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長友
【摘要】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因材施教”,正視學生的差異,進行分類教學,做好特殊學生的教育,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 因材施教 分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145-02
在教學中,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認知水平、學習基礎和個性特點,如果用同樣的方法對待,則無法使學生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那么應該如何去做呢?筆者認為,“因材施教”是個必要而且可行的教學方法。
一、“因材施教”的理論基礎
早在幾千年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認識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了靈活運用。當然,他并沒有明確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真正歸納出這個理念的是宋代的理學家朱熹,他在歸納孔子的教育思想時,提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與此異曲同工的是前蘇聯(lián)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提出“每一個兒童的思維發(fā)展都有獨特的道路,每一個兒童的聰明和才智都各有各的特點”,他要求教師應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特點,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此外,美國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力論觀點也認為學生具有不同的智力強項,所以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差異,發(fā)展學生的強項。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都主張“因材施教”。這些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和最優(yōu)的教與學為因材施教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二、小學教育中實施“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1.因材施教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新課程標準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要求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真正地從學生入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育教學方法,所以它是符合新課程標準的。
2.因材施教可以改善兩極分化
小學生剛剛開始學習文化知識,就已經(jīng)逐漸地產(chǎn)生了差距。拿數(shù)學學科而言,有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滿分,而有的學生則剛剛及格。這樣下去,學生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不利于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而因材施教則可以使不同的學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從而改善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
3.因材施教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拿四川省來說,有很多的邊遠地區(qū),教學條件較差,家長意識淡薄,學生學習勁頭不足,所以一旦學生得不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無法產(chǎn)生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就很有可能會破罐破摔,甚至會輟學。所以因材施教,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
三、小學教育中如何實施“因材施教”
1.正視學生的差異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這是課程改革綱要提出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在每一個班級里,都會有優(yōu)等生,有中等生,也有后進生;有調(diào)皮的學生,也有遵守紀律的學生;有聰明的學生,也有反應遲鈍的學生。所以說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無視他們的差異,對其進行統(tǒng)一要求與評價,而是要看到他們之間的差異,分析每個學生的學情,對他們作出深入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這樣才能有條件實施因材施教。
2.進行分類教學
由于學生所處的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不同,其學習習慣和主要學習方法也存在很大不同。針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需要在合理把握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對學生加以分類,并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比如在面對一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時,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予他們以“特別”關注,采用讓他們回答問題或者在其身邊短暫停留的方式激發(fā)他們的有意注意意識;針對一些計算基礎較差,或者計算能力不能滿足現(xiàn)有需求的學生,教師要從對其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總結出發(fā),明確此類學生的特長點,并強化其對運算口訣和手算方式的記憶和應用;而針對一些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無法理解某些立體圖形的學生,教師需要從采用實體模型的方式,結合學生自主的動手操作,讓其進一步加深對于立體事物的認識,進而構筑其立體思維結構??偟膩碚f,實施分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讓所有學生學有所得、促進學生成才。同時,能促使教師不斷探索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
如:(1)基本訓練:①求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積。(單位:分米)
②一個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變式訓練:①直角三角形三條邊分別是3厘米、4厘米、5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②一塊三角形菜地的面積是276平方米,量的它的底邊是46厘米,這塊三角形菜地的底邊上的高是多少米?
(3)深化訓練:在圖紙上畫出底邊是4厘米,面積是6平方厘米的不同形狀的三角形。
這樣的作業(yè)起點低,且可以滿足不同需要的學生的作業(yè)要求,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可以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3.做好特殊學生的教育
班級內(nèi)有幾十名學生,勢必會有情況較為特殊或者行為比較特殊的孩子。這部分學生雖不占多數(shù),卻是我們進行因材施教不可忽略的一個群體。比如單親家庭的孩子,生性孤僻,不合群,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多組織他們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鍛煉他們的合作能力;又如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我們在教學中就要多細心觀察,無微不至地予以關懷,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愛;再如違反紀律屢教不改的學生,我們要多夸獎、鼓勵,或者發(fā)掘其閃光點,將他們的興趣從調(diào)皮搗蛋轉移到努力學習中來。
四、結語
當前,我們的教育領域大力提倡因材施教,并不是一時的跟風,而是根據(jù)教育的規(guī)律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所作出的科學的選擇。尤其是對于小學生,更是要摸清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遵循多元智能理論,使其為今后初中、高中的學習打好基礎,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小學生的發(fā)展。為此,我們小學教師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究,希望本文可以拋磚引玉,引發(fā)諸位同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劉春梅.孔子因材施教思想探微[J].河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1)
[2]李健.多元智能:呼喚科學的轉差教育[J].基礎教育參考,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