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誠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思維能力還處于比較弱的發(fā)展時間,對一些具體的運算存在一定的限制,在學習《乘法運算》這一章節(jié)時,總會有一些困難。本文基于數(shù)學運用率及應用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展開實踐,通過對直觀講授法、講授解題法和趣味講述法三種教學情景的研究,只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簡單容易理解的“乘法運算律”的課堂。
關鍵詞:乘法運算律;數(shù)學教學;教學探究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shù)學是一門既新奇又畏懼的學科,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有所限制,尤其是對一些抽象問題的計算更是困難。小學是學生們進入學校系統(tǒng)學習的啟蒙階段,是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重要階段。如何在數(shù)學課堂中較為有趣和高效的教授學生乘法運算律,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想法。
一、“微課”直觀講授法
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中,對于《乘法運算》這一章節(jié)中一些比較直白的知識,教師可以采取直觀講授法。采取直觀講授法的知識一般比較容易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微課視頻,讓學習和興趣相結合,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和“微課堂”教學的結合進行領悟。微課堂的核心內容是以教學短視頻為主,在學生進行內部消化知識的時候,微課堂的視頻可以作為知識的引導工具,使學生有框架,有條理的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合小學高段的數(shù)學學習,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對書本的理解程度,又提高了他們對數(shù)學學科的興趣和對于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從而使數(shù)學課堂效率得到保障。
例如,小學數(shù)學老師在教授人教版的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一課時,這一課時主要講的是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分類和特點。老師在播放“微課”視頻之前,可以向同學們提出幾個問題,讓同學們在微課視頻中尋找答案。如:①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征?②平行四邊形也是長方形嗎?③梯形的定義是什么?什么樣的圖形才能稱為梯形呢?梯形的內角和是多少?教師可以先提出這些問題,然后讓同學們自己去尋找答案。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提高同學的自學能力,還能夠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教師在制作這一章節(jié)的微課視頻時,在視頻中要將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兩類圖形的圖像和特點都一一展示,并且將這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些圖形綜合在一起進行比較,增加學生對圖形的概念和印象,為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在四邊形的分類時,在視頻中教師可以做一張樹狀圖,并且按照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不同的特點,將它們一一歸類。如長方形,就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用樹狀圖的形式,可以讓同學們直觀并且形象地理解各個圖像的不同,以及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以這樣的形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二、多媒體演算解題法
教師在課堂中面對一些不太容易,稍有難度的題目,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采用教授解題法。多媒體教學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面對一些有難度的題目,利用多媒體,可以在視頻中進行乘法的分析和演算,減輕教師的工作量,還可以讓學生更加仔細清晰地了解計算問題的推理過程。在課堂教學中遇到難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和理解題目,從題目中找到可以利用的信息,給學生單獨思考的空間,隨后再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推導的過程,之后再讓學生去自行解答問題。“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主體,不能喧賓奪主,要讓學生真正的掌握理解和分析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只會尋求答案。
例如:用一塊橫截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木料,削成一個底面最大的圓柱,底面直徑是2分米,高是4分米.問題1:求削去的面積是多少?
在分析這個題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題目,然后運用多媒體在白板上進行過程的演練和計算。在本題中問題是求消去的面積,可以在白板上勾畫出橫截面是正方體的長方體木料,然后再運用動畫將其削去的面積進行構畫,利用生動的圖像給同學們進行分析和推導,然后在多媒體上進行具體的演算,這樣的方式來的更加直觀和便利,利于同學們的理解。
三、趣味講述法
對于一些操作性比較強,但是難度不是很高的課程時,可以采取趣味講述法,為同學們講述一些小的故事,用這些故事來引出所要學的知識,用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的興趣性大大提高,還可以利用小組活動來進行同學之間的交流。在小組活動期間,老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來進行一定的知識拓展。
例如:在講授《乘法運算》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可以先通過課前預習讓學生對圓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認識,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的時候,可以穿插一些語言有關的趣味知識,比如說為同學講述祖沖之刻苦運算圓周率的故事。在《乘法運算》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給同學普及《九章運算》中一些有趣的小知識,然后可以從中摘取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同學進行演算,然后利用小組活動,可以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問題的解決方式。采取這樣小組活動的方式,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好習慣。
在推進核心素養(yǎng)改革的當下階段,以培養(yǎng)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為關鍵,乘法運算的學習是數(shù)學計算的基礎,打好基礎才能夠為今后的學習做下好的鋪墊。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合適的方法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效率,所以在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采用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王菊香.論“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9(23):127.
[2]王成菊,王懷偉.微課資源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1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