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芷馨
【摘要】目的:探討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實施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時間段本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盲選法將其分至兩組中,命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單純采用鹽酸舍曲林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抑郁情緒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及睡眠質量評分。結果:與同組干預前比較,干預后兩組患者的HAMD及ADL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HAMD評分下降更顯著,ADL評分提升更顯著(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直線下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顯著更大(P<0.05)。結論: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對其實施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后,有助于改善其抑郁情緒,消除其心理障礙,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得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改善,對其康復有利。
【關鍵詞】抑郁癥;鹽酸舍曲林;認知行為療法;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1-0082-02
抑郁癥是21世紀常見的精神疾病類型,發(fā)病后患者可見持久的心情低落現(xiàn)象,部分患者的情緒表達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不協(xié)調,出現(xiàn)自卑及排斥的現(xiàn)象,嚴重者甚至有自殺或他殺的企圖或行為,不僅威脅自身健康及安全,更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青少年學習壓力大,對自身情感尚無自控的能力,未找到正確的發(fā)泄負面情緒的方式,導致抑郁癥在該群體中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且該種疾病可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其學業(yè)及身體健康[1]。因此,加強治療對患者預后有著顯著意義。鹽酸舍曲林是治療抑郁癥的常用藥物,作為一種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能抑制患者失衡的神經(jīng)遞質,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tài)。有研究顯示,30%~60%的患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2],單純藥物治療遠期預后較差,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且藥物的安全性低。認知行為療法可糾正患者認知偏差,通過合適的應對方式糾正患者的不良認知及行為,使得患者內心負面情緒得以消除。有學者認為[3],認知行為療法可提高疾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該結論還需要進一步驗證。鑒于此,本次選取100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作為獨立個體展開研究,探討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的效果,具體報道呈現(xiàn)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時間段本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ICD-10國際疾病分類(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4]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②HAMD評分24分以上;③近1個月未服用抗抑郁癥藥物;④患者及家屬了解研究內容,均簽署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正在服用其他抗抑郁癥藥物;②入院前已有嚴重的自殺傾向及行為;③對本次研究采用的藥物過敏;④無法配合研究,無法堅持長期隨訪。采用隨機盲選法將其分至兩組中,命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男女患者之比為22: 28,年齡10~18歲,平均年齡(14.45±1.65)歲;病程2個月~8個月,平均病程(5.31±1.23)個月;觀察組男女患者之比為20: 30,年齡11~18歲,平均年齡(14.39±1.32)歲;病程1個月~8個月,平均病程(5.23±1.19)個月,選取的以上患者基線資料經(jīng)過綜合比較,均衡性良好(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鹽酸舍曲林(浙江京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076,規(guī)格:50 mg),初始劑量25 mg/d,連續(xù)服藥3~4周后觀察患者情況,如改善明顯,則增加劑量至100 mg/d,每個月隨訪1次,連續(xù)治療3個月。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療程為6周,由醫(yī)護人員共同實施,實施前,對干預人員進行認知行為療法的知識技能培訓,然后指定干預方案,具體為:①第1周:主要進行人際關系治療,1次/d,45 min/次。采用座談會的形式,醫(yī)護人員主動與患者溝通,對其抱有同理心,尊重及理解患者,了解其病情,告知其本次研究的目的,以具有親和力的語言及親切的微笑獲取患者信任,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為治療奠定基礎。②第2~3周:主要進行認知治療,2次/d,45 min/次。通過發(fā)放健康知識手冊、健康知識講座及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健康教育,對其開展心理學疏導,指導其寫康復日記,記錄每日心情,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使其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增強其自我效能。③第4~5周:主要進行行為治療,2次/d,45 min/次。通過放松訓練、角色扮演、書畫寫作及聆聽音樂的療法,讓患者在游戲中感受樂趣,心態(tài)逐漸平和,使其消除抑郁情緒,逐漸適應社會環(huán)境及生活。④第6周:主要進行團體座談,2次/d,45 min/次。通過討論、寫作及舉辦聯(lián)歡活動的方式,讓患者圍繞幸福人生展開討論,鼓勵其閱讀及觀看勵志的數(shù)據(jù)及錄像,舉辦聯(lián)歡會,幫助患者重拾信心,增強其幸福感。
1.3觀察指標 ①抑郁情緒評分: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進行評估,共17個項目,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7分以下為正常狀態(tài);7~17分為輕度抑郁;18~24分為中度抑郁;24分以上為重度抑郁,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緒越嚴重。②日常生活能力:參照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表(ADL)評估,主要從軀體、社會、物質及心理等方面的能力進行評分,每項滿分25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越佳。③②睡眠質量評分:治療前后,通過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SQI)進行評估,主要從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及日間功能等7個維度進行全面評估(每項3分),總分21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針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一整理,然后借助SPSS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對比,抑郁情緒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及睡眠質量評分主要借助t進行檢驗,P<0.05,預示著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存在差異,同時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D及ADL評分結果比較與同組干預前比較,干預后兩組患者的HAMD及ADL評分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HAMD評分下降更顯著,ADL評分提升更顯著(P<0.05),詳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PSQI評分情況 干預后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直線下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顯著更大(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臨床研究得知,青少年抑郁癥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及應激事件的發(fā)生,如生活或學習壓力過大,不善于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也會導致青少年抑郁癥發(fā)生。疾病易反復發(fā)作,患者存在較多心理障礙,如情緒低落、自卑感強烈、幸福感低,情緒消極,以上不良的心理障礙會影響治療效果,使得疾病發(fā)展為難治性的抑郁癥,對患者學習及生活造成較大影響[5]。
鹽酸舍曲林是抑郁癥的一線用藥,其能抑制中樞神經(jīng)元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患者神經(jīng)遞質失衡,具有安全性及耐受性佳的優(yōu)點,在臨床使用范圍廣泛[6]。但單一藥物治療遠期效果不佳,僅能緩解病情,但無法糾正患者的認知行為??梢?,除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對患者的認知行為進行干預,糾正患者的錯位認知,使其內心的負面情緒逐漸消除,以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看待事物,感受到幸福感與滿足感[7]。認知行為療法是認知心理療法的代表,其在國外研究較早,具有一套成熟的治療方案,但在國內的研究較少。該種治療方式通過識別自動思維,打破以往的認知,察覺自身目前狀態(tài),使得患者的不良認知得到糾正,為其建立新的認知 [8]。該種治療方式已被循證醫(yī)學證實具有良好效果。本次研究中,觀察組HAMD及ADL評分下降或提升幅度大于對照組,可見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有助于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消除其心理障礙,使其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及重要性,逐漸融入到社會生活中。
80%的重度抑郁癥患者伴有軀體癥狀,同時存在睡眠障礙,其會加重患者抑郁癥狀,因此,改善患者的失眠障礙也是其重要的干預策略。抑郁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心理情緒的疏導極為重要,將藥物治療與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發(fā)揮治療與護理的發(fā)揮雙重作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后,觀察組PSQI評分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可見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間接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使其病情向良好方向發(fā)展。
由此可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對其實施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后,有助于改善其抑郁情緒,消除其心理障礙,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得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改善,對其康復有利。
參考文獻
[1] 王磊, 白華, 王鳳杰, 等. 認知行為療法在抑郁患者中的應用療效對比研究[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9, 46(1): 161-163, 171.
[2] 陳德沈, 徐大利, 陳杰, 等. 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阿戈美拉汀治療抑郁癥伴失眠的效果以及對血清氧化應激因子水平的影響[J]. 中國臨床藥學雜志, 2020, 29(1): 12-16.
[3] 陳達寧, 王藝明. 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阿司匹林對抑郁癥患者自殺風險的影響[J]. 重慶醫(yī)學, 2018, 47(34): 4379-4382, 4386.
[4] 蘭小筠, 李蓓. 國際疾病分類(ICD-10)與病案首頁的疾病診斷[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08, 11(8): 722.
[5] 鮑莎莎, 宋哲, 張金峰, 等. 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聯(lián)合鹽酸舍曲林片治療老年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 空軍醫(yī)學雜志, 2019, 35(1): 46-49.
[6] 石捷, 梁佳, 戴劍, 等. 鹽酸舍曲林聯(lián)合結構式家庭治療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 36(4): 585-588.
[7] 黃莉. 抑郁癥患者認知行為療法聯(lián)合康復治療的效果分析[J]. 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 2020, 21(1): 36-39.
[8] 陳雪虹, 馮燕, 李海燕. 認知行為療法聯(lián)合家庭康復干預對改善抑郁癥患者效果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9, 35(35): 2725-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