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閱讀”實踐研究
河南 劉麗麗
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正在受到悄然進入語文課堂教學。筆者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對群文閱讀的具體實施也有了一些膚淺的認識。以下就從群文閱讀的定義,確定議題,選定文本,課堂結構的確定,教師精、巧地指點幾個方面略作分析。
群文閱讀具體實踐認識
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推進學生閱讀的有效教學方式,近幾年來呈“星火燎原”之勢。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開始嘗試群文閱讀教學,在全國各地不同的教學課堂散發(fā)著別樣的芳香,并悄然推進語文課堂發(fā)生變革。我對群文閱讀也予以關注、學習和實踐。對群文閱讀的具體實施有了自己一些膚淺的想法。
在全國第七屆閱讀教學觀摩會的主題演講中,臺灣小語會前理事長趙鏡中先生最早提出“群文閱讀”這個理念。他描述臺灣新課程改革后閱讀教學的其中一種變化:“……學生的閱讀量開始增加,雖然教師還是習慣于單篇課文的教學,但隨著統(tǒng)整課程的概念推廣,教師也開始嘗試群文的閱讀教學活動,結合教材及課外讀物,針對相同的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這句話定位了群文閱讀的顯性元素,即“議題”、“多文本”。
我個人認為,群文閱讀教學即選定一個與教材結合且又讓學生關心、感興趣的議題,根據所要達成的目標,選擇一組有意義的文本,進行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合作、討論分享中形成對某個概念的較全面的認知,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在嘗試群文閱讀教學的初期,可以采用“依據選文確定議題”。究其原因,其實是“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感覺這篇文章的有些方面很有意思,而且和以前看過的一些文章有相似之處,此時就可以依據這篇文章中找出一個議題,然后再尋找其他文章”。但是作為全面嘗試群文閱讀教學的話,這種做法就是不可取的,因為這種選議題的方法隨意性太強。而“依據議題確定選文”則會更多考慮“我要傳遞給學生的是什么”,比較容易系列化、目的化。對于立志群文閱讀研究的教師來說,我建議多“依據議題確定選文”,少一些“依據選文確定議題”。
“議題”的選擇與確定是群文閱讀教學有別于常規(guī)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議題是可議論的話題,呈現給學生的“議題”不能出現傾向性的觀點指向,而應該讓學生在正反或多角度都有話可說,都可以到參與到話題的探討中。因此,在“議題”的確定上,盡可能開放,涉及的面要廣、大一些。
議題,可以是文本內容主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也可以是言語表達、文體形式、語文知識方面的,也可是閱讀力、思維力培養(yǎng)及其方式方法認知與訓練方面相關的。但是,不管確定哪方面的議題,都要注意與學生、與文本的適時性與貼切性,才具有符合教學實際的價值,也才能獲得有益的教學成效。閱讀文本的篩選是既必要又艱辛的準備工作。它既要求選文的某方面內容具有符合議題的鮮明特色,具備共性特征,又最好能多層次、多側面、多形式地反映相關議題的不同審視角度和欣賞特色。所以,篩選的閱讀文本一定要精準、多樣,以便學生能獲得明確的共同認知和多樣的獨特感受。
例如:四川省關月老師執(zhí)教的八年級課例《說話之道》。教學目標:通過研讀選文,探究言說中的智慧。群文篇目:《晏子使楚》《觸龍說趙太后》《舌戰(zhàn)群儒》。重慶市優(yōu)秀教師劉瑋執(zhí)教的七年級課例《不一樣的青春》。教學目標:以文解文的閱讀方法。多維度地認知青春地度過方式。群文篇目:《熊孩子“拆”出3D打印機》《請求支援》《閨女,你不是周冬雨》《想想十年后的自己》《青年》。
群文閱讀實踐活動的設置安排是實施教學的重要內容??傮w上看,有學生自主閱讀與師生共議兩方面的活動。它們的共同要求是圍繞本次閱讀議題,著重對所選的文本重點內容進行充分的讀議實踐。不同的是:“自讀”側重于自我感知、形成見解,要求自由閱讀、獨立思考;“共議”側重于共同交流、達成共識,要求相互借鑒、提升認知。所以,教學活動的具體設置,首先要充分安排學生的讀議實踐,使之在充分實踐的過程中,深入感受體驗,形成獨特的個人見解,以便通過交流比較,提升認知,達成共識;再者,要遵循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階段性水平,認知思維的特點、規(guī)律與習慣,以及閱讀文本和閱讀議題的特色與難易等,切事適時、恰當精巧地設置與安排各項具體活動。具體活動的安排可以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但一定要切合活動的性質特點,在恰當、精巧上下工夫。
群文閱讀中,精致、巧妙的讀議指點十分重要。閱讀教學導引、點撥的時機與方法,大致為讀議前切實地激發(fā)讀議情趣、導引學習指向、提醒方法運用、指點關注重點等;讀議中針對學情恰當地調整學生思緒、指點理解疑難、點撥認知偏頗、引領思維深度等;讀議后適當地引導認識整理、提示共識提煉、指導知識積累、導航拓展方向等。各時段各方面的導引與點撥均可視情況與時機靈活運用,但一定要注意精到、巧妙,視需求與可接受性而為,才能不致喧賓奪主地影響學生的自主實踐,起到良好的效果。
群文閱讀教學就是這樣,雖然有著諸多的不確定,甚至還有著教學效果等的不確定,但是如果我們繼續(xù)認真審視,逐步修正,相信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可以逐步進入到我們的實際教學現場,悄然變革我們的語文傳統(tǒng)教學。
[1]李菁.提高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作文教學研究.2009(05).
[2]姚婷.“群文閱讀”——有效的閱讀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2013(36).
(作者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十八中學)
劉麗麗(1981.1—)教育碩士,語文中教一級,方向:語文教育,單位: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