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程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界迎來了一次新的改革熱潮。由于高中階段是為學生的職業(yè)發(fā)展打下基礎的關鍵階段,特別是高三時期,學生面臨著高考這一重大的人生轉折點,高三的教學任務格外艱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三數學解題教學中可能存在的誤區(qū),并對這些誤區(qū)加以研究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關鍵詞:高三數學;解題教學;誤區(qū);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111-1
一、高中數學解題教學誤區(qū)的具體體現
目前,高三數學的教學內容難度越來越大,教材中的知識點也很復雜不易于學生理解,但學生的現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遠遠不足以解決這些難題,學生往往是表面上理解了公式定理,并未真正掌握它的內涵和實質。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特點,很容易在解題教學的過程中產生一系列誤區(qū),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一定的阻礙。經過對具體的高三數學解題教學的調查分析,發(fā)現高三數學解題教學主要存在以下誤區(qū):
1.高三數學解題教學偏離教材內容
高三數學教師的教學經驗十分豐富,他們可以根據個人經驗選擇一些典型習題來進行講解,讓學生學會有代表性的習題解決方法,以便舉一反三,其他相同類型的習題也可以迎刃而解。但是這種做法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和水平以及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學生可能會固化他們的思維模式,對所有題都生搬硬套,并未進行深入的思考也沒有弄清題目的本質所在,甚至會養(yǎng)成投機取巧的僥幸心理。這種脫離教材、以教師經驗為主導的解題教學模式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喪失了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
2.高三數學解題教學題量過大
學習數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為以后的發(fā)展做準備,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根深蒂固,導致教師和家長只重視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學生實際能力和水平的發(fā)展,他們?yōu)榱颂岣叱煽儠x擇一些并不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式。比如說一些教師可能為了提高成績讓學生不斷重復做大量習題,讓學生找到那種做題的模式和感覺,從來不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題海戰(zhàn)術的解題教學模式只是一種無意義的機械學習,會增加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對數學產生疲憊和厭倦心理,對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提高沒有任何促進作用,甚至適得其反。
3.高三數學解題教學缺乏思考空間
高三的數學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在高三階段,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背景和智力發(fā)展水平的不同,他們之間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數學教師往往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忽視了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講課節(jié)奏過快,造成部分學生很難消化和吸收解題的過程和思路,他們并沒有完全理解而教師卻進入了教學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長此以往,學生會產生消極的學習心理,打消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思維也可能就此趨于停滯。
二、應對高中數學解題教學誤區(qū)的策略
1.在數學解題教學中牢牢掌握基礎知識
要想應對以上提出的高三數學解題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要求數學教師在解題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對基礎知識的教授和把握,要對基礎知識進行詳細具體的講解,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不能只根據個人經驗就斷定簡單的就不重要,而是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出發(fā)來思考問題,因為只有學好了簡單基礎的東西,才能為進一步深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基礎打的好,學生以后才可能有更長遠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2.在數學解題教學中強化題目意識
強化題目意識即提高學生對題目的思考和分析,把握題目的核心意涵和基本規(guī)律,要明白題目問的究竟是什么。由于片面追求成績,教師要求學生大量做題,陷入了題海戰(zhàn)術的教學誤區(qū),這可能會使學生對于習題特別是題目產生麻木心理,看到題,按照以往模式拿過來就做,甚至沒看清題目問的是什么,造成答非所問的尷尬局面。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加強對于題目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出題的技巧和規(guī)律,讓學生學會整理和總結,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具有高度的成就感和學習自信,他們也會更加樂于學習,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3.在數學解題教學中培養(yǎng)思維習慣和能力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成績和分數,而是為了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能有所提高,所以教師和家長不能過于注重成績而忽視了學習過程本身。在高三數學解題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心理和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選擇適合學生的模式進行解題教學,在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不能搞“一言堂”。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充分尊重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教師要循循善誘,通過引導逐步提升學生的思維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一切教學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人的發(fā)展,高三數學教學也不例外。在高三數學解題能力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作為教學的根本目的,要吃透教材,把握學生學習特點和心理,避免解題教學中的種種誤區(qū),不斷地引導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日后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童得旺.高中數學解題教學誤區(qū)與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6,5:192.
[2]張斌.高中數學解題教學誤區(qū)與對策研究[J].中學課程資源,2015,1.