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利勤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得到重視,傳統的教法已然不再適合,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對此,就要基于個體間的差異展開教學,讓其在適合的學習模式下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不斷提升數學能力,切實優(yōu)化課堂,讓教學走向高效.本文將結合實例從分層目標、合作學習、分層作業(yè)以及溝通交流四方面闡述差異化教學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0)17-0045-02
一、立足實際,分層設計目標
在傳統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習慣“一刀切”,給所有學生制定相同的目標,并采取一樣的教學方式,這就使得其難以自由發(fā)揮,
致使在課堂上無法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更無法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針對以上問題,在實際教學中就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差異化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能力的差異、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靈活施教.這樣一來,就能將學生放在突出位置,幫助其尋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切實展開能力訓練,有效提升學科素養(yǎng).在設計目標前,首先要對學生有充分的理解,準確定位其在班級的位置.在這一基礎上,就可根據實際為不同學情的學生制定學習目標,以便日常教學更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在短期內實現一個個小目標,由“量變”到“質變”,實現能力的提升.其中,對于基礎不扎實的學生,就要著重基礎訓練,幫助其夯實、鞏固;對于數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就要在鞏固基礎的同時進行拓展延伸,并不斷提高要求,鼓勵其突破自我,由此不斷驅動,促進其數學能力的發(fā)展.長此以往,借助分層目標不僅能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學習中充滿動力與信心,還能為完善其數學素養(yǎng)打下基礎.在這一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根據其動態(tài)發(fā)展及時調整,讓其對數學學習始終保持熱情,從內部激發(fā)其學習動力,增強學習信心,將教學落到實處.
在差異化教學中采取分層目標,不僅能為學生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最大限度減輕其學習壓力,還能在其能力范圍內高效掌握數學知識,以此增強學習信心,促使學生在動力驅動下積極探究,主動思考,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采取合作,互助突破難點
在學習的過程中,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必要時能合作交流,就能大大提升效率.意識到這一點,在教學中就可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構建學習小組,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由此激發(fā)學生,促進其思考探究,有效突破難點.
合作學習是當下十分流行的學習方法,其在教學中的運用很廣泛,是差異化教學的重要體現.在開展具體的活動前,需要根據能力及認知水平的差異將學生分組,以此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讓其在對相同問題的探究中產生共鳴,實現思維發(fā)散、碰撞.在這一過程中,注意要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的學習空間,引導其將自身學習方法與他人分享,在吸收、借鑒中吸取精華,實現自身的發(fā)展.“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在分組活動中,除了要鼓勵學生向他人學習,更要引導其分享,將自身好的學習方法推薦給他人,由此才能不斷促進優(yōu)化.在教學中遇到難點時,通常在講解一遍后仍有學生不理解,這時就要展開針對性指導,但是我們自身精力有限,無法面面俱到,這時就可借助小組合作,借助組內討論解決,幫助學生盡快解決疑惑.在講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時,由于是難點,學生對這一類方程初接觸,在解題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有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就盡快掌握了,對此就可組織合作學習,開展小組交流,讓學生從自身角度對小組成員解答.在這一過程中,我發(fā)現同齡人的表達更容易被理解,學生一下子就理解了.可見,學生自身有很大潛力,無論好壞,只要方法對,都可以很優(yōu)秀,這一點給我的教學啟發(fā)很大.
合作學習是常見的學習方法,將其運用到初中數學課堂,能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表達、交流的空間,讓其在學習舞臺上轉變角色,充分挖掘自身潛能,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并未后續(xù)深入探究提供幫助.
三、優(yōu)化作業(yè),突出學生主體
作業(yè)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作為判斷學情的標準,其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功能,像鞏固延伸、培養(yǎng)發(fā)展、反饋交流等,能將學生課堂所得轉為內在知識,在運用中真正理解、掌握,由此提高教學效率,讓課堂達到預期效果.
在設計時,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分層作業(yè),充分考慮學生感受,以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盡可能地讓教學人性化.作為設計者,要根據學生個體間的差異,對作業(yè)內容進行劃分,并且區(qū)分要求,以落實因材施教.在教學“二次函數圖象與性質”一課時,就可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完成基礎訓練,在運用中熟悉相關概念;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就可適當拓展延伸,圍繞重點展開習題訓練,讓其在思考中提升思維,在難點突破中培養(yǎng)能力.整體夯實基礎后,就可鼓勵學困生挑戰(zhàn)拓展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可穿插二次作業(yè),為其設計運用題,讓其借助這一支架循序漸進,順“梯子”上拓展題.在這一過程中,可開展合作互助學習,讓已完成的學生幫助學困生,在給他人講解的過程中從“教師”角度再回顧,以此鞏固知識點,這時學困生也能順利理解,跟上集體的步伐.
分層作業(yè)的設計就像是為學生制訂的個性化數學作業(yè),能充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運用能力,讓其在夯實基礎、自我挑戰(zhàn)中了解自身學情,進而明確目標,高質量地完成作業(yè),由此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強化溝通,增強學習信心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與教師之間距離很遠,基本無密切的關系,兩者除了課堂互動鮮少交流,這一情況容易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對數學缺乏積極性.對此,就要在日常教學中強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幫助其理解數學、愛上數學,無形中增強學習信心.
基于以上目標,就可借助差異化教學促進師生反饋,在溝通中了解到自身講解是否適合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否滿足其學習需求.在這一過程中,可詢問學生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是否掌握知識點或者喜歡的學習形式是怎樣.長此以往,便能真正了解學生學習需求,讓其在差異化教學中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激發(fā)其學習動力,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其學習信心.在這一過程中,可向學生提一些啟發(fā)性問題,幫助其拓寬思維,在問題解決中提升自身能力.這樣的溝通交流,能讓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并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其切實感受到我們對其的愛與關懷,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有效提升學習效率.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尤其關注學困生,在交流時不要過多強調學習結果,要從過程著手,耐心引導,讓其看大自身長處.
經常性的溝通交流對于教學很有推動作用,一方面能促進教學反饋,及時了解教學中的不足,以調整方法,落實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了解學生心理,讓其說出心中想法,感受到關懷,由此激發(fā)數學潛能,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總之,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需要創(chuàng)新,差異化教學的運用不失為明智的選擇,在運用時要引導學生摸索適合的學習方法,促進其對知識的挖掘,在有效的訓練中提升素養(yǎng),并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發(fā)展,讓數學課堂充滿智慧與光亮.
參考文獻:
[1]宋亮.差異化教學助推課改深化[J].教育,2016(45):17-18.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