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艷
摘 ? ?要: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將基于課堂互動理論及其在英語教學法中的發(fā)展趨勢,分析制約高中英語教學中課堂互動實施的因素,進而提出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策略。
關鍵詞: 課堂互動 ? ?高中英語 ? ?課堂教學 ? ?策略研究
一、課堂互動
美國社會學家米德最早將互動概念定義為一種基于符號和語言的相互作用過程。互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課堂互動是狹義的互動,指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過程。
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課堂互動類型進行了研究,其中吳康寧等人(1997)根據互動主體的不同,對課堂互動類型提出了兩種分類:其一是師組互動、師班互動、師個互動;其二是相互磋商型、控制—反控制型和控制—服從型。教育實踐證明,該課堂互動類型比較適合目前的高中英語課堂。
二、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現狀
近年來,我國研究學者對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現狀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我國高中英語課堂互動形式存在單向化和單一化的傾向。首先,我國目前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仍然以教師向全體學生灌輸為主,教學過程明顯呈現單向化傾向。其次,在我國高中英語課堂互動形式中,與師生互動相比,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幾乎沒有。
這種單向化和單一化的課堂互動形式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不利于培養(yǎng)高中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以至于課堂互動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制約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因素
1.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
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在課堂上,教師主宰一切,學生只是被機械灌輸的對象,教師在課前很少設計師生之間互動的話題,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拿出足夠的時間進行師生間或生生間的互動,如教師不能巧妙地運用提問技巧及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與學生交流,也沒有形成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及時評價的意識。這樣的課堂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過于重視教師的作用,不利于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
2.應試教育的困擾。
機械的應試教育制約了高中英語教學中課堂互動的實施。在高考這根指揮棒的影響下,高中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是應付高考,而不是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同時由于應試教育的導向作用,高中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英語題海戰(zhàn)術上,學校的課堂教學只能圍繞考試轉,因此不考的東西在課堂上就不予重視。比如高考不考口語,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就會輕視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也自然不會在互動教學方面下工夫。
3.大班制教學的存在。
制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互動實施的因素包括大班制教學這一因素。近年來,隨著高中的擴招,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一般要在60到70人。這種大班制教學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及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過于輕視;教學中,由于教師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極易造成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兩極化,致使學生最終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四、有效的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策略
1.適應新課程改革,轉變教學觀念。
高中英語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理念倡導高中英語教師需依據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設計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多提供生生間互動交流的機會,以及學生個體充分展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的情感需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輕松的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
2.注重對高中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最終目的是通過教與學的互動,使學生具備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即通過英語實現交流及學習的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輕松、自由、平等的氛圍,采用同桌互查、小組合作、自由發(fā)言等形式進行課堂互動,這樣便可引導學生用英語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發(fā)展英語思維的習慣,從而達到學生英語學習的最佳效果。
3.改變大班教學的課堂交際形式。
根據我國大班教學現狀,高中英語教師更應注重采用多種多樣的課堂互動形式,充當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設者、指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教師在課前要創(chuàng)設適宜的語言情境與學生互動,設計巧妙地提問以引起學生對話題的興趣。在課堂中,教師應使用各種教學技巧來調節(jié)課堂氣氛,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用英語交流與溝通。教師應把師生共同活動的教學方法與學生間互動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進行課堂活動,以達到多維互動的教學效果。
4.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發(fā)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性作用,對改變高中英語教學現狀具有重要作用。在課堂互動教學中,學生應以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身份參與課堂互動。同時通過組際交流,可使全體學生置身于學習英語的語言情境中,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這樣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五、結語
課堂教學實際上是一種主體間的互動交往活動。高中英語教師應基于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互動交際形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2]吳康寧.課堂教學中的社會互動[J].教育評論,1994,(2):37-4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鄒燕.英語教學中互動與溝通模式的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2001,(1).
[5]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6]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