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應梅
摘要:新課改大背景下,初中英語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在強調促進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新階段,議題式教學逐漸成為開展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中,議題式學習被認為是共性要求。教師可通過分析議題式教學的重要性,在探究議題式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即立足生活實踐,精選中心議題,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積極性;整合教材資源,發(fā)揮探究功能,發(fā)展高階思維,最終達成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有效運用
前言:
新高考改革,加快了英語課程改革的步伐,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深度學習能力的開發(fā)已經成了教師重要的授課目標。當下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任務和使命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完善學生人格、品行,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诖?,本文以議題式教學為出發(fā)點,對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深度學習,推進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以實現其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展開了探索。
一、議題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優(yōu)化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
自從教學改革開始大力推行以來,我國絕大多數的教師都能夠做出有效響應,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但是仍舊有部分教師并沒有選擇正確的教學原則與教學結構,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例如,有的教師會在課堂上與學生展開互動,利用多媒體技術與學生展開交流,活躍了學生的情緒,但是也會在這一范圍內,逐漸忽視了知識的講解與應用,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掌握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延伸。對此,初中英語教師開展議題式教學,可以堅持“議”和“題”的有機融合,巧妙設計教學流程,認真反思教學行為,著力打造高效課堂。
(二)緊扣教學任務,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
所謂教學任務,就是對教育教學進行針對性的良好把控,從而帶動整個英語課堂的學習節(jié)奏的存在。但實際上,在目前我國初中階段的教學任務設計中,雖與教學大綱的要求在大致上比較符合,但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依舊更趨向于向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中涵蓋了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的內容。初中英語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需要將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培養(yǎng)中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方式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除了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之外,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自主參與、親身實踐、動手操作等。采取議題式教學的模式,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設置科學的議題,讓學生通過資料搜集等方式,強化對知識的思考,真正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
二、議題式教學在初中英語實踐中運用的有效措施
(一)議題立足實際,凸顯英語學科針對性。
深度學習模式更注重引領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利用組內探索、自主探究,主動遷移運用知識并處理具體問題。所以,教師需立足學生的基本學情精選中心議題。具體而言,教師可基于以下要求選擇議題。其一,價值導向要正確,體現差異性。英語課程有不同的模塊,每個課程模塊的育人功能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因此,教師需要從英語學科特點入手,擬定議題模塊,將其特殊的價值訴求凸顯出來。其二,學科主題要鮮明,體現出層次性。
例如,講解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時,教師可以采用提問教學法,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到教師提出的問題中,可以全面理解英語知識。 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利用小組溝通,使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利用該互動可以讓學生在碰到難解的問題時,能夠請教教師,這樣可以使教師立即指導學生,使他們獲得正確的答案。并且教師可以充分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這樣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進而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優(yōu)化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就初中英語教學來講,高效的課堂導入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前必須要開展良好的互動,運用關于課文的內容,與學生開展互動,接著引出該篇課文。采用該教學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有利于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為高效開展初中英語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講解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時,若教師簡單的介紹生詞以及語法的知識,這樣就很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利用互動的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探討,主題是“自己怎樣度過假期? ”借助此方法,可以使學生對該話題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確保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三)加強學生互動,增強英語教學實效性
初中英語學習中的課后復習是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這要求我們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及時分享個人的學習體會,使學生在互動溝通中,對自身的缺陷進行有效彌補,進而實現提高班級整體學習效率的目標。通過運用議題式教學,教師能夠嚴格督促學生認真完成課后復習,溝通個人的學習感受,可以對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進行鞏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對于初中英語教師來說,在教學中必須要合理運用自身的輔助作用,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真正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建立相對寬松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就學生的學習來講,在日常學習中碰到的問題應該立即提問,將自己的想法大膽表達出來,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合作。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題探討時,可以嘗試著鼓勵學生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想法說出來,引導學生講出個人的觀點,并要求其他同學及時對此做出評價。
總結:
面對上述狀況,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學情、教學實際,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充分滿足“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前提下,運用議題式方法提高初中英語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宋家旺.議題式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實踐策略[J].名師在線,2020(24):30-31.
[2]吳育勤.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相關分析[J].名師在線,2020(03):12-13.
重慶市云陽縣人和初級中學 40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