驗更甚。然而,似乎很少有研究關注視覺媒介的敘事運輸效果。
對視頻而言,用戶更容易接近直接經(jīng)驗并在故事中迷失,他們會通過態(tài)度和意圖的變化來反映這個故事。以敘事為中心的短視頻廣泛接受了敘事運輸?shù)睦砟?,有意將教育內容放置在娛樂中。這表明,通過短視頻了解用戶對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吸收和卷入是一個潛在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方向?;诖?,本研究主要關注“建黨百年”故事在短視頻使用及融合過程中的娛樂社交屬性、視覺沉浸與用戶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在敘事運輸理論模型的基礎上,從認知、情感、意象視角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對用戶的說服效果,并以此為基點推動用戶參與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逐步為相關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
(一)“建黨百年”短視頻中的敘事運輸
心理學家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Gerrig)認為,文本故事中的敘事運輸是由“故事情景”引發(fā)的,故事的角色識別、豐富情節(jié)和逼真度會刺激運輸能力,使讀者在“故事中旅行”時受到嵌入在故事中的信念的影響,從而降低自我意識,這為理解用戶如何進入“建黨百年”短視頻故事奠定了基礎,它通過“旅行”的隱喻解釋了用戶在短視頻中的“迷失”。
“建黨百年”是凝聚與深化用戶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大政治議題。在歷史交匯的關鍵節(jié)點,它以短視頻的娛樂性錨定青年群體,涉及國家開展“建黨百年”活動的訊息、地方舉行的慶祝活動、個人對“建黨百年”的紀念形式等,從宏觀、中觀、微觀層面展示了關于黨史、英雄角色、著名戰(zhàn)役以及當代為建設祖國作出貢獻的人物的時空對話,跨越了歷史、地域、年齡。在認知上,將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厚植于中華文明的反省反思傳統(tǒng),以共同記憶的方式拉近用戶與政治議題的距離;在情感上,采用特寫、音樂、文字相融合的方式表現(xiàn)共產(chǎn)黨人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豐富用戶個性化的情感需求。短視頻通過逼真的現(xiàn)實場景讓用戶更好地沉浸在“建黨百年”故事世界中,透過用戶視角傳遞主流聲音,凝聚社會共識。
目前,已有多種模型解釋敘事運輸?shù)倪^程,所有模型都把“迷失在故事中”的經(jīng)歷視為敘事運輸機制和效果的關鍵因素。既有研究根據(jù)情境對其進行了各有側重的調整和優(yōu)化,但敘事運輸模型在其他媒體中的運輸方式是否相同尚未得到充分檢驗。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理論模型的基礎上,將“建黨百年”短視頻中的敘事運輸概念化為“用戶對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認知處理、情感卷入和心理意象”,并探討三者在不同類型短視頻中的敘事運輸能力以及對用戶態(tài)度、行為的影響,由此揭示短視頻成為青年群體參與政治議題的重要場域和塑造政治態(tài)度的重要工具。
(二)“建黨百年”短視頻中的認知處理:編碼、存儲和檢索
用短視頻講故事改變了媒介景觀,創(chuàng)新了用戶的媒介實踐,產(chǎn)生了一種新的文化衍生品。以“短視頻故事”為核心的互動敘事滲透到社交媒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培育了網(wǎng)絡用戶搜索、制作和分享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媒介實踐?!敖h百年”短視頻將用戶帶入了一個充滿理想與信念的故事世界,形塑著對中國共產(chǎn)黨形象的認知。短視頻敘事運輸為中國共產(chǎn)黨形象建構提供了一種方法,把分散的、碎片化的用戶感官體驗凝聚為一致性的想象,成為構建認同感和說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對青年群體而言,他們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短視頻中介實現(xiàn)的。短視頻對“事件、人物、背景”的組合,必須可信且被視為有效敘事,才有利于用戶對“建黨故事”進行編碼和存儲,形成信服的視覺效果,作為用戶信念和行動的指南。
當下,推進視覺敘事運輸研究的關鍵在于探索認知的運作機制。雙重編碼理論(DCT)假設信息以雙重方式存儲在記憶中——視覺圖像和語言聯(lián)想。短視頻中的記憶涵蓋了三個重要的認知過程:信息的編碼、存儲和檢索。當用戶并行處理短視頻中的圖像和語言信息時,大腦不同的認知區(qū)域會被激活,視聽效果改善了用戶對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認知過程,將認知資源從現(xiàn)實世界投入故事世界中。感知刺激時,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模式或語義結構會被編碼并存儲在記憶中,影響主觀意義的理解。用戶如果找到與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有意義的聯(lián)系,認知資源就會缺乏對“客觀”現(xiàn)實的推敲,敘述在意義上變得過于淡化時,用戶會對其進行多種意義解釋。
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頻敘事促進了從故事中構建意義的不同方法,這時,認知就會建立在對故事來源的檢索上。短視頻的敘事視角、情節(jié)、人物、音頻和視覺會影響用戶對認知來源的檢索,視頻創(chuàng)作者可以通過操縱這些元素來達到不同的效果。在健康傳播研究中,開發(fā)者會根據(jù)推斷用戶的偏好改變信息來源或敘事中關鍵人物的屬性以吸引不同的接收者。還有一些研究表明,視覺媒體更強調消息來源屬性的重要性。對建黨前后國內商業(yè)報紙關于“共產(chǎn)黨”報道的研究也指出,消息來源是影響報道和立場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H1:用戶對“建黨百年”短視頻的認知程度越高,短視頻的敘事說服效果越強。
(三)“建黨百年”短視頻中的情感卷入:用戶與角色之間的情感互動與意義協(xié)商
敘事傳播帶來的感染力量之所以會對人們產(chǎn)生顯著而深刻的影響,就在于用戶與角色之間建立的情感連接。在情感社會學研究中,情感被視為文化、社會結構和生物力量復雜互動的結果,而敘事是人類情感互動、群體凝聚的重要方式,故事創(chuàng)作者經(jīng)常采用戲劇化的場景喚起用戶的情感反應。情緒傳播理論也認為,產(chǎn)生心理喚起的故事更容易在社交網(wǎng)絡中進行病毒式傳播并分享,在感受層次上,情感使個體與所屬的群體建立了聯(lián)系。
短視頻的視覺化再現(xiàn)了故事講述者與接收者的情感反應,他們通過故事角色建立情感連接形成相同的情感網(wǎng)絡,建立情感共同體。用戶與講述者、故事角色“共情”時,就能在具體的故事實踐中進行反復的情感互動與意義協(xié)商,把正面積極的情感與對故事的體驗聯(lián)系起來,間接影響短視頻敘事和敘事運輸之間的關系。
“建黨百年”短視頻借助故事情節(jié)、角色以及時間脈絡通過一系列具體的、能夠迅速激發(fā)用戶情感力量的內容,吸引用戶參與其中,借此形成情感卷入的敘事策略。用戶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會面臨多種情緒,當他們發(fā)覺角色本身與自己有類似的共同特質時,很容易產(chǎn)生情感轉化,形成與角色之間的情感共振,并在特定的情況下將這種情緒轉化為行動?;诖?,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H2:用戶對“建黨百年”短視頻敘事的情感卷入度越高,短視頻的敘事說服效果越強。
(四)“建黨百年”短視頻中的心理意象:想象、模擬與體驗
意象被定義為在一個人腦海中由刺激引起的心理圖像,涉及一個深度具體化的心理模擬,以“想象”的個人體驗傳達復雜的社會信息,使其更容易理解。在一系列研究中,考夫曼(Kaufman)和利比(Libby)提出了“體驗取向”的概念,即受眾在故事中扮演特定角色,所有心理系統(tǒng)都集中于產(chǎn)生對故事想象的替代體驗,并通過他們的眼睛模擬事件,促進了感知、運動和內省狀態(tài)的再現(xiàn)。這些研究均將意象視為“通過感官生成記憶的過程”,揭示了意象可以提高注意力,引發(fā)情緒反應,加強上下文的記憶力,形成對某一主題的態(tài)度并留下持久印象。作為敘事的組成部分,單獨、孤立的圖像不具備影響信念的力量,必須通過“運輸”喚起感知,產(chǎn)生特定的敘事體驗。心理意象可以被理解為“與角色在一起”,是對故事情節(jié)和角色的體驗反應,用戶通過“富有想象力的參與”與創(chuàng)作者共同創(chuàng)造敘事。
在“建黨百年”短視頻敘事中,用戶通過視覺線索、戲劇性的情節(jié)結構增強認知和情感參與。將信息與自己的經(jīng)歷聯(lián)系起來后,用戶會對角色產(chǎn)生更積極的態(tài)度,減少刻板印象。將意象整合到敘事中,是為了從故事中獲取意義而不是僅僅作為修辭溝通的裝飾,這時信息不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處理,而是通過角色的角度處理的。據(jù)此,我們提出以下假設:
H3:用戶在“建黨百年”短視頻敘事中獲得的心理意象程度越高,短視頻的敘事說服效果越強。
(五)“建黨百年”短視頻的敘事運輸能力:低運輸與高運輸
格林(Green)等人指出,高水平和低水平的運輸取決于信息屬性(如故事質量)和個體屬性(如個體被傳輸程度)等因素。這意味著,短視頻的敘事運輸能力取決于傳播者和接收者。
對傳播者而言,“建黨百年”短視頻敘事類型可分為信息類和娛樂類。信息類以人物講述為主,借助圖文、音樂、視頻等多種元素,以主講人的形式,回憶百年大黨的偉大征程,通過“講述人、故事角色、用戶”三者的互動,刺激用戶的故事沉浸。我們想聽優(yōu)秀的敘述者講故事,是因為他們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技能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體驗,這有助于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增強用戶的參與度。用戶通過對講述者的信任,拒絕不一致的信息,這更利于形成與講述者一致的態(tài)度。娛樂類短視頻以劇情演繹的視聽效果再現(xiàn)故事發(fā)生的場景,視頻中的畫面遠離日常經(jīng)驗,用戶只有完全沉浸在敘事世界中時,才會達成不同程度的“運輸狀態(tài)”。以往的研究表明,在中國好故事評價指標體系中,“視頻”的敘事性是圖片的2倍,是文字的3倍。這說明,以畫面和聲音為核心的劇情演繹類敘事超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字講述?;谛畔傩裕狙芯刻岢鲆韵录僭O:
H4a:與信息類短視頻相比,娛樂類短視頻更擅長為用戶創(chuàng)造獨特的體驗,從而產(chǎn)生更高的運輸效果。
對接收者而言,個體被傳輸?shù)某潭瓤赡軙绊懚桃曨l的敘事運輸能力。并不是所有的短視頻都能讓用戶沉浸其中,即使是一位忠實的文學教師也會對一些經(jīng)典作品感到厭煩。在被運輸?shù)囊话阙厔葜锌赡艽嬖趥€體差異,影響用戶在故事中的“迷失”程度。相較于老年用戶,青年群體更偏好于使用短視頻等休閑娛樂應用,更容易沉浸其中。基于個體年齡差異,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H4b:與老年群體相比,青年群體更容易產(chǎn)生高運輸效果。
(六)“建黨百年”短視頻中情感卷入的中介作用
在短視頻敘事運輸中,情感不應該被視為單純的心理或生理反應,它產(chǎn)生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具有明確的認知指向。用戶根據(jù)個人情感和價值目標偏好來評價“建黨百年”事件,只有當用戶認知與角色相匹配時,用戶才會體驗到相同的情緒,對故事認知有不同看法的用戶會體會到不同的情緒,這種促進作用既包括積極情緒也包括消極情緒。用戶可以根據(jù)不同維度的故事認知推斷出他所經(jīng)歷的情緒。用戶在情感層面上對“建黨百年”短視頻的卷入,會影響他們對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評價。在敘事運輸中,不應簡單地將用戶的情感卷入標簽化,而應該分析其背后的認知根基和觀念。據(jù)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H5a:情感卷入在認知處理與說服效果之間發(fā)揮顯著的中介作用。
現(xiàn)有研究顯示,盡管情感卷入在敘事說服中具有關鍵作用,但在短視頻敘事中,情感卷入的概念化通常缺乏深度。目前,一些研究人員根據(jù)正面和負面影響來衡量情感卷入,但這種方法掩蓋了用戶情感體驗的相關差異。角色參與理論預測,用戶在故事中的情感卷入會隨著心理意象改變,體驗到與角色相同的情感。然而,對于不同類型的情感卷入,心理意象產(chǎn)生的效力及影響機制有所不同。
在“建黨百年”短視頻中,用戶通過心理意象,包括心流速度、沉浸流暢度、高度和位置,產(chǎn)生情緒推理模式,他們的情感表達也不僅僅是沉浸的反映,還會塑造人們的觀念和對于身份的認同,也引導著用戶對故事世界進行道德評判?!敖h百年”短視頻中的情感表達,也常常會調動各種資源以對用戶產(chǎn)生說服效果,這一過程會更完整地呈現(xiàn)敘事運輸中的情感意義。據(jù)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
H5b:情感卷入在心理意象與說服效果之間發(fā)揮顯著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數(shù)據(jù)收集
本研究以中共中央宣傳部宣教局、中央網(wǎng)信辦網(wǎng)評局等組織開展的“建黨百年”短視頻優(yōu)秀展播作品為例,通過問卷星對2021年8月1日至11月15日期間的作品進行分層隨機抽樣,調查樣本按照不同地域覆蓋了哈爾濱、呼和浩特、沈陽、北京、濟南、武漢、長沙、廣州、桂林和貴州十個城市。問卷調查了受訪者的短視頻使用、認知處理、情感卷入、心理意象以及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的信息,剔除無效或隨意作答問卷41份(未超過5%),有效樣本共801份。樣本的基本情況如下:性別方面,男女被訪者分別占34.2%和65.8%,女性居多;年齡方面,18—24歲、25—34歲、35—44歲、45—54歲、55歲以上者各占69.4%、6.5%、10.5%、10.2%、3.4%,主要集中在18—24歲的青年用戶,55歲以上的老年用戶占比較少;教育程度方面,高中及以下者占5.1%,大專占9.5%,本科占72.9%,碩士及以上占12.5%,以高學歷人群為主;政治面貌方面,中共黨員占19.5%,群眾占80.5%。將上述各變量的描述性結果加以整理,如表1所示。
(二)變量測量
本研究以格里格(1993)對敘事運輸?shù)年U釋為依托,以“運輸—意象”模型捕捉故事的主要維度,包括認知處理,情感卷入以及心理意象。由于原始量表是為文本敘事設計的,因此筆者對其措辭進行了細微修改,修改后的量表涉及了認知處理、情感卷入、心理意象和說服效果等變量,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七級量表(從1分=“完全不”,到7分=“非?!保┻M行測量,該量表的信度為0.936。傳輸量表的理論范圍為10到70分,分數(shù)越高,運輸能力越強;說服效果量表的理論范圍為5到35分,分數(shù)越高,態(tài)度越容易發(fā)生改變。
1. 認知處理
關注用戶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故事時通過不同的認知資源對故事內容進行評估。調查中使用的問題是:(1)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我可以輕易描繪其中發(fā)生的事件;(2)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故事世界比真實世界離我更近;(3)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我能把自己放進短視頻故事的場景中;(4)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我很少留意周圍的環(huán)境。使用7級量表(1=“完全不”,7=“非?!保﹣砗饬浚Y果顯示,被訪者對上述各個陳述的同意度均值分別是4.79、4.49、4.75、5.07,表明被訪者對視頻故事有一定的認知。將這四個項目合并為“認知處理”綜合指數(shù),該指數(shù)的取值區(qū)間為[1,7],均值M=4.78(SD=1.09),該變量的四個構成指標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 α=0.83)。
2. 情感卷入
關注受訪者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故事時的情感參與程度。調查中使用的問題是:(1)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這個故事使我情緒激動;(2)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我可以感受到角色所描繪的情感;(3)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我能想象自己處于角色的位置。使用7級量表(1=“完全不”,7=“非?!保┮蟊辉L者指出對三個說法的同意程度,結果顯示,被訪者對上述各個陳述的同意度均值分別是4.93、5.26、5.28。將這三個項目合并為“情感卷入”綜合指數(shù),該指數(shù)的取值區(qū)間為[1,7],均值M=5.15(SD=1.15),該變量的三個構成指標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α=0.76)。
3. 心理意象
關注受訪者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故事時的敘事體驗。調查中使用的問題是:(1)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我能走進故事發(fā)生的年代;(2)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我能想象到主要人物的形象;(3)當我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時,有時我會覺得故事世界與真實世界重疊。使用7級量表(1=“完全不”,7=“非?!保┮蟊辉L者指出對三個說法的同意程度,結果顯示,被訪者對上述各個陳述的同意度均值分別是5.03、4.76、4.58。將這三個項目合并為“心理意象”綜合指數(shù),該指數(shù)的取值區(qū)間為[1,7],均值M=4.79(SD=1.07),該變量的三個構成指標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α=0.72)。
4. 說服效果
關注受訪者觀看“建黨百年”短視頻故事后的態(tài)度轉變。調查中使用的問題是:(1)看完“建黨百年”短視頻后,我對整個故事有了一個新的理解;(2)看完“建黨百年”短視頻后,我對故事中講述的事情有相同的看法;(3)看完“建黨百年”短視頻后,我對故事中的角色有一個積極的評價;(4)看完“建黨百年”短視頻后,我對故事中的講述者有一定的認同;(5)看完“建黨百年”短視頻后,故事的思想有可能影響我的態(tài)度。使用7級量表(1=“完全不”,7=“非?!保┮蟊辉L者指出對五個說法的同意程度,結果顯示,被訪者對上述各個陳述的同意度均值分別是4.61、5.00、5.24、5.05、5.09。將這五個項目合并為“說服效果”中態(tài)度轉變的綜合指數(shù),該指數(shù)的取值區(qū)間為[1,7],均值為 M=5.00(SD=1.08),該變量的五個構成指標具有較高的內在一致性(α=0.91)。
人口統(tǒng)計學和社會結構變量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和個體身份,作為控制變量被納入考查范圍。
三、研究發(fā)現(xiàn)
本研究通過多元回歸分析驗證認知處理、情感卷入、心理意象是否能夠顯著影響說服效果。首先就“建黨百年”短視頻故事的運輸能力做簡要描述,結果顯示,被訪者都會產(chǎn)生敘事運輸能力,不受性別影響。其中,劇情類短視頻中性別對敘事運輸具有顯著影響;年齡分布具有明顯的分化現(xiàn)象,老年群體具有相似的敘事運輸效果,青年群體的敘事運輸程度差異較大;被訪者的學歷背景和個體身份對敘事運輸沒有顯著影響。
敘事運輸理論認為,用戶對故事的認知、情感卷入和心理意象是態(tài)度、信念和行為改變的關鍵機制,即使一個故事與用戶的價值觀不直接相關,敘事運輸也會發(fā)生,并影響人們的信仰。如表2所示,以人口學、社會結構變量、認知處理、情感卷入、心理意象作為預測變量,進行“說服效果”的階層回歸分析,以信息類短視頻為例(如模型4所示),被訪者的性別(β=.035,P>.100)、教育程度(β=.039,P>.100)、個體身份(β=.035,P>.100)并未對其態(tài)度改變產(chǎn)生顯著影響,被訪者的年齡對因變量有顯著的負面影響(β=-.096,P<.001),說明年齡越大說服效果越低,態(tài)度越不容易發(fā)生改變,假設H4b得到支持。與5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相比,青年群體在短視頻中的敘事運輸能力更強,應該被重點關注和討論。此外,認知處理、情感卷入、心理意象與說服效果之間存在顯著的正面影響,這為研究假設H1、H2、H3提供了經(jīng)驗支持。
敘事運輸是一個獨特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認知、情感、意象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另一個環(huán)境中的沉浸,包括意象、情緒和注意力,暫時遠離用戶的原始情境,得分越高表明傳輸程度越高,越能得到和故事一致的信念從而產(chǎn)生更積極的評價。將各變量得分以中位數(shù)分割,分為高傳輸組和低傳輸組(見表3)。在方差分析中發(fā)現(xiàn),認知處理F(23,777)=33.473,P<0.001、情感卷入F(17,783)=48.473,P<0.001和心理意象F(17,783)=56.882,P<0.001對說服效果具有顯著影響。以劇情類短視頻為例對說服效果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與低運輸用戶(M=43.42,SD= 5 . 4 7 ) 相比, 高運輸用戶( M = 58. 93 ,SD=5.86)的信念與故事中暗示的信念更加一致,表現(xiàn)出更好的說服效果,兩者存在顯著性差異[t(800)=-28.070,P<0.001]。對比各變量均值發(fā)現(xiàn),與觀看信息類短視頻相比,觀看劇情類短視頻顯示出更高的傳輸能力,即更高的故事認知、情感卷入和心理意象,同時表現(xiàn)出更好的說服效果,即更偏向于態(tài)度的改變(見表3)。因此,H4a成立。這說明對于視覺媒體而言,娛樂類短視頻因為豐富的視覺表現(xiàn)更容易產(chǎn)生代入感,信息類的語言文字會消耗用戶的認知資源,影響他們在視頻中的沉浸。
本文采用B o o t s t r a p 法分別檢驗情感卷入在認知處理、心理意象的過程中與說服效果之間的中介作用。在95%的置信水平下,5 0 0 0次Bootstrapping檢驗結果(見表4)顯示,聚焦于短視頻敘事的認知處理通過情感卷入對說服效果具有顯著正向間接效應(β=.295),效應量占總效應的42.93%,BootStrap置信區(qū)間[ . 2 3 8 , . 355],區(qū)間不包含0,且p<.001。聚焦于短視頻敘事的心理意象通過情感卷入對說服效果具有顯著正向間接效應(β=.258),效應量占總效應的35 . 1 5 % , B o o t S t rap置信區(qū)間[.185,.330],區(qū)間不包含0,且p<.001,H5被接受。 參與主體的情感卷入會受到包括情緒感染、情感披露、情感意愿在內的各種情感因素的影響,在說服效果的預測關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四、結論與討論
視覺效果和傳播科技正推動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文化形態(tài)向以形象為中心的感性文化形態(tài)轉型。當前,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要跳出主流媒體的敘事視角,從新型媒介形態(tài)中尋找中國故事邁向外部世界的新范式。因此,本研究構建了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短視頻敘事運輸框架,檢驗了認知參與、情感卷入以及心理意象對說服效果的影響,驗證了敘事運輸理論在政治傳播議題中的適用性。研究發(fā)現(xiàn),短視頻成為吸引廣大青年用戶觀看并參與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新動力,通過青年用戶視角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具有可行性。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聚焦該群體參與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具體現(xiàn)狀及傳播效果,不僅對于把握和推動中國故事對外傳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而且對于青年政治社會化和國家政治現(xiàn)代化具有積極影響。
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對外敘事經(jīng)歷了民族性敘事、進步性敘事、開放性敘事和建構性敘事四個階段。在全球化新階段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是贏得國際敘事之爭的前提。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要動員引領廣大青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中挺膺擔當,搭建世界青年助力全球發(fā)展的嶄新平臺,提升青年組織的國際影響力和引領力。具體而言,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就是要不斷探索“青言青語”“童言童語”的短視頻敘事方式,提高青年群體對領袖故事的熟悉度、普通黨員的吸引力以及激活用戶對基層黨組織的敘事體驗,促進敘事運輸能力,增強青年群體的認同感和追隨感。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只有經(jīng)過本國受眾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檢驗,才能在跨文化傳播中找到合適有效的溝通方式。
(一)不斷提高短視頻青年群體對領袖故事的熟悉度和認知參與
短視頻作為生產(chǎn)共產(chǎn)黨故事的重要工具和實踐策略,為數(shù)字情境下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研究另辟思路,也為提高青年群體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袖故事的熟悉度提供了新維度?!敖h百年”短視頻對領袖故事進行再建構,比如解讀青年毛澤東、青年習近平的故事詮釋了他們在青年時代做過什么以及怎樣做,這一再現(xiàn)敘事方式維持和整合了青年群體的認同感,同時發(fā)展出一種關于自我的熟悉敘事。青年群體一旦認為領袖故事與社會現(xiàn)實具有共同特征和相似經(jīng)驗,便會基于敘事運輸?shù)拇龠M作用采取行動。這解釋了領袖人物與普通群體日常生活、集體記憶以及國家觀念之間的關系,從青年群體對領袖故事的熟悉度中洞察了共產(chǎn)主義文明得以存續(xù)發(fā)展的可能。近年來,國內學者對青年群體的認知參與研究也指出,目前我國青年群體政治參與水平較低與其認知水平不高具有密切關系。而用短視頻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就是在“敘事材料”與“敘事解釋”之間建立起具體的、熟悉的聯(lián)系,形成青年群體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全新渠道,這有助于提高青年群體的認知水平,促進他們以點贊、轉發(fā)、評論等表達形式與領袖人物進行信息互動和精神交往,增加與故事一致的信念和態(tài)度。
(二)不斷提高青年群體對普通黨員角色的吸引力,促進情感卷入
回望歷史,青年群體從心中涌現(xiàn)出的對于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真摯情感都源于新時代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平凡英雄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普通角色的吸引力更容易激起青年群體與故事的情感互動。“建黨百年”短視頻中的官方、公共、個體三重敘事話語的交織被詮釋為一股特殊而重要的力量,從不同的維度展現(xiàn)了普通黨員的生命力,使青年群體在與其互動中重新定位自身和理解角色。用短視頻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小敘事隱含著道德意涵與會意空間,是局部性、地方性的,也是事件中心和凡人化的,這些異質多元的小敘事挑戰(zhàn)了宏大敘事。比如,當代青年共產(chǎn)黨的短視頻故事、大學生黨員的校園故事、選調生的基層鍛煉故事、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的鄉(xiāng)村振興故事、精準扶貧故事等,通過正面、積極的情感能量展現(xiàn)了普通黨員獨特的品格,喚起青年群體強烈的情感共振,青年群體獲得的愛國情感使其產(chǎn)生利他主義與愛國主義等具體行動,并且會積極主動地采取行動維護其榮譽。隨著媒介技術的變革,新生代青年群體的表達和互動場景得以進一步延展,短視頻成為其情感釋放的重要場域。隨著情感卷入程度的加深,他們越會覺得事情的發(fā)生順理成章,這改善了青年群體的判斷并在不引入偏見的情況下以最佳方式提高了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認同,這也是說服效果的核心。
(三)不斷增強青年群體對基層黨組織的敘事體驗和再生產(chǎn)
用短視頻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不僅取決于喚醒認知的程度、激發(fā)情感的類型,還取決于故事在多大程度上促進了青年群體的敘事體驗。眾所周知,傳統(tǒng)敘事更注重故事本身,而短視頻敘事除了傳播信息、娛樂、教育外,更側重用戶的需要、期待和體驗?!敖h百年”中的基層黨組織故事作為時代變遷與社會發(fā)展的縮影充分利用了短視頻的體驗感,有意識地、結構性地融入對個人的關注,對其中的人物命運、行動、性格和矛盾突出展現(xiàn),令短視頻具有強烈的共識度。隨著心理模擬,青年群體將自己類似的經(jīng)歷和感受代入,許多研究表明,多感官浸入和互動沉浸可以增加情感卷入,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更深刻難忘的體驗。隨著基層黨組織故事情節(jié)的不斷生產(chǎn),故事的體驗方式也發(fā)生了轉變,敘事體驗重塑了青年群體的內心世界并使其獲得了敬畏感,動員他們參與到基層黨組織的集體創(chuàng)作中?!敖h百年”短視頻作為擴大楷模效應的助推器充分調動了全民參與,使他們由觀看者變?yōu)閯?chuàng)作者,在這個生產(chǎn)過程中,青年群體的身份和社會地位發(fā)生了戲劇性改變,“建黨百年”短視頻通過全民尤其是青年人的參與,重新整合了敘事力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共產(chǎn)黨緊密融合在一起,建立了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國家觀,構建了一個異質性和共享性的統(tǒng)一故事世界,這為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在戰(zhàn)略傳播中的價值提供了理論基礎。
綜上所述,本研究分析“建黨百年”短視頻敘事的目的不是要回溯到敘事學理論,而是通過敘事運輸理論方法把中國共產(chǎn)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成功密碼揭示出來,為中外對話互鑒提供中國式現(xiàn)代化核心敘事框架,并發(fā)展出用短視頻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國家敘事策略和國際傳播戰(zhàn)略。從中國悠久文化中提高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認知,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中促進情感互動,從百年風雨滄桑的“自我革命”中體驗內外互動的良性機制,以“敘事運輸”理論為方法消解外界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認知鴻溝”,促進青年群體對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關注與沉浸,這是增強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敘事說服效果的重要內容。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的敘事說服技巧不僅在于講什么、誰來講、怎么講,而在于讓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用戶不知不覺在與時俱進的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中沉浸“旅行”,從整體上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執(zhí)政理念和初心,形成與故事一致的信念。
本研究內容涵蓋了敘事運輸?shù)暮诵脑?,其結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被推廣到說服性敘事信息的更大背景中,支持了短視頻敘事運輸說服效果的普遍性,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僅分析了信息類與劇情類的短視頻,在短視頻類型的豐富性上受到限制,可被看作對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故事說服效果的保守預測。此外,本研究嘗試考察了用戶接觸短視頻故事對信念、態(tài)度和意圖的直接或短期說服效果,尚未對短視頻敘事的延遲或長期說服效果進行進一步研究,未來可以繼續(xù)對更多敘事類型的短視頻用戶參與和交互性敘事效果做進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陳先紅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袁文霞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