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蘭
[摘 ?要:語文作為小學階段必學科目之一,同時也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其本身的學習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同樣,閱讀在語文學習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學好語文,必須就要先學會閱讀。
關(guān)鍵詞:重要性;閱讀方法;主動性]
如果說語文學習好比修建高樓,那么閱讀絕對是最重要的地基。對于小學生來說,只有把地基打好打牢,蓋的高樓才會穩(wěn)固。學會閱讀,不僅能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從閱讀中獲得豐富的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下面是筆者關(guān)于小學語文閱讀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特地和大家分享。
一、明確閱讀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立健全的人格。閱讀完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學生從中收獲到的遠勝于教師的說教。有句名言講道:“書到用時方恨少”,這里的少指的是學生日常的積累,正是因為閱讀的少,所以積累就少。在語文學習中,閱讀的首要體現(xiàn)就在于寫作上。寫作常常需要語言和文字的表達,閱讀量少的同學,在寫作時經(jīng)常是詞不達意,或者無詞可用,無話可說。正是由于平時閱讀積累的少,所以寫作時往往難以下筆,只有閱讀才能改變這種窘境。著名的詩人杜甫就這樣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相當于是語文學習的捷徑,因為在閱讀的同時,也會積累他人的人生經(jīng)驗和感悟。閱讀是一個長久積累的過程,只有堅持不懈的閱讀,腦海里的知識才會越來越豐富,博覽群書之后自然會產(chǎn)生書寫的欲望。而且正是因為讀的書多,積累的知識越發(fā)的豐富,寫起來才會“下筆如有神”。我們常聽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更深的層次上來講,書中最寶貴的正是她所包含的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些知識可比黃金屋和顏如玉更加重要的得多,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正是讓他通過閱讀汲取書中所包含的豐富的知識,最后將知識轉(zhuǎn)換成力量,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也會逐漸鍛煉學生的意志力,通過對于優(yōu)秀作品的了解,同時也會對于學生自己產(chǎn)生積極的正面影響。例如在閱讀魯賓遜漂流記時,學生會被魯賓遜頑強的精神所感動,在自己困難時常常會以此作為榜樣來鼓勵自己不要輕言放棄。
二、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
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正所謂教學有方而教無定方。對于教師來說,只有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正確的引導學生選取最適用的閱讀方法,才會使學生有所提高。閱讀是學生自主性的行為,這是教師的分析和講解所不能替代的。首先在閱讀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明確的一點是,閱讀并不應僅僅局限在課內(nèi)的教材當中。教材現(xiàn)有的知識是有限的,只局限在其中往往會導致學生的閱讀面過于狹隘,學生的視野也完全受到限制。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現(xiàn)有的教材來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課本上走到課外做一個知識的延伸,在閱讀中力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引導學生將閱讀、思考、議論和感悟融為一體,最后經(jīng)由教師進行點撥和引導。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閱讀方法的同時,也有一個明確的閱讀思路。其次是將讀與寫相結(jié)合。對于語文學習來說,書寫是閱讀的升華,但這里指的書寫并不是簡單的將所讀的東西進行記錄和摘抄,而是體現(xiàn)在學生文字和語言的提煉,只有勤于動腦,勤于提筆才會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悟,而不單單只是簡單的復述。教師在這里的引導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教師在教學一篇課文的同時,應當引導學生領(lǐng)會作者的中心思想和描寫方法,在課后自己進行寫作練習,同時有技巧的引入更加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最后是在閱讀中,使學生具有最基本的審美辨別能力,引導好學生讀書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讀好書。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各種各樣的書籍都存在,水平也是良莠不齊。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數(shù)還不具備正確的眼光去分辨作品的好壞,這一階段的他們正如同一塊瘋狂吸收知識的海綿,在這個瘋狂吸收過程中,只有取其精華去其糟泊,才能不被負面作品影響而真正有所收獲。一本優(yōu)秀作品的閱讀會讓學生明白很多道理,獲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里的優(yōu)秀作品不單單指的是積極的健康的讀物,當然也指的是適合小學階段學生讀的淺顯易懂的書籍??偠灾?,只有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的掌握了閱讀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有所進步。
三、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在語文學習中很多家長對于閱讀的重要性可能理解的并不深刻,其實我們大可以利用閱讀來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語文。同樣閱讀也是一項長期行為,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會具有顯著地效果。首先需要大家明確的是閱讀不等同于學習任務,閱讀是一種興趣,同時也是一種主動學習的精神。閱讀并不是強加給學生的負擔而是起著主動學習的引導作用。教師應當做的是讓學生真正領(lǐng)悟到閱讀的魅力,從而愛上閱讀,而不是強迫學生帶著功利心去閱讀。閱讀有趣的知識會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都會給他們講故事。我們熟知的就有耳熟能詳?shù)脑⒀怨适潞屯捁适?,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將他們引導進了故事本身,從而使之產(chǎn)生一些感悟和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激發(fā)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使其學習具有主動性。教師利用課堂和圖書室,使學生自覺參與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更好的探索新知識,也可以通過各種詩詞大會,成語接龍等活動去促使學生擴寬自己的知識面,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到喜悅和成功,從而不斷的去增強自己的閱讀。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閱讀并不是機械的記憶,更多的在于學生的感悟,教師應當將閱讀的主動權(quán)教給學生而不是強制性的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學生。當然,教師應該正確引導,鼓勵學生積極閱讀,讀健康有意義的書籍,而不是完全放任自流。唯有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才能使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主動性。
語文學習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基石。在教師的課堂教育上應當注重學生閱讀的積累,少一點機械的灌輸,多一點正確的引導。令其語文學習通過文字閱讀的形式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才能切實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