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中生厭學的心理干預方案有效性的研究

2023-12-20 07:16:27宋彥芝鄭喆楊作斌楊綱
心理咨詢理論與實踐 2023年11期
關(guān)鍵詞:認知行為療法厭學人本主義

宋彥芝?鄭喆?楊作斌?楊綱

摘 要|目的:探討心理干預方案對高中生厭學的治療效果。方法:用認知行為療法整合人本主義療法理念對18例厭學高中生進行治療,治療前后應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問卷(EPQ)和心理韌性量表(PRS)表進行評定。結(jié)果: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厭學高中生的癥狀自評量表(SCL-90)各維度(軀體化、人際關(guān)系、焦慮、恐怖、精神病性、強迫癥狀、抑郁、敵對、偏執(zhí))因子分及總得分均顯著降低(p<0.05);心理彈性量表的“情緒控制”和“人際協(xié)助”維度得分顯著降低(p<0.05);艾森克人格問卷(EPQ)的各維度P精神質(zhì)(倔強性)、N神經(jīng)質(zhì)(情緒性)、E外向/內(nèi)向標、L掩飾(自身隱蔽)也有顯著改善(p<0.05)。結(jié)論:心理干預方案對厭學高中生的情緒、性格、心理韌性、學習態(tài)度等都具有積極作用。干預后高中生的厭學情緒及厭學行為都有明顯改善。

關(guān)鍵詞|厭學;認知行為療法;人本主義;高中生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厭學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1,2]。研究顯示,厭學情緒在我國中學生中十分普遍[3]。鄭彥芹等人的調(diào)查顯示,近50%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0%左右的學生對學習表現(xiàn)出厭惡,僅20%左右的學生對學習持有積極態(tài)度[4,5]。高中階段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以及對未來的專業(yè)選擇的迷茫,厭學情緒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并阻礙其人生的發(fā)展。研究表明,高中生厭學已成為學校、家長和社會備受關(guān)注的問題[1,6]。而針對高中厭學的研究大多仍停留在理論、制度和政策方面,且多集中于教育領域,從心理干預角度出發(fā)的研究較少[7,8]。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基于認知行為模型、聚焦當前問題、短程、結(jié)構(gòu)式的心理治療方法,因其科學有效、結(jié)構(gòu)化、操作性強和遠期效果好而被廣泛應用[9]。人本主義理念以真誠、無條件積極關(guān)注、共情、尊重為基礎,以來訪者為中心,強調(diào)個體的獨特性和主觀能動性(個體與生俱來就有滿足自身需要和實現(xiàn)自我的傾向),強調(diào)全面發(fā)展和促進個人潛力的發(fā)揮,幫助個體更為獨立和整合自身資源,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這也符合厭學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需要[10]。以往研究多探討導致學生厭學的影響因素,而本研究采用認知行為療法整合人本主義理念對厭學高中生進行心理干預,并評價干預方案對高中生厭學情緒和行為改善的有效性。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0年6月—2023年7月,因厭學在宜賓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理咨詢門診就診的高中生;無嚴重精神障礙;自愿參與研究者。共選取18名,男生4人,女生14人,平均年齡(15.2±0.5)歲,沒有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治療方法

采用認知行為療法整合人本主義理念進行治療,整個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收集來訪者基本信息,了解其家庭關(guān)系、成長經(jīng)歷,社會支持以及影響較大的生活事件,建立良好的咨訪關(guān)系,初步個案概念化。讓來訪者對其學業(yè),家庭、人際關(guān)系和興趣愛好等四方面的滿意度按0—10分進行打分,通過對滿意度數(shù)據(jù)化幫助其自我探索和正確認識自己,再利用創(chuàng)意手指小游戲讓其體驗到只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就可以比較輕松的完成任務,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激發(fā)其向積極方向改變的意愿,增加自我效能感和改變的內(nèi)部動力。第二階段:放松和調(diào)整情緒,體驗放松的感覺,學會放松訓練,學會調(diào)整情緒的方法,如運動、深呼吸、寫日記、傾訴等。以此來減輕軀體癥狀、緩解情緒。第三階段:加深咨訪關(guān)系,讓來訪者了解認知行為療法中埃利斯的ABC理論,討論影響較大的生活事件(改善認知),找出導致問題的機制,共同協(xié)商制定治療計劃。第四階段:用提問和自我審查技術(shù),使其識別自動化負性思維和不合理信念,用合理信念代替,重建認知并建立新的行為模式。第五階段:培養(yǎng)學習興趣,挖掘自身潛能,強化自我效能感和內(nèi)部動力,養(yǎng)成“好學、樂學,善學”的學習態(tài)度,習得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不再進行痛苦的機械記憶和刷題。第六階段:總結(jié)回顧,監(jiān)測情緒變化,鞏固強化新的行為模式及核心信念。治療每周進行一次,每次50分鐘,達到預期效果即進入下一階段直至治療結(jié)束。

1.3 療效評定

進行心理干預前后分別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11]、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心理韌性量表(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PRS)和來訪者與家屬反饋評價來綜合評定來訪者厭學情緒、行為、性格和心理彈性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Excel 2019建立數(shù)據(jù)庫,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用-x±s表示,治療前和治療后的各因子得分情況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

干預后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及總分明顯低于干預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軀體化:p=0.004;人際關(guān)系:p=0.001;焦慮:p<0.001;恐怖:p<0.001;精神病性:p=0.005;強迫癥狀:p<0.001:抑郁:p<0.001;敵對:p=0.003;偏執(zhí):p=0.008;總分:p=0.001),說明干預后各因子均較前有所改善,見表1。

2.2 干預前后艾森克人格問卷(EPQ)評分比較

相比于干預前,干預后人格量表P精神質(zhì)(倔強性)、N神經(jīng)質(zhì)(情緒性)、L掩飾(自身隱蔽)因子評分低于治療前(p<0.05),E外向/內(nèi)向標因子評分高于治療前(p=0.042),這說明來訪者較干預前態(tài)度更溫和,變得更外向,見表2。

2.3 干預前后心理韌性量表評分比較

干預后心理韌性量表各因子得分平均值較干預前降低,“情緒控制”和“人際協(xié)助”在治療前后的得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顯著降低,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在認知行為療法的基礎上整合人本主義理念對厭學高中生進行干預,運用SCL-90量表、艾森克人格問卷(EPQ)和心理彈性量表以及來訪者和家屬的反饋評價對厭學的改善效果進行評定,結(jié)果顯示,相比于干預前,干預后SCL-90量表各維度因子分和總分均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董昆侖等人的研究類似[12]。治療后艾森克人格問卷(EPQ)各維度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p<0.05),相比于干預前,干預后來訪者態(tài)度更溫和、更穩(wěn)重、自我控制力更強而且更外向。心理彈性量表各因子得分相比于干預前均有所提高,其中“情緒控制”和“人際協(xié)助”變化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干預后來訪者能夠更好地調(diào)整和控制情緒并積極尋求人際協(xié)助。另外,來訪者表示,想到“學習”沒有再像以前那么煩躁與痛苦,上課注意力更集中,更有信心自己能夠取得進步。家長反映,學生學習比較主動,寫作業(yè)不再拖延,也不再說自己不愿上學的話語,感覺變開朗了。這表明,認知行為療法整合人本主義理念對高中生的厭學情緒及行為的改善均具有顯著作用。

多項研究表明,厭學情緒或行為的存在,不僅對學生學習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而且對身心健康也造成極大的傷害[4,6,13]。高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特殊階段,同時面臨激烈的升學壓力,多項因素均可導致其產(chǎn)生厭學。研究者對厭學原因的探索主要可歸納為四個方面: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4,14-16]。其中個人因素尤為重要,有研究認為中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期望與自身實際不符,失敗體驗過多,自我管理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較差等現(xiàn)象,而這些與厭學情緒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認知行為理論認為,個體對事件的認識、判斷和行為上的偏離均是由其認知偏差引起,一旦認知得到改變,不良情緒和行為也會相應好轉(zhuǎn)[17]。人本主義理念以來訪者為中心,聚焦個體潛能的發(fā)揮和價值的實現(xiàn)[18]。認知行為療法整合人本主義理念正是從來訪者自身出發(fā),以來訪者為中心,幫助其探索自身潛能,激發(fā)內(nèi)部動力,增強自我效能感,從而達到改善認知、情緒和行為的效果。本研究采用認知行為療法整合人本主義理念,使得來訪者首先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強化內(nèi)部動力,然后學會放松和調(diào)節(jié)情緒、了解治療理論、重建認知,最后發(fā)揮潛能和改變學習態(tài)度、方法,鞏固強化新的行為模式和核心信念,使得來訪者對學習的認知及行為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

4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多種因素均可導致高中生產(chǎn)生厭學,認知行為療法整合人本主義理念可以有效改善高中生厭學問題。針對高中生的厭學,家庭、學校和社會各方面需要共同努力,從而營造一個“樂學好學”的氛圍,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使其熱愛學習,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成為棟梁之材。每個人的心理也是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對家庭,學業(yè),人際關(guān)系,興趣愛好等的認知都是心理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他們對這些因素的滿意度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好。國家越來越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也出臺了多種政策。許多學校配備了心理咨詢師,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篩查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學校和醫(yī)院心理科聯(lián)合建立綠色通道,齊心協(xié)力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期望該研究能夠在更大群體中試驗和推廣,最終能夠?qū)ο嚓P(guān)人群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李莉.高中生厭學的心理機制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5(18):70-72.

[2]李唯博,陳倩,葉小舟,等.武漢市高中生學業(yè)壓力及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7,34(2):153-156.

[3]陳玉霞,戴育紅,楊升平.廣州市中小學生拒絕上學行為調(diào)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6,30(2):140-141.

[4]徐逸杰,薛博文,駱宏,等.青少年厭學的流行病學現(xiàn)狀[J].健康研究,2022,42(3):241-245.

[5]鄭彥芹.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分析及干預措施[J].校園心理,2013,11(3):197-198.

[6]周秀琴.高中生厭學的案例分析[J].現(xiàn)代教育,2017(1):63-64.

[7]如鮮古麗·熱合曼.論影響高中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及其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50):74-75.

[8]石麗媛.高中生厭學心理輔導中的“五要”[J].教學與管理,2016(19):34-35.

[9]許若蘭.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改變大學生抑郁情緒的個案報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10):710-713,738.

[10]Gonzálvez C,C A Kearney,C E Jiménez-Ayala,et al.Functional profiles of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J].Psychiatry Res,2018,269:140-144.

[11]劉恒,張建新.我國中學生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結(jié)果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2):88-90.

[12]董昆侖,王冠軍.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厭學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效果[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1,26(4):322-324.

[13]徐逸杰,薛博文,駱宏,等.厭學對健康的不良影響評述[J].健康研究,2023,43(2):153-158.

[14]鄧嘉利,王聰,楊燦,等.高中生厭學的成因與對策研究[C]//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九卷).2018.

[15]韓穎.厭學心理問題評估與干預的策略思考[J].大學,2021(1):148-150.

[16]徐天寶.淺談高中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的成因及其對策[J].基礎教育論壇,2020(5):5-6.

[17]Pina A A,A A Zerr,N A Gonzales,et al.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School Refusal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Child Dev Perspect,2009,3(1):11-20.

[18]邱紅玉.人本主義治療模式下高中生厭學問題個案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20.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tudy-weariness

Song Yanzhi1 Zheng Zhe1 Yang Zuobin1 Yang Gang2

1.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Yibin;

2.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tudy-weariness. Method: 18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therapy, and the Symptom Self-Criticism Scale (SCL-90),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 (PRS) scales were appli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pre-treatment, the factor and total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somatiza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xiety, phobia, psychoticism,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depression, hostility, and paranoia) of the SCL-90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treatment (p<0.05); the scores of the “Emotional Control” and “Interpersonal Assistance”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5); and the dimensions P Psychotic (stubbornness), N Neuroticism (moodiness), E Extraversion Introversion, and L Masking (concealing oneself) of EPQ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mood, personality, mental toughness, and learning attitud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mood and behavior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tudy-wearines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intervention.

Key words: Study-weariness;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Humanism;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猜你喜歡
認知行為療法厭學人本主義
弗洛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啟蒙價值*
心理學報(2022年2期)2022-02-17 00:52:48
人本主義視域下的城市環(huán)境污染與治理
認知行為療法聯(lián)合咪唑斯汀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
新形勢下探究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厭學心理的矯治探究
甘肅教育(2016年22期)2016-12-20 22:07:57
一例學生厭學的心理咨詢案例報告
中國市場(2016年31期)2016-12-19 09:14:38
一例失戀引發(fā)嚴重心理問題的咨詢案例
青年時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6:39:55
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中的應用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22:59:06
高校公共體育課中女大學生的“厭學”現(xiàn)象研究及探討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21:00:38
心理咨詢技術(shù)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
考試周刊(2016年16期)2016-03-31 03:46:03
神木县| 惠安县| 紫云| 凉城县| 九台市| 历史| 长沙县| 二连浩特市| 阿拉善右旗| 礼泉县| 中方县| 乌恰县| 阜南县| 湘阴县| 冕宁县| 理塘县| 灌阳县| 宝兴县| 东兰县| 山阳县| 西和县| 安乡县| 莒南县| 盘锦市| 江孜县| 赫章县| 社旗县| 奉贤区| 牟定县| 蓬安县| 滁州市| 文化| 黄冈市| 大埔区| 尚志市| 莲花县| 三台县| 峨边| 墨玉县| 梧州市|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