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錦斌
[摘 要]
任務型閱讀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在任務的主導下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培養(yǎng)學生在任務的履行中,通過參與、體驗、合作、探究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在江蘇省初中英語教學觀摩活動中,陳丹老師執(zhí)教的《譯林版牛津英語》7B Unit6 Reading,從任務前、任務中和任務后三個方面對該教學途徑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實踐進行了探析,希望能對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所裨益。
[關(guān)鍵詞]
“任務型”閱讀教學;“預測”圖文;“品讀”文本;“交流”體悟
閱讀教學是教師借助于文本培養(yǎng)學生“預測與梳理”的能力,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并最終形成“審美與運用”的能力。但現(xiàn)實中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很多時候,教師們?yōu)榱耸r省力,應對考試,常刪繁就簡,直奔知識點,其基本流程為詞匯深挖——難句解碼——內(nèi)容問答——練習一查。于是,學生在教師對文本的肢解中被“一課完啦”,至于學生自主地對文本的“讀”“品”“悟”就成了永遠無法企及的夢中花。因此,探究一種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提升學生的真正英語閱讀水平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倡導的“任務型”閱讀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在任務的主導下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任務的履行中,通過參與、體驗、合作、探究提高‘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因此,該教學方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筆者是在對該教學途徑理論研究的基礎(chǔ)上,以省初中英語教學觀摩活動中來自于泰州的陳丹老師的《譯林版牛津英語》7B Unit6 Reading教學為例,從任務前、任務中、任務后三個方面對該教學途徑進行的一次實踐探析,希望能對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所裨益。
一、任務前——“預測”圖文,培養(yǎng)學生梳理信息的能力
【預測任務】請根據(jù)以下圖片,預測“Whats the story about?”
A. Alice fell down the rabbit hole.
B. Alice met the rabbit in the hole.
【設(shè)計意圖】將上面圖片按Alice→rabbit→hole→key;doors→garden的順序先圖片、后文字,逐幅呈現(xiàn),讓孩子們能者說完句,弱者說片語,看圖抒見,匯集信息。然后,等所有圖片呈現(xiàn)完畢,再讓學生預測6幅圖片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通過信息梳理,明晰本故事三大關(guān)鍵詞who、where和what之間的邏輯上的淵源。接著,讓學生打開書本,瀏覽文章首段和結(jié)尾來完成上述預測選擇題,并印證各自所測。這樣的設(shè)計,既“激活了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與技能”,也“激發(fā)了學生實施任務的興趣”,讓學生就“完成任務所需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文化意識”等方面進行了準備,使學生真正“成為主動學習者和任務的主動實施者”。
二、任務中——“品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交流信息的能力
在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中,本環(huán)節(jié)是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用略讀、尋讀、精讀、聽讀等各種“品讀”方式,引導學生充分剖析文本,全面理解文章內(nèi)涵,在有重點地提取關(guān)鍵語言知識的基礎(chǔ)上,提升學生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捌纷x”流程大體如下。
(一)Scanning(尋讀)
Find out the right place for each picture and put them in the right order.(順序)
(二)Close-reading(研讀)
Read Para 1~2 in 30 seconds.
Test one: Who did these, Alice or Mr. Rabbit?
passed by sat by the river heard a sound took a watch looked at the time looked up
Read Para 3 in 30 seconds.
Test Two:Finding differences.(圈出不同之處)
Read Para 4~5 in 30 seconds.
Test Three: Finding problems.
Did Alice have any problems in the hall? Try to find some problems.
(三)Appreciation(鑒賞)
【設(shè)計意圖】閱讀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文本多層次不斷交流、對話、剖析的過程,對話的基礎(chǔ)就是學生對文章的品讀。本環(huán)節(jié)陳老師共設(shè)置了3個品讀環(huán)節(jié),即scanning(尋讀)、close-reading(研讀)、appreciation(鑒賞)。
Scanning部分,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然后根據(jù)故事梗概將圖片排序。這么安排,旨在將靜止的文本語言轉(zhuǎn)化為流動的圖片符號,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Close-reading部分,首先要求學生根據(jù)故事內(nèi)在的邏輯并結(jié)合Scanning部分排好序的圖片提示,將文本分成3個部分,即Para1~2(By the river)、Para3(In the field)、Para4~5(In the hall),然后要求學生分別花30秒的時間品讀各部分內(nèi)容,完成3個對應的小測試。通過“三步”品讀,能有效提升學生解析文本、把握主旨的能力。
Appreciation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基礎(chǔ)上安排的一個審美體驗,讓學生從用詞、韻律、句式和意境4個方面體會世界名著的文學魅力。這也是為任務后的品悟交流和寫的輸出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總之,“品讀”還給學生一個“個性化讀者”的身份,這樣的閱讀才是學生真正“自由的夢”,才能使得整個課堂交流溢滿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任務后——“交流”體悟,提升學生審美與運用的能力
閱讀教學的終極目的不只是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學會綜合運用于實際,而且也幫助學生感悟作品,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情趣。因此,任務型閱讀教學的讀后環(huán)節(jié)的交流體悟?qū)τ谔嵘龑W生的審美與運用能力尤為重要。本課時的體悟任務,陳老師便設(shè)計了兩個交流活動。
(1)What do you think of Alice?
curious ['kju?ri?s] 好奇的;careful; brave [breiv] 勇敢的;clever; friendly ...
I think Alice was... because she ...
(2)To be a great writer.
If you were the writer,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to Alice? (2~6句話)
Th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shè)計意圖】
語言是用來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閱讀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所表達的具體內(nèi)容,還要體悟蘊含在文字中的感情。上述體悟任務一,感悟人物,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情趣極為必要。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也明確規(guī)定:“基礎(chǔ)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币虼耍w悟任務二,拓展式寫作訓練,能有效幫助學生內(nèi)化文本知識,放飛想象翅膀,迸發(fā)思維靈光。
實踐證明,任務型閱讀教學是一種強調(diào)在“干”與“用”中幫助學生從文字中提煉信息、攝取知識、豐富認識、達成預期“運用語言完成任務”的有效教學路徑。本文中與任務前、中、后對應的“預測、品讀、交流”只是特定文本的特殊安排,不是普適之徑,具體如何安排“任務導學”才能實現(xiàn)“高效閱讀”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課堂的香氣滿園還是來自于教學個性。
[參 考 文 獻]
[1]高秀.對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的反思[J].考試周刊,2012(22).
[2]嚴萍.任務型閱讀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J].文理導航(下旬),2014(12).
[3]張愛華.牛津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策略談[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9).
[4]馮朱芳.突出任務引導,指導閱讀探知——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之探析[J].考試周刊,2014(34).
(責任編輯:符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