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婧
張婧/沈陽音樂學院講師(遼寧沈陽110015)。
思維是語言的靈魂,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思維與語言二者密不可分。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與思維方式,也就造就了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思維模式集中體現(xiàn)在寫作中。英語寫作是考查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依據(jù),然而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容易將中式思維習慣帶到英文的寫作中,使英文作文中式化,這就是英漢思維差異所帶來的語言障礙問題[1]。本文通過對英漢思維方式差異的分析,探討兩者之間差異對英語寫作的影響,從而提出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
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人非常注重形式邏輯思維,對事物的抽象觀察能力較強,因而在思維方式上具有重視分析、理性及完備形式的鮮明特點。他們在進行英文寫作時通常會比較直接,習慣開門見山的表達方式,把要闡述的問題擺在文章的最前面,然后再去圍繞其展開論述[2]。然而中國人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用一種整體的思維模式,即通過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來加強對事物的理解認識,也可以說中國人的邏輯思維方式是以螺旋式繞圈發(fā)展的。因而中國人在英文寫作時更加注重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即用大量的筆墨及篇幅進行闡述及鋪墊,最后才提出自己的觀點。此外,中國人比較感性,對事物的主觀反應比較強烈,而忽視了對客觀事物的肯定,比較注重對事物的整體把握,強調(diào)整體的重要性;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他們更加注重理性的、邏輯性的思維模式,擅長將整體的事物分解成個體,然后進行仔細分析,結(jié)果是以個體為首。有位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西方人與東方人之間存在思想分歧,西方人重分析,細致入微,唯恐挖掘不盡、描述不同;東方人重含蓄、重暗示、重綜合、重歸納。
漢語屬于動態(tài)語言,因而對動詞的使用比較多,而英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屬于靜態(tài)語言,因而對動詞的使用比較少[3]。英語寫作中通常借用抽象的介詞及名詞等來表達動詞意義,比如“Learning to drive is an exquisite skill and requires hard efforts.”(學開車是要講究技能的,并且需要下苦功學習)。在英語中用名詞,在漢語中用動詞,比如“Teacher don’t let me in the door.”(老師不讓我進門),在英語中用介詞,在漢語中用動詞。然而學生在英語寫作時,往往習慣應用漢語的思維,使寫出來的文章中式化,比如“這道數(shù)學題太難,我不會做?!睂W生通常的表達方式為“This math’s problem is so difficult for me to do.”而不利用英語思維表達“This math’s problem is beyond me.”
在英語思維中,習慣性使用具體細膩性詞匯,而在漢語思維中偏好于使用整體概念模糊詞匯,比如學生使用“she said excitedly,confusedly”這樣的句子多于使用“she exclaimed,she whispered”,使句子成分復雜。中國人比較感性,注重以情動人,喜歡用修飾詞語加強語氣,而西方人比較理性,注重以理服人,對修飾詞的使用比較慎重[4]。此外,中國人在語言表達時強調(diào)對稱感,語義重疊詞使用得比較頻繁,比如生活美滿幸福、工作順心如意等,但在英文寫作中,若按字面進行翻譯就會顯得啰唆復雜,給人以畫蛇添足的印象。
英語重邏輯分析,對句子之間的連接形式非常講究,其擁有顯性的、多樣的關(guān)聯(lián)照應手段;而漢語作為綜合型的感性語言,對句子之間的語法關(guān)系不太重視,其更講究的是語義是否合適,因而其擁有隱性的關(guān)聯(lián)照應手段。也就是說,英語通常需要關(guān)聯(lián)詞將兩個句子串聯(lián)起來,而漢語不用,比如“雖然他逃走了,但他家人還在”,在英語翻譯時必須在兩句之間使用一個連接詞,譯成“He ran away,while his family was still here.”中國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往往會受漢語思維習慣的影響,而忽視了對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使用,使整個句子給人一種不流暢的感覺。西方人比較注重理性思維,寫作中語言使用比較客觀、公正,通常采用被動句子結(jié)構(gòu);而中國人講究感性思考,事事以人為主體,語言使用上就比較主觀,通常采用主動句子結(jié)構(gòu),比如學生喜歡用“I believe,I think,we consider”等句式,而很少使用 “It is inferred that,It is considered that”等。此外,英語的時態(tài)表達形式比較豐富,比如現(xiàn)在進行時、一般進行時、過去進行時、將來進行時、將來完成時等等,而漢語時態(tài)的表達形式比較單一,這就使得學生在英語寫作時錯用時態(tài),使整篇文章的時間定位出現(xiàn)紕漏。
第一,文章的開頭。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比較直接,強調(diào)的是理性的判斷及見解,因而文章采取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點題,觀點明切,態(tài)度清晰,而中國人認為萬事萬物之間皆存在相關(guān)性,因而文章往往從相關(guān)問題進行展開,陳述鋪墊過程委婉含蓄[5]。這就使得學生在英語寫作時,中式思維占據(jù)主體,從事物的外圍進行論述,在大量的篇幅鋪墊后才對主題觀點進行介紹,使文章顯得頭重腳輕,主題不突出。
第二,文章的連貫性。西方人重視邏輯分析,提出自己的中心思想后,就會緊緊圍繞中心思想進行層層論證,比如在論述“垃圾分類處理,共建美麗家園”這一主題時,作者首先提出論點“所有的垃圾都應該進行分類處理,且勢在必行”,其后對垃圾分類處理的好處進行大篇幅介紹,整篇文章的脈絡十分清晰。而中國人受感性思維的影響,通常會先論述主題產(chǎn)生的背景及意義,然后反復從外圍對主題進行論證而不是直接點明主題,使閱讀者不知所云。因此,在英語寫作中應改變這種螺旋式的漢語思維習慣,采用直線式的思維習慣來構(gòu)建文章的體系。
綜上所述,英漢思維方式的差異對學生的英語寫作具有很大影響,如果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不能擺脫中式思維的影響,那么英語文章的整體脈絡就會出現(xiàn),文章的中心思想不突出、整體結(jié)構(gòu)松散、用詞不準甚至錯誤等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中,應注重西式思維內(nèi)容的引入,使學生意識到兩種思維方式的差異,并將西式思維運用到寫作中,形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
[1]郭鵬越.英漢思維差異對中國學生英語寫作的影響[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3):185-186,195.
[2]徐溥娟.淺談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英語寫作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2):29.
[3]陳順舟.英漢思維方式差異對英語寫作的影響[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02):88-89.
[4]于秀娟.英漢思維模式的差異對英語寫作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1.
[5]王瑛.淺析英漢思維差異對英語寫作的影響[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