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娟
摘 要 一節(jié)語文課采取怎樣的方法固然值得研究,但一節(jié)語文課到底應該教給學生什么,同樣值得深思。為了更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教師首先應該關注“教什么”。即確定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而確定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根據(jù)文本,確定教學內容;二、根據(jù)學情,確定教學內容。
關鍵詞 語文課 教學內容 確定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Pay Attention to "What to Teach" in Chinese Classes
——Talking about the Teaching Content
ZHOU Fengjuan
(Suzhou Xiangcheng Wangting Middle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155)
Abstract The teaching method in language lesson is certainly worthy of study, but what a language lesson in the end should be taught to the students is also worth pondering. For more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first be concerned about "what to teach".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termine a reasonable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you can start from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text, determine the course content;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determine the course content.
Key words Chinese classes; teaching content; confirm
當今的語文閱讀課,不管是教者還是觀者更多的是關注課堂上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即“怎樣教”的問題。而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卻出現(xiàn)了“高耗低效”的現(xiàn)象。我們的語文老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在閱讀課上,而學生的語文能力卻沒有提高。究其原因何在?用李海林老師的話說,就是“語文教學現(xiàn)在的問題,不是教學目標不明確,也不是教學方法不好,而是‘該教的沒教,不該教的亂教。”這就提醒我們,在進行每節(jié)課的教學時,除了考慮“怎樣教”的問題也應考慮“教什么”的問題。正是語文學科的這一特性,使得執(zhí)教者面對同一文本各衷一是,甚至隨心所欲,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樣教就怎樣教。面對這樣的學科特點和教學現(xiàn)象,筆者認為更應該關注“教什么”,即“確定好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
那么,教師如何確定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1 根據(jù)文本,確定教學內容
1.1 教師要真正讀懂文本
有專家這樣評論當今的語文教師:“只讀語文課本和語文教學參考書?!边@樣的評論是有道理的,因為很多時候語文教師拿到一篇新的課文不是先讀課文,而是先讀教參或現(xiàn)成的教學設計,然后粗略地看一下課文就匆忙上課去了。這樣的現(xiàn)象是屢見不鮮的。我們暫且不去探究原因,先來看看結果。由于課前教師沒有讀懂課文,對教學重點更無從談起,當然更沒有教學內容的合理取舍。其結果當然是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自己不知教了些什么,學生更不知學到了些什么。余映潮老師曾說:“教師只有真正把課文讀透了,才能設計出比較理想的教學方案。”他認為,教材研讀,是一切閱讀教學設計的基礎。沒有深刻的、細致的課文研讀,就難以有優(yōu)秀的閱讀課出現(xiàn)。
例如:有老師在教楊絳的《老王》這一課時,一開始把“體會老王的善良,理解作者對老王不幸遭遇的同情”作為教學內容。聽課老師覺得這樣的解讀還不怎么到位,教師要再讀課文。那位教師通過對課文的重新研讀,終于認識到作者要表達的不僅只是一種同情,更多的應該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愧怍之情。這一點其實作者在結尾處已寫得很明白,只要教師認真研讀課文就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的這樣一種情感。教師如能對課文作認真的研讀,對教學內容就會有更合理的取舍。
1.2 教師要關注文本的獨特性
在語文教學中,每篇文章的教學流程基本是大同小異,無非是先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講解字詞,理清文章寫作思路,最后講文章的寫作特色。而每一篇文章的獨特性卻被忽略。正是因為忽略了每篇文章的獨特性,教師在教學中確定的教學內容才會千篇一律。長此以往,帶來的只能是教學的無效。因此,筆者認為:在確定教學內容時需深入探究每篇文本的獨特性。如果教者認識到這一點,那整堂課的教學都應圍繞這一點來設計,而有關這篇文章的其他知識點完全可以忽略。筆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按照以上的方法來做確實使學生“學有所得”。
眾所周知,成功的課堂教學,離不開執(zhí)教者匠心獨具的教學設計。而課前設計的關鍵就是“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合理、正確,首先取決于教師能否真正讀懂課文,能否真正關注文本的獨特性。
2 根據(jù)學情,確定教學內容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脫離了學生這一主體,教師一切的教學行為就成了無水之源、無本之木。蘇霍姆林斯基說;“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想到所教的學科,而且要注意到學生;注意到學生的感知、思維、注意力和腦力勞動的積極性?!彼裕x擇合理的教學內容除了要參照文本本身的價值,還取決于實施的對象——學生。學情迥異,教學內容也必然有所不同。
2.1 了解學生的困惑處
筆者認為要使語文課有效,在備課前就要了解學生的困惑處,這樣的教學內容才有針對性。對于學生自己閱讀已經(jīng)認識到的就沒有必要大講特講,而應花時間在學生沒有辦法自己消化的層面。從學生的心理角度來講,自己沒法搞懂的東西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所以在確定教學內容之前,就應先了解學生的困惑處,從而以此作為課堂的教學內容。
2.2 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
任何一篇文章,放到不同年齡階段,即使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都一致,所教的內容也一定有差異。原因就在于學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要使教學有效,在考慮教學內容時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接受能力。例如:教《松鼠》一文,在備課時將“體會文章生動的語言特點”作為教學內容,結果課上實施起來很困難。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原來學生很久沒接觸說明文對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已忘得差不多。學生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來學習說明文的生動說明無疑是“對牛彈琴”??磥?,教師要真正關注學情才能為學生提供最適宜的教學。
“語文課怎樣上”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但筆者認為:語文課要有效,在研究“怎樣教”的同時,首先要考慮“教什么”。而要準確地確定課堂教學內容,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除了要研讀文本,也必須研究學生的實際。
參考文獻
[1] 王榮生.語文教學內容重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
[2] 錢理群,孫紹振,王富仁.解讀語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4.
[3] 曹明海,趙宏亮.教材文本資源與教學內容的確定.語文建設,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