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琴 姜林仙
【摘要】? 目的? 分析共情照護模式用于人工肝支持的重癥肝炎患者對遵醫(yī)行為和心理彈性等的影響。方法? ? 納入鎮(zhèn)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18年11月—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人工肝支持的重癥肝炎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8例,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38例,共情照護模式),對比2組遵醫(yī)行為、心理彈性得分,記錄不良反應、護理前后情緒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 觀察組遵醫(yī)行為和心理彈性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 共情照護模式能提高人工肝支持重癥肝炎患者遵醫(yī)行為和心理彈性,減少不良反應和負性情緒,值得推廣。
【關鍵詞】? 重癥肺炎;人工肝支持;共情照護模式;遵醫(yī)行為;心理彈性
中圖分類號:R473.5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2-0129-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2.043
重癥肝炎表現(xiàn)為肝細胞大量壞死,病情危重且復雜,預后較差,并發(fā)癥多,病死率高達70%[1]。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在此類患者中不斷推廣,能有效控制病死率。但人工肝治療容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且需要高質量護理和患者高度配合,方能保證療效。而患者面對器官功能損壞、預后差、巨大的經濟壓力等,心理彈性差,遵醫(yī)性差,易出現(xiàn)放棄和對抗治療現(xiàn)象。 “共情”是羅杰斯提出的概念,是指深入他人主觀世界知曉他人感受的能力。之后該概念與護理學結合,可使護士站在患者立場,正確感知自己與患者的情緒,準確識別和評估患者心理境況,從而提供針對性干預。近年來,不斷有研究指出共情照護干預重癥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心理彈性,提高治療依從性。為了促進人工肝支持重癥肝炎患者遵醫(yī)行為和心理彈性改善,本文將共情照護模式用于其護理中,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納入鎮(zhèn)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18年11月—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人工肝支持的重癥肝炎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納入標準:意識清楚;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傳染病學》[2]中重型肝炎,經實驗室和臨床檢查確診;符合人工肝支持治療指征。排除標準:其他血液傳播性疾??;免疫功能障礙;其他重大器官疾??;惡性腫瘤;精神疾病史。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8.87±7.65)歲;平均病程(7.15±1.65)年;急性15例、慢性14例、亞急性重癥肝炎5例和藥物性肝損傷4例;早期13例、中期21例、晚期4例。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48.54±7.13)歲;病程(7.20±1.34)年;急性16例、慢性13例、亞急性重癥肝炎6例和藥物性肝損傷3例;早18例、中16例、晚期4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 方法
1.2.1? ? 對照組? ? 給予常規(guī)護理。醫(yī)院尋找自愿與他人分享、病情恢復良好、心態(tài)積極樂觀的患者作為典型病例,讓其與其他患者進行交流,分享人工肝之后的身體變化情況、對生活的影響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有助于提升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恢復治療信心。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說明疾病發(fā)生原因,告知置換過程中以及置換后的注意事項,予以必要的飲食護理干預、心理指導等,有助于提升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依從性。另外良好環(huán)境對改善患者情緒也有一定作用,需要合理調節(jié)病房溫度及相對濕度,注意通風換氣。及時對管道進行沖洗,避免出現(xiàn)管道堵塞等情況,穿刺部位應覆蓋無菌紗布予以壓迫止血,預防不良反應發(fā)生。
1.2.2? ? 觀察組? ?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共情照護模式護理。共情干預準備:傾聽—換位思考—干預—反饋。傾聽:與患者和家屬加強溝通,引導患者認真主訴,醫(yī)護人員耐心傾聽,明確其表達的意思和中心思想。換位思考:結合患者傾訴和醫(yī)護人員自身對原因的分析,進行換位思考,感受患者心理壓力、經濟壓力、軀體功能損毀帶來的負性情緒,從患者角度出發(fā)調整護理方案。干預:實施改良后的護理方案。反饋:對實施后患者反饋意見、患者遵醫(yī)行為、心理彈性變化信息進行梳理,納入下一階段共情干預中。干預內容:確定共情活動主題。心理共情交流:根據(jù)傾聽和換位思考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組織病友交流會,促進患者間良好溝通,交流自身調節(jié)不良情緒的體會;指導音樂干預法、按摩法等舒緩患者心理壓力,轉移其對疾病的注意力,疏導不良情緒。責任共情交流:引導患者認清自我,明確自身在治療、護理和康復中的主體位置以及家屬僅處于輔助位置,提醒其只有對自己負責才能取得最佳預后,促使遵守醫(yī)囑,提高自我效能感,積極配合治療。家屬共情干預:加強與患者家屬溝通,使其設身處地了解患者心理感受和需求,給予最大的支持,同時安撫患者,鼓勵其遵醫(yī)行為和自強、自學行為;告知家屬醫(yī)保、新農村合作醫(yī)療等政策,可減輕經濟負擔。
1.3? ? 觀察指標? ? (1)采用院內專家自行設計量表評估遵醫(yī)行為,內容包括定期檢查、堅持運動、作息規(guī)律、飲食合理、按時用藥5個維度,各維度12分,Cronbachα系數(shù)0.852,重測效度0.862。(2)采用心理彈性量表(CDRISC)中文版評估心理彈性,包含堅韌(13個條目,0~52分)、樂觀(4個條目,0~16分)、自強(8個條目,0~24分)3個維度,總分越高心理彈性越高。全量表和堅韌、自強、樂觀維度的Cronbachα系數(shù)分別為0.91,0.88,0.88,0.60[3]。(3)記錄不良反應。(4)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護理前后情緒狀態(tài),焦慮自評量表的臨界值為50分,抑郁自評量表的臨界值為53分,超過臨界值說明患者有焦慮、抑郁癥狀,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高。
1.4? ? 統(tǒng)計學方法? ?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遵醫(yī)行為對比? ? 觀察組遵醫(yī)行為中定期檢查、堅持運動、作息規(guī)律、飲食合理、按時服藥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 2組心理彈性對比? ? 觀察組樂觀、自強、堅韌評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2.3? ? 2組不良反應對比? ? 觀察組血漿變應性反應1例,發(fā)生率為2.63%(1/38);對照組休克2例,溶血2例,血漿變應性反應2例,發(fā)生率為15.79%(6/3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34,P=0.047)。
2.4? ? 2組患者護理前后情緒狀態(tài)比較? ? 護理前,2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 討論
重癥肝炎患者大部分肝細胞損傷或壞死,需通過治療修復使這些受損的肝細胞能夠“重生”,從而降低病死率。人工肝支持是治療重癥肝炎的重要救治手段,通過體外生物或理化裝置暫時替代肝功能,進行有害物質清除,為肝細胞和肝功能恢復創(chuàng)造條件。但臨床中患者因為病情嚴重、疼痛、治療復雜、預后不良等因素易對治療失去信心,甚至出現(xiàn)明顯生理和心理應激,不配合乃至抵觸治療。共情照護模式建立在共情理論基礎上,通過了解患者病情、傾聽患者感受,換位思考患者境遇,找到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緩解患者身心負擔,提高依從性。共情就是指一種能夠體驗他人內心情感的能力,是指在交際過程中通過對方的語言暗示或非語言暗示,充分認識到其情感狀態(tài)與情緒狀態(tài),從情感上產生共鳴,能夠做到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目前共情護理在臨床上的重視度較高,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更多地應用于患者的心理照護當中,對負性情緒有較大的改善作用[4]。心理彈性則是指主體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心理反應狀態(tài)與行為反應狀態(tài),屬于一種動態(tài)形式,會隨著周邊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相應改變,并在變化過程中適應周邊環(huán)境。心理彈性與適應性呈現(xiàn)出一種正相關發(fā)展關系,即患者的心理彈性越大,則適應性越強,對外界環(huán)境的調控能力也越強。具有高心理彈性水平的患者,在認知、情緒激活等方面均可達到與外界環(huán)境的最佳匹配與適應度。
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彈性在改善人工肝支持重癥肝炎患者自我效能、應對方式、疾病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5]。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心理彈性中樂觀、自強、堅韌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與王勇[6]報道結果一致。分析原因為:共情照護中通過傾聽加深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鼓勵患者表達需求和困難。在換位思考中,以患者立場體會其消極應對以及負性情緒產生的原因,掌握患者心理彈性差的根本原因。在干預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形成“生物-心理-社會”的現(xiàn)代護理模式,確定共情三大課題為心理共情交流、責任共情交流和家屬共情交流。心理共情交流是建立在病友群基礎上,促進患者的良性交流,患者因為疾病很快能產生共鳴,通過推薦患者講述自身優(yōu)秀表現(xiàn),分享經驗,是一個共享經驗的過程,同時也能通過“朋友效應”“榜樣效應”產生影響,促進良性攀比,思考自己為什么不能像“榜樣人物”一樣在人工肝支持治療中表現(xiàn)良好,積極配合治療[7]。在責任共情交流中,進一步幫助患者從受害者變成勇敢的對抗者,從“把一切希望和責任托付給醫(yī)護人員”,轉變?yōu)椤敖⑿判暮拖M麘?zhàn)勝病魔,自身才是對抗疾病的主體”。通過這個階段,找回患者責任感,調動其在治療中的積極性,從而嚴格要求作息、運動、飲食、用藥,配合完成護理、治療和檢查。故觀察組遵醫(yī)行為各項分值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家屬共情中,加強家屬對患者心理和經濟的支持,緩解患者自責感,通過告知醫(yī)療付費優(yōu)惠政策,減輕經濟壓力,對患者心理彈性提高有重要幫助[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隨著生理-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轉變,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越來越注重患者的身心整體性。心理護理主要是通過多種護理手段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在共情照護模式中,應用多種心理干預技巧,予以患者精神上的支持與理解,有助于改善其負性心理反應[9]?;颊哂捎诮洕健⒉∏樘攸c以及教育水平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在情緒變化方面也會存在個性化特點。為此,予以針對性心理干預,做好患者的共情照護模式,進一步提升患者對疾病認知水平,能減輕其心理應激反應,以積極心態(tài)面對疾病[10]。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實施共情照護模式干預,深入開展情感支持護理,對患者本人及患者家屬開展相應護理干預,可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同時能提升配合度,進一步提高整體護理效果[11-12]。
綜上所述,采用共情照護模式可有效提高人工肝支持重癥肝炎患者遵醫(yī)行為和心理彈性,有助于減少并發(fā)癥和負性情緒,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 齊曉貴,劉小布,李艷鳳,等.基于共情理念為導向的照護策略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6):65-68.
[2]? ?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M].8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6.
[3]? ? CONNOR K M,DAVIDSON J R 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82.
[4]? ? 蔡榕華,張詩苑,陳惠華.舒適護理在重癥肝炎患者人工肝圍治療期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0,27(11):108-109.
[5]? ? 蔡文娟,趙冬梅,沈萃,等.全面護理在行人工肝血漿置換術的重癥肝炎患者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20,41(14):1828-1830.
[6]? ? 王勇.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情滿足、共情能力、心理彈性及社會支持相關性分析[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20,28(2):70-75.
[7]? ? 霍麗麗.參與型護理聯(lián)合共情護理對于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0,24(6):824-826.
[8]? ? 楊梅香,鐘丹.共情護理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負性情緒及護理效果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30):4308-4309.
[9]? ? 王瑩.針對性護理干預對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癥肝炎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33):273-274.
[10]? ? 葛少莉,隋牮箐.研究護理干預在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癥肝炎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40):245-246.
[11]? ? 盛蓉,李家翠.護理干預對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癥肝炎患者的影響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3):158-159.
[12]? ? 劉靜.人工肝單純血漿置換術治療重癥肝炎患者的臨床護理配合體會[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18,23(4):36-37,40.
(收稿日期:202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