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陳麗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打破了以往傳統(tǒng)教學注重知識講授的課堂模式,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促進其探究學習能力的形成。教學時,我們要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針對教材內容,開展一系列的專題活動,讓學生在深入探究的同時培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語文教學不是一味地傳輸理論知識,讓學生被動接受,而是不斷地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研究興趣,鼓勵引導其自主鉆研。在課堂上,我們要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經過分析思考,解決問題。
比如,在教授《雷雨》一課時,學生在深入文本思考后覺得周樸園是一個自私虛偽、冷酷無情的人,像他這樣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的人,怎么會愛別人呢?學生就根據這一推論提出問題:“周樸園對魯侍萍是怎樣一種情感,有沒有愛?”針對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筆者組織小組討論,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愛,因為周樸園還保存著多年以前魯侍萍給的襯衣、相片等,說明他心里還留有一絲溫情,殘存著年少時的愛情。有的學生說不愛,因為他對昔日的愛人殘酷無情,不見溫情流露。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氛圍很是活躍,最后,有一名學生總結得很好:周樸園長期受到封建制度的毒害,人性上的巨大反差是環(huán)境導致的。年輕時,他與侍萍相愛是沖破封建制度的勇敢行為。如今變得冷酷無情是因為受到環(huán)境的壓迫,盡管這樣,他還留著侍萍留給他的東西,由此可見他對昔日的愛情還是很懷念的,內心還留有些許的愛,本性是善良的。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可以借助內容比較的方法深入地研究學習。比較是一種研究性的思維方法,學生自主的比較過程就是思考分析的過程,探究知識間的異同,更好地歸納、區(qū)分,做到知識的有效整合,便于理解記憶。比較有很多對象,可以是文章內容、寫作技巧、表達方式以及中心思想等。比如,在學習文言文時,教師就可以挑選兩篇同類的文章《鄒忌諷齊王納諫》和《觸龍說趙太后》,讓學生比較,引導他們對其中的“勸諫”技巧進行區(qū)別,分析特色和利弊。
除了對同類文章的比較分析,我們還可以擴大范圍,讓學生去比較異類文章。比如,在上必修一詩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三篇詩歌《回旋舞》《致橡樹》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系統(tǒng)掌握詩歌的學習方法,對其中的寫作手法、情感表達有一定了解,便于以后類似課文的學習。
開展專題研究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長久的研究興趣,而且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讓其在一個研究氛圍中,不斷地深化所學知識,促進自己的拓展學習,在無形中培養(yǎng)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思維的廣泛性。
比如,學生都知道魯迅寫過《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而《瑣憶》是寫魯迅的,我們就可以圍繞魯迅開展專題研究活動,將關于魯迅的文章放在一起,指導學生對魯迅精神做一個探究,談談魯迅精神和時代發(fā)展的關系。專題研究的資料不局限于課本,學生可以在課外查找資料,進行輔助研究。隨著他們語文學習的深入,會接觸到越來越多的魯迅作品,學生可以延續(xù)這個專題的研究,雖然花的時間比較多,但對語文學習有很多好處,不僅能在寫作中得到借鑒啟示,還能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更有深度地探討問題。
再比如,對于某一專題的研究可以用討論和辯論的方式具體化。在上完蘇洵的《六國論》后,教師可以布置一個辯論作業(yè):依據蘇洵的《六國論》和蘇轍的《六國論》談談六國滅亡之我見。先讓學生樹立觀點,在課外自己準備資料作為論據,最后在課堂上發(fā)表觀點。
語文教學的目標在于學生能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運用于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打破“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陳舊說法。在具體實施時,我們可以借助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提升能力,升華研究學習。
比如,在講《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在慶祝北京大學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等內容時,針對文章的特殊性,教師可以將其與平時的學校演講聯系起來,鼓勵學生學習關于演講的內容,查找資料,深入研究別人的演講稿,然后開展班級演講比賽,讓他們親身體會演講的感受,在實踐的同時,升華教材內容,把文字轉化為實際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課文都可以用于實踐深化的,我們要有選擇地進行實踐活動,考慮內容的實用性和可行性,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
總之,語文研究性學習應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打破以往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注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鉆研,深入體會,有效總結,學以致用,使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