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帆
摘 要: 歷來《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讀教學(xué)大多從“悲”字著眼,將其賞析成頹廢悲啼之曲,而忽略蘊(yùn)含其中的絲絲暖意?!豆识嫉那铩蜂秩镜谋眹锏木辰绱_實悲涼,但從精巧獨特的藝術(shù)構(gòu)思、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及作家對人生的豐富感受出發(fā),能品味出作者濃濃的愉悅眷戀之情。由此感悟作家因悲而愛、因愛而喜的情感變化流程及蘊(yùn)含的閑適、悲涼、眷戀、喜悅等多重韻味。
關(guān)鍵詞: 故都的秋 文本解讀 悲喜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篇目之一,作為寫景狀物單元的一篇文章,承擔(dān)著讓學(xué)生感悟其藝術(shù)構(gòu)思、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及作家對自然人生的豐富感受和深刻思考,從而進(jìn)入審美境界的教學(xué)目標(biāo)。但是,歷來中學(xué)語文教師對《故都的秋》的文本解讀著重于“悲”的分析,而忽略蘊(yùn)含其中“喜”的情懷。故本文在把握作者因悲而愛、因愛而喜的情感流程的基礎(chǔ)上,探討《故都的秋》境之悲與情之喜情感的多重韻味。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悲
正如郁達(dá)夫先生在文中提及的,秋天“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yuǎn)、嚴(yán)厲、蕭索的感觸來”。不管是中國文人還是外國詩人,亦或牢獄里的囚犯都有相同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意緒。不需要教師苦口婆心地給學(xué)生強(qiáng)調(diào)作者“寂寞、惆悵”的心境,學(xué)生“走馬觀花”地瀏覽也能抓住“清、靜與悲涼”這幾個字眼。然而,北國之秋究竟悲涼在哪里?
(一)題眼之悲
從題目出發(fā),文章通篇都是寫北國之秋,可是題目為何使用“故都”二字?首先要從“故都”的含義琢磨?!肮识肌倍忠鉃檫^去的國都?!肮识肌倍挚値в袣v史變遷之感,多少傷感、多少滄桑、多少無奈躍然紙上,那是被遺棄的國都,那是被遺忘的國都,如此凄涼給北國之秋增添些許涼意。此外再聯(lián)系作家顛沛流離的命運,使全文縈繞著悲涼的基調(diào)。“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表面波瀾不驚,但深深感慨皆蘊(yùn)含其中。十余年來,多少日日夜夜的魂牽夢縈,當(dāng)作家混混沌沌地輾轉(zhuǎn)在南方之時,時刻心念能讓自己一晌貪歡的北國之秋。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總在我的腦海里回蕩。十余年來,每到秋季,在溫潤的南方卻看不飽秋,嘗不透秋深深的無奈,這是怎樣的惆悵與悲涼?
(二)意象之悲
緊隨作者筆觸,我們能捕捉“破屋”、“破壁腰”、“槐樹”、“秋蟬”、“秋雨”等冰冷的意象。在北國的秋天,找一處破屋靜坐,數(shù)槐樹葉地下漏下的日光,把玩破壁腰中的牽?;?,能聽到秋蟬衰弱的殘聲,以動襯靜,故都的秋是多么清、靜。此情此景,沒有喧囂的馬車,沒有來往匆匆的行人,只聽見衰弱的鳴蟬,息列索落的秋雨聲,平仄相間的人語聲,凄清又惆悵,哀怨又悲涼,讓人怎不悲寂寥,怎不淚滿裳?故“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悲,悲在古今中外共通的感傷愁緒、悲在故都被遺忘被遺棄的無奈、悲在感同身受的流離之苦、悲在思念卻不得見的魂牽夢縈之痛、悲在作家筆下悲涼意象的抒懷。
仔細(xì)品味,會發(fā)現(xiàn)郁達(dá)夫筆下《故都的秋》讓我們感到的悲涼之氣并非那么濃烈。感傷的同時總有絲絲暖意縈上心頭,消解濃濃的悲涼之感,此是為何?作者筆下描繪的北國之秋客觀之景的確悲涼,但在融入作者喜愛的主觀情緒之后,便呈現(xiàn)出一種“我言秋日勝春朝”之喜,由此淡化孤獨之秋的悲涼感。
二、“我言秋日勝春朝”之喜
《故都的秋》與眾不同之處便在沒有僅停留在言秋之悲,而在品味悲涼之感后,捕捉到絲絲暖意以消解哀愁。北國之秋不全然是清冷悲涼的,也有她的美麗與溫暖。此外,從作家精巧獨特的藝術(shù)構(gòu)思,優(yōu)美雋永的語言,以及作家對自然人生的豐富感受和深刻思考出發(fā),又能體悟出作者“我言秋日勝春朝”濃濃的眷戀喜愛之情。
(一)相見之喜
“我言秋日勝春朝”之喜則是久別重逢一解相思之喜。上文所論“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帶給我無盡感傷與無奈的同時,深入體驗?zāi)芷烦鲎骷遗c北平之秋久別重逢的無限欣喜之感。十余年未見,思念終于可見的激動心情隱含其中,夢里思念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與眼前雖然頹敗卻別有一番情韻的破屋相對照,虛虛實實,如影如夢,而美夢終于成真。只要身在北國,再頹敗的破屋也有北國的味道,也能滿足我對北國之秋的寄托與思念。因為北國之秋的悲涼,所以作家癡迷地愛著她,愛她的滄桑、濃烈與厚重。
(二)閑適之悅
“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xì)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ǎǔ瘶s)的藍(lán)朵,自然而然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細(xì)讀之,會發(fā)現(xiàn)全文的基調(diào)并不是濃烈悲涼、急切焦躁的,而是一種悠閑、迂緩、輕松、享受的調(diào)子,且這種調(diào)子貫穿全文。靜坐頹院里,泡一壺茶,細(xì)數(shù)漏下的日光,把玩破壁腰上的牽?;?,這是何等清閑和心靈自由?且閑適之中透出作家享受的愉悅感受。作家賞槐花的畫面更能體現(xiàn)這一情懷。
“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xì)、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xì)膩,又覺得清閑”。在北國之秋的早晨,作家被槐花所吸引,調(diào)動了視覺、聽覺、觸覺等全部感官感受槐花落地?zé)o聲,踩之輕柔,掃之徒留絲紋,全身心陶醉在槐花帶來的清幽又細(xì)膩的喜悅里。讀者為之深深震撼,作家是如此閑適自由,如此懂秋懂生活,讓心靈在北國之秋中休憩。
再到后文作家聽蟬鳴、賞秋雨、聽人語、傷秋詩,都蘊(yùn)含著濃濃閑適之感,滲透出作家心滿意足的愉悅之情。
(三)夸弄之喜
“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濃濃喜愛之情表現(xiàn)在將北國之秋的景、人、語、情如數(shù)家珍般娓娓道來,甚至有夸弄之色。積極且充滿愛戀之情,細(xì)數(shù)院落的清幽閑適,槐花的輕柔細(xì)膩,秋雨的奇譎有味,人語的平仄緩慢悠閑等北國之秋的好風(fēng)光,滲透出作家真摯的喜悅之情。
此外,作家采用“西洋工筆畫”的手法,色彩斑斕、形態(tài)濃密地描繪北國之秋的好風(fēng)光,透出青春的韻律,基調(diào)是積極的?!霸诨页脸恋奶斓紫?,忽而來一陣涼風(fēng),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閑人”。先用粗線條勾勒出灰蒙蒙的天空,再用涼風(fēng)、細(xì)雨加以點綴,著色暈染出天空顏色,色彩多變,且有層次地刻畫出秋雨的奇、秋雨的有味。
作家為了強(qiáng)調(diào)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不惜借貶斥南方的秋天表達(dá)對北國之秋的深深眷戀之情。且文章最后“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設(shè)誓顯情,直抒胸臆,明確表示對故都的秋的熱愛與贊美。因為愛得真摯、愛得熱烈,所以當(dāng)作家身處故都之秋時,其喜悅和滿足是溢于言表的。
三、境之悲、情之喜的完美融合
《故都的秋》的情感蘊(yùn)含不僅有“自古逢秋悲寂寥”之悲,還有“我言秋日勝春朝”之喜。但是北國之秋強(qiáng)烈的悲與喜并不是冰冷殘忍地割裂開來的,而是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共存,以致達(dá)到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和諧狀態(tài)。
(一)悲中有喜
“秋蟬的衰弱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初讀之,廣闊的故都被衰弱的秋蟬殘聲所籠罩,深深的落寞孤單悲涼之情直涌心頭。但細(xì)讀我們又能品出另一番滋味,廣闊的故都正因為有這些分布廣泛而縱情歡奏的秋蟬,北國之秋才擁有清、靜、悲涼的韻味,北國之秋才擁有南方之秋無法匹敵的濃烈“秋味”。這也是作者如此鐘愛北國之秋的原因。在故都之秋的悲涼意境中,洋溢著作家對北國之秋濃濃的熱愛眷戀贊美之情。
(二)喜中有悲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而在這句話中,我們能明顯感受到一股閑適快活,作者在北國的院落里全身心放松享受北國之秋帶來的愉悅之感,那是久別重逢陌生又熟悉的眷戀,那是在閑散享受中擺脫煩惱的自由閑適。但喜之后,淡淡的悲傷從中而來,雖說作家是閑適、超脫、享自由,但是孤單寂寞悲涼之感也會涌上心頭,由此引發(fā)物是人非、壯志未酬、人生苦短等一系列哀愁。在喜悅的情境中悲從中來,不可斷絕,給讀者帶來富有層次性的閱讀體驗。
綜上,《故都之秋》的喜與悲并非直接面對面沖突,而是二者互相融合、互相共存,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北國之秋的意境本消沉悲涼,但作家對北國之秋濃濃的眷戀熱愛之情,沖淡消解了北國之秋悲涼蕭瑟之感,境之悲與情之喜完美融合,達(dá)到了一種悲喜和諧的狀態(tài)。作家內(nèi)心激動喜悅而沉醉,但在語言呈現(xiàn)上卻表現(xiàn)得波瀾不驚、樸實平靜。故作家筆下的深刻內(nèi)涵和情韻需要教師為之反復(fù)涵泳,品其中因悲而愛、因愛而喜的情感流程,提高文本解讀能力。
參考文獻(xiàn):
[1]高冰峰.《故都的秋》解讀綜述及教法舉隅[J].中學(xué)語文教學(xué),2013(06).
[2]楊文靜,李娜,劉俊青.心閑氣靜看榮枯涵詠默吟話深情——淺析《故都的秋》的沉郁之美[J].重慶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24).
[3]肖慧.《故都的秋》的審美價值[J].南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