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乃球 覃文慧 李琦 李莉 韋少宣
摘要 隨著MOOC在全國高校的逐漸普及,如何構建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線下課堂成了教學改革的重要問題。文章以廣西常見中草藥為例,探討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線下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廣西常見中草藥;線下課堂;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3.6.040
大型開放式網(wǎng)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作為一種新型的在線教育模式,對高等教育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其學習參與率高和考核通過率低等矛盾也越來越突出[1]。因此,近年不斷出現(xiàn)了新樣式的在線教學模式,如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等,屬于更傾向于融合線上和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MOOC和傳統(tǒng)線下實體課堂的融合。其線上教學階段授課教師可以提前安排學生利用網(wǎng)絡平臺進行線上自主預習、測試等,而線下教學階段授課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或互動討論。目前,純線上教學設計備受關注,但專門針對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線下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相對較少[2-4]。因此,本課程探討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廣西常見中草藥線下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以期為區(qū)內(nèi)外高校同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提供參考與借鑒。
1廣西常見中草藥課程混合式教學線下課堂設計的意義
廣西常見中草藥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辯證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但是,相對于本校其他中醫(yī)類核心課程,廣西常見中草藥的課時數(shù)相對偏少,若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會形成老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導致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地位,難以保證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因此,通過轉變教學理念,在廣西常見中草藥課程中開展混合式教學,可以充分拓展延伸課程相關知識,從而最大限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廣西常見中草藥已經(jīng)具有建設完善的在線開放課程,若能借助在線開放課程的優(yōu)勢,即協(xié)作性強、學習時間靈活、教學資源豐富等,探究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線下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開展“如何教”“如何學”的問題,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整合和運用線上學習的知識,最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基于線上平臺的廣西常見中草藥線下課堂教學設計要點
眾所周知,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由于受到“死板”的時空限制,學生只能在固定時間、固定空間進行學習。因此,廣西常見中草藥線下課堂可充分合理利用線上平臺的教學資源在課前、課中、課后分別開展相關的預習、互動和鞏固復習工作,保證進一步提高線下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5]。
2.1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開展課前預習,便于提高線下課堂的教學針對性
傳統(tǒng)線下教學最常見的是以教師授課、學生聽講、問答互動、課堂練習和作業(yè)布置為主線的課堂教學模式,而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經(jīng)常被忽視或者處于次要的地位。因此,在正式開展線下課堂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向學生發(fā)送相關內(nèi)容進行預習,一是本次線下課堂的前序基礎知識,如:中草藥形態(tài)識別方法、中草藥基本理論及其應用原則、中草藥功用記憶方法等,一般可通過文本、微視頻或論壇討論主題等形式發(fā)送;二是本次線下課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一般可通過分享授課課件等方式實現(xiàn)。因此,讓學生在課前提前完成本次線下課堂擬解決的基礎問題和適當了解本次線下課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提高線下課堂的教學針對性。
2.2適時利用線上環(huán)境開展多元互動,便于營造活躍的線下課堂氛圍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最主要的課堂互動形式,但當教學班級人數(shù)較多時,提問無法充分調(diào)動全員的積極性和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線上教學平臺的引入可以提供比較豐富的互動形式,不單具備全員答題、隨機提問等功能,同時還具備對互動情況進行記錄的功能,一方面有利于授課老師充分掌握和分析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了解自身對課程知識點的學習成效。因此,混合式課程的學習互動一般包括三種基本形式,即學習者與學習內(nèi)容的互動、學習者與教師的互動以及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其中,學習者與學習內(nèi)容的互動內(nèi)容主要有:學習者觀看在線教學視頻、閱讀各種網(wǎng)絡文本資料或線下紙質教材、完成線上或線下各單元練習等;學習者與教師的互動主要有:學習者向授課教師提交作業(yè)并獲得教師的同步批閱和意見反饋、學習者與授課教師的同步平臺互動討論或線下面對面互動交流等;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主要有:學習者參與分組討論或作業(yè)互評等。
2.3積極利用線上平臺開展課后討論或知識點測試,便于鞏固線下課堂的教學效果
線上平臺為課程教學提供了專門的討論模塊,既適合老師主動設題,也方便學生隨機提問。本課程大部分考核在智慧樹平臺上進行,評分細則等均詳細列于《廣西常見中草藥》課程學習須知和《廣西常見中草藥》課程教學大綱中??己朔绞讲粌H有選擇題、判斷題,還有互動、實物認藥等評價方式。同時,考核難度體現(xiàn)適宜性和漸進性,比如:線上測試可反映學生對課程基礎知識的了解情況(記憶層面),個人認藥練習可反映學生專業(yè)認藥的技能水平(應用層面),對類似中草藥的辯證選用可反映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分析層面)等。測試是課后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利用線上平臺的測試模塊可以記錄每一名學生的答題情況和自動分析評判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便于教師及時調(diào)整后續(xù)教學安排,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3基于線上平臺的廣西常見中草藥線下課堂教學實施
綜上所述,運用適當?shù)臄?shù)字化教學工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滿堂灌”和沉默狀態(tài),融合傳統(tǒng)課堂與在線教學的優(yōu)勢,充分延伸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重新調(diào)整教學順序,將廣西常見中草藥混合式教學活動設計為課前自學、課中教學、課后鞏固三個環(huán)節(jié),其中課中教學是線下課堂的主要環(huán)節(jié)[6]。
3.1課前自學
學生課前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的多種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根據(jù)相關教學安排,在線自主學習中草藥的基本理論及其應用原則、中草藥的形態(tài)識別方法、中草藥的功用記憶方法等內(nèi)容,以及具有“舉一反三”特性的部分中草藥形態(tài)、功效、應用,并進行部分論壇交流和章節(jié)測驗,完成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為線下課中教學打下基礎。
3.2課中教學
理論課堂:主要是基于課前線上學習和野外認藥中的共性問題,依據(jù)課程重難點而開展的更深入的教學活動。
第一,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解答,為后續(xù)課堂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詳細解析10―15味重要中草藥或廣西道地中草藥的形態(tài)、功效、應用和部分現(xiàn)代研究內(nèi)容,并結合智慧教學工具完成投票、搶答等教學活動。
第三,引導學生運用在線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對相似中草藥進行深入的分組討論,各小組按照要求匯報討論結果后,教師做針對性補充講解,實現(xiàn)師生間的良性互動,從而完成對中草藥的形態(tài)、功效和應用等知識的內(nèi)化與聯(lián)結。
第四,解析野外認藥中形態(tài)或功用不容易區(qū)分的中草藥,若學生尚有其他難以辨認的中草藥可拍照上傳至智慧樹平臺問答交流區(qū)或網(wǎng)絡社交媒體供師生討論。
野外實踐:引導學生將課前線上學到的碎片化知識進行串聯(lián),并結合理論課堂的知識核心,到野外利用眼看、手摸、鼻聞、口嘗等方式識別約100味中草藥。同時,結合中醫(yī)藥的“法象理論”,把中草藥外在性狀與內(nèi)在性能有機聯(lián)系,輔助記憶中草藥的功效和應用。此外,根據(jù)學生的掌握程度,選擇部分相似中草藥,讓學生利用線上、線下所學相關知識進行辨別。
3.3課后鞏固
課后除了安排學生繼續(xù)學習在線教程和課程資源的教學微視頻之外,還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分析反饋,并通過分享更豐富的網(wǎng)絡教學資源或布置課后作業(yè),引導學生對線下課中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和提升。
4廣西常見中草藥課程的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檢查教師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既能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和引導其明確學習方向,也能幫助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課程考核不是單一的期中或期末考試,要注重過程性考核或形成性考核等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將學生的良好學習行為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但是,對課程中過程性考核或形成性考核的統(tǒng)計往往比較復雜,故依托現(xiàn)代智慧教學平臺開展課程過程性考核或形成性考核是一個高效可行的途徑。因此,本課程依據(jù)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能力考核為主線,建立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線上與線下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課程總評分值=線上(平時成績、章節(jié)測試成績、見面課成績、階段性考核成績)40% +線下(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60%。
4. 1線上成績
平時成績:按學習進度完成課程的在線視頻觀看,即可獲得分數(shù)。
平時成績分值=平時成績實際所得分值/平時成績總分值權重比例(40)
章節(jié)測試成績:完成課程每章節(jié)的習題作業(yè),每章節(jié)的習題測試量為5道客觀題。
章節(jié)測試成績分值=章節(jié)測試實際所得分值/章節(jié)測試總分值權重比例(10)
見面課成績:參與直播互動見面課,完成考勤簽到和現(xiàn)場回答,獲得見面課分數(shù)。
見面課成績分值=見面課實際所得分值/見面課總分值權重比例(10)
階段性考核成績:課程團隊完善題庫,學生完成線上課程學習后,平臺從240多道題目的題庫中按照題型隨機抽取50道題目進行考核。
階段性考核分值=階段性考核實際所得分值/階段性考核總分值權重比例(40)
4.2線下成績
平時成績:按理論課堂和野外實踐的學習表現(xiàn)綜合評定。
平時成績分值=平時成績實際所得分值/平時成績總分值權重比例(20)
期末考試成績:為體現(xiàn)考核的實時性和挑戰(zhàn)性,除了進行相應理論課堂綜合考核外,野外帶教結束當天在現(xiàn)場實時采集的中草藥中隨機抽選30種,辨別中草藥的名稱;在所辨識的30種中草藥中隨機抽取10種,正確寫出其功效。
期末考試分值=期末考試實際所得分值/期末考試總分值權重比例(80)
綜上所述,線下的考核主要包括課堂答題、課后測試、問題討論和綜合考核以及中草藥實物的形態(tài)和功效辨認等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崗位勝任能力等。
5結語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傳統(tǒng)的實體課堂教學模式已經(jīng)很難完全滿足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教學要求。因此,高校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代遠程教育平臺的各種教學資源開展混合式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本課程知識量大、實踐性強,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資源開展線下課堂教學,早日建設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是每一名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廳“2020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20JGA206);2019年自治區(qū)級一流本科課程《廣西常見中草藥》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項目;廣西中醫(yī)藥大學“2019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2019ZD007)。
參考文獻
[1]王左利.MOOC:一場教育的風暴要來了嗎?[J].中國教育網(wǎng)絡, 2013,96(4):11-15.
[2]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nèi)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xiàn)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3):13-24.
[3]倪惠蓮,李靜文.高?;旌鲜浇虒W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分析——以浙江師范大學實施混合式教學實踐為例[J].中國培訓,2020,373(4):61-62.
[4]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國內(nèi)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xiàn)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8,36(3):13-24.
[5]奚興,胡明明,王潔.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線下教學設計探討——以老年護理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483(37):326-327.
[6]葉小露,涂相華,賀丹丹.高校混合教學線下課堂設計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47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