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探索

2024-02-25 02:11:19張濤萬艷玲
高教學刊 2024年4期
關鍵詞: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新時代

張濤 萬艷玲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的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教育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培育時代新人,推進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期待。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以高校思政課程為統(tǒng)領,以專業(yè)課程為重點,實現(xiàn)各門課程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融合點,促進新時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大學生;新時代;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4)04-0177-04

Abstract: Educ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ushing forward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a new starting point whe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entered a new era. Affec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s achievements is basically standard of all work in universities.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en the talents student will be cultivate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ill be realized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ill be met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organically fuse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t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s the leadership, focus 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realize the co-orientation and co-cultivation of all curriculum.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s the fusion point will be cultivated and practice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will be promoted.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llege students;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是育人和育才相統(tǒng)一的過程。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教育部2020年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任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個戰(zhàn)略舉措是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這一舉措,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非常必要。

一?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的時代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歷史上新的方位,在新的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教育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一)? 培育時代新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時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1]。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已不再是國際秩序的被動接受者,是國際格局演變的主要推動力量,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期保持戰(zhàn)略定力,需要我們沉著應對。新時代的大學生必須清楚我們所處的時代方位和面臨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當代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應地對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推出并全面實施時代新人培育工程,構建面向新百年新征程、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新格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面臨新形勢、新挑戰(zhàn)、新機遇、新任務,加強學校思政教育更為重要和緊迫,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非常有必要。課程思政不是一門或一類課程,而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不是改變專業(yè)課程的本來屬性。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是育人和育才相統(tǒng)一的過程,大學所有課程都具有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點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的協(xié)調發(fā)展,提高立德樹人成效。在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yè)課、綜合素養(yǎng)課等,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yè)課、綜合素養(yǎng)課有機結合,實現(xiàn)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價值塑造的目標,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要的時代新人。

(二)? 推進新時代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教育事業(y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2]。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和未來,是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中國在世界科技革命中的角色從跟跑者、參與者向并跑者、變革者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更為強烈。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1],新時代的教育發(fā)展要同人民群眾期待相結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同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整體要求相適應,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fā)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人格即是要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樣的時代新人應當是品德高尚、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人,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xiàn)的,要凝聚人心,人心就是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講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一心,聽黨話、跟黨走,是高校凝聚人心的重要課程。專業(yè)課程、綜合素養(yǎng)課程重點關注培育人才、開發(fā)人力、完善人格。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課程思政有效融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推進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三)? 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期待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xù)奮斗,我們實現(xiàn)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fā)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3]。中國的發(fā)展為世界提供了機遇,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中國,來實現(xiàn)他們的中國夢。

中國夢是國家的富強夢、民族的振興夢、人民的幸福夢,實現(xiàn)中國夢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必須提高綜合素養(yǎng),擁有新時代敢于追夢的能力,艱苦努力、鍥而不舍,在中國夢的廣闊舞臺上書寫人生華章。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成長在新世紀,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上升,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機遇前所未有,挑戰(zhàn)前所未有,對新時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在物資極其豐富的新時代大學生,在獲取知識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自身的情感體驗,更加注重知識的價值引領,更加關注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傳統(tǒng)的教書育人僅注重教書而不注重育人,必然不能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期望。在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4],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課程,重在對大學生進行價值引領。課程思政是要把思政育人的功效滲透到各門課程的知識傳授中,實現(xiàn)知識、能力、價值相統(tǒng)一,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既發(fā)揮思政課程價值引領的作用,又挖掘各門課程的思政育人元素,實現(xiàn)協(xié)同育人;既滿足新時代對大學生知識、能力的更高要求,又滿足新時代大學生關注自身發(fā)展、關注價值引領的要求,提高新時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的有效路徑

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要深入發(fā)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新時代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一)? 以高校思政課程為統(tǒng)領,實現(xiàn)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效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有顯性與隱性兩種教育方式,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有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課程思政的顯性課程,主要解決世界觀、方法論、“四個自信”等問題,重點是方向、立場問題。全面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人才培養(yǎng)的應有之義,更是必備內容。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強,確保方向正確,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以外的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思政育人元素,但是這些思政育人功能的實現(xiàn)更多表現(xiàn)為偶然的、自發(fā)的,與主流價值追求并不能始終一致[5],影響育人效果。由于專注的專業(yè)不同,知識儲備受到限制,思想政治理論課之外的課程任課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認識有限,由于缺乏有效指導,專業(yè)課、綜合素養(yǎng)課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任課教師的實踐探索,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專業(yè)課程教學以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為重點,長期以來重做事輕做人,在新形勢下開展課程思政困難重重,而一些課程思政建設指導者卻不是實踐者,理論與實踐未能有效結合,影響所有學科課程思政建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堅持政治性、思想性,堅持價值引領,是實現(xiàn)思政育人的關鍵課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根據(jù)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開設了相應的課程,從認識當今社會到掌握規(guī)則規(guī)范,從認識今天怎么來到未來怎么走,從認識世界的理論到認識世界的方法,全方位提高大學生建功新時代的能力。在課程設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包含形勢與政策課貫穿整個大學學習過程,大學生的思政課程學習從大一到大學畢業(yè),對大學生的價值引領一以貫之,是任何一門專業(yè)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在課程管理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管理,馬克思主義學院通常為高校的第一學院,學校的政策支持到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管理嚴格,定期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理論知識學習,打造信仰堅定、理論功底扎實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方向一致。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而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思政建設是在講知識的同時進行價值引導,發(fā)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課程思政中的價值引領優(yōu)勢以及課程設置優(yōu)勢,有效引導不同階段的專業(yè)課程、綜合素養(yǎng)課進行課程思政[5]。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分類指導專業(yè)課教師開展專業(yè)課融入思政教學,跟進專業(yè)課課程思政建設,有效溝通及時指導。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以思政課程為統(tǒng)領,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tǒng)一,確保專業(yè)課程、綜合素養(yǎng)課課程思政育人有針對性,既堅持思政育人的正確方向,又遵循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滿足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塑造價值的需要,使各門課程都能成為學生真心喜歡、迫切需要的課程,有效提升各門課程的教書育人效果,真正做到教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二)? 以專業(yè)課程為重點,實現(xiàn)各門課程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

高校的各類課程中,占據(jù)主體地位的是專業(yè)課程,在所有任課教師中,專業(yè)課程的任課教師是主力。經過大學的學習,大學生要掌握相應的知識,具備相應的能力,能適應新時代社會生活,技能的學習主要通過專業(yè)課程完成。因此,實現(xiàn)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融合,必須以專業(yè)課程為重點,讓講專業(yè)知識、講技能的任課教師講思政,更能實現(xiàn)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效果,使學生把價值外化為行動,在運用技能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贏得青年,就是贏得現(xiàn)在和未來,2021年4月《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迎來了實現(xiàn)抱負、施展才華的難得機遇,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順應時代的要求,提高新時代大學生奮進新征程的綜合素質,高等教育要發(fā)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功效,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yǎng)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提高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新時代大學生的需求,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完整的思政育人體系,其本質是講道理,重在把道理講準、講深、講透,講活,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為直接。高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素養(yǎng)課、專業(yè)課等,這些課程由不同的教師承擔,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各自進行,未能形成有效協(xié)同,影響育人效果,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專業(yè)課、綜合素養(yǎng)課等是課程思政的隱性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較間接。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專業(yè)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要根據(jù)不同學科專業(yè)的特色和優(yōu)勢,深入研究不同專業(yè)的育人目標,深度挖掘提煉專業(yè)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人才培養(yǎng)是育人和育才相統(tǒng)一的過程,在所有類型的課程中,專業(yè)課程的學習關乎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本領,大學生對專業(yè)課程主動學習的動力更強,學習更為積極,課程思政建設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在專業(yè)課程教育中,從課程所涉專業(yè)、國家等角度,增加課程的知識性、提升價值引領性。構建多層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融合體系,形成協(xié)同效應。在專業(yè)知識講授中,從專業(yè)基礎課開始逐步融入思政元素,在人才培養(yǎng)體系中,實現(xiàn)各門課程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課程思政建設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zhàn)場”、課堂教學“主渠道”,尤其是專業(yè)課和專業(yè)課教師,充分發(fā)揮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相關學科專業(yè)教學組織的作用,使所有類型課程教師都承擔好育人責任,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將思政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顯性教育和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三)?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融合點,促進新時代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課程思政建設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這個核心點,以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和愛集體為主線,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包括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等豐富內容。各類課程的教師在課程思政實踐中根據(jù)自己對思政元素的認知和理解,進行思政教育,從人才培養(yǎng)整體性而言思政教育的內容大多碎片化,缺乏系統(tǒng)性,沒有形成高度凝練便于操作的思政教育內容,在教學實踐中難免顧此失彼,影響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融合。

思政教育內容豐富,高度凝練有助于有效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24個字的凝練表達,為廣大師生所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出了核心要求,強化了實踐導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歸根到底是文化自信,文化是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wěn)定器,體現(xiàn)著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凝練和集中表達,回答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的“三個倡導”指向十分明確,每個層面都對人們有更具體的價值導向,是實實在在的要求,規(guī)范性和實踐性很強,便于遵循和踐行。因此,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新時代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有機結合的融合點,便于各課程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找到融入點,有效避免各課程碎片化思政育人,形成所有課程系統(tǒng)、全面思政育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次進行了倡導,在各類課程中凝練出與課程教學內容契合度最高的內容,并以此內容為核心,盡可能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他內容,既方便任課教師進行課程教學,又激發(fā)教師進一步探索課程思政建設的熱情。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政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倡導入手,提高大學生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和友善修養(yǎng),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斷追求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綜合素養(yǎng)課思政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倡導的“愛國”入手,讓學生了解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此基礎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敬業(yè)、誠信、友善”,教育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專業(yè)課思政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倡導的“敬業(yè)”入手,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愛國、誠信、友善”,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實現(xiàn)育人與育才相統(tǒng)一,培養(yǎng)高水平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立德樹人,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立德樹人的功能,深挖各類課程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合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 趙鋒,孔軍,陳廣宇,等.立德樹人為什么——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J].北京教育(高教),2021(3):4-19.

[3]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21-07-15).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 25254.htm.

[4] 《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編寫組.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5] 高君.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協(xié)同效應[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22-128.

基金項目:2020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應用統(tǒng)計學專業(y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20JGA221)、“基于OBE理念的SPOC混合式教學在醫(yī)學專業(yè)高等數(shù)學課程中應用研究與實踐”(2020JGA222)

第一作者簡介:張濤(1974-),男,漢族,湖南望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統(tǒng)計學的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新時代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對高校思政課程創(chuàng)新的探索
商情(2017年3期)2017-03-20 19:38:43
傳統(tǒng)節(jié)日德育資源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xù)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財稅月刊(2016年4期)2016-07-04 09:51:57
職業(yè)中專思政課程增強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策略探討
南阳市| 秀山| 温泉县| 洛川县| 卫辉市| 新绛县| 连平县| 门源| 扎兰屯市| 汕头市| 绥江县| 温宿县| 广平县| 松原市| 河北区| 图片| 玉门市| 夏河县| 仲巴县| 大方县| 南江县| 西安市| 随州市| 文化| 吴川市| 阳泉市| 平谷区| 蕲春县| 凉山| 淳安县| 水城县| 锡林浩特市| 唐海县| 宜春市| 博罗县| 司法| 青田县| 商城县| 滨海县| 海伦市|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