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玉剛
[摘 要]歷史與語文學科聯系密切,自古文史相通。“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從歷史文化知識中汲取營養(yǎng),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對于突破課文難點,增強人文品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大有裨益。教師在閱讀理解,寫作指導,學習品質培養(yǎng)等方面適當融入歷史知識,以史促文,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歷史知識;閱讀;寫作;學習品質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歷代文人為時為事的寫作歷史使命感。實際上,“文史不分家”。利用歷史知識對文學的緊密關系,在語文教學中結合歷史文化,做到融會貫通,以史促文,則會使語文學習更顯輕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運用歷史背景,理解課文主題
語文課本中的許多文章是在特定背景下寫出來的,這個“特定背景”往往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關鍵,不借助歷史知識,很難弄清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適時介紹相關歷史背景,歷史時事,學生再去理解課文內容,問題則會化難為易,由惑而解。
如《囚綠記》一文,最顯著的特點是運用了托物抒情的手法,通過借贊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頌揚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抒發(fā)作者忠于祖國的情懷。但是綠色的常春藤與作者的愛國情懷怎么聯系起來的?學生就難以理解了。我們在課上不妨介紹一下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日軍大舉進攻上海,中國守軍奮勇抵抗,開始悲壯英勇的淞滬會戰(zhàn)。12月日本殘無人道地制造了南京大屠殺,30萬中國軍民遭殺害。國難當頭,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共抗日本侵略者,“寧為戰(zhàn)死鬼,不作亡國奴”,爭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為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共同呼聲。這樣,再聯系作者當時烽煙四逼的處境中“囚綠”“放綠”的經歷,學生融史悟本,就不難理解散文于平淡中包藏的深邃意蘊和豐富情感。因此,作者借助綠友常春藤不屈的精神,所抒發(fā)的不畏強暴,堅貞不屈,渴望民族解放的愛國情懷也就呼之即出了。
課本中大多數的詩詞與歷史關系緊密,往往相互融合,賞析時同樣要融入歷史知識。如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就要了解南朝佛教興盛的歷史,南朝統(tǒng)治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南史·郭祖深傳》說:“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以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窮極宏麗,僧尼十余萬,資產豐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睋?,杜牧說“四百八十寺”顯然說少了。通過對南朝佛教盛行歷史的認識,然后結合詩句,學生就能體會出“南朝四百八十寺”這些歷史的遺物,雖然如今已和江南美妙風景融為一體,但在審美之中不乏諷刺的詩的內涵,避免理解本詩時只知表層,不解深意的片面性。
二、結合歷史知識,深刻領悟文言文
史以文傳,歷史以文章典籍的形式傳承至今,現在我們學習文言文,也需運用歷史知識,融會貫通來領悟作者的思想及其表達的藝術,以對文章有深刻精到的理解。如講《鄒忌諷齊王納諫》一課。鄒忌以一段具體的家庭瑣事為譬喻來勸說齊王廣開言路,納諫除弊,取得四國皆朝于齊,不戰(zhàn)而勝的效果。學生明白這種設喻諷諫的好處后,不禁會問:國家大事,作為一國之相的鄒忌進諫齊王為什么不能直奔主題,像魏征那樣直言以勸,非要繞這么多彎子?對于這個說理性問題,教師應不急于從正面作答,可以先用歷史事例作以引導,釋疑解惑。在古代歷史上,商朝比干勸說紂王善待百姓,被剖心而死,葬身牧野;春秋的伍子胥建議吳王殺掉勾踐滅越國,被吳王夫差所殺;宋朝的李綱進諫宋欽宗抗金勿和,遭到貶謫。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像唐太宗之類的明君畢竟不多,“伴君如伴虎”,即使是忠貞耿直的朝中重臣,進諫若不謹慎,肺腑之言也會忠心被誤,落個勸說遭貶,力諫枉死的下場。由此可見,勸諫君王豈是張口小事,卻是事關身家幸命之舉。學生了解這些歷史事例,懂得其中道理之后,再來看鄒忌的表現,對他這種設喻諷勸,委婉含蓄的進諫方式的理解也就豁然開朗,不言而喻了。
文言文中有相當多的詞語和現在的理解不同,只有結合歷史,才能講通。如“股”一詞古人理解為“大腿”的意思,所以在《狼》這篇文章里“屠自后斷其股”指的是屠夫從狼的后面砍斷它的大腿,而不是“屁股”;再如“涕”在古代是眼淚的意思,而現在是鼻涕的意思。因此,《捕蛇者說》一課中“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是流出眼淚,而不是流出鼻涕的意思。為此,運用歷史知識,正確解釋古今差別詞語,才能真正讀懂文言文。
三、擷取歷史素材,指導寫作教學
宋代詩人陳師道說:“胸中歷歷著千年,筆下源源赴百川?!睅浊隁v史文化為我們寫作提供相當豐富的素材和深厚的資源,如活水源頭,奔流不息。寫作時,教師引導學生擷取適合的歷史人物事例,引以為據,既能很好地闡明觀點,提高思辨能力,又可以增加文章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味。
如寫“感恩”話題類作文,有韓信報答“漂母”之恩的“一飯千金”的佳話,孔明對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的忠心,偉人毛澤東邀請恩師參加開國大典的壯舉等;寫“誠信”話題作文,有曾子殺豬,不欺幼子的言而有信,季布“一諾千金”,眾人相助的聲名信譽,有商鞅“立木為信”,推進改革的諾言威信;寫“寬容”話題作文,有藺相如完璧歸趙,廉頗請罪的故事,有婁師德朝庭遇罵卻自嘲:“我不是鄉(xiāng)巴佬,誰是鄉(xiāng)巴佬?!钡膶捜适肥?,有清朝張英“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人三尺又何妨?”的傳奇??梢?,歷史有時就是最好的素材。恰當地運用歷史事例,準確地引用名人名言,寫作中無疑增加了表達的底氣,強化了文章的說服力,同時突顯了作文的歷史厚重感和文化氣息。
我們還可以對歷史事件和古文學作品抒發(fā)不同的感想,發(fā)揮無盡的想象,這就為寫作題材創(chuàng)新提供很大的空間。如以“站在黃花崗陵園的門口”為題寫一篇作文,學生根據史實可抒思古之幽情,可慨烈士之英勇,可想如今之美好,各抒己見,盡發(fā)感慨。又如學完《桃花源記》一文,安排學生結合當今社會,寫一篇題為“新桃花源記”的作文,這樣古今融合的題材,感覺清新,寫出來也會妙趣橫生,別具特色。
當然,學生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熟練運用歷史知識要有一個過程。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語文教師寫作教學只有注重“增強文化意識,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傳承”,學生寫作才會有新意和較濃的文化味。
四、吸收傳統(tǒng)學法,培養(yǎng)學習品質
我國歷史上,傳統(tǒng)的語文的教與學有其神奇的魅力。古人在私塾中學習語文一般會練一筆好字;其次對于學過的篇目,基本上能背誦如流;再次古人學習語文也同樣注重學以致用,作詩,寫文在畢業(yè)時手到擒來。那么傳統(tǒng)學習語文的方法是什么呢?其實主要就是誦讀和思考。在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這兩個重要的學法。如講《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詞時,先讓學生輕聲朗讀,再有感情地朗讀,最后大聲有感情地朗誦,如此幾遍誦讀之后,一位英武豪邁、氣概非凡的英雄形象躍上紙上。這就是古人“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學習的道理,教師這時可以提問:“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僅僅是表現英雄形象嗎?激發(fā)學生思考。此時教師要不憤不啟,盡量讓學生自己思考,最終體會詞人殺敵報國的情懷,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另外,古人勤學苦練,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等學習精神也值得我們推崇,它們激勵著后人學貴為勤,學貴為專,諸如“懸梁刺股”“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鐵杵磨針”之類的成語典故,名言警句,浩如繁星,耳熟能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因此,在語文課上,老師常引用傳統(tǒng)學習成語故事,借鑒古人學習精神,啟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思結合,持之以恒,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形成優(yōu)良的學習品質,這對提高語文學習效果是大有裨益的。
總之,把歷史知識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歷史文化的長處和優(yōu)勢,以史促文,一定會加深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理解,豐富寫作素材,培養(yǎng)良好學習品質,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 考 文 獻]
[1]王新利,田尊道.論中學語文教學的“文史不分家”[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6).
(責任編輯: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