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鈞
摘要:在19世紀30年代傳教士來到中國之前,美國商人中只有亨德一個人認真地學習過漢語。19世紀40年代以后,傳教士裨治文和衛(wèi)三畏陸續(xù)編寫了三部工具書,標志著美國人的漢語學習已經(jīng)脫離了最初的篳路藍縷的階段,開始走上了一條逐漸成熟和發(fā)達的道路。
關鍵詞:漢語學習;裨治文;衛(wèi)三畏
中圖分類號:K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604(2012)04—0041—04
1784年8月28日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吭邳S埔港,中美之間開始了直接的交往。在此后的50多年間,盡管有不少美國商人和外交官來中國進行貿(mào)易和考察,但愿意認認真真學習漢語的只有亨德(William C.Hunter)一個人。亨德1824年被一家美國公司(Thomas A.Smith and Sons Co.)派遣來華,目的是學習漢語以便服務于該公司在廣州的辦事處。亨德于1825年2月11日抵達中國,由于發(fā)現(xiàn)很難找到合適的漢語老師,很快便離開廣州前往新加坡,希望能進那里的一所學校學習漢語,但那所學校的情況也不理想,于是他再次轉往馬六甲,進入當?shù)氐挠⑷A書院(Anglo—Chinese College)學習,直到1826年12月底。亨德于1827年初回到廣州,并很快見到了第一位來華的英國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i824年離開美國時亨德曾帶著一封公司寫給馬禮遜的介紹信,但由于馬禮遜1824—1826年回英國休假(1826年9月返回廣州),亨德直到1827年1月才得以見到這位最早來華的英國傳教士。如果當初馬禮遜沒有離開,亨德也許就不需要舍近求遠地遠赴馬六甲了,在中國已經(jīng)生活了近20年(1807年來華)的馬禮遜無疑是最好的漢語老師。兩人見面后馬禮遜測試了亨德在英華書院一年半的學習成果,結論是“優(yōu)良”(good)。在其后給亨德父親的信件中,馬禮遜報告了這個好結果,并說亨德在漢語這樣一門非常難學的語言上的進步“不僅是他個人的榮耀,也是英華書院的榮耀”。
馬禮遜對亨德的測試同時也是為了了解英華書院的教學水平,因為這所書院正是在他提議下創(chuàng)辦的(1818年),為此他捐助了1000英鎊用于校舍的建設。書院實行中外學生兼收的政策,既教中國人英文和西學,也為外國人學習漢語提供培訓。馬禮遜建立這所學校的重要目標之一是為英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培養(yǎng)緊缺的漢語人才。
亨德來到英華書院時,書院的院長是倫敦會傳教士漢弗萊(James Humphreys),他是第二任院長,首任院長是協(xié)助馬禮遜創(chuàng)辦學院的倫敦會傳教士米憐(William Milne),在擔任院長4年后于1822年去世。亨德在英華書院的漢語老師柯利(David Collie)是一位著名的漢學家,代表成果有《四書》英譯(1828年)。亨德的另外一位老師是一個廣東人(Choo Seen—Sang,擔任柯利的助手),他不僅熟悉中國經(jīng)典,而且能說一口準確流利的官話。有這樣中外高水平老師的指導,難怪在不長的時間里亨德的漢語學習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果考察柯利最初的中文基礎,就會發(fā)現(xiàn)是來自1823年馬禮遜訪問馬六甲時對他的指導,這樣一來,亨德就應該算是馬禮遜的“徒孫”了,雖然在英華書院一年多的學習成果得到了“師祖”的肯定,但亨德并不就此滿足,他在廣州當?shù)赜终业搅艘晃恢袊蠋煟↙e Seen—Sang)繼續(xù)學習。但不久之后他所供職的公司破產(chǎn),于是他不得不中斷學習返回美國。1829年他乘坐新雇主奧立芬(D.W.C.Olyphant)的商船“羅馬人號”(Ro—man)重返廣州。在這條船上他結識了最早來華的美國傳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并每天教授裨治文中文。正是從馬禮遜的“徒孫”那里,裨治文獲得了最初的漢語知識。英、美第一位傳教士之間的這層關系雖然有點巧合,但事實本身既說明了馬禮遜作為漢語教師的廣泛影響,也說明了美國漢語人才的缺乏。從1784年以來,美中之間的貿(mào)易不斷發(fā)展(至1792年貿(mào)易額僅次于英國),但半個世紀當中能夠熟練掌握漢語的美國商人卻只有亨德一人。
商人追求的是商業(yè)利益,一般都來去匆匆,對于那些有機會長期居留的人來說,漢語的復雜難學也使他們或無心問津或裹足不前。美國商人不愿意和不積極學習漢語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一種特別的交流工具的存在。它不是漢語,也非標準的英語,還夾雜著一點葡萄牙語,就是所謂“廣州英語”(Canton English)。它起源于廣州人在與英國商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無師自通學習英語的實踐(開始于1715年前后),其特點是完全不顧讀和寫的訓練,只關注聽和說——把聽到的英文單詞用漢語記錄下聲音,再根據(jù)漢語注音說出來。這種看似簡單易學的方法帶來兩個問題,一是由于注音不準確(常常把英文單詞的多音節(jié)縮減為漢字的單音節(jié))而導致發(fā)音走樣,二是由于缺乏系統(tǒng)的訓練而使說出來的句子完全不符合語法規(guī)則,毫無邏輯性可言。但這樣一個非常不理想的交流工具卻不妨礙做生意,甚至是大筆的生意。
中美直接貿(mào)易開始后,美國政府于1786年向廣州派駐了首任領事山茂召(Samuel Shaw),1794年山茂召去世后他的職位由斯諾(Samuel Snow)接替,斯諾1804年底離職后由卡靈頓(Edward Carrington)接任(1806—1808年),馬禮遜1807年從英國經(jīng)紐約來廣州時帶著的正是美國國務卿給卡靈頓的信件??`頓離任后這一職位一直空缺,直到1814年才由韋爾考克斯(B.C.Wil—cocks)接任。但所有這些人都是商人出身,實際上,直到1854年,這一職位一直由商人充任但身份的轉變沒有為這些外交官帶來漢語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1844年當顧圣(Caleb Cushing)代表美國政府前來和清政府談判時,他只能請傳教士幫忙做翻譯。此后傳教士被借用的情況一直延續(xù)到19世紀60年代,正如列衛(wèi)廉(William B.Reed,1857—1858年美國駐華公使)在給美國政府的信中所說:“傳教士們在中國的工作和研究直接關系到了我們的在華利益。如果沒有他們擔任翻譯,我們的各項工作都無法進行;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在這里既不能讀,也不能寫,無法與中國人信函往來,更無法與中國人談判。總之,如果沒有他們,我根本無法開展工作。他們?yōu)槲覀兘鉀Q了很多困難。1844年顧圣先生在中國的時候,為他做翻譯和幫助他的都是傳教士;1853年馬沙利(Humphrey Marshall)先生和1854年麥蓮(Robert M.McLane)先生在中國任職時,擔任他們翻譯的也都是傳教士。我們這次在中國工作期間,裨治文博士給予了我們莫大的幫助?,F(xiàn)在他們?nèi)匀辉诒M他們所能為我們分憂解難。我要向他們表示真誠的謝意,感謝他們給了我那么多幫助,為我們提出了那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還要感謝來自印第安納州的長老會傳教士丁韙良(William A.P.Martin)先生。他懂中國北方話,為我做口譯工作”。英國的情況也并不更好,1816年阿美士德(William Amherst)勛爵率團訪問北京,翻譯工作主要由馬禮遜負責,到了鴉片戰(zhàn)爭談判期間,主要的翻譯一個是馬禮遜的兒子馬儒翰(John R.Morrison),一個則是德國傳教士郭實獵(Karl Gutzlaff)。
同樣是難學的漢語,為什么傳教士就能夠掌握呢?問題的關鍵在于動力與目標不同。傳教士來中國,志在改變中國人的信仰,這就要求他們了解中國人的心理,知道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而這一切的基礎便是掌握漢語。第二位來華的倫敦會傳教士米憐這樣表白自己的心跡:“我認為要學好這門語言是非常困難的(我至今都沒有任何理由改變這一看法),并且確信,對于一個才能平庸的人,需要長期努力,需要勤奮、專注和堅持不懈,因為掌握漢語知識后就能夠為基督教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因此,我下定決心,只要上帝賜給我健康,我將竭盡全力,即使進步緩慢也不灰心沮喪?!泵讘z的這段話也道出了其他來華傳教士的心聲。
1829年裨治文來華時,美國海外傳教部總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給他的指示的第一條就是要求他把開始的幾年投入到漢語學習中,并說如果發(fā)現(xiàn)廣州的學習環(huán)境不理想,可以考慮到馬六甲的英華書院。裨治文后來沒有去英華書院,而是在廣州跟隨馬禮遜學習。1833年另一位美部會傳教士衛(wèi)三畏(S.W.Williams)到達廣州后,也就順理成章地把裨治文當作了自己的漢語啟蒙老師。本來學習漢語最好是找中國人做老師,但當時清政府的極端文化保守主義政策(教外國人漢語有殺頭之禍)使這一點很難實現(xiàn)。即使能找到個別不怕冒險的老師,在師生雙方都精神緊張的情況下教學效果也一定不會太好。美部會的指示中擔心廣州的“學習環(huán)境不理想”,應該就是指此而言。這種不理想的狀況直到1844年才得以改變,中美《望廈條約》中約定:“準合眾國官民延請中國各方士民人等教習各方語音,并幫辦文墨事件,不論延請者系何等樣人,中國地方官民等均不得稍有阻撓、陷害等情;并準其采買中國各項書籍”。裨治文是《望廈條約》談判時美方的主要翻譯,其時他已經(jīng)來華10多年,但據(jù)中方人員的看法,他的口頭表達能力仍十分有限,“以致兩情難以互通,甚為吃力”。1844年是馬禮遜去世10周年,這位最早的漢語教師晚年的境遇不佳,估計去世前幾年能夠用來指導裨治文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多年來裨治文主要是通過馬禮遜編寫的工具書來學習漢語,口語不佳也很難求全責備了。經(jīng)過多年學習,裨治文的漢語閱讀和寫作能力得到長足進步,1836年他用中文獨立撰寫了介紹美國歷史的《美理哥合省國志略》,就是明證。衛(wèi)三畏在回顧條約簽訂前的中外交往時,特別強調(diào)了掌握漢語的重要性,他說:“無論是商人、旅行者、語言學者,還是傳教士,都應該學習漢語,如果他們的工作使他們必須來中國的話。說以下這句話是一點也不冒昧的:如果所有的人都掌握了漢語,就可以避免外國人和中國人之問的惡感,也同樣可以避免在廣州造成人員財產(chǎn)損失的那些不愉快的事件;中國人對于外國人的輕視,以及過去一個世紀以來雙方交流的備受限制,主要原因是由于對漢語的無知”。
對于學習一門語言來說,教師固然重要,教材也同樣重要。19世紀早期的情況是,不僅漢語教師稀少,用于學習漢語的教材也很有限,而有限的幾種教材皆是歐洲人的作品。為此裨治文和衛(wèi)三畏在19世紀40年代陸續(xù)編寫了三部工具書,不僅增加了漢語學習者的選擇范圍,而且也打破了歐洲人的作品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
裨治文主持編寫的《廣東方言讀本》(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首先于1841年出版(印量為800冊),這是美國人編寫的第一部學習漢語的工具書,也是第一本專門用于練習廣東方言的實用手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為了表彰裨治文的這一大貢獻,紐約大學于1841年7月14日授予他神學博士學位。
裨治文之所以要編寫《廣東方言讀本》,是因為想學廣東方言的外國人日漸增多,但自馬禮遜的《廣東省土話字匯》(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1828年問世以來,“一直沒有其他有價值的工具書出版,對這一方言的忽視顯然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中外交流”。正如書名所標志的那樣,該書以簡易語句的形式提供練習,每頁分三列,分列英文、中文及羅馬字母拼音,并附注解。全書共分17篇,分別是:(1)習唐話;(2)身體;(3)親誼;(4)人品;(5)日用;(6)貿(mào)易;(7)工藝;(8)工匠務;(9)耕農(nóng);(10)六藝;(11)數(shù)學;(12)地理志;(13)石論;(14)草木;(15)生物;(16)醫(yī)學;(17)王制??梢娮髡叩囊鈭D不僅在幫助讀者學習廣東口語,也在幫助他們獲得有關中國的各類信息,將語言的學習和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
馬禮遜的《廣東省土話字匯》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英漢字典,第二部分是漢英字典,第三部分是漢語詞組和句子,漢英對照?!稄V東方言讀本》可以說是對第三部分的擴大和補充,與前書相比,篇目的設置更貼近日常生活,例句更為豐富和精當,注釋的加入也是特色之一?!稄V東方言讀本》的出現(xiàn)無疑為廣東方言的學習提供了有力的幫助。但是大8開本、693頁的部頭使這本工具書使用起來不太方便。簡單實用的《拾級大成》(8開本、287頁)的適時出版滿足了需要。
《拾級大成》(Easy Lessons in Chinese,1842)是衛(wèi)三畏獨立編寫的第一部漢語工具書。在此之前他參與了《廣東方言讀本》的編寫。在《拾級大成》“前言”中衛(wèi)三畏說:“本書是為剛剛開始學習漢語的人編寫的,讀者對象不僅包括已經(jīng)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包括還在本國或正在來中國途中的外國人?!比珪膬?nèi)容如下:(1)部首;(2)字根;(3)漢語的讀寫方式介紹;(4)閱讀練習;(5)對話練習(與老師、買辦、侍者);(6)閱讀文選;(7)量詞;(8)漢譯英練習;(9)英譯漢練習;(10)閱讀和翻譯練習。相對于《廣東方言讀本》偏重于說的練習,《拾級大成》更側重讀、譯的練習,顯然是為了和《讀本》互補。在閱讀練習中,作者的編排是先給出中文,然后是拼音,然后是逐字的英譯,最后是符合英語習慣的翻譯。閱讀練習遵循由易而難,逐級提升的編寫原則,先是單句練習,然后逐漸過渡到成段的文字。翻譯練習的安排也是如此,從字句的翻譯到成段的翻譯,從提供參考譯文到最后不再提供參考譯文,作者顯然希望通過這些練習能夠使學習者比較快地掌握漢語。如果像衛(wèi)三畏所設想的那樣,一個學習者通過前面的操練最終能夠完成書末成段的中譯英練習(選自《聊齋》、《子不語》、《玉嬌梨》、《圣諭廣訓》、《勸世良言》),那么他確實可以說已經(jīng)“大成”了。
在《拾級大成》出版兩年后,衛(wèi)三畏又推出了另一部工具書《英華韻府歷階》(An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這是一部英漢詞匯手冊,按照英語字母順序依次列出單詞和詞組,并給出中文的解釋和官話注音。之所以用官話注音,是為了適應中國內(nèi)地已經(jīng)逐漸開放的形勢。由于廣東、福建仍然是當時傳教士和其他外國人活動的主要區(qū)域,所以在書后的索引中,除了官話注音,衛(wèi)三畏還給出了該詞匯表中出現(xiàn)的所有漢字(按照214部首排列)的廣州話和廈門話注音?!队⑷A韻府歷階》可以看作是馬禮遜《廣東省土話字匯》第一部分——英漢字典——的擴大和補充。馬禮遜的詞匯手冊出版于1828年,早已絕版,鑒于這一情況,衛(wèi)三畏編寫了這本工具書。
以上三本工具書的出版標志著美國人的漢語學習和研究已經(jīng)脫離了最初的篳路藍縷的階段,開始走上了一條逐漸成熟和發(fā)達的道路。
(責任編輯 潘亞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