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紅
摘要:“減負增效”是當前新形勢下的教育任務,這種新的要求正成為推動教育改革向縱深方向發(fā)展的原動力。從學科角度探討“減負增效”的實施策略,全面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效率 減負增效
一直以來,“減負增效”是教學中所面臨的較為復雜的議題,既要減負但同時又要增效,這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實踐中往往又把握不住分寸。那什么是“減負增效”呢?我認為減負增效中的“減負”并不等于教學內容的減少,也不等于學習時間的減少。“減負”不單純是學生課業(yè)負擔數(shù)量上的減少,更重要的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漸進而深刻的革新,是教育觀念的變革。否則,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今天可能被減下來了,但在明天卻又可能以另外一種方式附加上去。教學減“負”不減“質”,在“減負”的同時又要“保質增效”,這才是真正的“減負增效”!我想,這一觀念的出現(xiàn)其實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我們該怎么來落實“減負增效”呢?
一、在課堂上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
主體參與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意愿的關鍵所在,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是越俎代庖,重師者傳授,輕學者參與,致使學生的時間與精力大量浪費,學習動機受挫。蘭·達本教授認為:教學可以看成是提供特定的情境來培養(yǎng)兒童的一種措施。學習是學習者自身內部發(fā)生的過程,他越是投入,就越具有動力,也就越能順利完成這一過程。如果在課堂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機械訓練,學生被動學習。那么學生就缺少閱讀實踐,缺少朗讀感悟。這種單一的教學過程模式,顯得枯燥乏味,費時多效果差。
例如,《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這一課,課文講的是小紅馬和小駱駝的一次對話,小紅馬只看外表,嫌棄小駱駝的大腳掌、駝峰和兩層睫毛。小駱駝很傷心,回家向媽媽訴苦,媽媽獨具匠心,帶小駱駝到沙漠走一趟,通過實踐讓小駱駝知道了自己的睫毛、駝峰和腳掌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而發(fā)出“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的感嘆。課上,我設計了一個拓展環(huán)節(jié),問學生:“沙漠旅行結束后,小駱駝又來到河邊照鏡子,再次遇見了小紅馬,它們之間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對話呢?”學生給出的答案并不一致,但是他們都能朝著夸駱駝身上的三件寶的方向去回答。對于孩子們的不同回答,我不作正誤的判斷,言之有理即可。正是因為如此,孩子們在開放活潑的課堂氛圍中,獲得了自我的體驗。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除此之外,針對所教班級學生喜愛表演的特點,我還在課內、課外設計了一些活動,讓他們一展所長。例如,學習《三袋麥子》這一課時,課上完后,我就留時間讓學生演課本劇,憨厚可愛、廚藝精湛的小豬;善于計劃、有安排的小牛;聰明能干的小猴以及和藹可親的土地爺爺四個角色都在學生精彩紛呈的表演中栩栩如生,班級氣氛活躍,所有學生都沉浸課本劇的演繹中,真是其樂融融!
二、在課堂上教師要實施差異教學
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承認學生在個性與才能上的差異,主張根據(jù)學生的個性與特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注重補偏救弊,促進學生的正常發(fā)展。每個班級中學生的基礎、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果按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作業(yè)布置,那么對于能力強的學生來說思維難以拓寬,自主性難以得到發(fā)揮;而能力弱的學生學習可能變得越來越吃力,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三、在課堂上要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
“減負增效”在作業(yè)上的體現(xiàn)并不是簡單的少留作業(yè)。作業(yè)是“減負”的一方面,同時也是“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1.精心設計,事半功倍
要減負,就必須讓孩子從成堆的作業(yè)中解放出來,就要求教師要精選習題,精心琢磨,作業(yè)要適量,難易度要適當。量過多或難度過高都會直接影響學生及時認真地完成。自編自擬也必不可少,這樣的習題目的性更強,減負增效更明顯。作業(yè)設計應成為備課中的重要內容,提高作業(yè)設計的含金量,加強針對性,體現(xiàn)靈活性,提倡“分層作業(yè)”“自主作業(yè)”,設計“作業(yè)超市”或“作業(yè)套餐”,供學生選擇倡導教師分層布置作業(yè),根據(jù)部分學生學習情況免做部分作業(yè)。推行“計時”作業(yè),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注明中等程度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時間,以此嚴格控制學生的作業(yè)量,提高學生完成書面作業(yè)的效率。
2.當堂作業(yè),有效指導
課后做作業(yè),學生雖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學生是抄抄了事。教師批改后不能所饋到真實信息,學生也沒有起到鞏固練習作用,課后作業(yè)成了一道虛設的工程,費時費力無效果,且形成惡性循環(huán),逃學、厭學者應運而生?,F(xiàn)在為了真正地能反饋到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程度,同時為了真正地減負增效,教師可以盡量留一些課堂時間(一般5~10分鐘)給學生用來完成作業(yè)。教師同時巡視、察看學生當堂的作業(yè)情況,獲得正確反饋并可及時糾正、指導學生錯誤的認識,學生也會最大限度的自己開動腦筋考慮問題,獨立完成作業(yè),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課堂上作業(yè)后,課外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能力,讓學生沒有那種課業(yè)負擔的心理,反到有一種意有未盡的感覺,激發(fā)他們再學習,再探索的興趣和熱情。
3.批改輔導,示范激勵
教師的批改也間接影響學生及時認真地完成作業(yè)。教師的批改一定要做到及時,決不能拖拉,以獲得及時信息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批改一定要認真,這將對學生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作業(yè)評價體現(xiàn)人文關懷,既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要關注學生情感與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這樣學生會十分喜歡看自己的作業(yè),有再做作業(yè)的愿望。另外,教師的工作應分課堂和課外兩部分。課堂以授課為主,課外以指導為主。課堂面向全體學生,課外面向部分學生,做好提優(yōu)補差。對差生多鼓勵、少批評,多輔導,不放任,做到對學生的學情心中有數(shù),從而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幫助學生提高。教師可以每人準備一本“錯題記錄本”,記錄學生作業(yè)與練習中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根據(jù)班級情況將這些題目定期(一般不超過一個月)進行練習。
總之,我們要學習借鑒先進典型,結合所教學生的特點,不斷改進現(xiàn)有教學模式,狠抓課堂教學中的單位時間效率,合理設計作業(yè),優(yōu)化評價機制,真正做到“減負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