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外宣特色政治詞的翻譯研究

2023-12-06 02:40:31田榮苗
語言學 2023年3期
關鍵詞:外宣翻譯語料庫

田榮苗

摘 要|本文以2020—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中國特色政治詞為研究對象,自建語料庫考察其中高頻動詞和名詞的翻譯現(xiàn)狀,并探究其背后可能的文化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外宣文本中的一個動詞可以翻譯為多個英文動詞或者直接不譯,原因是中文詞匯的文化特點以及中英之間存在文化差異。外宣文本中的特色名詞,尤其是專有名詞,大多采取直譯的方法,這一現(xiàn)象說明中國的一些政策已經被大眾所接受,成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國國力強盛的表現(xiàn)之一。

關鍵詞|語料庫;外宣翻譯;中國特色詞匯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 引言

經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我國在全球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有了顯著提高,在國際舞臺上受到了高度的關注。我國領導人的內政外交談話、指導國家發(fā)展的新理念和新目標、社會改革新舉措等外宣文本,對于國外政府、新聞媒體和智庫來說,是研究和認識我國的重要資料與窗口[9],通過研究和了解這些內容,可以改變他們對中國的陳舊觀念,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便是權威外宣文本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是一種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宣讀的公文形式。報告包括三個主要部分:首先,對過去一年的政府工作情況進行回顧和總結;其次,總結當前政府各項工作成果,匯報這一年政府的工作總體部署;最后,重點關注政府自身建設以及本年的主要任務[4]。通過外宣文本,國際社會可以更加“了解中國”“讀懂中國”[15]。因此,《政府工作報告》英譯本對我國的對外宣傳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譯本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我國大國形象的“自塑”[8]。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很多具有中國特色的詞語,因此譯者要翻譯出符合國外受眾需求和思維習慣的譯本,為原文和譯文讀者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本文回顧了《政府工作報告》英譯的研究現(xiàn)狀,以2020—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作為語料,自建小型漢英平行語料庫,對語料庫中的高頻動詞以及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詞匯進行研究,對其英譯策略進行定量統(tǒng)計與定性分析,以期總結外宣翻譯時的固定用詞及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特點。

2 語料庫與外宣文本翻譯

長期以來,中英翻譯領域的研究主要應用規(guī)定性研究方法[7]。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內省式與誘導式兩種。然而,這兩種方法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樣本數(shù)量有限且選樣不具有強代表性,因此無法總結整體語言使用者的普遍特征。20世紀80年代后,學者們意識到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研究翻譯文本,因此翻譯研究方法開始更多地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翻譯研究關注語言之間的互相作用,同時關注影響翻譯活動及翻譯結果的各種因素,致力于對真實存在的翻譯現(xiàn)象進行客觀統(tǒng)計,提出并驗證可以解釋和預測這些事實或現(xiàn)象的普遍原則[6]。語料庫以真實的語料為研究對象,基于現(xiàn)代信息檢索技術,對大量的語言翻譯事實進行統(tǒng)計,可以高效總結并描述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語料庫研究方法結合了語言學、計算機科學、認知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將其與翻譯相結合,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思路。

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可信度較高,Baker(1995)首次提出在翻譯領域應用語料庫研究方法的建議,提倡對翻譯文本的實質進行實證研究[1]。隨后,有眾多關于翻譯普遍性的研究,如Laviosa(2002)和Olohan(2003)分別從宏觀和微觀角度進行了研究[2,3]。近年來,國內運用語料庫對外宣文本的相關研究已經出現(xiàn)了一些具有影響力的成果,崔亞妮(2010)建立了2004—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雙語平行語料庫,統(tǒng)計其中的高頻詞匯“加強”并研究該詞的英譯,探討在翻譯時,使用“直譯”和“意譯”的不同情況[5]。錢多秀(2012)借助語料庫方法,從國防白皮書的詞匯和句子層面分別進行翻譯評析,分析英文譯本的語言特征,討論政治文本翻譯的特征及規(guī)律[12]。廖良敏(2013)基于語料庫研究了《政府工作報告》中高頻詞的英譯策略,探討影響翻譯的語言因素和非語言因素,從實踐的角度論證了《政府工作報告》中高頻詞英譯的固定性[11]。孫冰(2016)自建微型政府工作報告語料庫,提取常見的中國特色政治詞匯,總結該類詞的翻譯方法,對地方政府公文的翻譯有一定參考價值[14]。喻巖和魯修紅(2022)依托批評話語分析理論,基于語料庫研究方法,通過統(tǒng)計分析高頻實詞及關鍵詞,進一步分析我國2016—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英譯文本的語言特征,探究其譯文文本表征所反映的意識形態(tài)[16]。梁藝和佟玉平(2022)使用自建白皮書語料庫,研究其中頻率較高的特色四字格詞匯,結合功能翻譯理論,探討這些四字格詞匯英譯的策略,以及這些詞匯塑造的中國國家形象[10]。鐘子龍(2023)以2011—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語料,統(tǒng)計“發(fā)展”一詞的出現(xiàn)頻率,繪制該詞的搭配圖譜,從其搭配的修飾詞存在差異直觀地總結出,中國的發(fā)展目標、發(fā)展格局、發(fā)展理念、發(fā)展方式在不斷變化[17]。也有學者從理論的角度總結語料庫對政治性外宣文本翻譯的指導意義和局限性,饒耀平(2019)認為語料庫翻譯學開辟了譯學研究的新路徑,為評價譯者、翻譯過程和翻譯作品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但其準確性還有待提高[13]。

3 研究設計

3.1 研究問題

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研究多為單語文本研究,主要聚焦于政府各項職能特征或其轉變規(guī)律。從語言學角度進行的雙語研究,多為分析總結專有名詞的翻譯策略,但對譯文文本所展現(xiàn)的文化內涵方面的研究還不夠全面。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問題:

(1)語料中的高頻動詞有哪些?是否有固定的翻譯?

(2)語料中高頻的中國特色的政治詞匯有哪些?譯者在翻譯時采取了什么樣的翻譯策略?

(3)這些現(xiàn)象蘊含著哪些文化內涵?

3.2 語料庫與研究工具

平行語料庫的概念在學界一直存在爭議,部分學者認為平行語料庫是兩種語言文本的集合,且這兩種語言具有可比關系,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平行語料庫應該是原語和譯語文本的集合[14]。本文所指的平行語料庫是由《政府工作報告》的中文版及英語譯本組成的。但在研究時,筆者同樣使用了漢語的單語語料庫用于研究中文特點,以便總結其背后反映的中國文化特點。

筆者收集了2020—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中英文版本作為原始語料,原文與譯文文本均為發(fā)布在中國政府網上的官方正式文本。首先,將語料保存為.docx格式,組成一個微型語料庫,然后用Unicode的形式將中英語料分別另存為TXT類型文本。另外筆者還將漢語的TXT類型文本輸入中國傳媒大學在線分詞標注系統(tǒng)(CUCBst)進行分詞并保存,繼而將處理好的文本輸入AntConc3.5.8,對文本進行word list檢索,復制篩查得出的結果。另外,筆者將建立好的中英文版本的平行語料輸入Tmxmall進行對齊,導出后使用北京外國語大學ParaConc 1.2.1對語料進行分析。中文語料庫全文形符(token)數(shù)量為46460個,類符數(shù)量為3320個。

4 結果與分析

通過搜索發(fā)現(xiàn),語料庫中詞頻最高的依次為動詞、名詞及標點符號。動詞頻率有8261次,名詞有6538次,標點符號有4180次。其次是形容詞和副詞,但是它們的頻次遠不如動詞和名詞高,因此,通過研究政府工作報告中高頻動詞和名詞的翻譯,不僅對翻譯有一定的指導作用,還可以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含義。

4.1 高頻動詞及翻譯

筆者通過word list搜索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前10個動詞,如表1所示。從動詞出現(xiàn)頻率可以看出,政府工作報告中常用的動詞是“發(fā)展”“建設”和“推進”。使用這些詞可能是以下兩個原因:首先,這些詞和我國的國情十分符合。我國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無論是對過去的總結還是對未來的展望,國家在追求發(fā)展中實現(xiàn)綜合國力進一步躍升,從而實現(xiàn)中國夢。其次,這些動詞都蘊含著積極的含義,在政府外宣文本中,應該積極展現(xiàn)國家形象,從下表可以看出高頻詞匯均屬于這一類積極詞匯。

對于這些高頻動詞的翻譯,以“發(fā)展”為例,筆者在雙語語料庫中搜索其對應的翻譯。研究發(fā)現(xiàn),按照出現(xiàn)頻率排序,“發(fā)展”可以翻譯為development、develop、growth、grow、promote,除此之外很多時候“發(fā)展”并沒有被翻譯,譯者運用了省譯的翻譯策略。再以“建設”為例,它可以翻譯為construct、build、establish、develop、construction、conservation,同時,它也存在省譯的情況。

可以看出,高頻動詞的翻譯具有兩個特點:(1)一詞多譯;(2)經常省略不譯。對于第一個特點,從文化角度來看,高頻動詞的一詞多譯與兩種文化的語境有關。我國屬于高語境文化,同屬一個文化圈的人可以通過默認的文化模式獲取言外之意。但是如果不同動詞的使用背景不同,意義就可能千差萬別。英美文化屬于低語境文化,說話人需要盡量詳細地將語句的內容傳達給對方,否則會產生歧義。對于第二個特點,筆者認為是因為政府工作報告屬于正式文本,其用語常常包含多個正式卻有相同含義的動詞,而在翻譯為英語時,就屬于重復意義,反而會造成歧義,因此省譯的翻譯方法更好。如下例:

我國經濟尚處在突發(fā)疫情等嚴重沖擊后的恢復發(fā)展過程中。

While the economy continued to recover from major shocks including Covid-19.

在這句話中,恢復和發(fā)展語義重復,翻譯為英文時如果recover和develop同時出現(xiàn),會造成目標域讀者的困惑。

4.2 高頻政治詞匯及翻譯

政治詞匯是指政治領域所使用的表達專業(yè)概念的約定性符號,它涵蓋了國家、政府、政權、政治制度、政策、文化、國際關系等不同的概念,這種符號既包括詞,也包括詞組。有些政治詞匯所表達的概念具有鮮明的中國政治和文化特色,是中國創(chuàng)造的,是中國獨有的政治詞匯,本研究選取的研究對象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詞匯。

通過搜索將含有中國特色的詞匯分類,并總結詞頻如表2所示。

通過表2可以得到,專有詞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出現(xiàn)的頻率也相對較高;其次是國家政策類詞語,其所占的比例較大,而其中的詞匯有明顯的特點,即和數(shù)字相關且大多數(shù)為政策的縮寫,對于這類詞的翻譯在之后進行討論。同時,社會民生和社會發(fā)展在其中所占比例和出現(xiàn)頻率也不可忽視,這些詞語包含國家、民族、文化的精神,所代表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國家治理能力等。

中文喜歡用數(shù)字對事物進行高度凝練的概括,尤其是在政治文獻中,形成了表達精練但內涵豐富的政治文化負載詞。如“十四五”“十三五”“八項規(guī)定”,這種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脑~,如果直譯為英文,西方受眾是無法理解的。在平行語料庫進行搜索發(fā)現(xiàn),在翻譯這些詞語時,有些是直譯,有些是增譯。直譯的專有詞語由于在長期的使用中逐漸發(fā)展成固定用語和習慣用語,成為所有人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概念。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如直接與外國人講“餃子”的拼音,他們也可以理解。這一現(xiàn)象說明我國的部分政策已經被大眾所接受認可,成為我國文化的一部分,不需要進行解釋。但是對于某些新的政治詞語,它們還未成為大眾耳熟能詳?shù)脑~語,這時采用“增譯”的方法,就便于讀者閱讀和理解,達到翻譯傳遞信息的目的。如“八項規(guī)定”翻譯為“eight point decision”,將其轉換成了專有名詞,不需要詳細解釋。而“三去一降一補”就翻譯為“cutting overcapacity,reducing excess inventory,deleveraging,lowering costs,and strengthening areas of weakness”。再比如,“放管服”翻譯為“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delegate powers,improve regulation,and strengthen services”。

5 結語

在外宣翻譯中,相較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翻譯傳播,目標語讀者因政治制度、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差異,會對中國政治性文本有“曲解”,不利于我國形象的建立。因此,中國更加需要通過優(yōu)秀的英譯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在世界舞臺上建立我國的良好形象。本文通過自建語料庫,對《政府工作報告》中高頻的政治動詞和名詞的翻譯進行分析,并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在翻譯政治文本時,“直譯”的翻譯方法并不少見,表明國外讀者對我國的文化認可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同時,一些具有中國鮮明特色的詞需要進一步翻譯,以完成信息傳遞??傊?,政治性文本的外宣翻譯需真實、準確地完成信息傳達,同時在外譯過程中要考慮到中國的文化背景知識,靈活使用翻譯方法。

在分析語料時,筆者也發(fā)現(xiàn)了使用語料庫研究的一些局限性。(1)語料庫建設過程中,語料的詞性標注、賦碼和漢語分詞不夠精細化,這不僅受限于語料庫工具的功能,也和漢語本身的特點有關,因此數(shù)據準確率有待提高。如筆者發(fā)現(xiàn)動詞的標記不準確,如“新發(fā)展理念”這類專有名詞,在標注時“發(fā)展”也可能被標注為動詞,需要人工進行審核修改標注;(2)自建語料庫耗時費力,從收集語料到語料降噪以及對齊文本,都需要大量的精力;(3)自建語料庫庫容偏小,雖然比單獨案例分析有說服力,但語料代表性仍有不足;(4)語料庫在譯學研究中展現(xiàn)出強大的客觀性分析功能,可以根據大數(shù)據總結出語言規(guī)律和普遍現(xiàn)象,但也容易陷入“唯數(shù)據論”的純理論派,不能考慮到特殊情況及實際翻譯中的變化,使得結論的可信度局限性較大。日后基于語料庫的翻譯研究可以在自建語料庫上做出更大的提升,從而提高論證的說服力。

參考文獻

[1]Baker M.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An Over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Target,1995,7(2).

[2]Laviosa Sara.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y,F(xiàn)indings,Application[M].Amsterdam:Rodopi,2002.

[3]Olohan Maeve.How Frequent are the Contractions?A Study of Contracted Forms in the Translational English Corpus[J].Target,2003(15).

[4]陳建生,崔亞妮.基于語料庫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英譯本詞匯特征研究[J].當代外語研究,2010(6):39-43,62.

[5]崔亞妮.試析《政府工作報告》中詞匯的翻譯——以“加強”的英譯為例[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4):119-121.

[6]馮雪紅.論中國政治術語英譯再創(chuàng)建的三個維度[J].上海翻譯,2014(1):58-61.

[7]胡開寶.語料庫翻譯學概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8]何良.人類命運共同體視域下提升新時代中國國際話語權研究[J].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19,4(2):21-29,94.

[9]黃友義,黃長奇,丁潔.重視黨政文獻對外翻譯,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J].中國翻譯,2014,35(3):5-7.

[10]梁藝,佟玉平.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外宣翻譯特色詞語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22,43(4):26-28.

[11]廖良敏.基于語料庫的《政府工作報告》高頻詞英譯實證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12]錢多秀,矯玉潔.語料庫方法在政治文本翻譯評析中的應用——以2008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34(4):21-27.

[13]饒耀平.政治性文本外宣翻譯探析[J].西南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9,3(1):45-49.

[14]孫冰.基于微型自建語料庫的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政治特色詞匯翻譯[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6,26(1):81-83.

[15]閆建琪.重視當代中央文獻的編輯和翻譯出版工作,增強國際話語權[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4(4):9-10.

[16]喻巖,魯修紅.基于《政府工作報告》英譯本的中國形象研究[J].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22,37(3):74-78.

[17]鐘子龍.基于語料庫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主題詞“發(fā)展”及其搭配研究[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1):116-122.

A Corpus-Based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External Publicity Texts

—Taking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from 2020-2022 as an Example

Tian Rongmiao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2020-2022 Government Work Report by building a corpu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urrent translation status of the high-frequency verbs and nouns in Report, and explores the cultural reason. It was found that a verb in the publicity text could be translated into multiple types of English verbs, or left untranslated. The reason i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vocabulary 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ost of the nouns in publicity texts are translated directly, which indicates that some Chinese policies have been accepted by the public and become part of the culture,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Key words: Corpus; Publicity translation; Political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猜你喜歡
外宣翻譯語料庫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基于語料庫“隱秘”的詞類標注初步探究
把課文的優(yōu)美表達存進語料庫
國際傳播視閾下的外宣翻譯特點探析
江西省高校門戶網站外宣翻譯現(xiàn)狀研究
英語實用翻譯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52期)2016-07-09 23:17:02
跨文化意識下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宣翻譯的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25期)2016-05-26 19:15:00
漢英外宣翻譯中的本土化順應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6期)2016-03-11 08:23:58
從外宣翻譯視角談中藥說明書的英譯
科技視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7:03:36
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fā)與實現(xiàn)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循化| 汝南县| 旌德县| 兴隆县| 阿图什市| 清苑县| 崇礼县| 南涧| 兴仁县| 宣恩县| 彰武县| 玛曲县| 潼南县| 天台县| 福泉市| 东台市| 新丰县| 商洛市| 贺兰县| 邵武市| 舞钢市| 丹寨县| 平远县| 东莞市| 张家界市| 钦州市| 那坡县| 泗阳县| 陈巴尔虎旗| 临安市| 隆尧县| 中卫市| 武汉市| 张北县| 平顶山市| 抚顺县| 湖南省| 榕江县| 海口市| 连山|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