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紅
摘??要:新的教學形勢下,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從而增強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結合課例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即把灌輸轉變?yōu)橐龑?,由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悟,具體落實上課采取一種問題導學方式,讓學生在任務指引下進行自主探索學習。新的教學形勢下,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從而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體作用;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心得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與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币韵陆Y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與思考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作出較為具體的探討,希望對廣大教師有所助益。
一、課堂上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落實途徑簡析
眾所周知,講授式教學是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的主要模式,即老師講,盡管在應試教學體制下,講授式教學由于其授課效率高、有利于升學率的優(yōu)勢而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其無法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則是客觀事實,而這是有悖于新課標“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基本教學理念的。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深入,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被很多人稱為“填鴨式”教學,根本原因便在于此??梢哉f,在新課改背景下,能否切實彰顯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是衡量課堂是否高效的核心和主要標準。有鑒于此,小學數學課堂必須要優(yōu)化教學模式,從而彰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筆者認為,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是把“灌輸”轉變?yōu)椤耙龑А焙汀皢l(fā)”,不要什么都由教師講出來,而應多采用問題或任務引導的方式,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和討論交流,這也正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基本落實途徑。換言之,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唱主角”,使其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而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實現了這一點,也就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彰顯。下面我們人教版二年級下《角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為例,加以較為具體的探討。
二、例談課堂上如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上文中分析指出,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關鍵在于將灌輸轉變?yōu)橐龑?,由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悟,具體落實上課采取一種問題導學方式,讓學生在任務指引下進行自主探索學習。而《角的初步認識》一節(jié)比較簡單,并且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各種各樣的角度,潛意識中對角的特點已形成一定了解,因此,相對來說是適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的。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自主學習分為獨立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通常采取后者。在提出任務時應考慮到這一點。下面是《角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的大致教學過程。
導入課堂并將學生分組后,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剪刀角、鐘表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以及三角板上的角,也就是例1中的三個實物,然后從實物角過渡到抽象的角。讓學生觀察后思考并討論:“這些圖形都是角,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基于直觀觀察而得到的感性認識,會想到兩條線交叉形成角。這時教師再結合抽象角的圖形,強調邊和和頂點的定義,并提出問題:“一個角有幾條邊?幾個頂點?”這個問題簡單,答案是:“兩條邊、一個頂點”。這兩個問題是基于例1而提出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角的定義。這種通過問題引導而讓學生思考探索進而得到答案的方式,就比教師單純地講解角的定義效果要好,其間根本的差別就在于將灌輸轉換成了引導和啟發(fā)。
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提出問題:“從一個點起,怎樣用尺子畫出一個角呢?組內交流討論,確定方法,然后每人畫出一個角,并將畫好的角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看看自己所畫的角與別人的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是基于例2設計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一個普通角的畫法,并進一步體會的角的特點。由于每名學生都是隨意畫的角,所以畫出的角大小不同。學生發(fā)現這一點后,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大家現在來思考一下,角的大小是由什么決定的呢?”學生基于剛才畫角過程中產生的體會,會很容易想到“兩條邊分得越開,所形成的角就越大?!庇纱耍簿透钊氲伢w會到角的基本特點。
顯然,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如果是按照傳統(tǒng)的講授模式,教師演示用尺子畫角的過程,然后讓學生模仿,則學生雖然也同樣能學會怎樣畫出一個角,但只是通過單純模仿而獲得技能,而非通過自主探索而獲得,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就沒有得到很好地體現。這其間的差別是需要我們仔細體會的,值得指出的是,通過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體會角度的大小的決定因素,也為接下來學習直角、銳角和鈍角作出了鋪墊。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課例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即把灌輸轉變?yōu)橐龑?,由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悟,具體落實上課采取一種問題導學方式,讓學生在任務指引下進行自主探索學習。新的教學形勢下,教師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從而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J].?新課程(上),2016(2).
[2]趙小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J].?教育教學論壇,2015,172(8):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