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黃偉
【關鍵詞】《比尾巴》,文本解讀,教學審思
《比尾巴》不是一篇新課文,“課標本”人教版教材曾選編過,其他版本,如滬教版也選編過。統(tǒng)編版教材又將它選作課文。對此,有知名學者對它否定過,也有文藝評論家為它辯護過,作者也對它進行修改并作了說明。這些都為《比尾巴》這首本來并不復雜的兒歌賦予了復雜的內涵,加之有教師對其多有誤讀以致教學走偏,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其進行重新審視和研討。
一、內容理解
《比尾巴》編排在統(tǒng)編教材一年級上冊,是一首三問三答句式的兒歌。兒歌介紹了六種學生較為熟悉的動物尾巴的特點。
全詩讀起來朗朗上口,簡明易懂,富有童趣?!侗任舶汀芬詣游镂舶蜑樵掝},采用一連串的問答形式,將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的尾巴特征呈現(xiàn)出來。低年級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朗讀中,自然地接受了關于動物的一些知識,獲得了對兒歌語言藝術形式的初步認識。全詩突出了一個動詞“比”,對六種小動物的尾巴特點進行比較、鑒別和欣賞。
兒歌是以兒童的思維和眼光去觀察世界的,用兒童的語言和情感描述兒童所認知的自然世界、生活情狀和想象世界的特殊藝術形式。它不用華麗的辭藻,也不求深刻的哲理,只是充溢著情趣和童趣,給人以親切感和歡樂心。兒童在日常的觀察中會不自覺地發(fā)現(xiàn)事物的差別,喜歡問“誰呀”“什么樣子”等問題,因此,《比尾巴》這首兒歌的提問方式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這首兒歌介紹了幾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并進行了比較。當然,作者并不是平鋪直敘地介紹的,而是運用詩歌特有的藝術技巧進行表達,讓低年級學生觀察、比較六種較為熟悉的動物,了解它們的尾巴特點,這便具有了審美功能,同時通過對語言的藝術化處理,促使兒童進一步思考:這些動物尾巴的不同之處在哪里?這些動物除了尾巴不同,還有哪些不同之處?這些動物的尾巴為什么各不相同呢?引發(fā)這些問題后,教師可以借助課文引導兒童對常見現(xiàn)象進行深入思考。因此,將《比尾巴》選入教材,有著豐富多樣的教育意義。
二、形式理解與兒歌教學
如果僅僅理解兒歌的內容,頂多只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中的一小部分,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感受、學習其中的語言形式。雖然形式和內容不可分割,但教學時應該各有側重地分項落實,分項落實后還要整合、循環(huán)。
《比尾巴》的語言淺顯易懂,富有童趣,這樣的特點是通過獨特的句式表現(xiàn)出來的。作者先以一連串的疊加式提問開頭,類似于猜謎游戲?!罢l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連續(xù)的提問造成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再用一連串的三個應答句來解釋疑問,連問連答形成了懸疑的張力和釋疑的滿足。
這首兒歌共有四個小節(jié),可分為兩個部分,一、二節(jié)是第一部分,三、四節(jié)是第二部分。每個部分的內容都是以一連串的提問引起相關的回答。兒歌呈現(xiàn)出對應性、整齊美的特點,富有節(jié)奏感,加上以“an”韻結尾,朗讀起來明朗歡快。這樣的兒歌適合兒童誦讀,也便于教師教學。兒歌提問時所用的疑問代詞“誰”,一般是指向某個人的,但在這首兒歌里,指向的是動物,這就增加了驚異感和趣味性。擬人化的修辭手法巧妙地運用在問句中,讓人讀起來感覺一股童稚氣撲面而來。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教學中也可這樣處理:如果不是三個連問連答,而是一問一答呢?
“誰的尾巴長?/猴子的尾巴長。//誰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誰的尾巴彎?/公雞的尾巴彎。//誰的尾巴扁?/鴨子的尾巴扁。//誰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這樣似乎也不錯,但品味一下,卻不如原文呈現(xiàn)的藝術效果。什么原因呢?這是因為一問一答,疑問立刻得到解答,學生的思考時間會縮短,思維的張弛幅度較小,審美體驗相對就會下降。
因此,我們在教學時,可以通過變換朗讀的形式來加強學生對詩歌節(jié)奏、情趣、美感的體驗。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也可由此促進其深入思考。
三、課文研讀與討論
雖然《比尾巴》淺白如話,但是其中有些地方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這首兒歌的第一、二段寫得好,不僅對動物尾巴進行了比較,而且一長一短的對比很鮮明。猴子、兔子尾巴的特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有趣可愛。在寫公雞、鴨子尾巴的特點時,承接前文,作者抓住了兩種家禽尾巴的形態(tài)特征,一“彎”一“扁”相映成趣。但是,在寫到孔雀時,作者的思路發(fā)生了變化,不再對應“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也不再形象地展現(xiàn)動物尾巴的特征,而是轉到了對動物尾巴“好看”與否的價值判斷上——“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讀到這里,讀者會覺得味道不對了,本來寫家禽尾巴的形象特征,怎么從家禽跳到飛鳥(這姑且可以接受),最為奇怪的是,怎么不再對應寫出尾巴的特點,而是判斷它好看不好看。顯然,這里值得商榷。理由有三。
第一,最后直接、篤定地表明“孔雀的尾巴最好看”,遠離兒童的認知經驗與情感體驗。嚴謹?shù)卣f,是開屏的孔雀“最好看”,但這也是大人們的價值判斷,也可以說是成人世界崇尚“華麗”的審美趨向,孩子們未必認同。在孩子的經驗世界里,可能是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也可能是公雞的尾巴或鴨子的尾巴最好看,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公雞和鴨子是孩子們熟悉的動物,而孔雀則難得一見。在孩子的經驗世界中沒有得到體認的東西,如何又能篤定地讓他們認同呢?
第二,“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的“最”字有武斷之嫌,亦有突出孔雀尾巴而貶低其他動物尾巴的意味。《比尾巴》本來是比較動物尾巴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不同動物的尾巴造型不同,各有特色,都非??蓯?,但“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一句,顯然把詩意轉換了——不再是比較特點,而是對比優(yōu)劣。詩意若轉換得好,可以為文本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境界,但這里的轉換顯然是差強人意的,它不僅背離了原文的思路,還直接變成了說教。好的作品應該展現(xiàn)美,而不是代替讀者判斷美。
第三,在動物的世界里,尾巴是其身體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美麗與價值?!侗任舶汀繁緛硎切蕾p大千世界生命多樣性的作品,但因直接指定“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而變了味,也破壞了作品本該有的童趣。在自然界中,動物的尾巴本身沒有好看與不好看之分,它們不為好看而生長,有其自身價值,都應該得到尊重和認可。至于對動物及其尾巴的評判只是人類單方面的價值取舍,而這種取舍常常是出于人類功利、世俗的視角。因此,“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的斷語實際上是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的反映,這對孩子形成理解世界多樣性以及平等對待各類生命體的世界觀是不利的。
事實上,作者已意識到這樣的結尾不妥,他在《百改不厭為求精——談〈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畫家〉創(chuàng)作中的修改》一文中寫道:“上述兩首兒歌,均在20世紀90年代初,被人教社編入小學語文課本一年級上冊,多年來一直作為傳統(tǒng)課文,也經常出現(xiàn)在其他省市編寫的教科書中。一般說來,可以算是‘精品’了。但是,經過歲月的磨煉、課堂教學的檢驗,我覺得這兩首兒歌還有值得改進之處?!苯又?,他以《比尾巴》為例說明有必要進行的修改:“‘誰的尾巴最好看’詩句,‘最’字顯得太絕對化,‘好看’顯得太抽象化,而且與前面詩節(jié)中‘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也不對稱。所以,我建議改成‘誰的尾巴好像大花扇’。這樣,一方面可以客觀、形象、準確地表意;一方面也能顯示出用兒童的眼光觀察,用兒童的心靈體會的特點來?!睉撜f,作者修改得好,彌補了原稿的缺陷。作者還強調:“即使是編入教材多年的課文,也并非是金科玉律,不可更改的。”遺憾的是,統(tǒng)編教材沒有采納作者的建議,仍用了修改前的版本。教師在教學時不妨把兩種版本都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判斷、選擇,并說明理由,也許能教出別樣的新意。
如果進一步研讀,這首兒歌還是有探究價值的,如獸類的尾巴和禽類的尾巴不僅僅形狀不同,特性和功能也不同。通過探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動物尾巴”的奇妙世界,以獲得對動物形象特征、生活習性等諸多方面更加豐富的認識。
四、教學誤區(qū)與辨正
看上去很簡單的一首兒歌卻需要教師細細品味,好好揣摩,否則,不僅不能教到位,反而會誤導學生。《比尾巴》的教學狀況就很有代表性。這里節(jié)選某個教學案例略作說明和討論。
1.營造氛圍,走進比賽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參加一場比賽,你們想知道這是一場怎樣的比賽嗎?讓我們一起讀課文題目。
師:同學們,讀了題目,大家知道這是一場什么比賽了嗎?
生:“比尾巴”比賽。
2.讀詞語,比識字
師:有哪些動物參加“比尾巴”比賽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比尾巴”比賽吧!
師:你們知道參加“比尾巴”比賽的都有哪些選手嗎?
…………
3.比朗讀
(1)比賽讀好問句師:比賽的項目有哪些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去找找答案吧。
師:誰的尾巴長?(板書“長”)
師:誰想來露一手讀讀這個問句?
師:誰的尾巴短?
師: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板書“一把傘”)
師:比一比誰是最佳小播音員,把這三個問句讀好。
(2)比賽讀好答句
師:比賽的結果到底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吧。
…………
4.比寫話
師:同學們讀得真不錯,現(xiàn)在就讓我們也來比比誰是我們班的小作家。
5.比背誦
同桌比,男女生比,小組比。
6.唱歌曲《比尾巴》
師:領略了同學們朗讀比賽的精彩,現(xiàn)在,讓我們再次走進“比尾巴”比賽,感受比賽的快樂吧!
從教學程序和活動安排來看,這位教師是有經驗的。如果文本解讀得對,完全可以上成一堂好課,問題是這位教師把文本解讀錯了,且一路錯下去。
一堂課六個環(huán)節(jié),全是圍繞一個“比”字展開,這是抓住了課文的關鍵詞。但是,這位教師把“比”字理解錯了,這里的“比”是比較的比,不是比賽的比?!氨容^”與“比賽”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差別巨大。什么是比賽?比賽就是一比高下,賽出名次,比出輸贏。兩種理解的差別直接導致了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大相徑庭,導致教學目標完全不同。
課文中的“比尾巴”,是把六種小動物分成兩類(獸類、禽類)進行尾巴比較,比較出它們不同的特征,也正如作者所言:“全詩都在突出一個動詞‘比’字(標題—明比,內容—暗比),把兩組小動物(獸類—猴子、兔子、松鼠;禽類—公雞、鴨子、孔雀)的尾巴特點進行比較和鑒別?!庇斜容^才有鑒別,通過比較更能鑒別出它們各自的特征,從而引導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當然,它還有閱讀審美價值。學生在朗讀或誦讀時,“對不同于人類世界的動物尾巴的多樣和豐富產生驚奇感,而這一驚奇感的激發(fā)本身也是充滿趣味性的。以一連串的疊加式提問開頭,類似猜謎游戲。當關于動物尾巴的描述與朗朗上口的語言節(jié)奏、韻律協(xié)同起來,念誦或者背誦這樣的童詩就給兒童帶來了身心上的審美愉悅”。如果把這里的“比”理解成比賽,那就變成了小動物們憑著尾巴來爭名次、論輸贏、評優(yōu)劣。因為教師把比尾巴的“比”理解成比賽的“比”,使得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比賽,學生的學習也自始至終都在緊張的比賽中度過。
真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把“比”字理解成比賽,就把教學引到另一個方向去了。本來可以輕松活潑地誦讀、吟唱,卻變成了競爭和爭勝;本來是培養(yǎng)學生的體驗、感受、觀察的能力,卻變成了輸贏和優(yōu)劣的較量,這樣的教學無論是從學習效果上說還是從學習心理上說,都是不恰當?shù)摹?/p>
“比”字不難理解,但為什么教師會誤讀、誤教呢?這恐怕不單單是教師解讀素養(yǎng)的問題,還有教學觀念和教學習慣的影響。我們總是把學習看成是競爭的過程,把成績看作學習成敗的標志,從社會到學校都充斥著優(yōu)劣觀和成敗觀。教師一看到“比”字,自然就想到“比賽”,但是,這樣一根筋地做下去,課堂上的詩意沒有了,教育的本真也丟失了。
以上課例不是個例,相似的教學設計比比皆是,這一現(xiàn)象值得廣大教師反省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