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蕾
【摘要】做好高中英語和高職英語的銜接能有效推動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實現(xiàn)高職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筆者從教材內(nèi)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這幾個方面指出了高中和高職英語教學的差異,又從四個方面提出了銜接策略。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 ; 高職英語 ; 銜接 ;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H3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90-02
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為高職英語奠定了基礎(chǔ),高職英語教學則在此基礎(chǔ)上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英語水平,達到使用英語來進行交際的目的,這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完整銜接,也是兩個不同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如果過渡不好,將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作為高職英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高中英語和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的重要性,做好這一工作。筆者真切感受到了教學銜接在高職英語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一、高中與高職英語教學銜接所存在的問題
1.高職英語教材對于基礎(chǔ)性的知識銜接不夠
高中英語教材更加側(cè)重于對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高職英語教材側(cè)重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更重視職業(yè)性。高職高專的學生在中學的底子很薄,基礎(chǔ)差,甚至在單詞的讀寫上都存在很大困難,而目前的高職英語教材對基礎(chǔ)性的知識,例如詞匯、基本語法等沒有與高中英語有一個合理的銜接,學生的實際基礎(chǔ)與職業(yè)性和實用性的目標相差甚遠。根據(jù)“公共英語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高職高專學生目前正使用的教材在實用性、適用性、趣味性上還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具有高職高專院校教育特色的公共英語教材建設(shè)明顯滯后[1]。
2.高中與高職英語教學目標差異巨大
雖然中學英語新的課程改革中,要求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chǔ),更要注重培養(yǎng)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但是,在歷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高考仍然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指揮棒。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素質(zhì)教育就只能停留在口頭上,只重視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實際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的測重點偏向了語法、詞匯和閱讀,學生很少有練習口語和聽力的機會,甚至出現(xiàn)的“聾啞”英語的普遍現(xiàn)象。這恰好與語言學習是用來交流這一目的相反,而教育部制定的《高職的主要教學目標是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是高職學生能夠在一線的生產(chǎn)、服務等崗位上使用英語進行口頭和書面信息的交流。那么學生一旦進入高職,將會在一開始很難適應高職英語的教學,降低學習效率。
3.高中與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大相徑庭
教學目標的不同也導致兩種教學模式區(qū)別很大。走過高考的學生印象最深的教學方法應該是講授法?;旧隙际抢蠋熤v,學生記,配合做練習,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了依賴、被動的學習習慣,自覺性差的學生還必須在老師的督促,監(jiān)督下學習。高職英語教學卻要求學生重視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要學生自主學習,主導課堂,參與合作,培養(yǎng)學習能力,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提升他們的就業(yè)競爭力和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二、高中與高職英語教學銜接策略
1.做好學生英語學習的引路人,幫學生樹立自信心
高職教育特定的辦學特點和性質(zhì)決定了我們的學生英語基礎(chǔ)差,底子薄,整體水平參差不齊,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差,而且還有一部分學生對英語有不同程度的怕學甚至厭學的情緒,自我約束能力差,對英語學習缺乏自信,學習方法不對路,學習效率低下。一部分學生無法適應高職英語的學習模式,從心理上產(chǎn)生畏懼情緒,最終放棄了學習。針對這些情況,老師要認真研究這些學生的心理特征,幫助他們認識到高中英語和高職英語的不同,引導他們慢慢適應新的學習模式,順利完成過渡。并且要幫助他們克服不敢開口,怕被笑話的自卑心理,加以鼓勵和疏導,樹立自信心,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2.做好入學時的摸底工作,夯實基礎(chǔ),溫故知新
高職新生的生源地較廣,學生個體差異大。所以在入學初,要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結(jié)合本校的實際,設(shè)計一套合理科學的摸底試題,對學生進行英語水平測試,了解和掌握新生的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水平,進行不同程度的查漏補缺工作。這一工作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音標
由于高中英語教學側(cè)重點在應試,很多學生口語和聽力基礎(chǔ)較差。準確的發(fā)音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基礎(chǔ),也是提高聽說技能的必備條件。在入學初,老師可以幫助學生復習語音知識,掌握發(fā)音規(guī)律,學會用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進行朗讀。然后逐漸加大訓練難度,通過不斷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詞匯
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chǔ)。學生進入高職時,本來就不豐富的詞匯儲備又已經(jīng)遺忘了一部分,如果不及時進行復習和鞏固,這些詞又將成為生詞。所以,老師要安排學生利用科學的記憶方法有計劃的對學過的單詞進行復習,并進行不同形式的檢查。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新舊單詞的練習,提高舊單詞的復現(xiàn)率,利用原有知識的遷移作用,融會貫通新舊知識,達到復習、鞏固的目的。
(3)語法
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jīng)學完了主要的語法知識,但是由于過于注重應試,很難做到靈活的實際運用。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某些語法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在此基礎(chǔ)上幫助他們學會靈活運用。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3.指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王篤勤認為,“自主學習指學習者能夠管理自己的學習行為,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監(jiān)控學習計劃的實施以及學習技能的運用和發(fā)展,自我檢查評估,逐步發(fā)展?!盵2] 高職英語的課時量相對高中壓縮了很多,授課學期僅為一年,學時數(shù)也只在220左右。這給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難題。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各方面能力進行培養(yǎng),只依靠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推,學生走的模式是很難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的。而且大一新生在學習上還是比較懵懂的,他們剛從大致是“教師板書——學生照抄——死記硬背”的被動學習階段走過來,學習主動性差,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需要和高職階段進行銜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彼?,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刻不容緩。endprint
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教學是要有意識的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自學,還可以采用任務教學法來促使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如我們在學習Unit 1 Invitation Etiquette的過程中,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去搜集邀請的禮儀,中西方存在的差異等等,然后以幻燈片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展示。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學生要學會如何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去查閱資料,篩選有用信息,制作幻燈片,團隊協(xié)作,梳理語言等。通過類似的活動,使我們的教學不僅僅局限在課堂內(nèi)。不僅加大了學生參與教學的力度,而且學生能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學生也更有成就感。
4.建立科學、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對于學生的成績和評價,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為目標,課程評價方式也應從單一的考試轉(zhuǎn)變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1)把平時學生的學習過程納入評價體系,將學生的出勤,上課表現(xiàn),課堂參與,小測驗,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以及考證成績進行結(jié)合,按照教學大綱擬定的比例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一個科學而全面的評價。
(2)評價的手段多樣化。不能把評價單純的用一張試卷和一個分數(shù)來體現(xiàn),卷面測試,口語測試,小組活動,平時作業(yè),小競賽等等都是可以采用的評價手段。
(3)多方評價相結(jié)合。如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社會評價等等。
三、結(jié)語
高中和高職英語的銜接是一個關(guān)鍵的工作,它關(guān)系著學生能否在高職英語學習中獲得有用的知識,能否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又是一項很復雜、很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我們教師的積極探索,團結(jié)協(xié)作,努力實踐以及學生的積極參與,全力配合和學校的大力支持。只有主要,才能讓高職學生成功的由高中過渡到高職,英語學習有所成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高職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參考文獻
[1]劉黛琳. 高職高專外語教育發(fā)展報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J].外語界. 2002(5):17-23
[3]王媚娥.中學與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不銜接”現(xiàn)象及其對策,文史博覽(理論),2014(3)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