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正
【內容摘要】歷史思維作為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類思維的構建和全面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國有著優(yōu)秀的作史傳統(tǒng),這也是我國文化能源遠流長幾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些優(yōu)秀的史書中無不透露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這些智慧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民族的瑰寶。
【關鍵詞】初中歷史 ?深層歷史思維 ?教學方式
引言
歷史教學在很多家長和學生看來是一項比較嚴肅且刻板的學習課程。這導致教師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缺乏對歷史教學的正確認識。在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常常運用單一的理論教學方法來教授課程,缺乏對學生積極性的引導,致使學生很難充分融入教學氛圍中,教學質量因此得不到提高。
一、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的重要性
1.加深學生對歷史思維的認識
一切人類活動都基于相應的理論指導,從而得到穩(wěn)定的開展。歷史思維以唯物史觀作為核心思想,指導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為自己樹立愛國意識,明確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從而使學生的思維素質得以完善,提高相應的思維能力。這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歷史思維的指導下,學生能更輕松地運用思維理論來深化歷史學習,增進對歷史事實的認知,完善自己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歷史思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增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展
培養(yǎng)歷史思維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這是培養(yǎng)力是思維的關鍵所在。在這種教學方式的培養(yǎng)下,學生得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認識并改造世界,并在認識過程中獲得提高。具備歷史思維是學生在歷史學習中提高學習效果的前提,也是學生參與歷史實踐活動時必備的能力之一。在培養(yǎng)歷史思維的過程中,學生在主觀能動性的激發(fā)下得以正確認識歷史規(guī)律,從而充分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此外,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還有助于對初中生的能力發(fā)展進行補充,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
二、培養(yǎng)初中生歷史思維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
應試教育觀念使得教師不得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饕虒W目標。是以課堂教學常常以教師的意愿為主,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對教材的預習是許多教師最為重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明確教師的教學目的,并充分融入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中,極大地節(jié)省了教師的課堂時間。但是隨著教材的更新,學生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課堂預習,縮短了學生在其他課程的預習時間。此外,教師在教學中也很少讓同學針對教學內容進行討論,而僅是教師單一的進行理論講解。這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課堂上逐漸落入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激發(fā),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歷史思維也無法得到高效的培養(yǎng)。
2.教師沒有應用正確的培養(yǎng)方式
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非旦夕之功,而是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耐心的指導、教學,從而使學生得以形成完善的歷史思維模式。然而,很多教師因為缺乏對歷史思維的正確認識導致沒有對學生應用正確的培養(yǎng)方式,致使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效果始終得不到提高。此外教師安排課程中也沒有對培養(yǎng)歷史思維的活動課加以重視,只關心能提高學生成績的教學課。這種失衡的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促進學生成績提升,但卻影響了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此外,在學生的課外拓展中,教師也沒有對學生進行過多的拓展,沒有認識到課外拓展對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的重要性。
3.多媒體技術的使用缺乏針對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常常應用多媒體技術等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備課過程中,教師通過從互聯(lián)網中收集相應的動畫、視頻、圖片等來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許多教師由于對多媒體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致使教師制作的課件缺乏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如部分教師在選擇圖片時沒有經過仔細的斟酌,而是一股腦地放在課件中向學生們展示,導致學生在學習中走馬觀花,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還有部分教師為了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度,將課件制作的栩栩如生,卻忽視了原本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在上課時只想著看課件中的動畫和視頻,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從而影響了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學生深層歷史思維的策略
1.優(yōu)化課前導學環(huán)節(jié)
導學課程是幫助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由此,教師應當意識到導學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在備課中充分設計導學內容,并根據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來設計相應的導入問題,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實現對教學節(jié)奏的整體把握。此外,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以了解,從而充分結合學生的特點、知識水平等來設計導入問題,既滿足導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需要,又能使學生充分融入教學過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秦統(tǒng)一中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描寫秦朝時期的相關影視,并為學生介紹秦朝的建立對我國在大統(tǒng)一道路發(fā)展的作用,使我國真正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通過這樣的導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對探究歷史愈發(fā)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也能更專心地聽取教師的講解,并隨著教學節(jié)奏的變化而融入教師的講解中,從而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為培養(yǎng)歷史思維奠定基礎。
2.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歷史學科涉及的概念、定義、結果等過于繁雜,致使許多學生在學習時往往不得要領,缺乏明確的學習方向,學習效果因此難以提高。在這種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原有的教學思路,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故事教學、游戲教學、視頻教學等,滿足學生的學習體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在課堂上的融入,降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此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兩漢的科技和文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歷史科技的圖片,講解造紙術、《傷寒雜病論》等科技文化的發(fā)展歷程,讓學生深切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從而充分加深對歷史人物的認知。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如介紹相關的歷史故事等,增進學生對歷史事實的印象。這既能豐富歷史教學的內容,又能促進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
3.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心理及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變化。由此教師應當意識到這一年齡特征,在教學內容中加入能刺激學生感官的故事,滿足學生的情感體驗。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利用肢體動作及語調變化等,賦予歷史教學更多的趣味性,增進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yǎng)學生歷史思維提供助力。
總結
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歷史觀念。并利用恰當的方式豐富歷史教學的內容,提高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歷史思維,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偉. 初中歷史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探究[J]. 知識文庫,2020(15):142-143.
[2] 齊志明. 初中歷史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研究[J]. 新課程,2020(28):202.
[3] 劉先鋒. 初中歷史教學深層次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路徑——以“動蕩的春秋時期”教學為例[J].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0 (06):22-23.
[4] 方建華.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如何培養(yǎng)深層次歷史思維[J]. 新課程導學,2019(32):96.
[5] 陳富斌. 關于初中歷史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J]. 中國農村教育,2019(18):86.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中天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