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琴
摘 要:涉江采芙蓉是我國五聲性十二音藝術歌曲的代表作。本文將從序列本身特點及其在歌曲旋律、伴奏中的運用等方面來分析,以期更好的理解該作品。
關鍵詞:五聲性序列 旋律 和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4)03-049-01
十二音作曲法要求將十二個半音排成一個音高序列,每一個序列音都有相應的序數(shù),用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一音出現(xiàn)后,其他十一個音未出現(xiàn)一遍之前,不得重復使用。羅忠镕的涉江采芙蓉(以下稱涉江),采用十二音創(chuàng)作手法,又強調(diào)了我國五聲音調(diào)的特點,使作品既具現(xiàn)代感又有濃郁的民族風味。以下作具體分析。
1、主題序列的特點
涉江序列,在序列內(nèi)部不同程度的顯現(xiàn)了調(diào)性關系。為明確調(diào)性,我們把序列分為幾個較小的音組,其中每個音組體現(xiàn)出一種或幾種調(diào)性關系。分組如下:
1.1、不均等分組
涉江序列,若采用前五音列、后七音列的不均等分組,前五音顯示出E宮系統(tǒng)五聲,后七音顯示出bB系宮統(tǒng)七聲,兩音組宮系統(tǒng)相差三全音。前五音列中可分為兩個重疊的(即前組末音為后組首音)三音組。后七音列中可劃分為三個重疊的三音組..這些三音組都是大二度加小三度的結構, 此音程關系,是我國常用五聲風格旋律進行的典型音調(diào)。體現(xiàn)了五聲性特點的同時,使各音組間具有統(tǒng)一的邏輯結構。見下圖:
1.2、均等分組
此序列若按前后各六音的均等分組,前六音組體現(xiàn)為E(A)宮系統(tǒng)雙重調(diào)性;后六音組顯示為bE(bB)宮系統(tǒng)雙重調(diào)性。此種均等分組方式都采用了5+1的結構。5即前六音組內(nèi)的前五音,它們是E宮系統(tǒng)五聲,1即偏音(A),放在六音組的最后一音;同理,后六音組的前五音是bE宮系統(tǒng)五聲,偏音(D)亦放在六音組的最后一音。
此曲中,序列音主要以大二度加小三度的結構呈現(xiàn)。若以序列的第一組三音列(#F #G B)作為動機原型,在音樂發(fā)展的過程中則用到了動機的以下變形:原型移位(O4:bB C bE、O5:B #C E)、逆行(R1:C A G、R6:F D C)、倒影(#F E #C)、倒影移位(R2:G B #C 、R3:A C D)等。序列動機及其變形的運用,加強了各部分的聯(lián)系,使得樂曲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2、旋律特點
序列的原型及各種移位、變形也構成了歌曲的旋律。此曲共4個樂句,每個樂句依次配以一種完整序列形式。分別是序列原型(O),序列原型的逆行進行(R),第三樂句是序列原型的倒影(I),結束句是序列原型的倒影逆行(RI)。序列音嚴格按照順序出現(xiàn),在第13小節(jié),序列的第二音和第三音的順序有一次顛倒。此次順序的交換,是為了更好的配合歌詞,以免倒詞的出現(xiàn)。因我國聲樂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漢字有其特殊音調(diào),若使用不當則會出現(xiàn)倒詞現(xiàn)象。涉江中,歌曲的第二段從第19小節(jié)開始,主要由序列原位的倒影,和倒影逆行構成。為了更好的配合歌詞,作曲家把序列的6—12音提高八度來呈現(xiàn),極好的配合了歌詞中的音調(diào)。作曲家充分考慮到了我國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使其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3、和聲與織體特點
3.1 和聲
序列本身也構成了歌曲的和聲。涉江主要采用了以下和聲形式。
3.1.1 二音和聲
大二度和聲是此曲的常用和聲。前奏及旋律的一開始,即采用此和聲表達了古詩的清淡、深遠意境。除大二度以外,隨著音樂的進行,小三度、純四度、純五度、三全音等音程也有運用,增加了音樂的動力和色彩。
3.1.2 三音及三音以上和聲
三音和聲在伴奏中較常見。但其結構并非傳統(tǒng)和聲中的大小三度關系疊置,而多以大二度加小三度及其轉為的結構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五聲性。歌曲中還出現(xiàn)了三次傳統(tǒng)結構和弦(#C E A;#D #G B;B #D #G),這三個和弦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調(diào)性,但由于其并沒有持續(xù)出現(xiàn)或者與前后和弦形成連接,在音樂進行過程在此種調(diào)性因素被抵消。
伴奏中還有四音和聲、五音和聲及九音和聲的運用。主要在第19—21小節(jié)。第19、20小節(jié)的五音和聲中,分別出現(xiàn)了兩個小二度、一個三全音和一個小二度、兩個三全音,和聲緊張度逐漸加強,21小節(jié)的九音和聲(#G #C #A #F B E A #D G)使歌曲和聲的緊張度達到最高,出現(xiàn)了六個小二度和三個三全音。而如此高緊張度和聲的使用,正貼合了詩人“長路漫浩浩”的感嘆。接下來的音樂中,高漲的情緒得到緩和。左手聲部的C—D以大九度形式呈現(xiàn),使二度的緊張感得到緩解,右手聲部的分解旋律進行更加舒緩了之前的緊張。結尾的二度和聲,與樂曲開始時的寧靜相呼應。
3.2 織體特點
歌曲的前奏采用縱橫法將序列的原型“O”逆行“R”完整的呈現(xiàn)一次,序列既是序列也是和聲。旋律進入后,其本身構成了序列的原型、逆行、倒影、倒影逆行的完整進行。從旋律與伴奏的整個織體來看,采用分割法完成了材料的分配。伴奏中主要運用了序列原型形式,僅在第8、9小節(jié)處采用原型的移位(O7),在第16—17小節(jié)處采用了序列原型與逆行的互插式變體。旋律與伴奏所使用的序列形式,在橫向上基本是一致的。歌詞一開始,二者的結合,就在縱向上形成完整序列。
涉江作為五聲性十二音的代表作,對其細致學習有助于深入了解十二音技法本身。同時,將更又便于我們?nèi)ダ斫馄渌迓曅允糇髌贰?/p>
參考文獻:
[1]鄭英烈 序列音樂寫作教程[M]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7年5月
[2]趙金虎 羅忠镕五聲性十二音序列結構與“均”控框架[J]黃鐘1993年第3期
[3]張友剛 十二音五聲調(diào)性序列探微—兼析我國當代藝術歌曲主題序列[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