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項目教學法被中外合作辦學院校運用到實踐性較強的商科專業(yè)課教學中。本文通過介紹項目教學法在中澳合作辦學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根據(jù)中國教師和學生的特點提出完善項目教學法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中外合作辦學 項目教學法 教學應用
引進和實施國外先進教學方法是提高中外合作辦學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許多中外合作辦學把案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一系列教學方法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強化了教學效果。本文以項目教學法為例,通過研究項目教學法在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澳商科的引入和實踐,探討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如何吸收和完善國外先進教學方法。
一、項目教學法的含義及特點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完成某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而展開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把相關的教學內容融入到某一個工作項目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通過完成項目任務獲得知識和技能。[1]項目教學法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種教學法比較適用實踐性較強、學生動手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許多中外合作辦學院校針對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課程,在不同程度上都引入了項目教學法。
二、項目教學法在河南大學中澳合作辦學商科教學中的應用
河南大學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在商科領域進行合作。河南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澳項目直接移植維多利亞大學的一些專業(yè)課程,采用維大的教學大綱和教學方法。啟發(fā)式、互動式和體驗式的教學方法逐漸被引入到專業(yè)課程教學過程中。合作辦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等多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其中項目教學法主要被應用于中澳商科的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課程,比如商務溝通、管理學和市場營銷學等課程。一般每門專業(yè)課程都會設計1-2個項目,并作為1次作業(yè)成績計入課程總成績。項目大都由合作方維多利亞大學的專業(yè)課教師設計,然后中方教師指導學生完成項目。項目大多數(shù)是與企業(yè)中的實際問題相關,項目難易程度是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英語水平設計的。通過項目學習,將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職業(yè)能力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進行訓練。比如,在市場營銷學課程中,維大教師針對國際市場營銷這章內容設計一個項目,要求學生在中國本地尋找一個小公司,把公司的某一產品營銷到澳大利亞市場。通過這個項目,希望學生能夠掌握國際市場營銷的整體運營過程,能夠分析和解決國際市場營銷的實際問題。項目結束時每個小組提交一份營銷計劃書,同時在課堂上通過Presentation展示自己的設計成果。
項目教學法的引入和實施,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學院調研中發(fā)現(xiàn),90%的學生對自己做過的項目記憶深刻,尤其是對花費時間長、挑戰(zhàn)性大的項目印象深刻。他們認為在項目實踐中不斷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新,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提高了自身綜合素質。
三、項目教學法在中澳合作辦學教學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雖然項目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在我國境內實施辦學,教師與學生的情況與國外不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開展項目教學法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影響效果。
1.在跨文化背景下較難設計合適的項目。項目的難易程度和實用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項目教學法的成功與否。在河大中澳合作辦學中,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是由合作方維多利亞大學提供的。項目大都是由維多利亞大學的專業(yè)課教師設計,很少讓中方教師參與教學計劃設計過程。很多情況下國外教育工作者對我國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特點了解較少,設計出合適的項目主題比較困難。
2.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較弱。項目教學法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比較高。而中外合作辦學學生是在國內應試教育背景下完成中小學教育,在接受教育過程中更多地習慣于被動學習,較少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缺乏主動學習、團隊學習和批判性思維學習的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參與項目的積極性。特別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水平不一樣,如果沒有進行合適的分組,那么小組成員之間缺乏團隊合作能力,工作效果很弱。
3.教師能力和時間的限制。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這種角色轉變意味著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有豐富的管理實踐經(jīng)驗和項目管理能力。目前,中外合作辦學大部分教師都是年輕教師,直接從學校畢業(yè)進入高校工作,相對于國外高校教師,管理實踐經(jīng)驗不足。同時,進行項目教學法,教師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而高校重科研輕教學,所以教師不愿意拿出過多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導致項目教學法流于表面,沒有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教學條件、教學人數(shù)和教學時間等條件的限制。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師生比例比較低的現(xiàn)象。在中澳項目內,師生比例不高,一般一個專業(yè)教師管理150人左右,甚至更多,基本都是采用大課授課方式,這不利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另外,在整個教學計劃過程中,由于語言課的大量增加,使總課時量偏大,每周30~40個課時,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上課,自學時間較少,影響了項目教學法的完成。
四、在中外合作辦學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完善項目教學法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jù)教學要求,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以及教學條件等,合理運用項目教學法,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項目教學法的效能。
1.中方院校和教師應該積極與合作方大學教師進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和項目內容。這樣可以使設計的項目更能激起學生參與和實施的動力。比如設立課程協(xié)調員崗位,負責與合作方大學的教師在課程問題方面進行溝通協(xié)商。這樣有利于中外教師對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進行探討。要想設計好的項目,中方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收集學生的意愿和想法,了解學生關注的焦點,然后和外方教師共同合作設計出合適的項目。也可以與國內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或者創(chuàng)業(yè)大賽等活動緊密結合,有效激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除了針對單門課程外,項目設計應該安排綜合項目學習,把幾個相關課程融合在一起,把更多的教學內容和知識融入到一個項目內。比如針對管理學和市場營銷學中的某些關聯(lián)比較緊密的章節(jié)設計一個項目,兩門課程的教師共同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既能減輕學生壓力,又能使學生從整體上掌握知識。
2.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訓和管理。項目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從“滿堂灌”的被動式學習轉變?yōu)橹鲃邮綄W習。可以在課程開始前對學生進行專題報告,聘請教師或者高年級項目負責人重點講解如何進行項目選擇、項目計劃和項目實施,如何培養(yǎng)主動學習、創(chuàng)新思維和團隊學習等能力。在項目教學中,分組是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合理分組,使每組水平差異不大。比如,教師直接分配小組成員或者讓學生自由結合,然后教師再調整。每組5-6人,男女比例相當,由好、中、后進學生組成。特別是每組都有一個或兩個英語水平比較高的學生,這樣避免在做Presentation或者寫商業(yè)計劃書時,學生因為語言問題而出現(xiàn)過大差異。在分配時要使每組學生整體水平得到提高,以產生更多的思路和創(chuàng)新想法。教師制定各種規(guī)章和制度,監(jiān)督學生小組工作的進展,確保小組成員參與項目工作。比如,要求小組每周都寫一篇日志,記錄小組工作進展、小組成員每個人的工作成績、小組的心得體會等;在課程考核評價中,增加課堂表現(xiàn)和小組突出表現(xiàn)分數(sh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高校應該采取多種方法提高教師能力,開發(fā)教師潛能。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學習。比如,國際教育學院每年安排一部分教師去合作方維多利亞大學學習,體驗國外文化和教學特點,豐富教學經(jīng)驗。實施集體備課制度,充分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能力。而且在項目實施和評價階段,聘請具有實踐經(jīng)驗的企業(yè)專業(yè)人員和專業(yè)課教師一起對學生進行指導。另外,中外合作辦學對學生語言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可以讓語言教師參與項目教學過程。語言教師定期和學生交流,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溝通、寫作和演講的能力。
4.高校應該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huán)境。高校要盡量給教師和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條件和教學環(huán)境。學院對專業(yè)課教學進行改革,把大班授課方式改革成“大課+小課”的授課方式。一般專業(yè)基礎知識的講授在大課進行,案例討論和項目實施等活動在小課進行。需要注意的是大小課時間分配比例。學生學習負擔較大,自由時間比較少,在保證基本教學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否則不能有效地完成項目任務。
參考文獻:
[1]張開暗,郭毓麟等.項目教學法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11,(2).
[2]馬清梅.項目教學法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
[3]史毫慧.探索項目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課程中的運用[J].消費導刊,2009,(2).
[4]孟韜.中外合作辦學中國外先進教學方法的引進與完善[J].世界教育信息,2012,(12).
[5]林金輝,劉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